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對面的假髮店,怎麼成了解憂雜貨店?

2020-12-20 時代楷模發布廳

廣州市越秀區先烈南路,位於鬧市區,總長不到1000米,卻像一條珠線,「串」起了3家三甲醫院。

馬路南面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全國最好的腫瘤專科醫院之一,年門診量超100萬人次。全國各地的癌症患者,川流不息,來這裡尋找活下去的希望。

馬路北面,有一家只有15平方米的假髮店,75%的顧客都是因化療掉光了頭髮的腫瘤患者。青絲散落一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她們或眯著眼笑,或捂著臉哭……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小店內發生。

面對進擊的癌魔,人們既狼狽,又堅強。而對這些腫瘤患者,店員們總是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假髮店裡,流動著百態人生,也流動著人間溫情。

林彩平正在為麗姐打理假髮

01 變回「老少女」

走進假髮店,擺設與其他假髮店並無不同:地上滿是碎發,風一吹,四處飄散;貨架上是假髮,擺放整齊。不同的是,店裡的顧客,大都是因化療掉光頭髮的腫瘤患者。

「麗姐,你來啦!」7月9日上午11時,49歲的麗姐(化名)和兒子推開玻璃門,店長林彩平熱情打招呼。

麗姐小心翼翼將頭上的假髮取下來,遞給店員清洗。假髮下,是化療後長出的短短髮茬,花白相間,被壓得有點扁塌。

「這次來廣州是做什麼?」見麗姐神情舒朗,彩平跟她拉起了家常。麗姐說,這次來是做放療,要一個半月,房子已經租好了。「一定要租能做飯的房子,我們這種病啊,就要吃好喝好。」麗姐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

但說起患病經歷時,她的眼睛就紅了,淚水不由自主地湧出來,拿紙巾擦了又擦。

麗姐是江西贛州人,去年9月被確診為乳腺癌。聽到消息時,她關起門來哭了兩天兩夜。在中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癌魔「選中」時,每個人都猝不及防。

半年時間裡,麗姐做了8次化療,換了3次化療藥。生病前,她很愛美,留著及腰的黑亮長發,愛穿紅色連衣裙,是一個「老少女」。半年間,長發掉光了,又長出來,又掉光了。

看到鏡子裡的光頭,她不敢出門,每天躲在家裡哭,覺得自己「跟死了沒什麼區別」。

過了年,醫生仍不敢手術,腫瘤卻轉移到了肺部。3月份,麗姐來到廣州求醫。「可以手術!」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教授王曦一席話,讓她又看到了希望。

術前,麗姐路過醫院對面這家假髮店,總是要進來看看,「想找回有頭髮的自信。」試戴了好多次,她都沒捨得買。手術要花很多錢,再買一頂真發做成的假髮「太奢侈了」。

陪她看病的71歲老母親心疼女兒,說「我掏錢給你買」。手術後,感覺「死裡逃生」的麗姐,終於下決心買回了假髮,沒忍心讓老母親出錢。

有了頭髮,她又變回了那個愛笑愛唱的「老少女」。她終於有了心情,到廣州的各處走一走,看看珠江,逛逛動物園。術後1個月,她休養好回到老家時,親友們都很驚訝她頭髮「長那麼長了」,「他們都說,看不出我大病一場。」麗姐笑了,眼睛又眯成一條縫。

說話間,假髮已經洗好吹好。麗姐戴上假髮,滿意地對著鏡子左看右看。兒子陪著她走出店門,兩人匯入行色匆匆的人群中。

走在街上,沒有人知道,神採奕奕的她,是一個晚期乳腺癌患者,曾一度徘徊在死亡邊緣。

光顧假髮店的癌症患者,約有95%是女性

02 與癌症戰鬥的「盔甲」

「當你健康有頭髮時,你永遠不會知道沒有頭髮的那種痛苦。」林彩平說。

像麗姐一樣踏進假髮店的癌症患者,約有95%都是女性。光頭給男女帶來的社會壓力迥然不同。但無論女性男性,來做假髮,都是為了儘量遮掩自己的癌症患者的身份。

假髮成為他們對抗癌症的一副盔甲。

通常,開始化療後兩個星期,頭髮就會大把大把地掉。不少人在化療初期,便把頭髮剃光,戴上假髮。他們對假髮的要求,不是美麗時尚,而要儘量逼真,最好跟自己以前「一模一樣」。

