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特高壓直流運能閒置超三成

2020-12-16 騰訊網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動員大會12月10日召開,標誌著該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這也是落點江蘇的第四個區外特高壓直流工程。

憑藉大容量、低損耗、節約土地資源等優勢,特高壓直流工程有效解決了電力跨區遠距離輸送難題。同時,工程建設可以有力帶動上下遊產業發展,近年來已成為多地追捧的投資熱點。在此背景下,僅今年以來,就有青海-河南、雅中-江西、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等項目加速推進。另有山西、山東、河南等地提出訴求,希望將一批新建外送通道納入國家規劃。

但在新建項目密集規劃、上馬、投產的同時,記者了解到,多條已建成特高壓直流通道利用率卻長期偏低,實際電力傳輸量較設計值相去甚遠,嚴重製約了部分清潔能源基地的開發外送。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

「僅為總設計輸送能力的65%,嚴重製約西部和北部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外送」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稍早前發布的《中國「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究》顯示,「十三五」是特高壓建設高峰期,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四交五直」及酒泉-湖南、準東-皖南等直流項目建成投運。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十交十四直」特高壓骨幹網架,跨區跨省電力流總規模約2.2億千瓦。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跨區跨省電力流將達到2.5億千瓦,基本實現國家規劃目標。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前不久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提建議的多份回復(下稱「回復」)顯示,山西在運的、設計輸送能力800萬千瓦的晉北-江蘇特高壓直流,2019年輸送電量253億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約3160小時;2020年上半年輸送電量83億千瓦時,利用小時數約1040小時,同比下降20%,並且最大輸送電力約480萬千瓦,僅為設計值的60%。此外,2014年初投運的哈密南-鄭州、2017年6月投運的酒泉-湖南、2017年12月建成投運的扎魯特-青州特高壓直流等工程,目前均未充分發揮通道輸電能力。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能源變革轉型研究》顯示,「2018年哈密南-鄭州、酒泉-湖南、晉北-江蘇等7條特高壓直流實際總最大輸出功率為4290萬千瓦,僅為總設計輸送能力的65%,嚴重製約西部和北部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外送。」據多位受訪專家透露,雖然該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注意,但近兩年來,通道利用率並無明顯改善,個別線路甚至出現了進一步惡化。

「規劃依據並非來自對市場真實供求形勢的判斷,一開始就存在系統性偏差」

事實上,特高壓「一邊大建,一邊閒置」的現象由來已久。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浙福特高壓交流等十項典型電網工程投資成效監管報告》指出,「部分工程由於負荷預測偏高、市場供需變化較大、工程建設與電源發展不協調等問題,投運後最大輸電功率一直未達預期,輸電能力發揮不充分,工程利用小時數偏低,輸電效益未充分發揮」,並點名哈密南-鄭州直流等項目。

「輸電能力爬升有一個過程,並非投產即滿送。目前通道利用率提升的整體形勢向好,但不可否認,部分線路確實存在棘手問題。」國網能源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劉俊告訴記者,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兩點,一是源網不同步,配套電源滯後制約了通道輸電能力提升;二是送受兩端尚未達成協議,缺乏長期契約來穩定雙方關係。「有些通道已經建好,但配套電源未能及時跟上有些通道甚至遲遲沒有明確配套電源,投產也無電可送。而因價格一直沒談攏,有的受端只要電力、不要電量,有些送端又出現尖峰時段不外送等情況。」

一位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舉例,2017年6月投運的酒泉-湖南工程,配套電源規模高達1580萬千瓦,其中包括火電600萬千瓦。但因配套的常樂電廠建設嚴重滯後,1、2號機組直至今年才得以投產,大大拖累通道能力。「出於火電項目經濟性等考量,原規劃的3、4號機組到底投不投,目前各方還在溝通。保守來看,通道能力充分發揮至少因此滯後2—3年。」

「扎魯特-青州工程額定輸電容量1000萬千瓦,但目前受端僅組織了500萬千瓦左右風電,其餘部分通過市場化交易處理。東北電力屬於季節性富裕,到山東的價格競爭力並不是很強。價高了,山東不接受;送多了,東北又會虧。通道利用受限,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配套電源。」上述人士稱。

