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洪雅之「尹道新與瓦屋山道教三清神像之緣」!

2020-12-14 神筆一唐

在2018年9月16日我與王仿生、盧亮老師等一行在洪雅柳江拜訪了在中國有「畫壇怪傑」之稱的尹道新老師。尹老師熱愛繪畫,並獨創了手指繪畫及書法藝術創作形式,並創作了關於家鄉洪雅、柳江古鎮等題材的無數作品,尹老師曾任長江大學的教授,在退休回鄉後居住老家柳江古鎮,創作了十米長卷柳江古鎮「清末民初上河圖」,畫中描繪記錄了柳江古鎮的古代建築及風土人情,記載了造紙技術,商賈雲集之繁盛景象,反映了柳江大量名流人物,經濟背景及當時的社會現實,包含大量的歷史素材,對於研究洪雅歷史及柳江古鎮歷史是一部重要著作。尹老師一邊介紹一邊拿出了自己的這幅巨作,並一一介紹了其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及歷史人物。按老先生的話說包含了自己了解的柳江古鎮歷史,也包含了柳江發生的歷史事件,可以說是包含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化內容。

左起:唐從祥、尹道新、王仿生、盧亮

尹道新老師介紹作品

柳江古鎮「清民上河圖」,描寫的是清代末期民國初年的歷史場景,既有保存完整的古鎮建築風格,也反映當時的經濟狀況,社會背景情況及人文環境,充分反映了古鎮的文化歷史風貌及歷史時代背景情況。這對於柳江古鎮的歷史成為一個重要的展現。並為古鎮增添了新的文化風景。

柳江古鎮「清民上河圖」局部

尹道新老師在介紹完柳江古鎮的「清民上河圖」後又為我們展示了自己的最近創作的另外一重要作品,即瓦屋山道教之「三清神像」的復原圖之一。洪雅歷史文化悠久瓦屋山傳說是漢代張道陵的道教道場;葛洪在西晉時期為了問仙尋道也來到了洪雅玉屏山,留有飛仙閣與看花臺、抱撲洞被洪雅縣誌所記載,後羽化成仙在玉屏山飛仙閣,現在保存相關遺址。洪雅瓦屋山之三清神像為道教的祖師神像,在重大的道教活動之中或者是道場法會才會展示出來供人祭拜。尹道新老師說這三清神像能夠重新復原並展示出來,也有一段曲折的傳奇故事。

復原後的「瓦屋山道教神像 」圖

由於瓦屋山之「三清神像」包含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也是充滿了神奇色彩,在我回成都後尹老師將其歷史過程發了一個由他本人撰寫的文章,並附上以下三清神像圖,才使得我們能夠看到這段歷史:

尹道新與《三清神像》之緣的歷史記錄(尹道新老師提供以下文字內容):

「一 《三清天尊畫像》的發現:1999年我從湖北回柳江老家小住,為了卻妻子幾十年的心願,去高廟鎮嶽父母墳前立一座我自己題寫的石刻碑。也算是入鄉隨俗,舉行個儀式慎終追遠吧,妻子請了她的遠房表兄李樹林道士來操勞半天。

就這樣和李樹林法師熟悉之後,便要請我繪一套《三清》畫像,為了看臨摹樣品,他回家拿出了秘藏多年的一捲紙,從中翻出了豆腐渣似的三張古畫來,這是《三清天尊畫像》,每幅畫高近四尺寬二尺,畫面陳舊,色褪發黑,紙質深黃朽脆。雖無天竿地軸也看得出曾經是精心裝裱過的掛軸畫,原存極少的絲綾畫邊,好像還在訴說它昔日的風採,可惜都殘缺、破裂成幾十上百塊的碎片了。

據李樹林說:這幾幅畫不知傳了多少代人,是他的師傅範錫康傳給了他之後,經過多年社會清理,因為藏匿在自家的角樓頂才保存下來的。

二 什麼叫「三清天尊」呢?

「天尊」是道教對最高級的天神的尊稱。「三清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原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李老君——戰國時期的老子李聃,他的哲學著作《道德經》五千字,後來成為了道教的主要經典,據報載《道德經》英文譯本的版權,1988年在美國拍賣時,經八家競爭後才由哈潑出版公司以13萬美元購得,而且創造26美元一字的最高價紀錄。但李老君在「三清」中已屈居於第三位了。「三清」又包括這三位天尊所居住的地方「三清天」即「三清境」的含義。

這三位尊神供奉在道觀的三清殿裡,正如佛教寺廟的大雄寶殿供奉著的「三世佛」或「三身佛」一樣,是道教中最高的尊神。北京白雲觀的三清閣,山西永樂宮的三清殿,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的三清殿,廣東羅浮山衝虛古觀的三清殿,四川青羊宮的無極殿,雲南西山的三清閣,以及湖北武當山的三清殿,這幾處所供奉的「三清尊神」塑像最為聞名。

一般民間道士做道場時,為了便於攜帶所用三清掛像,俗稱為「案子」。這《三清天尊畫像》就是一堂「三清天尊案子」。

三 這奈《三清天尊畫像》來歷的查訪

這三幅古畫出自什麼地方?作於哪個年代?和當地道教淵源有無關係?有沒有文物價值?

