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瓦屋山的冰雪世界掩蓋中2018年的腳步正漸漸遠去,而在冰雪世界裡我們堅韌地迎來了2019年;瓦屋山的雪下得如此及時,也是西南的冰雪世界中非常難得一見的奇境。在辭舊迎新之際,幸見瑞雪兆豐年之景。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西南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大約有180公裡、面積98.8萬畝,瓦屋山是世界第二大桌山,緊鄰峨眉山並稱兩山為「蜀中二絕」,瓦屋山森林中空氣清新,在晴空萬裡之時能見度高,望峨眉與西域雪山宛如仙境,迷魂凼位於北緯30度有其獨特魅力。洪雅核心景區的瓦屋山系中國歷史文化名山是道教名山,也被譽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目前已榮獲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重點生態景區和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稱號等。
瓦屋山有野生大熊貓活動,在近幾年來有無數村民偶遇過大熊貓。而冰雪世界的「大熊貓」也正等待您的光臨!
「枯樹寒風紅花開,誰說只有傲雪梅。」在瓦屋山景區裡我們看到這個冰雪世界中怒放的花朵。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逆境中生存,在困難中成長與堅持。在寒風凜冽之中唯有你還含苞待放,正體現了生命的意義與瓦屋山上生命之魅力。雖然在短暫停留後,你將會永遠消失,但是留下了美麗的風景在冰雪世界而永遠會被銘記。生命是脆弱的但是生命是堅強的,你用你的怒放生命詮釋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待到冰雪融化時,新芽綠葉迎春暉。你的生命將會延續並以另一種方式表達!
「漫天嘉瑞已紛紛,神女猶旋白練裙。
搖曳金光光宛轉,浮沉霞氣氣氤氳。
禪心藏盡千峰色,道性消磨半日雲。
一世塵飛於此覺,俗身未動妙音聞。」
「寒堆春雪記曾遊,未到瓦巔暑已收。
風自涼湖巧過枕,雲連葦絮又添裘。
撥開澄影隨飛鷺,拋盡流光羨釣鉤。
我本山人滯鬧市,每臨此境想回頭。」
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都如此的堅強,「大雪壓身軀,堅韌挺而直」這裡的一切都在訴說著關於生命傳奇的故事。他們在沉默堅守之中藏著對於生命的價值的新的定義,他們如同手握鋼槍保家衛國的衛士。
是雪白的世界淨化了我的心靈,世界在這一刻變得如此純淨。雪花在天空飛舞,而我就是在天空之中。沒有天與地之世界分割,沒有世俗的汙垢,只有純淨的白色世界。
瓦屋山八大景等你來探尋:第一景雅女湖:青山綠水養美女。雅女之美,揚名巴蜀。雅女湖又稱瓦屋山水庫,是瓦屋山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一個海拔1080米,水域面積達14平方公裡的高原湖泊。湖長19.04公裡,湖寬13.31公裡,最深106米,大壩長277米,高143米,相當於一座48層的高樓,蓄水量達6億立方米。高峽出平湖,湖平如鏡,倒映著天光雲影,猶如雅女之溫婉嫻靜,雅女湖因此得名。雅女湖有7個峽谷,18個半島,24個大小碼頭,四面青山宛若畫屏,湖面綠波浩淼,這是山與水絕美的交響。坐在瓦屋山水庫邊的小桌旁長椅上喝象爾山莊 茶,望著遠方白亮的湖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第二景金花橋:位於瓦屋山麓東北深坑溪畔的金花橋,是瓦屋山山門和遊客服務中心及瓦屋山居酒店所在地。以往有座用大杉樹拼搭成的木棧橋,橫跨深坑河,兩側用穿榫的木枋做欄杆,遠看極似古時官帽上插的「金花」,所以稱為金花橋。
第三景雙洞溪是景區的一大景點,位於瓦屋山東北部,全長兩公裡,是瓦屋山「水的世界」重要縮影。由半山大法洞、三星洞的溪水匯集而成,林壑幽美,山泉潺潺。從金花橋往西南行4公裡即達雙洞溪。綠葉潭、蝴蝶瀑布、珍珠瀑布、雙龍瀑布、張陵降蟒溝、月亮潭瀑布組成了一幅天然畫廊。溪畔奇樹滿山、藤蔓勾連、覆滿青苔,仿佛步入「武陵仙境」。
