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想必深深地影響了大家及大家周圍人的生活。
身邊朋友在買買買的同時,常問我一個問題:
「那些音樂人、歌手的同款耳機,看著真炫酷,一查價格動不動幾萬元,他們跟路邊10元的耳機究竟有什麼差別?」
作為聲學元器件行業全球前三的倍聲聲學的員工,我當然要用專業的詞彙回應:
「那些音樂人普遍用得都是動鐵類耳塞,跟走低價路線動圈耳塞區別非常大,當然動圈耳塞也有走高價路線的,但是跟動鐵耳塞同樣區別不小。」
按照劇情,接下來該聊動鐵和動圈的區別了,但是這個話題太大了,所以我們把這個問題分解開講。
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為什麼音樂人普遍使用動鐵耳機?
首先,我們先普及一個知識,耳機按照發聲單元來分類,主要分為動鐵耳機及動圈耳機兩大類,當然目前市場上動鐵+動圈的圈鐵耳機也非常火,可以勉強算成第三類。
接下來,我們將給出音樂人選擇動鐵耳機或者說選擇帶動鐵的耳機的三大理由——
眾所周知,音樂人離不開舞臺。想像下,在舞臺上又唱又跳還抽空打打樂器,要是帶個頭戴式耳機,幾場下來既不方便,也很疲憊。
所以舞臺這一場景先天就是為耳塞式耳機準備的。
而稍微好一點的動圈,相比於動鐵而言,在體積上過於龐大了,只有小巧精細的動鐵才能在同樣玲瓏的耳塞腔體裡玩出花樣。
解析力及層次感,通俗來講就是對聲音細節的還原,解析力越強,層次感越分明,對聲音的還原也就越纖毫畢現。
所謂細節裡藏著魔鬼,優秀的音樂人正是源於對細節的追求,才會彩排個幾百遍,在錄音棚裡一句詞唱幾天。
動鐵強大的解析力與層次感,正是音樂人夢寐以求的「聲音鏡子」。
值得一提的是,解析力是把雙刃劍,它會放大聲音裡的優點,同時也會放大聲音裡的缺點,不管人聲風聲樂器聲,動鐵就在這裡,真實呈現。
響頻這一塊可以分為響頻曲線和響頻速度,這兩點參數直接影響了聲音素質可靠性以及瞬態。動鐵相比於動圈而言擁有更穩定的曲線及更迅猛的速度。
穩定性和瞬態在普通耳朵裡可能區別不明顯,但是落在號稱「金耳朵」的音樂人之耳中,可就是淘汰和晉級的分界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音樂人的耳機基本都是私模定製的。
顧名思義,耳機根據配適人數,又可分為公模和私模,能直接買到的,人人都用的就是公模耳機,不管售價是幾元還是幾十萬元。
而私模耳機則是根據用戶的耳道量體定製的,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相當於了「認主」。
公模與私模各有優劣,存在即是合理。也正是各種千奇百怪的設計、調音、分頻才匯集成了浩浩湯湯的聲潮大澤。
所謂食無定味,適口者珍,今天暫且聊到音樂人的耳機選擇。如果你對音樂的要求也比較高,不妨好好選擇一條適合你的動鐵耳機。
任何聲學類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選取最高呼聲最具代表性的問題撰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