剖析這堆疑團,對於我這搞了半世紀美工,且又酷愛臨摹古畫和文史研究的人來說,自然有引力,再從這畫的古舊陳色和我所望塵莫及的技法來看,更使我意識到,的確值得對這畫去作一番考證的事情。

當即我首先想到,這畫就在峨眉山腳下的高廟鎮出現,這是不是來自峨眉山呢?據我所知峨眉山漢代先有道教的道觀,稱該山為「靈陵太妙之天」、「虛靈第七洞天」。而佛教傳上山,有史可稽最早在東晉,經過很長的歷史年代,因佛教的發展,才逐漸把道觀改成寺廟的,像中峰寺就是。但我又想,距高廟僅幾十華裡的炳靈鄉還有千古盛名的道教聖地瓦屋山道場。要知此畫來歷應從李樹林了解入手。

李樹林 1999年77歲,是高廟著名道士。他家出奇人,哥哥是樂山市佛教協會會長、峨眉山長老,法名寬明(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法號叫空相),時年84歲,也是我妻表兄。於是求李樹林陪我去見寬明峨眉山報國寺,受到熱情的接待並留下照片。但在為寬明題字作畫並共同進餐的兩天中,我僅了解到另一本書所需的一些材料。

四 發現新線索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我找到一幅畫上有「甲寅年桃月作」的年份。那就試從道士們的年份關係這條線索查找吧。李樹林的師傅範錫康去世於1951年,享年55歲,按六十甲子推算甲寅年即1914年,此時範錫康僅16歲,他當時學道士尚不得知,顯然按宗教規矩,這樣年齡是無法製得這畫的,只能是得自他人之手。

在宗教界一般有「衣缽真傳」的規矩,各種教派的掌教人去世後,法器都不會傳給子女,必須傳給最噐重繼承人。這對於所傳弟子的權力地位、教派確認、聲望大小都是至關重要的「掌門」物證。道士傳代時這「案子」自然是重要的「掌門」物證了。那麼範錫康的師傅是誰呢?李樹林不知道。再訪其師兄才得到「聽說是從八步石學來的」這句話,其餘也不得而知了。

八步石在哪兒?因為我過去記得有個「上八步、下八步、金銀就在桂花樹」的找財寶的傳說,曾路經此處,是在瓦屋山古道上,模糊地記得是在一段十裡長的陡坡中間,有座巨大條石砌的石橋,不遠處有塊石磐中八步石,有沒有桂花樹就無印象了。

五 道士墓解謎

於是隻身步行前往,夜宿姓王的老同學家,並由這位退休幹部作導,去八步石橋旁找到75歲的老住戶彭國清,老人說:「聽我爹說過,這裡清朝時住過一個瓦屋山學道回來的萬道士,他神通廣大,在附近百裡都很聞名。」

在聽老人談了萬道士一些神奇故事之後,我對老王說:「我剛才忽然明白了,桂花有金桂銀桂這不就是金銀就在桂花樹的解釋嗎?」老王說:「也許他就有點預見性,我現在辦的兩座煤礦不是挖出了財寶嗎?」看來萬道士的確會捉弄人,一句話就定了個地名,產生那麼久遠的影響。

隨後老人引我去後山看萬道士的墳墓。

萬道士的墓修得好,用土紅色的細雅石整塊板材修成七墳合葬的大石廓,墳前有座墓碑上刻

「清故羽士萬朝璋法諱至清老大真人之墓」

碑上僅刻著萬氏世系排行表並無子孫名諱,說明萬道士沒有了後代,刻排行榜以備他處人來認理之便。從各墓室刻字得知,墳內葬著萬道士妻妾及其父之妻妾等。下款刻「從師者藝清」。署年為「大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桂月晦日立。」刻字皆鐫秀精細。

從刻字表明偌大墓葬既無萬氏子孫,也無眾弟子字樣,僅署有藝清之名,當說明系藝清耗資興建之意。如此看來藝清必定是承萬道士「衣缽」繼承人。按常理推斷,藝清即不可能沒有繼承「案子」和其它法器。

據碑上年代計算,範錫康出生前五年萬道士已修墓,「從八步石學來」之說,只可能從藝清或其徒學來。如此理順脈絡之後,這師承關係就明朗了。推上去即:李樹林範錫康藝清或其弟子萬道士瓦屋山,就這樣按他們之間的師承關係理起來,這《三清天尊像》畫的來歷就清楚了。

六 對這套畫出處的再分析

這套畫會不會是藝清或萬道士所經手製得的呢?

