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180公裡,佔地面積98.8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空氣清新,能見度高,宛如仙境,迷魂凼是其最大魅力。
瓦屋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為「道教「創教,發源之地。春秋末,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
漢末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張道陵碑》,創」五鬥米「教,《華陽國志》:」漢末,沛國張陵,學道於蜀鶴鳴山,製造書道-------限出五鬥米,故世謂米教",又稱為」五鬥米教「。
元末明初,張三丰到瓦屋山修行創"屋山派",後被明清王朝誣為"妖山"予以封禁近400年,然而朝山遊人仍然絡繹不絕,與峨眉山相互媲美,被稱為姊妹山。
從周秦到明清有許多墨客騷人登臨瓦屋山,如鄧通、闢支、張道陵、諸葛亮、葛洪、岑參、蘇軾、陸遊、楊升庵、何紹基等人都曾與瓦屋山結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優美傳說,當代也有許多科學家和文化的知名人士,登臨瓦屋山並留下極其珍貴的記錄。
瓦屋山的主意景點有雅女湖、金花橋、雙洞溪、錢窩子、古佛坪、光相寺、鴛鴦池等,但最有魅力,也是最令人不解的就是迷魂凼。迷魂凼,位於瓦屋山鴛鴦池東南方向,面積約1000畝,從平地隆起如饅頭狀的土丘,形狀大小基本一致。它的緯度大約在北緯29。32′—29。34′之間,與百慕達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幾乎處於同一緯度,被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
這裡地質異常,地形複雜,常出現羅盤失靈,鐘錶停擺現象,入內險象環生,人眼昏花,如入迷宮和八卦迷魂陣。有人曾誤入其中受盡磨難,最後想盡辦法才根據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