第四景錢窩子/觀瀑亭:錢窩子及觀瀑亭。傳說這是漢文帝賜鄧通鑄銅錢的地方,該處有七個大型天坑,每個三、四畝寬,到處是煉銅的礦渣,如果從天空鳥瞰,七個天坑清晰可見。周圍山上長滿珙桐樹,每到四、五月份漫山開遍鴿子花。觀瀑亭,靜立亭中,我們便會聽見轟隆隆的水聲和清脆的鳥鳴相互鳴奏,將我們帶入遠離塵世的仙境。觀兩條大瀑布,如兩匹白紗在玉壁上飄灑,風情萬種。兩瀑相距近100米,高約百米,互相呼應,這就是有名的「飛紗瀑布」,是瓦屋山72道懸幡水之一。「飛紗瀑布」源於山頂鴛溪和鴦溪,是鴛溪和鴦溪的延伸和發揚。
第五景古佛坪:索道設有中間站旅客朋友們可在中間站下索道,沿遊步道前往燕子洞方向,沿途可欣賞杜鵑林、紅葉林、野牛街,仰視鴛溪、鴦溪、蘭溪等等;也可直接上山頂原始森林,觀鴛鴦池,遊象爾巖,看日出、雲海、佛光等等。
第六景光相寺;光相寺的睹光臺,是又一個觀日出、雲海、佛光的絕佳之地。清代著名詩人何紹基有詩歌詠嘆:「須臾白霧起,如綿復如浪。溶作一天雲,匿盡千重嶂。
第七景鴛鴦池:鴛鴦池位於瓦屋山高原平臺的中心,面積100畝,象一面寶鏡鑲嵌在茫茫林海之中,清泉四時湧流,冷杉及杜鵑林環繞周圍。五月湖濱,杜鵑花給它帶上一個巨大的花環,香氣襲人,啼鵑悠悠;六月湖畔,遊人如織、涼意森森、天河嘈嘈,風濤拍響,令人心悸;深秋時節,風煙滾滾,幻化無常;每至冬春則是白雪皚皚,霞光萬道。池畔千年老君木雕栩栩如生,香火極盛,充滿夢幻般的情趣,太上老君木雕為唐朝產物,儘管已有上千年歷史,但保存完好,木刻技藝高超,神韻不減當年,堪稱瓦屋山一絕。、詩人何紹基曾作詩感慨:「法界鴛鴦飛上天,長橋終古臥波眠。高原坦蕩無人跡,煙雨寒多不可田。」
第八景迷魂凼,位於瓦屋山鴛鴦池東南方向,面積約1000畝,從平地隆起如饅頭狀的土丘,形狀大小基本一致。它的緯度大約在北緯29。32′—29。34′之間,與百慕達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幾乎處於同一緯度,被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這裡地質異常,地形複雜,常出現羅盤失靈,鐘錶停擺現象,入內險象環生,人眼昏花,如入迷宮和八卦迷魂陣。有人曾誤入其中受盡磨難,最後想盡辦法才根據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逃出。
「橫亙入雲瓦屋山,銀杉紅豆藏巒間。
珙桐珍稀象鴿飛,遍開杜鵑花爛漫。
象爾山莊雲中存,人留客棧似神仙。
纜車送君越九重,欲住瓊閣不下凡。」
瓦屋山在攝影藝術家眼裡是一場視覺盛宴,是一場精彩絕倫的盛景天堂。在鏡頭裡將瓦屋山的春夏秋冬變化的世界依依記錄。為瓦屋山美麗的身影默默守候。瓦屋山冰雪奇緣將繼續重逢。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沒落而沒有妥協。在默默無聞甘於平庸與寂寞中千年守候。她只是默默的遙望峨眉金頂的日出,在瓦屋雲海慢慢升起又慢慢的消散。在無數個夜晚與無數個白天等待人們發現她的尊容,從容不迫地迎接佛光普照的來到。在似妖非妖之中慢慢展示自己的魅力顏容。在似佛非佛之中展示聖山之本來面容。被塵封的光輝被遺忘的潔白無瑕如雅女一般會驚人的脫俗!
瓦屋山神奇的「南國冰雪奇緣」之旅為你打開了神秘之門。瓦屋山其形猶如威武雄壯的美男高聳入雲堅強不屈,猶如妙齡女子一般回眸微笑楚楚動人,如有佛、道之聖宣揚傳奇之說無法言喻………是的,她(他)就是這麼神秘!
瓦屋山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地沉澱下來,變得越來越厚重,越來越神奇,從周秦到明清有許多名人墨客登臨瓦屋山,如漢代鄧通、唐代闢支佛、漢代張道陵、蜀漢諸葛亮、西晉葛洪、詩人岑參、宋代蘇軾、陸遊、明代楊升庵、清代何紹基等歷史名人都曾與瓦屋山結下不解奇緣,佛、道聖人在瓦屋山修道弘法,歷代文人也在瓦屋山並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和優美傳說,而當代也有許多西方科學家和當代文化的知名人士,也登臨瓦屋山並留下極其珍貴的歷史記錄及文章,世人不斷探尋瓦屋山獨特的魅力,而瓦屋山以其「寵辱不驚」的包容擁抱著「歷史與未來」的過客。瓦屋山將等待著你們並希望在2019於此共同預見未來!共同遇見人生不容錯過的美麗風景!
(文章編輯:唐從祥(玉屏山人) 圖片攝影:趙興權 註:文章內容特別鳴謝攝影家趙興權先生實地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