藝清主辦建墓大事當為其大弟子或學徒中佼佼能服眾者,年歲必然不小。他生逢的甲寅年已是萬道士建墓後22年。可以想見,他既師出名門又具如此長久資歷,名聲亦必不小。但遍訪了幾鄉道士均答未聞此人,為何藝清居後反而渺逝無蹤呢?只有是不在人世或已廢教業之可能。

以此畫而論,那時的偏僻山民或道士們,是畫不出如此精到作品的,而且從志史考查及民間訪問斷定,當地就從未出過這等技藝的人物,也未發現過相匹的遺存。

會是去成都買的嗎?甲寅正值民國三年,饑饉遍野,盜賊橫行,而且徒步千裡購置五幅畫其耗資均不菲,此等年月難有此舉。

萬道士之能享有如此盛名,有可能是在瓦屋山學道時期長,或是因為瓦屋山的衰頹才返回的。不管怎樣他總是承衣缽於瓦屋山,自然這些「案子」來自瓦屋山。

從年齡來講,即使萬道士活七八十歲,其所生逢之甲寅年時,才二三十歲又學道於瓦屋山,因而這畫像也只能是來自瓦屋山。

瓦屋山周圍二三百裡沒有著名道場,不可能出這樣的畫,即使可能那又何必捨近求遠、舍親求疏呢?

從以上六點分析,此畫不可能為萬道士或藝清之手所出。只有出自瓦屋山的唯一可能。

七 這套畫出自什麼年代

出自什麼年代?即便以萬道士生逢的甲寅年計算,至少已是147年前的古物,那麼究竟前到多少年的呢?

得從瓦屋山的歷史發展和作品所體現的時代風格,以及畫件本身的古舊成色等諸多方面參照考證,才能得出個較為接近的評估來。是不是可以用碳14測定?聽說有人測出耶酥的裹屍布是只有千來年的假古董。可是還沒有這個條件。

製作年代,可先從以下思路去考究。

1、獨特的「瓦山式蓮花座」

我所見到的三清畫像塑像一般是坐在座位上,在群像中一般是站像。這套畫的三位「天尊」都坐在蓮臺上,蓮臺放置在雕花神龕上,左右有雙魚和地神護合,布局造型和表現技法都很精妙。看來這已是一種成熟化和定型化了的陳式。對於此,我姑且稱之為「瓦山式蓮花座」吧。有人說:「古代道教也用蓮座,不知為何後來沒有用了。」這話可能有時代參考價值。

2、可能繪自瓦屋山興盛時

道教系中國的本土宗教,興於漢,極盛於唐代,宋元明次之,至清代逐漸受排斥而沒落,皆以帝王的褒貶為轉移。瓦屋山的興衰史也大抵如此。

《瓦屋山道教文化初考》文章認為:「瓦屋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道教文化底蘊相當渾厚。」可以想見,在瓦屋山興盛時期定設有專業畫神像的人,瓦山道士外出作「法事」時也需要掛「案子」,而且全堂「案子」會有幾十上百張之多。作為神靈供奉的宗教畫,是必須陳式嚴格,虔誠繪製,不得隨心所欲的。如果沒有人作長期經營,這「瓦山式蓮花座」又怎會產生呢?萬道士時代正是瓦屋山沒落之際,當時缺少這種條件,可以認為,這組畫是出自從前的某個興盛年代。

3、各地史存名作可供佐證

從中國繪畫史看來,時代不同風格迥異。這就可以從作品的表現風格去探索。中國道教畫作品,歷史遺存下來的主要是壁畫。最早的可能是河南洛陽的西漢《卜千秋墓壁畫》其中的仙翁度人升天圖像,可以說是道教建立前期的濫觴。唐代吳道子(原名道玄)尊崇道教,他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圖》,這兩幅長卷都是不朽的巨製(我作的絹本臨摹尚存)。道觀壁畫以山西永濟縣《永樂宮壁畫》最著名,其中「三清殿」的《朝元仙仗圖》面積即達400平米。石家莊上京村《毗盧寺壁畫》(我去臨摹過),裡面也有不少道教神仙圖。還有北京《法海寺壁畫》(我去看過)。並稱為「中國三大宗教壁畫」而著名,均為元末時製作,皆金碧輝煌,壯麗浩蕩。