「利用效率打折扣,直接來看是規劃制定與實際執行有落差,根本仍要從規劃本身找原因。規劃源頭是什麼?是合理的參考依據及全面信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稱,對於大型輸電項目而言,規劃依據是對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潛力的預測,送端輸電能力、受端受電空間等因素均要考慮在內。「長期以來,此類規劃往往受送端發電投資鼓勵,同時傾向於樂觀預估受端負荷增長,忽略了受端省份形勢變化等因素,需求、價格等信息機制欠缺。也就是說,規劃依據並非來自對市場真實供求形勢的判斷,一開始就存在系統性偏差。」

「無論從建設難度還是時間來看,用好存量通道比新建更現實,成本代價也更小」

記者了解到,面對多地提出的新建訴求,國家能源局方面在多份回覆中明確,在「優先提高存量通道的利用水平」的基礎上,再組織研究論證。建議地方加強與受端省份、電網企業的溝通銜接,加大電力外送市場化組織力度,探索建立輸電通道中長期協議機制,充分發揮現有輸電通道作用。

「在碳減排、煤電投資受限等形勢下,新建輸電通道及其配套工程審批、建設難度越來越大。備受關注的白鶴灘項目、華中環網建設等,已經反過來出現『電源等電網』現象。可以說,現已建到家門口的通道是很寶貴的資源,握在手裡才能納入電力供應保障。而一個新建通道經規劃、可研、核准、建成、配套等程序的周期很長,趕在『十四五』末建成投產的難度很大。無論從建設難度還是時間來看,用好用足存量通道比新建更現實,成本代價也更小。」劉俊提出,應將提升通道利用率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點任務,尤其要強化規劃執行的剛性,不能讓規劃成為一張廢紙。

馮永晟稱,在做好前期規劃的基礎上審慎投資,算好項目「經濟帳」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因為部分通道利用率低,就把所有新建項目一桿子打死。若是能切實反映供需情況、送受兩端確有需要、項目投資效益有所保障,或是有助於提高現有通道利用率的配套性投資,可以考慮支持。

「除了把握投資方向、控制不合理成本、加強投資回報監管等常規措施,更重要的是體制機制變革。」馮永晟認為,利用率是否「偏低」的判斷基準,在於能否支撐跨省跨區的交易需求。「理論上說,規劃預留一定容量裕度有其必要,但目前,送受兩端市場尚未建立,交易更多出於政府間協議或計劃,需求未能真正釋放。比如受端多是發達省份,電力市場化步伐相對較快,帶動形勢變化相對較大,基於原規劃所做的外送方案難免受限。傳統計劃方式看似提供了穩定收益,實則影響受端對外來電的接納程度。如何讓受端用戶直接參與跨省跨區交易,如何讓送端電源結構適應跨省跨區交易要求,如何讓輸電成本更加合理,均是需要關注的重點。要以此為前提優化現有項目或推進新建項目。」

上述業內人士還稱,通道建設涉及「源網荷儲」的協調布局,因此不能單獨「就網論網」。「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等,甚至包括同為行業主管的國家能源局規劃司、電力司、新能源司之間也要打破壁壘,統籌規劃、科學研判。對送端、受端都要系統評估,共同提升通道利用效率。」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閆志強