通常,開始化療後兩個星期,頭髮就會大把大把地掉。不少人在化療初期,便把頭髮剃光,戴上假髮。

有的人試遍了所有髮型,最終還是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往日裡的照片,請求照著原樣做。有的人甚至擔心頭頂的發界線不夠真實被別人識破,讓店員在發網上加做一層仿真頭皮。

7月14日下午,肖格(化名)在老公陪伴下來到店裡。年初體檢時,她查出霍奇金淋巴瘤。因為發現得早,原定8次化療做了4次,醫生就告訴她,治療可以結束了。「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消息!」肖格忍不住與店員們分享喜悅。

定製的假髮1個月內可以免費換。肖格之前做的假髮很短,她覺得不像自己,這次來是想換一頂與自己之前一樣的長髮。不過,當弄清楚假髮只能換,不能兩個都帶走時,她還是選擇了短髮,「頭髮突然長了,別人就會知道我是戴假髮了。」她說,自己的病情至今除了老公無人知道,包括朝夕相處的兒子。

好看是其次,掩蓋病情才是假髮最大的功能。有的顧客說,自己在家裡不戴假髮,但聽到有人敲門,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找假髮在哪裡。即使面對同床共枕的丈夫,許多人都不願意讓對方看到自己光頭的樣子。

45歲的乳腺癌患者李豔(化名)來定製假髮時,特意問林彩平,「我能否戴著假髮睡覺?我不想我老公半夜醒來看到我的光頭,怕嚇到他。」

定製假髮量尺寸前,林彩平會先幫顧客剃光頭髮。許多人捨不得剃掉,她總是勸,「剃了頭乾乾脆脆,一心想著如何治病,就不要再為掉頭髮的事情煩惱了。」

剃去頭髮,就像是一場對自己癌症患者身份的確認。理髮師拿起推子還未開始推頭髮時,不少人的眼淚就開始流出來了。剃髮過程中,有的人全程捂著臉不敢看鏡子,不斷小聲問:「剃好了嗎?快幫我戴上假髮。」

睜眼看到鏡中的光頭,許多人會忍不住痛哭。有時候,林彩平和店員們也會跟著她們一起掉眼淚。

一旦戴上假髮,她們就會覺得,自己又跟以前一樣了,敢出門見朋友,能回到工作崗位,能回到正常生活。雖然頭髮是假的,但它帶來的自信和勇氣是真的。

03 人間的「窗口」

面對癌症的突襲,大多數家庭都猝不及防。走進假髮店的每一位顧客,背後都有著不一樣的故事。他們有3歲的小寶寶也有90多歲的老人;有剛談戀愛的小姑娘,確診後男朋友立即提出分手;有才生了二胎就檢查出癌症的母親;有在法庭上審判案件,卻遭遇命運審判的法官……

小小的假髮店,匯聚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像是一個展現世間百態的窗口。

今年上半年,30多歲的阿玲(化名)來到店裡。確診患癌之後,阿玲感覺老公對自己變得冷淡了,婆婆也勸兒子離婚。遭遇人生悲涼,反而激起了阿玲的鬥志。她跟林彩平說,自己要吃好喝好,配合治療,還要做一頂假髮,讓自己依然漂漂亮亮的,「不能因為別人的冷眼,就放棄了自己的人生。」

有一個約60歲的大叔,來為自己90多歲的丈母娘定製假髮。「我家的老人,太愛漂亮了,90歲了還常去做造型。」大叔告訴林彩平,老人前不久才被發現患癌,這麼大年紀做化療十分辛苦,曾精心打理的頭髮掉光了,天天跟小孩一樣愛發脾氣。

林彩平為老人定做了一頂假髮,黑絲中夾雜著60%白髮,與老人自己的頭髮十分相像。店員將假髮送到老人手上時,她露出了患病後的第一次笑容。

林彩平正在為一頂假髮設計造型

去年,一位白血病小患兒,剛上小學3年級,爸媽希望孩子治療後能儘快回學校上學,來給孩子做了一頂童花頭假髮。回來複查時,小患兒到店裡開心地告訴林彩平,「同學們都不知道我戴了假髮,這是我的小秘密。」