因為我曾有這些見識,對這一帶的歷史文化淵源較為熟悉,並作了些考察,才敢動筆寫「訪析」拙文。

八 參照上段作考證

首先是用線特色

這組畫的線條用的是「遊絲描」技法,線條圓潤遒勁,如春蠶吐絲均勻流暢,若無嚴格教範與長期磨練是難能有如此功力的。中國畫重線的表現力,逐代形成為「18描」技法,唯唐宋多用「遊絲描」,尤其是宋代的「院體畫」用此法,後代的文人畫就少用了。以上所列舉的也只有《八十七神仙卷》主要用此技法。

其次是表現特色

這組畫所表現的人像、衣物、環境都符合道教規範。但三位天尊的手式與所持都與眾不同,元始天尊左手持如意右執「渾元天珠」;一般的是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著「天未形,萬物未生」時的「無極」。靈寶天尊左持「天卷」右扶玉帶,一般的是雙手捧「太極圖」的圓形「陰陽鏡」,象徵著剛從無極狀態中衍生出來「太極」。道德天尊手執「陰陽鏡」與芭蕉扇,但「陰陽鏡」是背面的,未現「太極圈」,大約是在使用時才出現更為神聖。一般的是手拿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象徵由太極而分化出的陰陽「兩儀」。以上處理表現方式是與明清以來很多地方遺存的作品的不同之處。似乎更為合理否?我不妄加議論,還是讓閱者、學者和道家們去評說吧。至少作品具備了自己的獨特性,而且還符合規範,在這裡只能說它體現了一定的時代性或地方性特色。

第三是古舊特色

幸好這套畫襯裱了約四層紙才保存到現在。但夾層的紙均已顏色古舊質地朽脆。我在北京及各地的博物館也見過不少古畫,兩三百年的畫也不覺如此古舊。再看畫面上的色彩,原前色也較重,經風化後,僅礦物性顏色如硃砂等保持原貌外,其餘青綠黃紫諸色皆已褪淡漠殆盡,昭示其久遠。

第四是材質特色

細看畫紙纖維均為竹質,安徽宣紙用樹皮等原料,以前洪雅夾江一帶都用嫩竹原料造紙。從畫紙上所顯現出的造紙簾紋的行距看,也符合曆來都比安徽宣紙的簾紋行距小的特點,證明是本地紙無疑。所以就用紙這物證說明此畫系出自瓦屋山。

考證結論:

1、此《三清畫像》出自瓦屋山無疑。

2、此作品年代估計,定在瓦屋山興盛時期,就道教畫表現成熟程度的時段而論,與宋代院體畫近似風格,所以我認為:它是出自宋代可能性大些,下限以至明代。

九 這套畫有哪幾方面的價值

1、就藝術價值而論

它畢竟出自民間畫工之手,也畢竟瓦屋山僻處一隅,難能與名家、名品可比,但究其完整性和完美程度,與藝術品的成熟程度而言,又未必不能與上述名品並論。據我看來,即便將此畫混列於以上壁畫之中也未必會感到遜色。其實各地壁畫作者都是民間藝人,都在集前人之所成,翻制著定型化之作而已。能略有造詣也就上乘了。也正是他們不像宮廷畫師那樣受束縛,稍有發揮的可能,這畫正是有所體現。

所以我評價其為:「堪稱道教畫精品之作」。

2、就宗教價值而言

以「瓦屋山式蓮花座」為題,充分說明中國宗教間的「互通」關係,佛教中國化之後,在闡明教義中不免也借用道教的語言,道教也借用了佛教式的一些造神的安排。雖然宗教意識和教義各有不同,但在寺觀裡所供的神又不完全分得那麼清,以毗盧寺為例,裡面就有玉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清源妙道真君、五通大仙等神像。就「三清天尊」來說,最初崇奉的只有李老君,後來也像寺廟裡的三身佛一樣,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論,以及道「起自無先」,「生乎妙一」化為三元、三氣的「一氣化三清」之說便成了「三清尊神」。

原來蓮花座在道教神中也用,如北京白雲觀的元辰殿和成都青羊宮鬥姆殿所供的鬥姆神像,就是坐在蓮花上的。這「瓦山式蓮花座」也說明不能把蓮花看成佛教的專利符號,正如都要塑像、燒香、叩頭一樣。

我還相信這套畫像在道家和其他歷史、考古、收藏、博物及畫家們的眼中,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3、就歷史價值為題

《三清尊神》的出現,起了一個古史鉤沉的作用。為瓦屋山打開了陳封的往事。呼喚出了瓦屋山昔日的輝煌,將這一堂十分完美的、獨一無二的、別具風格的《三清尊神像》道教畫展現於人們的眼前,這對於瓦屋山道教是一個物證,對中國道教史來說也是一個史證,這難道不是非常巨大的歷史價值嗎?

