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社交災難!

2020-12-13 騰訊網

有人說:「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其實就是彼此尊重。

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相處起來沒有了邊界,也會變成一場災難。

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

01

和朋友之間,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小常識: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距離太陽大概1.5億公裡。

據專家分析,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再近1%,地球就會變成「火焰山」,瞬間生靈塗炭;

但如果再遠3%,地球就是「廣寒宮」,幾乎所有生命都無法存活。

而現在,它們的距離是恰到好處的1.5億公裡。

這不遠不近的距離給我們帶來了富饒的物產、宜人的氣候,讓地球不像其他星球那樣,荒蕪、孤獨。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同樣如此。

我們總覺得朋友之間就要親密無間、掏心掏肺,同穿一條褲子,一個碗裡吃飯才行。

但在你對待朋友用盡了十二分熱情的時候,卻會發現一些令自己失望的事情:

也許你今天告訴他的事情,他明天就說給了別人聽;

也許你精心幫他挑選的禮物,他明天就轉手送給了別人;

也許你今天盡心竭力地幫助他,改天你遇到困難他卻不願伸出援手;

所以,朋友之間再好,也不要不分你我。

一杯水,就是你們之間最好的距離。

梁實秋的《談友誼》裡寫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

好的友誼就像一杯清水,看似平淡無味,實則解渴清涼,平凡卻不可或缺。

而失去距離感的友誼,就像一杯糖水,過甜、過膩,無法解渴,也無益於身體。

這樣的關係很快就會令雙方產生隔閡,或許還會將兩人推得更遠。

三毛說:「朋友之間,分寸不可差失。」

兩人離得太近了,不免會相互幹擾,相互傷害。

而不隨意插手、不過分關注,才能帶來朋友之間的舒適感。

只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才是朋友之間情感的最好歸宿。

02

和親戚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在綜藝節目《奇葩說》中,陳銘曾講述過一件關於他父親的事。

陳銘的父親曾通過了自己的努力,把家從農村搬到了城市,還當了十幾年的警察。

在那個年代,他父親算是周圍人中混得還不錯的。

結果,就經常有一堆親戚找上門來:

「工作能不能幫忙安排一下?」

「幫忙辦個戶口吧,你在公安局誒,不是順道的事嗎?」

「我沒有對象,能不能幫我介紹一個城裡對象呢?」

……

有時候,一些親戚不打招呼,便來陳銘家裡吃個飯,吃個飯後就住下了,讓他父親各種幫忙。

面對這些「不把自己當外人,理所當然的索取,不知分寸」的親戚,陳銘爸爸在一次醉酒之後終於發飆了:「我管不了,別認我這個四叔了!」

此話一出,再也沒有親戚為了求辦事來煩他了。

親戚之間關乎利益的走動少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比之前親厚多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陳銘說,是因為他爸爸找回了自主,那些親戚找回了自強。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

「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天底下最複雜的事情,便是感情糾葛。

在親情和恩情的糾纏中,永遠沒有兩清的時日。而親戚之間過於親密,往往就會招致各種不必要的麻煩。

與親戚保持分寸感,並不是要你冷漠疏遠,也不是傲慢,而是要有原則地幫助他們,避免管私事,只守住「一碗湯」的距離。

一碗熱湯可以管溫飽,解困境,但卻不是一輩子的幫扶。

和親戚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不會因為太燙而傷了自己,也不會因為太冷而涼了心意。

03

和愛人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

溫格朱莉在《幸福婚姻法則》裡說過這樣一句話:

「 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想離婚的念頭,以及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一段關係,往往越是親密越容易引起摩擦。

之前看過一個戀愛觀察類節目,其中有一對夫妻,就是因為「親密無間導致喘不過氣」而對峙臺上。

丈夫生說,妻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事無巨細,不論是什麼事情都要管:

穿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衣服、褲子、鞋子,都必須由妻子規定;

選什麼樣的工作,交什麼樣的朋友,甚至有什麼樣的愛好,妻子都要橫加幹涉;

每次出門必須報備,經過妻子的同意才能去,每天回家不能超過11點……

丈夫說,因為妻子美其名曰的「愛」,自己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我好像變成了你的機器人,沒有自己的自由了。」

妻子在臺上不斷辯解:

「我這不是因為太愛你了,關心你,才會這樣嗎?我也是在照顧你呀!」

但節目中戀愛導師的一句話,卻直接道出了本質:

「你那根本不是愛,是控制!真正的愛,是要去接受,而不是改變;是要去支持,而不是支配。

夫妻之間要給對方留個人空間,而不是當做自己的所有物一樣,去支配對方的一切。」

在婚姻中,我們常常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總以為結了婚,就該不分你我。但事實上,婚姻裡的兩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獨立個體。