有些常來為假髮做清洗護理的顧客,漸漸地沒有再來過店裡,也沒了消息。林彩平猜測,有的人可能病已經治好了,但也有可能,他們已經離開了人世。

今年2月,來自深圳的馬飛(化名)拿著妻子照片,來到店裡。當時,妻子已經病危,剃光了頭髮,他不想讓妻子光著頭離開。

假髮做好寄去深圳不久,林彩平接到馬飛發來的微信,妻子已經走了,「他跟我說,假髮很適合妻子,她走的時候,漂漂亮亮的。」林彩平忍不住淚流滿面。

04 溫暖的「驛站」

中大附屬腫瘤醫院龐大的求診者中,外地人佔了大多數。來假髮店的,大都也是外地患者。林彩平微信上有超過1000個好友,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患者。外地患者來一趟廣州不容易,每當他們有什麼需求,店員們都儘量「搭把手」。

在這個陌生的大城市裡,熟悉的假髮店就是他們的一個小小「驛站」。

7月9日中午時分,一對從外地趕來的夫婦拖著行李箱、拎著兩個大包,行色匆匆走進店裡,頭上冒著汗:「我們把東西放這裡,先去找房子啊!」

林彩平邊幫他們把行李靠牆放好,邊關切地問:「現在又來找房子幹嘛呀?」「過來複查,這次還不知道要住多久呢。」說話間,他們又匆匆出了門。

這對夫婦來店裡買假髮已經是兩年前了,假髮幫助女主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治療階段。如今,她頭上已經長出了黑亮的頭髮,還燙了精緻的捲髮。她不再需要假髮了,但假髮店仍然是來廣州時的「第一落腳地」。

除了幫忙寄存行李,店員們還時常幫外地病人去醫院取報告,寄給他們或等下次來拿。前兩年預約掛號未普及時,店員們還會幫一些外地患者提前去醫院排隊掛號。

「他們都很不容易,治療基本上都要一兩年,來到廣州又人生地不熟的。剛好我們是在醫院附近,能幫得上就幫嘛。」林彩平說。

林彩平正在打理一頂假髮

由真發做成的定製假髮價格往往要數千元,並不便宜,而癌症患者又是最需要用錢的人。這兩年來,店裡假髮的折扣越來越低,公司還特意研發了只要幾百元的假髮,但仍由真發製成,戴上不會悶熱過敏發癢。

有的患者在化療前,將自己的長髮剪下來拿到店裡,希望用自己的頭髮做成假髮。其實這會增加消毒等工序,成本更高,但假髮店仍會答應他們的要求,不收取額外的錢。

面對死神威脅,幾乎100%的癌症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溫暖的假髮店,有時候也成為他們的心靈驛站。

進店的顧客,許多人都情緒低落,林彩平就想辦法跟他們聊聊天。她告訴他們,化療後差不多什麼時候會掉頭髮、什麼時候頭髮會重新生長,「他們心裡有數了,就不會那麼害怕。」

許多人告訴林彩平,「如果我們可以從頭來過,房子車子什麼都可以不要,我只要健康。」林彩平就鼓勵那些消沉的顧客:「心情會影響病情,你要自己想通透,只有你心情好,身邊人才能心情好。」

「很多病人身體恢復後,會回來看我們,那時他的頭髮已經長回來了,專門過來打聲招呼,我們就會很開心。」林彩平說。

林彩平前往醫院為癌症患兒送假髮

05 戴上了「陽光」

6月4日下午,記者隨林彩平一起坐上209路公交車,前往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她隨身的袋子裡,裝著兩頂假髮,要送給兩位在這裡住院化療的白血病小女孩。