4、就文物價值來說

文物一般指歷史遺存的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遺物。當是不可再生的前人創造的東西,俗稱為古董。這套古畫自然就是文物。文物價值高低的評論標準是以其檔次高下、作者名氣、悠久程度;還要看有無同一的(指作者)、同樣的(指別人)、同類的(指作品)遺存;此外當看文物的社會、歷史、文化、人文、藝術、民族、宗教等,綜合各方面的價值而定。

用以上尺度衡量,就足以說明這套文物的價值了。

十 瓦屋山的至寶

遠在東漢末年張陵創立五鬥米道時「就在現今的大邑縣鶴鳴山」,「他所立的二十四治(指教區)有些就在瓦屋山周圍,不少治所甚至就在洪雅境內。」(摘自《瓦屋山道教文化》其中一篇「道教文化初考」)。據清嘉慶《洪雅縣誌》記載「張道陵碑在易俗村」(見《瓦屋山道教文化》114頁)即洪雅羅壩。洪雅境內道觀很多,我幼時所見柳江鄉幾裡路內就有老君廟、梓童觀、聖母廟。附近有東嶽鄉、天宮鄉。瓦屋山地處炳靈鎮因有「炳靈祠」而名,乃東嶽大帝三「炳靈」名諱。都是史證。

這麼說來,瓦屋山既然是道教最早的發祥地,它就曾有著悠久的歷史性、廣泛的群眾性、道教的威望性,還是無比清幽之佳處;有了如此優越條件,怎能不會自唐代起就興盛,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勝地呢?蘇東坡「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詩中竟將它吟誦於前,陸遊也有「山橫瓦屋破雲出,水自牂呵胢 裂地來。」足見在宋代就已恢宏且名揚於世。明清詩人學者仕大夫題詩詞載藉遺存而頗豐。只可惜至清代遭禁而衰敗,以致湮歿。到近年來荒莽之狀,猶如從未有過人跡。

輝煌名山如此被遺忘的現象,全國亦屬罕見。今逢盛世,瓦屋重光。偌大一座名山,樓亭殿宇茫然無遺,鐵瓦文物,喪失殆盡。開拓者面對歷史與未來,披荊斬棘、重振河山,艱苦卓絕、萬眾一心。轉瞬間建成震驚世人的規模,成為聞名遐爾的生態旅遊勝地,堪稱功載史冊之空前之壯舉。

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王興國主任說:「看山要去張家界,看水要看九寨溝,看森林要到瓦屋山。」他在給我的信中寫道:「瓦屋山我去過三次,風光之美,堪稱一流。我在瓦屋山拍過一些照片,現編成宣傳冊,仍不能反映其風姿全貌。」王興國先生熟知全國900多個森林公園,他的評價應是有權威性的。目前瓦屋山除了難得的自然風光之外,將建成道教文化旅遊勝地。只可惜道教歷史文物僅存老君木雕孤守靈山,與人共惜。

幸得蒼山有靈,有這一套《三清天尊像》為瓦屋山翻開了陳封的歷史。是瓦屋山道教輝煌陳跡的物證,如畫像能言,定會將當年瓦屋山興隆的盛事遍告世人,與人們同憶昔日之輝煌,共展開拓之宏圖。有此文物作歷史的鐵證。這是無聲勝有聲的,最有說服力和權威性的發言,在這歷史回聲的振奮下世人能不為之激勵嗎?這就是《三清天尊像》發現的意義和作用。

它將來陳列在瓦屋山「中國道教博物館」裡,定會成為受人瞻仰之至寶。亦即瓦屋山之至寶。

續 記

重遊瓦屋賞森林冰雪 縣長卓識按圖塑金身

去年冬天,我與道墨胞弟回鄉,有幸和洪雅縣專管瓦屋山的馬朝洪副縣長同遊瓦屋山,其時山下凍雨紛紛、霧障蒙蒙,氣溫幾度,想不到山上竟是陽光燦爛,和煦異常,皚皚白雪映襯著古老的原始森林,午間溫度竟達15度。實令人心曠神怡,如入仙境。

