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借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東風」,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

2020-12-27 新華網山西頻道

  新華網太原1月17日電(王亮 吳銀冰)近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全面託管山西白求恩醫院,有何看得見的變化?在山西省兩會期間,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白求恩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錦表示,醫院要發揚白求恩精神,借晉鄂兩省共建區域醫療中心的「東風」,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增強老百姓就醫獲得感。

  新華網:2019年8月,山西省與湖北省有關方面籤署了4項合作協議開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其中包括同濟醫院託管山西白求恩醫院。為什麼要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呢?

  張錦: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為山西省提供一個加速提升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的一個重大的機遇。根據託管協議,山西白求恩醫院力爭5年內有全方位的提升,輻射帶動山西醫療水平,滿足更多患者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

  新華網:當前,同濟醫院的專家團隊已經到位,近期有什麼新動作?

  張錦:近期,擁有豐富領導經驗的吳華同志擔任山西白求恩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與此同時,三位來自同濟醫院的專家劉先勝、趙春霞、張孟賢分別擔任醫院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腫瘤中心主任,承擔起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研協作,團隊管理等工作。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在吳華書記的帶領下,醫院以激活創新活力為牽引,開展大調研、大討論,全面植入同濟醫院先進的管理經驗。

  醫院在同濟醫院常駐專家的幫助下,按照以點帶面,重點進擊,全面推進的策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所有醫生全部規劃亞專業的發展方向,取消了門診限號;心血管內科優化介入手術談話流程;腫瘤中心正在制定學科的5年發展規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呈現出高標準起步,高效率落實的良好態勢。

  近期我們還將引進同濟醫院頂級專家團隊,儘快實施對肺腫瘤、胃腸腫瘤、泌尿外科、神經外科以及器官移植手術;同時將抽調骨幹醫師、護士赴同濟醫院學習,學習期限6個月,期滿後派出下一批醫護人員學習,循環往復。

  新華網:2019年醫院更名為山西白求恩醫院。醫務人員如何發揚白求恩精神,為患者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張錦:山西是白求恩同志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也是白求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對人民極端熱忱的精神感召著無數中國人,並成為醫療衛生界一面高揚的旗幟。

  山西白求恩醫院全體幹部職工鬥志昂揚,跑步向前,繼續傳承和弘揚新時代白求恩精神,以醫德高尚、技術精湛作為奮鬥目標,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價值追求,努力成為山西省醫療衛生事業崛起的先導,服務患者。

  新華網:在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上,醫院有何進一步計劃?

  張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患者感到困惑的就是醫院需要改進的。

  在全面提高醫院醫、教、研水平的同時,吳華書記要求從更加細微的角度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多關注患者的體表感受;天氣乾燥時,就要使用加溼器,炎熱時,就要及時消暑降溫;在兒科門診區就要設立兒童衛生間。

  下一步我們還要全面規劃醫院道路、交通、綠化、停車場,並按醫療功能,區分廓清外科大樓、內科大樓、科研大樓、綜合大樓、腫瘤中心、生殖中心等地標建築,使醫院成為職工自豪、患者滿意的健康家園。