到了醫院,兩位小患兒早已翹首以盼。「大小合不合適?喜歡不喜歡?」給孩子試完假髮後,林彩平還為她們進行一些細微的修剪。

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林彩平正在為一位癌症兒童和她的媽媽講解如何護理假髮。

11歲的小患者曉雯(化名)是梅州人,讀五年級。媽媽說,曉雯生病後,變得很內向,不愛說話。她跟媽媽偷偷說過,想回學校讀書,但光頭不好看,很苦惱。戴上假髮,曉雯把頭髮別在耳後,點點頭小聲說,「很喜歡」。

「你們現在是小姐姐了,不像是男孩子了!」志願者們連連誇讚,兩位小姑娘都甜甜地笑了。

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一名癌症兒童戴上假髮後勇敢地上臺和病友們表演六一節目

兩年前,在一次公益活動上,林彩平認識了廣州市金絲帶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的志願者莫生。由此,假髮店加入了該組織「為愛發生」公益項目,捐贈定製假髮給癌症兒童。

兩年來,假髮店已經為廣州多家醫院的癌症兒童免費送出了近20頂定製假髮。林彩平說,假髮一般都捐給學齡期的患癌小女孩。為了治療,她們要穿上病號服,剃了光頭,跟小男孩一樣,不少女孩因此而心情低落。

一頂假髮,可以讓她們立即開心起來,重新鼓起抗擊疾病的勇氣。

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林彩平正在為一位癌症兒童戴上定製的假髮。

去年11月,林彩平將一頂假髮送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小姑娘小雅(化名)早早就穿起漂亮的裙子,滿懷期盼地等待。

小雅的媽媽說,小雅很愛美,本來有著一頭漂亮的長髮,最喜歡媽媽給她扎各種可愛的辮子。為了治病剃了光頭後,她每天都躲在病房,不想出去跟小朋友玩。「一聽說你們要來,她馬上要我們拿裙子給她穿上。」小雅媽媽說。

