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會不會發生大型地震?離臺灣省的地震帶這麼近有關係嗎?

2020-12-20 悟空科學

福建發生過大地震嗎?在哪裡?

福建歷史上發生過大型地震,而且不止一次,我過東南沿海區域最大的一次8.0級地震,其實就發生在福建泉州以東的海域,這次地震的發生讓泉州古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包括與其鄰近的地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由於時間是1604年,那時的地震測量儀器不如現在這樣先進,所以也有記錄表示當時地震的震級是7.5級。

但是,既然當時震源的深度只有25公裡,這就足以說明那是異常破壞性較大的淺源性地震。從福建的現有地震記錄來看,福建省的地震特點和四川這些地方還不太一樣,時間分布上具有明顯的強弱交替之分,也就是存在所謂的地震活動期,而且就福建的地質構造特點來說,原本一般都不可能發生七級以上大地震,這大概與福建地下不同區域在地殼厚度上存在一些明顯差異也有關。

大家都知道,在臺灣省和福建省之間正是將東海和南海連接起來的臺灣海峽,這個區域也曾在1994年9月的時候發生國一次震級達到7.3級的破壞性地震,測得20公裡的震源深度,這次地震不僅導致了福建沿海地區受到地震帶來的破壞,就連廣東的一些市區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次地震的最大餘震也有5級。但是,臺灣省境內發生的地震,截至目前並沒有對福建帶來明顯影響,畢竟地震對鄰近區域的影響力主要取決于震級大小和震源深度。

福建會受到臺灣省境內地震帶的影響嗎?

福建和臺灣省的近,客觀來說也只是一個相對意義上的近,但直線距離的公裡數還是過百。客觀而言,除了眾所周知的島國日本以外,我國也是一個地震災害想多較多的國家,這一點我們可以過往發生的帶來慘烈人命和財產損失的地震記錄看出。可能時間太過久遠的話,現在沒幾個人知道,但像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這樣年代並不算太過久遠的地震災難事件,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畢竟不少人都是這兩次大地震的親歷者。

我國境內有多條地震帶分布,如果按區域來進行劃分,其中就包括了西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臺灣省和穿過福建境內的東南沿海地區。僅僅是20世紀到現在,我國就有超過800次6級地震曾發生過,拋開破壞性地震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只是因為地震而失去生命的人就有數十萬之多,這便是為什麼說我國的地震活動在強度和頻率上都比較大,震災嚴重也算是一個比較準確的描述。

在東南沿海地震帶上,自然不只有福建這一個城市,同時還有廣東以及廣西和江西與其相鄰的一部分地區,而泉州發生的那次大地震其實就位於長樂—詔安斷裂帶上。相比來說,福建地震帶的活躍度是整個東南沿海地震帶中最高的,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過6次。從地理構造上來說,福建省境內的廈門、漳州和泉州這三個地方,都具備發生6級地震的可能,而其他區域發生較大地震的概率就低了很多。

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新疆、雲南、西藏和四川的確是發生大地震比較多的省份,但依然有大約有三分之一上的七級地震都發生在臺灣省,內陸省發生這些災難性地震時因為歐亞地震帶,而臺灣省地震頻發則是因為貫穿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如果單純從地震帶分布上來說,福建發生地震並不是因為受到了臺灣省境內地震帶的影響,它們讓對方感受到的主要是震感的強弱之別罷了。

為什麼這麼多年以後依然不能實現地震預報?