相關焦點

  • 河津百姓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
    「自2016年9月,山西省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河津醫院掛牌以來,依託託管優勢,持續加大引進醫療資源,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大力提升新技術項目,積極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服務能力及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河津市人民醫院院長劉俊(省人民醫院派駐河津的首任院長)介紹說。真的如此嗎?
  • 瀋陽市衛計委推12項新舉措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
    瀋陽市衛計委推12項新舉措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 作者:樊華 2018-05-22 06:40   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市衛計委推12項新舉措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雙休日兒童口腔科全天開診四院眼科開診時間延至晚
  • 浙江的「醫療獲得感」:95.7%的鄉鎮衛生院可開展門診手術
    記者獲悉,五年來浙江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面增強。2015年到2019年,浙江省縣域就診率、基層首診率分別從82.1%、49.9%提高到88.3%和52.7%,目前該省95.7%的鄉鎮衛生院可開展門診手術。此外浙江通過打造醫學高峰,深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不斷提升百姓的「醫療獲得感」。浙大一院。
  •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樣板
    2019年1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聯合印發《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經過兩年多的規劃設計,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帷幕。事實上,此次是王賀勝在半年時間內第二次考察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的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2019年6月15日的考察中,他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作為國家醫療隊『排頭兵』,在國家剛剛提出建設區域醫療中心這一方針不久,就已先行先試,通過同質化、全運營的管理模式大力推進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的建設,初步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為今後全國各區域醫療中心的構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著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院長吳文忠說:我們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以創新機制、規範管理為抓手,力爭完成「七大醫療中心」、「五大重點專科」、「三大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森工林區、哈爾濱市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綜合性精品醫院的願景目標。 升級軟硬體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一定要少喝水,多吃瘦肉、牛奶這些高蛋白食物。
  •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落戶重慶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代表著區域內的頂尖水平,承擔著推動分級診療,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的職責。全國共設立5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此次,國家衛健委按照《設置規劃》,決定在東北區域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在華東區域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
  • 中山醫院「一家託多家」讓百姓在家門口遇見高水平醫療
    近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深度牽手的8家醫聯體成員單位好消息不斷:除吳淞醫院迎來中山醫院多學科整體融入外,其他醫聯體成員——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 「升三」成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成功打造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聯體的「中山經驗」看點十足。醫聯體建設也正是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構建分級診療有序就醫秩序的重要抓手。
  • 湖南株洲:健全體系 增強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
    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健康株洲」建設,建立健全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體系,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有獲得感。天元區嵩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 殷建科:「老百姓就醫觀念的轉變,也是推行分級診療的成果,讓老百姓真正能夠在家門口解決基本醫療服務需求。」10月27號上午,在市二醫院腫瘤科病房裡,省腫瘤醫院胸部內二科主任鄔麟正在查房。
  • 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區域醫療中心——專訪市衛計局局長雷繼敏
    他表示,今年以來我市健康服務進一步優化,著眼於打造珠江西岸區域醫療中心,高水平醫院建設穩步推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初步建成,群眾就醫體驗有效改善。深化改革開放,加強與港澳醫療衛生協作○記者:深化改革開放,市衛計部門如何根據自身優勢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 開發區:織牢醫療服務網 守護百姓健康
    今年以來,開發區加大力度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質量,從加強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完善醫療衛生設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等多個方面織密織牢基層醫療服務網,使基層醫療更加高效、安全、便利,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
  • 患者就醫將實現在診室繳費 多種診間支付有效化解看病"滿院跑"窘境
    昨天,記者從市中醫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會上得知,我市「基於信息化移動醫療的門診服務全流程優化項目」率先在市中醫醫院試點,隨診隨付、線上移動、線下自助等多種診間支付方式,預計在今年年底陸續推出。   「隨診隨付,也就是患者就醫後隨即能在醫生診室內完成繳費。」
  • 借自貿港建設東風,儋州謀定「快」動提升發展質效
    借自貿港建設東風,儋州謀定「快」動提升發展質效做好四篇文章 服務全省大局第一篇文章:建設西部中心城市打造「五大中心」增強輻射和集聚功能新建醫院惠百姓 合作辦學育新苗■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一位33歲男性患者26年牙關緊閉,不能正常吃飯,無法吃排骨、雞肉等。
  •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北)在西安啟動建設
    日上午,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北)建設啟動會在西安舉行。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就是希望通過區域引領作用,將兒童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並輻射帶動西北區域兒童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不僅讓我省的患兒直接受益,也可惠及西北五省的廣大患兒。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
    去年9月,三地進一步籤署深化合作協議, 將北京合作醫院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0所,推動北京朝陽醫院(張家口)呼吸中心、北京安貞醫院(張家口)心臟中心暨國家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張家口分中心的建立。越來越多來自首都的優質醫療資源的湧入, 不僅群眾就醫獲得了便利,各合作醫院的管理能力、診療水平、本地醫師隊伍建設等也得到顯著提升。
  • 智慧醫療,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2015年底,南京市正式啟動全市智慧醫療項目建設,互聯互通、信息共享,5年來,南京智慧醫療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的同時,也大幅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隨著南京市智慧醫療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在南京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記者從南京市衛生信息中心獲悉,2016年10月,南京開通了家庭醫生籤約優先預約服務。居民只需與家門口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籤約,家庭醫生就可以為你優先搶得大醫院的高級專家號。
  • 營口持續提升百姓教育獲得感
    圍繞關鍵補齊短板 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營口持續提升百姓教育獲得感營口市實驗中學的體育課上,學生分為兩組開展足球訓練。記者徐鑫在政策、資源、財力、建設上優先保障教育,強化師德,整治行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打造教育新生態,讓營口教育的社會滿意度持續提升,民眾獲得感明顯增強。而營口教育系統新近提出的樹立全程教育觀理念,即把高中階段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前置到小學和初中,更是讓許多在校生的家長感到滿意和放心。
  • 打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就醫「獲得感」--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
    打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就醫「獲得感」--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之二十八 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 王賓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 全國首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復旦中山廈門醫院!
    全國首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我國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布局10月22日上午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心繫百姓、高瞻遠矚、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決策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局通力合作,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全程指導監督,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南京智慧醫療,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2015年底,南京市正式啟動全市智慧醫療項目建設,互聯互通、信息共享,5年來,南京智慧醫療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的同時,也大幅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隨著南京市智慧醫療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在南京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記者從南京市衛生信息中心獲悉,2016年10月,南京開通了家庭醫生籤約優先預約服務。居民只需與家門口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籤約,家庭醫生就可以為你優先搶得大醫院的高級專家號。
  • 推進長三角醫保一體化,提升我市醫療保障水平
    推進長三角區域醫保一體化發展,旨在深入實施區域醫保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區域醫保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使我市居民在一體化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實現「群眾看病不用怕,關鍵做到一體化」。一、建立區域醫療中心,整合長三角優勢醫療資源,推進醫療技術水平一體化。探索建立皖東區域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