瓦屋山奇就奇在它像一面方桌。兀立於群山之間,四周削壁千米,無一緩道可運走木材,因而保存了古樹。有山頂平臺15000餘畝,森林畜積量為30萬立方米,主要為冷杉。即峩眉冷杉。高差均不足十米,一切都保持著古老的原始生態,因而景色特異,春有萬畝箭竹翻綠浪,夏有萬畝杜鵑吐嬌豔,秋有林間紅葉映古杉,冬有南國瓦屋暖冰雪,上有曲折溪澗,下有千米飛瀑(全國最長的「飛流直下三千尺」實景)四時雲海迥異,日出月落態奇,陰晴景色多姿,雲流霧走幻紗。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所以王興國先生才會說「瓦山景色,堪稱一流」。這當然是客觀的評價。

瓦屋山已是聯合國世界環保聯盟監測站的一員,它的動植物生態狀況,我將在下頁去說。

在與馬朝洪縣長的接觸過程中,他告訴了我,今年在瓦屋山召開了「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成立了「瓦屋山道教研究所」,還準備興建道教宮觀群,現在正恢復重建「三清宮」,2002年農曆2月15日的「瓦屋山國際道教文化節」將在那裡召開。在我向他講了《三清尊神像》的事,並給他看了照片後,他高興地對我說:「準備按這套畫像的造型在新修的『三清觀』裡塑《三清神像》,這就是瓦屋山的特色。」

這真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很有見地的主張,難怪這是從瓦屋山開拓者頭腦裡出來的主張哩。於是我深受觸發賦詩於下頁。

賀瓦屋山「三清殿」落成

暨按千年《三清尊神畫像》塑造光復志禧之四十句

仰瞻畫圖,對話三清。

悠悠千載,瓦屋興盛。

唐磚宋瓦,飛閣流雯。

殿宇恢宏,道聲盛名。

杜鵑布錦,雪杉垂青。

竹海翻浪,飛瀑懸琴。

野牛趕街,熊貓鬧春。

猿啼呼應,鸞鳳爭鳴。(注)

晨鐘暮鼓,曠谷回聲。

雲煙繚繞,紫氣升騰。

香客接踵,仕庶登臨。

騷人作賦,道叟談經。

堪嘆滄桑,荒莽棘生。

盛世重光,慧眼識真。

智勇拓荒,大道通神。

三清來歸,應天順民。

道教深邃,去偽存真。

天人合一,生態繁榮。

森林公園,旅遊興盛。

重塑金身,共樂昇平。

(註:據有關記載瓦屋山有植物3500科屬,比峨眉山多1/3。有野生動物600多種,佔四川的2/3以上。有鳥類290種,其中僅畫眉鳥就有48種之多。共有特種鳥26種,一二級保護動物17種。如白鷳雞及多種野雞,眾多的「鸞鳳爭鳴」唉。

九 古畫修復裝裱與臨摹複製工程

十 目前為止人們對這套畫的反映

十一 準備以此篇為基礎著小冊宣傳

十二 畫獻瓦屋山讓它永遠為人欣賞

後 記

這套瓦屋山《三清天尊像》的發現,簡直帶傳奇性色彩。如果前年我沒有回到家鄉,如果我沒有遇上李樹林以及後來的一系列活動,如果我沒有那麼多主客觀因素和那些人的促成;這其間少了任何方面或環節都不可能有這麼樣的圓滿。可真是仙山有福、時逢盛世,寶畫有靈。鄙人有緣,才得到這應天順人的巧遇,使這套畫得以展現於世人的面前。更巧的是去年的意外回家見到了馬朝洪縣長,又正逢瓦屋山興建「太清宮」,馬縣長又決心按圖塑「三清」,這不是所有緣分都加在一起了,得到了最圓全的善果了嗎?所以說,這是一段人生的奇緣。這些文字的出現也正是這段奇緣的實錄。」

瓦屋山景色

尹道新老師為我提供了以上完整的發現、創作過程及相關研究的信息,並附研究有重大歷史價值參考,對於「三清神像」圖與尹道新老師結緣也是歷史的選擇與道之應驗。洪雅瓦屋山「三清神像」也只有在尹老師的筆下得以保存與重現,而洪雅歷史文化之傳承也需要尹老師這樣的藝術家。這也充分體現了洪雅千年文脈的傳承。洪雅瓦屋山「三清神像」的重現得益於尹道新老師的妙筆回生,給予了神像新的生命力!

