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掠,口罩這個又小又簡單的日用品,成了普通民眾四處搶購的必需品,讓口罩「一夜脫銷」,變成了稀有物品,全國各地到處都在缺口罩、搶口罩。
很多人對於口罩的了解非常少,有的人覺得只要是口罩就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也有的人認為預防新冠病毒,口罩的防護級別越高越好,導致出現過度防護,使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一線人員的口罩緊缺。那麼,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口罩,才能利人利己呢?
常用防護病毒的口罩種類有哪些?
防護病毒感染,常用的口罩類型有以下幾大類:
1、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這種口罩推薦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比如交通工具,或者在大街上行走。
2、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防護效果優於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現場調查、採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4、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是最高等級的專業用口罩。一般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口罩時,一些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是起不到保護作用的,建議不要購買。
佩戴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項?
1、為更好地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在佩戴口罩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口、鼻、下頜完全包住,儘量收緊口罩的鬆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洩漏,且最好緩慢呼吸。
2、佩戴口罩前應洗手,戴口罩的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口罩內面,儘可能降低口罩被汙染的可能。口罩要分清內外、上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深色面朝外,淺色面朝內;有金屬條一端是上方,口罩用完扔掉後必須洗手。
3、佩戴後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各種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溼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
4、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最好每隔 2~4 小時更換一次。使用時間過久會因為大顆粒物被阻隔在口罩表面或超細顆粒物阻塞口罩過濾材料空隙中,而引起過濾效率下降和呼吸阻力上升。
最後提醒大家,在病毒肆掠期間,健康人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現階段請把醫用N95口罩留給一線醫護人員。除了戴口罩外,還需注意勤洗手,無論是咳嗽、噴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紙張、手帕遮擋。人與人之間接觸時,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避免去人流擁擠的地方和參加各類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