不管是地震發生之後,還是平時普及地震相關常識的時候,總會有人質疑為什麼人類觀測地震這麼多年了,竟然還實現不了地震預報,難道它跟天氣預報有什麼不一樣嗎?首先,我要說其實天氣預報有不少時候也不準,主要是根據目前的雲層和大氣情況等來進行預判,但是它的變化並不是每次都會按照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

而地震就完全不同了,地震是因為地殼釋放能量導致地表發生震動,但是,地殼到底什麼時候會釋放積聚已久的能量,則是毫無徵兆的,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所謂的動物異常反應其實並不是將要發生地震的徵兆,動物異常時常會有,但破壞性地震卻並不常有。儘管全球加起來平均每天都會發生超過一萬次地震,但這裡面能讓人體感受到的地震卻佔比很小,就更不用說那些破壞力極大的地震。

而了解地震帶的分布和平時所做的救災演練當然很有必要,前者可以幫助我們對地質條件了解清楚,有利於在建造房屋的時候確定好抗震等級,而後者則可以讓災難發生的時候儘量減少人員傷亡。而作為我們普通人,了解一些地震發生時的應急自救方式很有必要,畢竟等待救援需要時間成本,而能否從災難中走出來跟我們當時的行動有很大關聯。

相關焦點

  • 昨晚孝感發生地震,信陽有震感!遠離地震帶的湖北怎會發生地震?
    地震中不停晃動的吸頂燈到目前為止,尚未收到信陽市在該次地震中發生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的報告。根據河南省地震局監測中心通報,目前沒有發生餘震,監測一切正常。信陽市應急管理局正密切跟蹤震情。信陽市抗震設防等級為六度,建築可以抵禦5.5級左右地震,本次4.9級地震不會對信陽市造成危害。
  • 唐山連續地震三次,最大一次5.1級,還會有破壞性地震發生嗎?
    三次地震強度都不大,但5.1級地震屬於中級地震,震源附近地區震感明顯,另外兩次地震幾乎無震感。44年前唐山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傷痛。專家稱此次古冶區發生的三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並且不會再有更大的餘震,因此民眾無需過分擔憂。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之所以岐山如此頻繁發生地震,就是因為其處於中國主要地震帶——華北地震帶西部走向上面。2. 甘肅隴西地震甘肅隴西是唐王朝的龍興之地,但是此次地震發生在東漢永和時期,為公元134年12月。這次地震的震級也是七級,震級帶來的災難是地面崩裂,房屋塌陷,百姓多砸死砸傷。
  • 廣東處在地震帶嗎?發生的地震多嗎?有何依據
    先說說什麼是地震帶, 地震帶就是地震集中的地帶,有人類記載以來,這個地方經常發生地震,發生的地震次數較多,我們就稱之為地震帶,但是有一個問題,這裡歷史上發生過地震,不等於以後還會發生地震,就象我們大同火山一樣,歷史上曾經有過火山噴發,以後從不在噴發,變成了死火山,而地震也如此,以後不地震了,這個地震帶也失去了意義,相反我們認為歷史上沒有發生地震
  • 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震感明顯,為什麼臺海地區頻繁地震?
    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震感明顯,為什麼臺海地區頻繁地震?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地震發生在海上,福建浙江廣東好多地方都有震感。看了一下新聞,這次地震大概是中強地震,屬於板內地震(發生在歐亞板塊內部)。
  • 日本三天兩次大地震,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連綿不斷,日本在3天內就出現了兩次大地震,並且波及範圍很廣,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裡面就有這麼強的震感,難道地球的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了嗎?根據科學地震報導,全球三天出現的地震6級以上2次,5級以上的多達5次。
  • 福建發生4.8級地震 臺灣金門縣居民被搖醒(圖)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今天早上6時23分,福建莆田市仙遊縣(北緯25.6度、東經118.8度)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福建全省各地有震感,仙遊縣、莆田市、永泰縣等地震感強烈。  據臺灣媒體報導,靠近福建的金門縣也感受到地震的搖晃,不少當地居民在網絡發文「被搖醒是錯覺還是地震?難道金門也會有地震?」
  • 7月雲南連續發生地震,震感一次比一次強,有大地震的可能嗎?
    大家可能從地震記錄數據中看到,僅僅是在7月,這已經不是該地區第一次地震了。只不過雖然在7月21日的時候也發生了一次3級地震,但是7月22日的這次地震比前面那一次強了很多,所以,難免很多人當地人都擔心會不會有更大的地震發生,那麼,我們來具體看看情況就知道了。
  • 山東威海在不在地震帶?未來會不會發生大地震?看完後明白了!
    威海不處在地震帶,因為地震帶的基礎概念是地震集中分布地帶,或者未來有可能發生強震的地帶,而威海不管過去還是未來,地震發生的概率都不算高。不過,地震帶多與地球構造斷裂帶有關,而威海境內也分布有多條構造斷裂帶,不排除發生小震的可能。
  • 中國有那些容易發生地震的旅遊城市
    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也是蒙受地震災害最為深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大陸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但20世紀有1/3的陸上破壞性地震發生在我國,死亡人數約60萬,佔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左右。自公元前780年有地震記錄以來,中國大陸以及近海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700次(1900年前記錄嚴重不全),遍布全國除貴州、浙江外的所有地區。中國以世界陸地面積的7%, 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僅在20世紀下半頁,中國大陸死於地震的人數就達28.5萬,佔主要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半數以上。那麼,我國哪些城市不會地震?