相關焦點

  • 砥礪攻堅特高壓主戰場
    國家電網公司投產「五交五直」10項工程,山東承擔其中7項工程;山東建管段投資佔國網系統投產特高壓總投資額30.7%;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8項特高壓輸電通道,有4項由山東負責建設管理。面對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比例最高、建設強度最大、投產時間最密集等重重壓力,國網山東電力全面推進「特高壓入魯」的「三交四直」7項工程、4項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 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今天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國家電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工程強化科技創新,在世界上將首次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大幅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工程受端的虞城換流站將成為世界首座採用常規直流和柔性直流混合級聯接線的換流站。
  • 途經四川等地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國網四川電力提供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成都同步舉行,工程的開工將為中國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對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綜合效益和長遠戰略意義。
  • 交直流互聯大電網已經形成 國網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
    12月22日10時,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迎來裡程碑節點:隨著一輛...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24/637427.shtml 12月12日9時58分,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豫4標全線貫通,成為該工程線路工程首個貫通的標段,為該工程線路工程實現年底全線貫通起到了
  • 溪浙直流特高壓工程大負荷試驗成功,投運在即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23日訊,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6月20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期兩天的雙極大負荷及過負荷試驗圓滿成功,送端最大負荷達到840萬千瓦,工程投運在即。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我國已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明確了我國能源轉型的方向。
  • 國家電網許繼集團編織「人才」大網 為我國發展直流特高壓技術奠定...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央廣記者 胡曉輝 河南臺記者 潘語怡 鄭州臺記者 王妍斐)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強挖人、敢用人,國家電網許繼集團編織出的「人才」大網為我國發展直流特高壓技術並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開工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日前按下「開工鍵」。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開工的首個重大能源項目。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人民網成都12月10日電 (王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今日在北京召開。 據悉,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
  • 特高壓「超級工程...
    時隔5年後,四川重啟特高壓工程建設。  12月18日,設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的四川省2019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主會場,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雅中(雅礱江中遊)-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雅中工程]順利開工。以雅中工程開工為標誌,未來四年,四川將新建3條特高壓線路,掀起新一輪特高壓建設高潮。
  • 陝北—湖北直流特高壓工程開工!途徑河南,打造送電湖北的能源輸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2月28日,國家電網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陝北-湖北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京召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偉明宣布工程開工。其中河南段長459千米,佔全線總長的約40%;途經三門峽、洛陽、平頂山、駐馬店、南陽、信陽6市15縣(區),跨越河南三分之一地級市。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185億元,計劃於2021年建成投運。
  • 南方電網抓穩特高壓 鐵心啃「硬骨頭」
    9月3日,雲南普洱至廣東江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開始向廣東送電,這是繼±800千伏雲廣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之後,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第二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該工程投入送電,是南方電網公司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優化東西部資源配置,輸送西部清潔電力,保障廣東迎峰度夏發揮重要作用。
  • 白鶴灘特高壓入蘇工程建設步入快車道
    8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江蘇無錫開展線路首基試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中新網南京1月8日電 (黃蕾 朱曉穎)8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江蘇無錫開展線路首基試點。
  • 特高壓輸電技術進入柔性直流新時代
    作為世界上第一條±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其建成投產幾乎登上了年度能源新聞排行榜前列,被認為「我國在世界上率先系統掌握了特高壓多端混合柔性直流技術體系」,並「引領世界特高壓技術進入柔性直流新時代」。輸送清潔能源的超級工程「作為烏東德水電站電力送出的『主動脈』,該工程額定輸送容量約佔其總裝機容量的80%。」
  • 不要浪費了"世界風庫" 特高壓為中國風電尋出路
    近1/3風電機組閒置  風電發展遭遇「車多路少」尷尬  酒泉市的瓜洲、玉門荒漠地區及肅北馬鬃山地區素有「世界風庫」之稱,然而,由於酒泉風電基地遠離電網和負荷中心,消納和送出成為制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的一大「瓶頸」。
  • 厲兵秣馬「白鶴灘」——寫在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
    12月10日,隨著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辛保安宣布,目前國內外建設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虞城換流站工程順利開工。由國網江蘇省電力工程諮詢公司負責建設管理和監理的這項工程,在開工之前就完成業主、監理項目部的組建;「一綱八策劃」的編制;整個工程的桌面推演等前期一切準備工作。拉開了厲兵秣馬「白鶴灘」的開建大幕。
  • 大型水電站超20臺機組投產,總裝機抵得上半個三峽
    與此同時,2020年,與水電建設配套的特高壓送出工程也得到了大力支持與發展。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2020年,一直頗受矚目的烏東德水電站終於開始陸續投產發電。
  •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松江段)前期建設工作啟動
    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20日在陝西和山西兩省交界處成功跨越黃河。這條跨越四省的線路建成後,能源資源富集的陝北每年將向湖北直輸440億千...
  • 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
    5月29日,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貫通大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舉行。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攝。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5月2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N1685施工現場,隨著最後1個走板順利牽引到位,標誌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甘肅段)順利實現全線貫通。青豫工程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重點工程。
  • ...科技的CONDIS®系列高壓電容器產品被張北直流電網項目供應商...
    (Nasdaq: MXWL)今天宣布,公司位於瑞士的高壓電容生產線將向參與張北直流電網項目的主要設備製造商,交付用於直流斷路器和直流分壓器應用的高壓電容器。該項目將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為北京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