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旅遊已經滿足不了一些朋友的特殊愛好,因此戶外探險也成了不少朋友的喜好。
我國地大物博,探險的旅遊景區有很多,但有一處,卻一直是旅遊探險者的禁區,被稱之為中國的「百慕達三角」,更是列為世界旅遊禁地!
它就是我國四川省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迷魂凼!
四川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
整個公園佔地面積65869.80公頃,還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風景美不勝收。
《中國國家地理》評價:遠比上帝的餐桌還要壯觀,稱之「最美桌山」!但在這座美麗的國家森林公園,卻存在一處極度危險的禁地——迷魂凼,它是我國的六大禁區之一。
迷魂凼,處在森林公園的沼澤地區,地形複雜、地質異常,外人一旦進入,但見路徑複雜湖泊縱橫,難辨方向,不知進退。
且時而還有朦朧的大霧,入內的人基本迷失方向、失蹤或者死亡。
人們在其中找不到出來的路,久而久之就因迷茫而失去信心,絕望得猶如失了魂般喪氣,因此被當地人稱作「迷魂凼」。
許多年來「瓦屋山迷魂凼現象」給世人留下一串串難解之謎,也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旅遊、探險以及多方人士的濃厚興趣。
其實迷魂凼的恐怖之處在於特殊的地質環境,所有的方向儀器羅盤、指南手錶等會全部失效,無法使用。
而且迷魂凼的緯度大約在北緯29°32'— 29°34'之間,這個緯度正好與聳人聽聞的百慕達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這是被探險家稱作的「死亡緯度線」。
1999年12月4日,瓦屋山科技工作者鄭明全為尋找大熊貓糞便誤入迷魂凼不幸遇難。
由於迷魂凼的神秘恐怖,當地政府在開發瓦屋山資源時,不得不將其劃為旅遊禁區,防止遊人誤入迷魂凼。
也由於它處的地理位置與百慕達三角在同一緯度上,被國內的地質工作者和探險者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
曾經有膽大的探險中試途穿越迷魂凼,可是一進入,就發現手機、GPS沒有一點信號,手錶裡的指針不停使喚地左右搖擺。
冬天裡進去,由於是沼澤地,腳下的斷樹上堆滿了積雪,且滿布青苔,不斷地有人踩滑摔倒,前進不到100米,膽大的探險者不得不放棄。
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組還專程來到四川洪雅,登上瓦屋山,拍攝過被被譽為「陸地上的百慕達」迷魂凼。
瓦屋山拍攝的中央電視臺記者閆海濤深有感觸地說:「什麼是迷魂凼,3分鐘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欄目組還邀請當年誤闖迷魂凼、九死一生爬出來的張勝開一起拍攝。
2001年8月23日,時為洪雅《瓦屋山》報記者的張勝開和同事李俊貿然闖進了這個被稱作「百慕達三角」的神秘而恐懼的禁地,與死神擦肩而過。
死裡逃生的張勝開用文字仔細描述了這個與死神挑戰的動人故事,從而成為第一篇詳細記載迷魂凼的長篇新聞通訊,那篇《瓦屋山上誤闖迷魂凼》故事更是先後被國內外多家媒體轉載。
2007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組以張勝開為主要人物,以《瓦屋山驚魂》為題,向全世界播放了這個神秘的迷魂凼。
2010年,中央電視臺邀請張勝開走進央視演播室,以科學的角度和訪談的方式錄製《迷魂森林》,講述迷魂凼。節目裡他爆出遭遇過「死亡黑霧」,什麼都看不見。
2013年,我國出版的《冒險家的禁足之地》一書中,記載了全球17個神秘之地,瓦屋山迷魂凼名列第四位。
該書封底上說:「骷髏海岸、巴羅莫角、亞洲龍三角、瓦屋山迷魂凼……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有這樣一種地方,許許多多的冒險家為它未解之謎而怦然心動,但是,當他們走入那裡,不是失蹤便是死亡……」
國內外專家關於這個旅遊禁地,也有各種說活,對於「迷魂凼」的成因,有「八卦迷魂陣」、「磁場說」、「瘴氣說」以及「幻視說」四種說法,但都未證實。
其中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專家的破解。如果大家去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千萬不要踏足禁地,小心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