  • 地震科普|地震科學知識之為什麼會發生地震(三)
    2為什麼說地震與地殼構造活動有關係地震始終處於運動狀況,每天既在自轉,又在公轉。因地球內部是由不同形態物質的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加之地殼分為不同的巖石圈和板塊,板塊間的活動差異成為地震的發生原因之一,所以,絕大多數破壞地震是與地殼構造活動有關的。
  • 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原標題: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今天早上6時25分40分,山西太原市萬柏林區(北緯37.84度,東經112.48度)發生1.5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 常識積累:世界三大地震帶
    這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島嶼和火山圍繞著太平洋,呈馬蹄形,全世界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該帶上。其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地震能量的80%。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臺灣和福建等東部地區。
  • 地震為什麼總發生在四川?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
    四川處於我國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區之一。那麼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地球上地震發生的地方是不均勻的,地球上有兩大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另一個是歐洲地中海到南亞的地震帶,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震帶上。另外在板塊內部也有幾個地震活動區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區,中國蒙古大三角區,伊朗地區和南歐地區。這些地區地震活動比其它地方要強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幾乎都發生在這些地區。
  • 快來看,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你在的城市安全嗎
    這兩次地震死亡人數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上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何中國地震頻發?
  • 臺灣省發生地震
    中國地震臺2020年10月12日晚上11點39分發布地震通告,2020年10月12日23時39分臺灣省宜蘭縣附近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公裡),本次地震經緯度為:北緯24.52度,東經122.01度,距臺灣島約14公裡。
  • 我國的地震帶分布,看看有你家鄉沒?
    地震的破壞力最近我國四川宜賓6.0級與日本近海6.7級地震,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地震的關注,所謂地震就是地殼的震動,按板塊學說來講就是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進而造成板塊邊緣或內部發生錯位、全球分三大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及海嶺地震帶,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地處環太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
  • 10年前發生地震帶上的災難摧毀一切,哪些省份不在地震帶上?
    2018年5月12日,是我國2008年汶川大地震10周年紀念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遭遇8.0級地震,造成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一晃眼10年就過去了,如今的四川汶川震中已重建。
  • 我國地震次數最多和最少省份分別是哪個?這個省從未發生過大地震
    從上圖可以看出,地震帶的分布在我國各省份是很不相同的,地震帶在我國華北平原一帶,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天山和阿爾泰山、長白山區、臺灣島及其附近地區分布比較密集,所以新疆、臺灣、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甘肅、河北、山東、福建、寧夏、遼寧、陝西、河南等省發生地震的次數比較多。
  • 臺灣地震最新消息2018:臺南發生5.1級地震 震中地理位置
    導語: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3月20日17時22分臺灣臺南市發生5.1級地震,福建多地表示有震感, 震中地理位置。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3月20日17時22分在臺灣臺南市(北緯23.33度,東經120.52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地理位置福建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