戴上假髮後,小雅忍不住興奮地原地轉圈,跳起舞來。林彩平還記得,那條連衣裙是明豔的黃色,上面有美麗的小碎花,裙擺隨著小雅轉動起來,好看極了。

相關焦點

  • 北京腫瘤醫院旁有家小小假髮店 我的奮鬥是讓別人更幸福
    2018年3月29日訊,在北京腫瘤醫院西門外,有一家假髮店。店面雖然不算大,也並不起眼,可每天來這裡買假髮的顧客卻絡繹不絕,他們當中有四五歲的孩童,有十六七歲的花季少年,有事業有成的中年人,也有六七十歲的老人……對很多正常人而言,假髮只是讓他們變漂亮的一種點綴,可是對於那些因病痛折磨而失去頭髮的人們來說,假髮卻是讓他們恢復尊嚴、找回美好回憶的重要精神支柱。
  • 《解憂雜貨店》發布主創手寫信 開啟"奇幻解憂"
    由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暢銷小說改編、韓傑導演、董韻詩監製、韓寒擔任藝術指導的中國版同名電影《解憂雜貨店在電影定檔發布會上,王俊凱、迪麗熱巴、董子健、李鴻其四位領銜主演作為代表現場完成手寫信件,正式宣布雜貨店復活,開啟「奇幻解憂」之旅。本周,「解憂雜貨店」手寫信主題互動活動正式上線,眾角色手寫信內容也隨之全部曝光,每一份選取片中角色的重要臺詞,並將通過包括線上線下多個渠道露出。 據悉,「手寫信活動」只是「解憂雜貨店」整體復活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治癒」活動,期待給大眾寒冬裡最暖「擁抱」。
  • 杭州最憂傷的假髮店!老闆娘講述人性的暖與涼
    廣濟路蝸居在杭州半山,不繁華,不寧靜,也不優美,它與浙江省腫瘤醫院僅有一牆之隔,這使得它離「死亡」很近,而街道上一間間緊挨著的快餐店、小旅館、小超市,則顯露出十足的煙火味。在這些針對病人們的店面中,有一家在地圖導航上甚至搜不出名字的假髮店。從1999年至今,老闆娘管女士已經做了近20年的生意。
  • 《解憂雜貨店》改編成話劇,比起電影版有什麼不一樣
    ,隨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斷發生……——這就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作品《解憂雜貨店》的故事。他在接受《上海戲劇》雜誌採訪時,這樣談《解憂雜貨店》的舞臺化:Q:《解憂雜貨店》的原作最打動你的是什麼?舞臺劇中最想表達什麼?
  • 淺談||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很早以前便得知這部東野圭吾的成名作,但直到最近才有機會把它讀完,或許正是應了「解憂」之名,我最近也遇到一些苦惱,想從這本小說裡尋求某種答案。浪矢先生說「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 五分鐘帶你讀完《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東野圭吾的雜貨店
    這書名氣好大,加上東野圭吾大大的加成,變成文青的推崇名著,這本書把一個完整的故事,切成幾段,再像麻將一樣搓一搓,就變得又深奧,又離奇,可以獨立成故事,又互相有著聯繫,讓人嘖嘖稱奇。今天,我把故事重新整理下,沒看過書的,可以當做一個分析文章看吧。
  • PP視頻周末影院《浪矢解憂雜貨店》穿越時空為你解憂
    根據東野圭吾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接二連三在中、日、韓被各國電影人搬上銀幕,在國內上映的消息一出來就引起書迷的一片歡呼,足以證明它作為優質IP的巨大魅力。本周PP視頻周末影院就將為觀眾重磅推出《浪矢解憂雜貨店》,讓穿越時空的溫暖來信治癒你的心靈,撫平你一周的疲憊吧!《浪矢解憂雜貨店》由廣木隆一執導,日本人氣男星山田涼介、老戲骨西田敏行主演,尾野真千子、林遣都、成海璃子、小林薰等明星助陣。講述了三個少年做了壞事躲在已廢棄的雜貨店,結果偶然發現了雜貨店郵箱裡有一些寄給雜貨店老闆的信,而這些信居然都來自32年前。
  • 《解憂雜貨店》主要想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圭吾原著同名小說《解憂雜貨店》,講述了在一家僻靜街道旁的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不一會,阿傑的手機來了一個來自於雜貨店的消息,原來在今晚,解憂雜貨店將會開門,並且他希望所有受到他幫助的人能寫信告訴他一切是否都好。正當阿傑想細看時,手機卻沒電了。他只好買了一些吃的又回到了雜貨店。
  • 紅網深度丨「解憂」雜貨店聚攏的姐妹情:互相打氣好好活著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有,成了「啊英便利店」獨特的風景。「啊英便利店」成了腫瘤患者的「解憂」雜貨店,他們每天在這裡坐坐。嘉桐街因為住滿了正在治療的腫瘤患者而知名,「啊英便利店」老闆劉長英是這條街的「抗癌明星」,曾多次受到媒體關注。她用自己抗癌的經歷,激勵了不少腫瘤患者走出抑鬱悲傷的陰影,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解憂雜貨店:曾紅極一時小說改編電影,日本故事片,你如何評論?
    曾紅極一時的《解憂雜貨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它曾是治癒系暢銷書的榜上三甲。如今被改編成了電影,看過王俊凱、迪麗熱巴主演《解憂雜貨店》,再看山田涼介、西田敏行主演的日本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不得不說,日本人寫的小說,還是得由日本人來拍成電影才最有味道。
  • 當《解憂雜貨店》遇上《月亮與六便士》
