辛識平:與月亮相約,我們是認真的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與月亮相約,我們是認真的

辛識平

穩穩落在月面、完成自主採樣、從月面起飛、在月軌交會對接……近期,嫦娥五號探測器創造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令國人振奮、驚嘆。

「與月亮相約,我們是認真的。」網友的感慨透著詼諧,更洋溢著自豪。中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步走,沒有氣衝雲霄的豪言壯語,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勇毅篤行。16年探索不止,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跨越38萬公裡的探月徵途,中國航天人不超預算、不降指標、不拖時間,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月亮之上,中國人用一道道壯美航跡,刷新著創新的天際線。

追夢沒有坦途,圓夢唯有實幹。中國探月工程不斷創造奇蹟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他們從大山深處到大海之濱,一路追隨、永不言棄;從翩翩少年到白髮院士,矢志堅守、攀登不止。為了圓九天攬月之夢,中國人激發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幹勁,中國制度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為「中國為什麼能」留下了又一個生動註解。

最近,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橫空出世。「奮鬥者」號創造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算力全球領先,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正式建成放電……中國創新迸發出的強大活力,實實在在地增強了國人的創新自信。

探索沒有盡頭,創新沒有止境。目前,我國科技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弱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說到底要靠我們自己闖出來、拼出來、幹出來。從「嫦娥」飛天,到「奮鬥者」探海,都在啟示我們:創新沒有捷徑,唯有不懈奮鬥。

相關焦點

  •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參與互動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 辛識平: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
    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髒亂差的棚戶區」;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伊爾施鎮,他叮囑當地幹部排出時間表,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話語,一個個體貼入微的細節,體現著總書記深切的民生牽掛,彰顯人民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情系廣廈萬千,心懷百姓憂樂。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仍可以枕著月亮
    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依然時時處於被社會綁架的位置,覺得不被人理解,覺得世界冷漠得可怕,可是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可能無法成為斯特裡克蘭,可是我們可以欣賞他,和他一樣永遠追求美。只要堅守我們心中的月亮,保留一份純真和自我,吸收月光的精華,心就會安靜下來。但毫無疑問,斯特裡克蘭能義無反顧地選擇月亮。
  • 辛識平:西方的「雙重標準」只會害人害己
    辛識平:西方的「雙重標準」只會害人害己-新華網
  • 古人眼中的月亮——合成的月亮
    月亮可是由七種寶物合成的哦。」話說唐太和年間,書生鄭某與好友王秀才相約遊玩嵩山。兩人攀蘿越澗,興致頗高。滿目草木青蔥,耳畔是悅耳的鳥鳴和潺潺的溪水,草木的清香溢滿鼻端。二人心曠神怡,邊走邊聊,不覺間走了很遠。這邊雖然風景正好,無奈卻日已西沉。兩人慾歸去,卻發覺迷路了。這可怎麼辦?
  • 辛識平:「趕考」永遠在路上——「感悟70年,追夢新時代」之一
    >  西柏坡:70年,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奮鬥的足跡——來自西柏坡的蹲點報告 辛識平
  • 所有的名字我們稱之為月亮
    12月3日星期天,月亮將在天空中變得大而明亮,當它離地球最近時,它將處於它的軌道上。現在在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稱月亮為超級月亮,這是一位營銷頭腦科學家在1979年創造的一個術語; 其他科學家稱之為近地點系統,指的是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以及與我們和太陽的距離。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而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面臨理想與生活無法抉擇的時候又是因為什麼呢? 可能和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樣是為了慰藉心中的不安,也可能是為了擺脫窘困的生活狀態。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是人生兩種不同的追求,六便士是指世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月亮,是使得我們一生不斷尋找、追求的理想。100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曾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簡直可以拿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
  • 我們相約,見證成長――馮家溝小學召開家長會
    我們相約、見證成長秋風習習沁人心脾許校長親臨各班歡迎家長的到來  許校長深入各班與家長進行了深入交流,重點強調了以下幾點:1.在後疫情時期,家長要配合學校認真做好體溫檢測工作,不要外出,要加強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訓練。2.學生返校後,各項表現也許沒有達到家長的滿意,家長要耐心對孩子進行教育,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與班主任或者學校溝通。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是奧斯卡·王爾德在一百多年前說出的話,這句話基本可以概括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但在得了絕症之後,他叮囑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燒了他畫在房子四壁上的畫,一件傑作就這樣化為烏有……這就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整個故事。讀完本書給人一種格外複雜的內心感受,既有對查爾斯拋家棄子離經叛道的憤怒;又因他不被世俗羈絆敢為自己獨活的生活態度感到一絲震撼。
  • 老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是老祖宗的生活經驗,還是科學依據
    在中秋之夜,豐盛的家宴過後,人們常會相約夜下吃月餅賞月,一是為了思念遠方的親人,二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遊子可以寄託對家鄉的想念。還有,年輕的情侶愛人在此佳節之夜共賞月景更能增添浪漫情調。所以中秋賞月,在民間幾乎成了人們必做之事。
  • 我們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
    常有人說:無論您是哪個民族、哪國人,無論您身在何處,我們看見的都是同一個月亮,這句話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具有科學依據的!可以說得更詳細一點:所有的地球人看到的不僅僅是同一個月亮,並且都是月亮的同一半!
  • 辛識平: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與您一起思考「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和品質。  進入「兩會時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作為「中國式民主」的重要實踐平臺,兩會不僅向世界打開了開放的窗口,也以精彩的故事展現著中國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個新事物,也是個好事物。」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評價「中國式民主」。新在哪裡?好在哪裡?
  • 我們相約美麗,與你同行真好
    我們相約美麗,與你同行真好——致《央樂之聲》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作者:賴永強7月仲夏,正是我們相識於《央樂之聲》混聲合唱團課堂,以音樂愛好為共同趣向,以水波般流動的智慧、哲學和語言探討自然、生活與愛的本真。我們知道,生活需要質量、品位;需要人的相伴與欣賞。一枝獨秀縱然美麗,但即使開到深秋,依然是季節深處的孤芳;只有眾豔芬芳,才能綻放出一爿傲人的春色。
  • 月亮忘記了 | 但願我們永遠記得......
    它給孩子們的閱讀和認知帶來什麼?讓我們跟隨丹玲老師關於繪本《月亮忘記了》的課堂筆記去看一看。文/丹玲(李躍兒芭學園小學語文老師)幾米的繪本《月亮忘記了》,是四年級上學期的閱讀書目之一,設置在課本的「月亮」這個單元中。這個課已連續上了兩年,每年上完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班的孩子們,想法也不一樣。
  •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你最喜歡哪一首?
    月亮,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知道上面都是坑坑窪窪,沒有水,沒有嫦娥,沒有玉兔,毫無半點詩意。可是放在古代,月亮它就是一個謎,人們對它有無數美好的遐想,不介意給它按上悽美的神話傳說,比如嫦娥奔月,蟾宮折桂,李白更是說「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把月亮看作詩仙人居住的地方。
  • 為什麼月亮總是跟著我們呀?
    ,我們就需要扭頭或者轉動眼睛。很近的東西看起來越清晰,只不過它稍微一動,我們就要扭頭。很遠的東西看起來顯得小一些,可是它卻一直在我們的視線裡,不需要扭頭。月亮其實很大很大,比汽車還大,比房子還大,甚至比高高的廣州塔也要大很多。
  • 相約冰上,我們等你!
    相約冰上,我們等你! 原標題:相約冰上,我們等你!
  • 再來時,我們相約博麟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間我們要各奔東西 | 一首《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