(文字/圖片提供:尹道新 編輯:唐從祥 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瓦屋山|北緯30°的一座奇特之山
    瓦屋山積雪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山上雪凇、霧凇、冰柱、冰瀑隨處可見,是南國冰雪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離成都最近、冰雪期最長的高品質冰雪資源富集區,景區每年舉辦的冬季冰雪嘉年華活動,已成為「安逸走四川,冬遊瓦屋山」的重要目的地。
  • 瓦屋山榮獲「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
    9月18日,「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揭曉,眉山洪雅瓦屋山以其豐富的道教文化和最美桌山風光,榮獲「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稱號。「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評選活動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社主辦。活動自8月19日正式啟動以來,線上線下評選持續火熱。活動在今日頭條、騰訊、新浪微博、微信等平臺同步推出,各平臺閱讀量總計突破1500萬,評選總票數接近200萬。
  • 神奇「洪雅瓦屋山」的冰雪世界正等你!
    我們在瓦屋山的冰雪世界掩蓋中2018年的腳步正漸漸遠去,而在冰雪世界裡我們堅韌地迎來了2019年;瓦屋山的雪下得如此及時,也是西南的冰雪世界中非常難得一見的奇境。在辭舊迎新之際,幸見瑞雪兆豐年之景。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西南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大約有180公裡、面積98.8萬畝,瓦屋山是世界第二大桌山,緊鄰峨眉山並稱兩山為「蜀中二絕」,瓦屋山森林中空氣清新,在晴空萬裡之時能見度高,望峨眉與西域雪山宛如仙境,迷魂凼位於北緯30度有其獨特魅力。洪雅核心景區的瓦屋山系中國歷史文化名山是道教名山,也被譽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
  • 洪雅瓦屋山森林公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
    洪雅瓦屋山森林公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享有「雅自天成」,「綠海明珠」之美稱。早在隋唐年代,瓦屋山就以"山奇、水美、林深、景異"而聞名於世,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蘇東坡的"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的詩句生動讚美了瓦屋山的自然風光。
  • 感受南國冰雪世界 2020四川冰雪和溫泉旅遊節在洪雅瓦屋山舉辦
    12月3日,2020四川冰雪和溫泉旅遊節新聞通氣會在成都舉行,會議宣布,2020四川冰雪和溫泉旅遊節將於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景區舉行。比如:當地特色食品,向遊客傾訴洪雅韻味及風土人情;舞臺篝火晚會,展現洪雅非遺元素;當地商家線上線下商品展銷,彰顯洪雅生態之美;本土千古流傳的詩句鐫刻在洪雅非遺「雅紙」,傾訴著洪雅鍾靈毓秀悠悠歷史。
  • 法國羅浮宮國際藝術村落項目落戶四川洪雅瓦屋山
    法國羅浮宮國際藝術村落項目落戶四川洪雅瓦屋山 2015-04-08 16:51:35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洪雅
  • 眉山洪雅瓦屋山景區杜鵑花次第開放 遊客賞花注意繞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方秦):3月25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眉山市洪雅縣委宣傳部獲悉,S308線袁坪至瓦屋山鎮新建工程已啟動建設,洪瓦路趙河至瓦屋山鎮段將斷道施工。4月1日至7月31日進行封閉,封閉時間為122天。斷道期間,禁止社會車輛進入施工路段。車輛繞行線路為趙河←→高廟←→張村←→瓦屋山鎮。
  • 原始古樸瓦屋山
    國家級森林公園瓦屋山位於洪雅縣境內,距成都180千米,面積693平方千米,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等系列景區。瓦屋山為道教名山,山頂平坦、山體陡峭,景色雄、奇、險、秀、幽、珍於一體,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名貫古今。這裡被譽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王國、雪的搖藍、雲的故鄉、動植物的博物館。
  • 安逸走四川·冬趣瓦屋山2020四川冰雪和溫泉旅遊節在眉山洪雅舉辦
    眉山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塗勇向記者介紹: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能在旅遊市場上營造良好的推廣氛圍,讓遊客深度了解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冰雪溫泉之旅的獨特魅力,可以很好地加強眉山市文化旅遊資源的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安逸走四川 好耍在眉山」文旅品牌在省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特別能有力提升和擴大洪雅縣冰雪溫泉旅遊品牌、森林康養品牌在省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發揮「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發展聯盟