聽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在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需要相互依靠著取暖,但一開始,它們由於距離太近,各自身上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

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彼此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在取暖的同時,也避免了互相傷害。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太過親密的距離,總是讓人覺得喘不過氣,有時候還會傷人傷己,而那些把婚姻經營得十分美好的夫妻,都懂得給親密加一點空間。

劉若英曾說,夫妻間最好的狀態就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她和丈夫的關係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心裡是親密的,生活是獨立的。

在劉若英的家裡,既有共同使用的廚房和餐廳,兩人又分別有自己獨立的書房。

做飯、吃飯時,他們是親密愛人,工作時,他們又是尊重彼此愛好的夥伴。

這樣的相處模式,讓兩人互不打擾,卻又自得其樂。

愛人之間的最好距離,大概就是「一張紙」。不會讓對方在自己面前變得完全透明,但也不會隔絕兩個人之間的溫度。

有句話說得好:親密有間,才能愛得更加長久。

04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

與朋友太近,把朋友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最終只會失去這段情誼;

與親人太近,事事依賴,不斷索取,最終會喪失了自立;

與戀人太近,控制欲太強,不給對方留一點空間,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被人稱為「高情商教父」的蔡康永曾在一次採訪中說:

「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親人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

愛人之間,保持距離是美麗;

朋友之間,保持距離是愛護;

陌生人之間,保持距離是禮貌。

活得通透的人,都會帶著合適的距離感,尊重對方,同時也是尊重自己。

餘生,願我們都能學會交往的至高境界:

「親而有間,密而有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相關焦點

  •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我們經常會高估自己在對方心裡的位置,但其實很多感情,比我們想像中脆弱得多。只是當距離不夠近的時候,矛盾沒出現的時候,很難發現而已。這就像情侶相處,熱戀時TA就是一百分真愛,同居了哪哪都是問題。今天的文章將告訴大家,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 人生感悟:人與人走太近,是一場災難
    」那些走得近的親戚之間最容易出現矛盾,反倒是常年不碰面,偶爾得一見的親戚才會讓人倍感親切。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任何人一旦走太近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現對方身上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有些是可以容忍的,有些卻無法容忍,當不能容忍的缺點出現時,原有的關係就會發生改變,隨著無法容忍的點不斷地浮出水面,矛盾便產生了。
  • 君子之交淡如水:跟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大家都勸她,不要太主動跟婆婆聯繫,這樣人家會不拿她當回事。更不要送她東西,可是小玲不理。後來,小玲把這些同事都拉黑了。其實好心的同事都覺得自己是過來人,給小玲提個醒,希望她能得到婆婆男友的重視,讓人家知道自己也需要疼愛。
  •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
    長大後現實卻告訴我,人跟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成年人的世界裡,「親密無間」少,更多的,反倒是「距離產生美」。相處是門學問,遠了生分,近了糾纏,就算是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沒了界限和分寸,最終都將走向陌路。
  •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寫得真好)
    她做的不對,你好意提醒,她卻覺得你多管閒事;她有困難,你盡心盡力,然而你有困難,她卻推三阻四;走的太近,會讓友誼產生一種「懸空感」,再度阻礙在你們之間,也讓本就簡單的關係,變得更為複雜。唯有如此,才能讓友誼走得更遠。2和親人,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有人說:「親人間,最佳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給親人煮湯,送去,遠了太涼,近了太燙,只有恰到好處才最舒服。
  • 人和人有時走得太近,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大家都是一個小區的老姐妹,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有了隔閡多不好。於是劉阿姨趁家裡沒人,主動組織了一個飯局,她把以前與自己相好的姐妹都喊了過來,開始大家都不願意來,後來在劉阿姨的堅持下大家都來了,寒暄過後劉阿姨主動接過話題,她說老姐妹們,我們都好久沒在一起聚了,以前我們天天聚在一起多好啊,一起去公園,一起去買菜,拉家常,我是真懷念那段時光啊,今天把大家喊來,除了想大家了,還想與大家聊聊一些私事,大家都知道我是個直爽的人,那我就不拐彎抹角了
  • 朋友之間不能走得太近,要保持距離
    人跟人走的太近,是一場災難。成年人的世界裡,親密無間的少,更多的反而是距離產生美。就算是關係很好的兩個人,若是沒有了界線和分寸,最終都將走向末路。人和人相處,是一門學問要做好這一件,真的不容易。離得太遠,關係就遠了,靠的太近恩恩怨怨就來了。
  • 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社交災難
    微博上有個話題: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高贊回答說:我從來不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看似幽默的回覆,其實揭示了一個戳心的社交真相:世間的任何關係,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界限。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死於久不聯繫,而是走得太近。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每一段關係中都有著各自舒適的安全空間。再親近的關係,一旦越界,也逃不過愈走愈遠的宿命。
  • 愛得太滿,註定是一場災難
    愛得太滿,傷的最慘,一定是個有故事的同學,感情要有合適的溫度,剛剛好的人生才最舒服很多事情,過猶不及,凡事皆有可能,遇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餘生留下刻骨銘心的傷痛,水滿則溢,愛得太滿別人反倒不在乎,何苦為難自己,讓別人討厭呢。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愛自己,月圓則虧,水滿則溢,酒喝六分醉,飯吃七分飽,愛至八分足矣。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深度)
    太閒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我身邊就有過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有個同事,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自己也積攢了些人脈和資源,便辭掉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自由職業者。
  • 與親戚不能走得太近,與父母不能離得太遠
    再好的關係,也不能走得太近,尤其是親戚。親戚,不能住得太近我們中國有句老話: 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打牆。意思是,親戚住得太近,關係就不會處得太好。越是遠道而來的親戚,越是相見甚歡。即使居住相隔一面牆的鄰居,也要把牆打得高高的,以免相互之間不必要的摩擦。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關係越好,走得越近,越容易產生矛盾。我說個我家的故事。我們家和舅舅家是上下樓。小的時候記憶中,我媽和舅媽平時在一起有說有笑挺好的,吃喝不分。
  • 人太閒,就是一場災難
    正如那位網友所說,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太閒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場災難。有個同事,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自己也積攢了些人脈和資源,便辭掉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自由職業者。剛開始,因為他信心十足再加上還保持著往常工作時的作息,確實生活輕鬆了許多。
  • 人到四十才明白:人生的這四場災難,其實都是我們「咎由自取」
    年底了,一個店員請他吃飯,他本不想去,但是一想自己跟這個店員有點熟悉,拒絕了,有點不好意思,就去了。沒想到他跟著店員上車之後,就被這個店員帶去做眉毛。做完之後,那個店員給他一份帳單,裡面的價格讓他目瞪口呆,原來,這次做眉毛,他竟然消費了近12萬元錢。膽小的他不敢拒絕,在對方的威脅下,就給了這家店近12萬元的錢。
  • 「夜讀」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做人處世,努力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只需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去做,一旦用力過猛,只會是災難一場。01 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心理學上有個非常著名的二十英裡法則。從美國聖地牙哥到東北部的緬因州,大約有三千英裡的路程。
  • 親戚不要走得太近
    親戚是走的越近越好呢,還是走的越遠越好呢?按照小編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親戚之間既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走得太遠,往來要掌握一個度,俗話說,朋友要走得近一些,親戚要走得遠一些,是有道理的。所以說,只懂得索取的親戚就不要走得太近了,根本不念親情,只是滿足自己的欲望,親戚之間也是要相互給與的,並不是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
  • 50歲以後,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
    離得太遠了,關係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就來了。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同學同事,好起來時可以兩人同穿一條褲子,鬧翻後可以老死不相往來。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人和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度,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否則最後也只能漸行漸遠了。
  • 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深度)
    做人處世,努力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只需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去做,一旦用力過猛,只會是災難一場。在網上看了一段雞血演講課的視頻,整個人都不好了。號稱亞洲女神的導師穿著文藝晚會唱大歌的禮服裙,胸前無數顆亮閃閃的東西,梳著許文強式的大背頭,手上帶著各種串,兩塊表……說她的財富和夢想之路,讓大家不斷地配合她「哇唔」。
  • 當災難來臨時,社交媒體是紐帶,是聲音,也是一種責任擔當
    在幫助社區、機構和企業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和災難,包括社交媒體在其中的應用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在《災難2.0:新媒體與現代應急管理》一書中,亞當 · 克羅用社交媒體參與突發事件和災難救援的經典案例,說明了社交媒體如何改變了 「自上而下」的應急管理模式。
  • 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02太過情緒化的人生,是一場災難羅·伯頓曾說過:「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遇事過於情緒化,人們心中的魔鬼就會漸漸浮現。很多時候,太過情緒化的人生,就是一場災難!03一個人的強大,從學會和情緒相處開始今年11月下旬,一段網約車行車記錄儀拍攝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 失敗不是你無能,而是跟這5種人走得太近,很現實
    文|齁神在職場有時候你失敗了,並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跟以下五種人走得太近了,從而才影響了你的成功。二、付出怕吃苦的人---會讓你變得非常勞累因為這種人總是在依靠你,哪怕是工作上的一點點小麻煩,他們都得請你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