    師弟寄來《解憂雜貨店》,恰逢《月亮與六便士》看到四十多章。西西弗書店推出的新版本封面甚為喜歡,但翻譯方面卻並無驚喜,個人感覺與其他版本大同小異。比起《月亮與六便士》的讀讀停停,《解憂雜貨店》的閱讀速度卻是很快,五個單元故事,一天一個。不由讓我想到多年前讀同是東野圭吾《白夜行》時的情形,文字中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吸引著我一直想要看下去。這一種吸引力,在《月亮與六便士》的中是沒有的,或者說,是沒那麼強烈,在我所看過所有其他的外國名著中也沒有。
  • 《解憂雜貨店》《三體》上榜
    近日,重慶圖書館發布了2018年的借閱數據,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溫情奇幻小說《解憂雜貨店》蟬聯借閱排行榜榜首,而在2018年深受中國科幻讀者喜愛的《三體》則位居第四。《解憂雜貨店》蟬聯第一《三體》繼續穩居前列重慶發布發現,在2017年的借閱排行榜中,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借閱量位居第一,2018年這本書蟬聯第一。
  • 《解憂雜貨店》神秘的時光小屋,給你人生之感悟
    電影《解憂雜貨店》是改編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名作的一次時光旅行。電影《解憂雜貨店》的敘事主線主要在於時間順序的排列,鏡頭不經意會切換過去與未來的場面,但電影把握的很恰當,沒有讓人眼花繚亂,腦迴路無法接受。故事的情節轉換會沿著時間這條不可逆的主線走,它能夠簡簡單單的把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形成完整的事件。
  • 中國版《解憂雜貨店》:實力派+新生代是最好的一盤菜!
    《解憂雜貨店》概念海報該片由萬達影業與英皇影業攜手出品,被業內外一直認為是最受期待的一部IP改編作品!無論是演技、人氣、還是顏值各方面,他們均是國內年輕派演員中的主流代表。他們主演《解憂雜貨店》,還滿意嗎?
  • 品讀《解憂雜貨店》,一本哲學感悟的心靈碰撞之書
    喜歡上東野圭吾源自於他寫的一本本經典的懸疑小說,然而《解憂雜貨店》卻稱不上是一本懸疑小說,更貼切的說是一本哲學感悟的心靈碰撞之書。快樂是一樣的,煩惱卻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事先預知了未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該如何抉擇才更有意義?
  • 書評|《解憂雜貨店》——善意與堅持,將開出夢想的花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本來無一物u,ID:gh_759c96802ae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解憂雜貨店》-----善意與堅持,將開出夢想的花朵而《解憂雜貨店》,被很多讀者奉為經典,溫暖了無數讀者的心靈。《解憂雜貨店》,出版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作品超越推理小說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弦。《解憂雜貨店》是繼《白夜行》後,東野圭吾最受歡迎的作品。
  • 從《解憂雜貨店》到《祈念守護人》,治癒系的東野圭吾又回來了!
    提到東野圭吾,很多人都知道他的《解憂雜貨店》。《解憂雜貨店》電影劇照浪矢爺爺的雜貨店裡有一個牛奶箱。一天深夜,三個小偷意外闖入,發現竟然可以通過牛奶箱和外界通信。最神奇的是,信件可以穿越時空。東野圭吾說:「當回顧《解憂雜貨店》的寫作過程時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這種自我反思的背後,是東野圭吾作為一名優秀作家對故事以外的現實生活的思考。如今已年逾花甲的東野圭吾,將他的人生經驗沉澱下來,對後輩充滿溫柔與善良。
  • 陳雅森酷狗直播開唱《解憂雜貨店》,六哲空降捧場
    大家對「解憂雜貨店」的印象是什麼?有人認為《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筆下那個可以穿越時空的治癒之所,有人覺得它是電影院裡「成龍爺爺」慈祥的微笑,在酷狗直播間,《解憂雜貨店》是鬼才陳雅森的一首新歌。1月11日晚八點,在全國被寒潮籠罩的日子裡,陳雅森在酷狗直播間溫暖開唱。
  • 日版《解憂雜貨店》曝海報山田涼介主演東野圭吾小說改編
    山田涼介 日版《解憂雜貨店》曝海報。據日本媒體報導,人氣組合Hey! Say!JUMP成員山田涼介主演東野圭吾小說改編電影《解憂雜貨店》確定9月23日上映,日前製作新海誠導演動畫電影《你的名字。》、《言葉之庭》、《秒速5釐米》的CoMix Wave Films公司為影片製作的海報公開。 《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2011年在《小說野性時代》連載,2012年發行單行本,講述一個可以傾吐煩惱,並且會得到認真回復的雜貨店的故事。
  • 簡讀I 解憂雜貨店
    如果說《白夜行》是在地獄中行走,只能以頭頂上微弱的星光來溫暖自己的旅程的話,那麼《解憂雜貨店》就是在晴好的日子裡泛舟湖上的美好時光,那些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的細節:風吹起的水面、野花傳來的香氣、水底舞動的水草,還有錯船而過陌生人頷首的微笑,都是組成這個幸福畫面的必備元素,也是不能輕易捨棄的羈絆,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