  • 「最美桌山」瓦屋山7月開放 遠比「上帝的餐桌」壯觀
    瓦屋山 圖片來自網絡瓦屋山是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因其山頂平坦如桌臺,在地理學中被稱為「方塊山」,俗稱「桌山」,在2014年已經被《中國國家地理》列為「四川最美拍攝點」之一。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CEO才華燁在發布會上,列舉了授予瓦屋山「最美桌山」稱號的十大論證理由,並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瓦屋山從各方面來講都遠超世界知名的「上帝的餐桌」――開普敦桌山。才華燁介紹說,瓦屋山山頂的平臺面積達到11平方公裡,而開普敦桌山只有3平方公裡左右。所以無論從山形還是面積來講,瓦屋山的構造在世界上都極為典型。
  • 賞美景、品美食、玩野趣 九月的洪雅瓦屋山巴適又好耍
    瓦屋山旅遊小鎮 供圖 洪雅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宋書琦):洪雅縣瓦屋山是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榮獲了「全國重點生態景區」「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單位  此外,瓦屋山還被中國國家地理授牌「最美桌山」,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凡俗的熙攘,只有山嵐雲霧的烘託和不驕不躁的溫度,被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譽為「雲靄之上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
  • 勝境瓦屋山
    說來汗顏,我常年居住成都,距離瓦屋山僅僅一百多公裡的路程,但一直沒怎麼注意到這一座別致而深邃的自然存在,這很遺憾,更是不恭,就像是兩個相互站立許久,但從不相互打望的朋友。當然,以我之卑微渺小與瓦屋山之巍峨幽深相提並論,這本身就是一個帶有滑稽色彩的無聊假設。
  • 眉山又發現大熊貓了!就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
    而且,是首次出現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日前,洪雅縣瓦屋山鎮孔雀村村民在山林間勞作期間,發現竹林中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以及被啃食的竹子,懷疑是附近有大熊貓活動,隨後,村民立即向洪雅林場張村管護站報告。近日,記者跟隨四川瓦屋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洪雅林場張村管護站工作人員一起,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來到發現疑似大熊貓活動痕跡的一片竹林。工作人員來到發現疑似大熊貓活動痕跡的竹林。「前面就是發現大熊貓活動痕跡的竹林。看,這片竹子就是熊貓吃過的。」
  • 洪雅旅遊重要提醒:暫勿前往瓦屋山、七裡坪等景區!
    今天,洪雅縣發布旅遊重要提示信息,因昨晚洪雅縣強降雨,高廟至瓦屋山景區道路出現多處塌方、滑坡,交通中斷,請遊客暫時不要前往瓦屋山景區。洪雅 七裡坪 洪雅縣 旅遊 瓦屋山【來源:眉山市廣播電視臺】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12月10日「趣」約洪雅瓦屋山,2020四川冰雪和溫泉旅遊節來啦!
    作為洪雅旅遊的「頭牌」,瓦屋山與峨眉山、周公山構成了川西南旅遊「金三角」。冬天的瓦屋山,是南國觀森林冰雪的勝地,積雪時間達半年之久,山上冰掛、冰柱、雪凇、霧凇共同組成罕見獨特的冬雪景觀。此外,煙雨柳江、半山七裡、玉屏蟬唱、槽漁煙波等美景也讓人流連忘返。記者了解到,本次冰雪溫泉旅遊節活動將持續至2021年3月31日。
  • 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
    在《風味人間》第一集中,   我們洪雅瓦屋山的冷筍入鏡啦!!   《風味人間》第一集也在四川取景,   瓦屋山的冷筍,   這被稱為
  • 洪雅瓦屋山專職隊幫助酒店和居民摘除馬蜂窩
    四川新聞網眉山7月5日訊 6月29日中午11時50分,洪雅縣瓦屋山專職隊接到報警稱位於七裡坪鎮百斯特酒店和居民附近一移動信號塔架上有一馬蜂窩請求消防員摘除。瓦屋山專職隊迅速出動1輛搶險車5名指戰員趕到現場處置。
  • 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首次發現大熊貓活動痕跡 距離場鎮不到3公裡
    這也是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外首次發現的大熊貓活動痕跡幾天前,洪雅縣瓦屋山鎮孔雀村村民在山林間勞作期間,發現竹林中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以及被啃食的竹子,懷疑附近有大熊貓活動,隨後,村民立即向洪雅林場張村管護站報告。
  • 世界旅遊禁地:中國瓦屋山迷魂凼,深入者無一生還已封閉!
    它就是我國四川省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迷魂凼!四川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整個公園佔地面積65869.80公頃,還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風景美不勝收。
  • 中國十大禁地之「迷魂凼」瓦屋山,素有陸地百慕達,黃泉路之稱
    瓦屋山——青羌之肆:羌人祭禮青衣神的圖騰崇拜地。青衣神是中國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主要是在四川眉山,教民蠶事,在中國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畢竟蠶可以抽絲製衣,也可以藥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