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意味著收穫。最近,在抓項目促投資百日大會戰當中,樂至捷報頻傳、戰果豐碩。8月,成都文理學院樂至校區正式籤約落戶——這是當地第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學。
選擇樂至,投資人說自己是順勢而來:「在樂至,我們可以享受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的主動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可以說是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樂至全貌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成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地處成渝直線黃金分割點的樂至身在其中、承接其勢、共享其利。主動融入成渝、配套成渝、借力成渝,實現跨越趕超、加速崛起,已經成為當代樂至人的歷史使命。
近期,樂至基於對發展大勢的把握和發展階段性特徵的研判,提出「三區三城」的目標定位,進一步凸顯樂至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角色定位、功能支撐,進一步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勢能、發展動力,加快建設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綠色發展示範區。
搶抓歷史機遇
打造成渝相向樞紐
9月1日,重慶市璧山區黨政代表團到訪樂至,兩地籤訂《友好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入開展工業發展、人才交流、服務就業、旅遊發展、健康醫藥、花卉苗木產業等方面合作交流,共同開創兩地合作共贏美好未來。
樂至地處成渝直線黃金分割點,距天府國際機場40分鐘、重慶新機場60分鐘車程,是成都東進「第一站」、重慶西向「必經地」。今年以來,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樂至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
「省委賦予了資陽協同共建主幹極核、促進成渝相向發展、引領帶動中部崛起的歷史使命,市委賦予樂至發揮生態本底優勢和成渝相向樞紐功能,建設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綠色發展示範區歷史重任。」樂至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進入「雙城記」時代的樂至,必須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展現樂至擔當、作出樂至貢獻。
9月3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川渝共同實施的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實施,其中成達萬高鐵正開展可研報批工作、成渝中線高鐵正按可研評審意見開展鑑修工作。隨著高鐵過境設站,樂至將一躍步入「雙高鐵」時代,北上北京、東出上海、南下廣州均可實現朝發夕至。
另一條重要通道也即將打通——經過6年的日夜奮戰,毗河一期工程主幹渠已試通水,樂至即將步入「人工天河」時代。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補上水資源短缺的短板,樂至將有機會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品味。
進入「雙城記」時代,樂至的機遇正撲面而來。
「省委把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先手棋,制定了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空間規劃以及專項規劃,從發展定位、戰略支撐、開放平臺、產業升級、通道建設等方面為樂至指明了前進方向和著力重點,其戰略牽引力、政策推動力和發展支撐力前所未有。」樂至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樂至將圍繞「精緻城市·大美樂至」建設目標,加強與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空間規劃、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等重大規劃銜接,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鮮明的功能聚合體和獨具魅力的城市形態。
8月27日,樂至縣委全會通過《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成資同城化為支撐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明確打造成渝相向發展聯動區、成都東進發展協同區、簡樂交界發展示範區和綠色生態之城、宜居宜業之城、包容人文之城,加快融入成渝國際都市圈。
成渝相向發展聯動區、成都東進發展協同區、簡樂交界發展示範區,是樂至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角色定位。
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空間規劃,將樂至城區定位為「成渝相向發展聯動樞紐」。樂至提出,打造成渝相向發展聯動區,完善內聯外暢交通體系,加強產業配套協作,實現在成渝中部崛起,由「地理中心」變「發展軸心」。
作為成都東部新區協同發展區,樂至是成都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的戰略腹地。當地提出,打造成都東進發展協同區,強化功能協作、平臺支撐、機制創新,實現「近水樓臺先得月」。
支持建設簡樂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示範區,也被寫入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攻堅計劃(2020-2022年)》。樂至提出,要推動形成嶄新的經濟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著力實現互動互補、互惠互利的「互動式」發展和協同共進、統籌融合的「融合式」發展。
主動融入成渝、配套成渝、借力成渝,樂至按下了跨越趕超、加速崛起的「快進鍵」。
李遠雄 吳曉君 攝
築牢生態本底
打造綠色生態之城
初秋的樂至,一片詩意。「置身樂至桑田,家就在碧綠之上。」這是詩人程東斌創作的佳句。
綠色,早已成為樂至的底色。
40多年前,由於缺水等自然歷史原因,樂至還是遠近聞名的「石頭城」,森林覆蓋率只有1.37%,森林蓄積只有13.46萬立方米。山上沒有植被,就缺少木材,農戶家裡床是石頭做的,柜子是石頭做的,椅子是石頭做的,飯桌也是石頭做的。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幾代樂至人前赴後繼,持續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讓全縣森林覆蓋率不斷翻番,目前已超過40%。
走進今天的樂至,群山蒼翠,田園如畫。
這些年,樂至先後捧回了全國綠化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生態建設先進縣、全省綠化模範縣、全省現代林業建設重點縣、全省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建設先進縣等多個殊榮,也為進入新時代的樂至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本底和可靠的綠色屏障。
近些年,當地又圍繞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田園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拆違建綠、拆牆透綠、立體增綠」工程,10個城市公園、6個休閒廣場、430餘公頃城市公共綠地、85萬平方米的生態水域,點綴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之間,形成了開門見綠、推窗見景、出門進園的大美園林城市形態。
「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市容市貌,是吸引人才、技術和資本的核心因素。」樂至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依託良好生態本底,當地提出了建設「精緻城市·大美樂至」的目標,要按照公園城市發展理念,進一步打造「高顏值」城市。
成都,是公園城市的首倡地,其明確將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構建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合的複合系統。
樂至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標成都先進理念,樂至將進一步強化山體、林盤、溼地、河流等生態要素保護,實施增花添彩工程和防洪排澇工程,打造玉龍湖公園、南塔山生態公園、楊家橋溼地公園、鹽湖公園、蟠龍湖溼地公園,啟動城區城河生態廊道建設,著力形成綠色廊道環網系統,承載公共服務、休閒遊覽、慢行交通等功能,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場景,共同塑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公園城市形態。
突出產城融合
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疫情期間,作為全省為數不多的口罩生產企業之一,樂至貴均衛材表現搶眼。其生產的口罩不僅供應本地,還支持上級調配、支援前線作戰。「擴大產能,需要資金,也需要工人、原材料,光靠我們自己很難辦到。」公司負責人說,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幫助協調了不少難題,而能夠在附近找到原材料供應商也是關鍵。
去年,四川樂至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當地藉助這一省級經開區的「金字招牌」,通過合理調整規劃、優化空間布局,培育壯大食品健康、裝備製造、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和紡織鞋服傳統優勢產業,促進園區產業錯位發展、融合發展、成鏈發展,持續壯大集群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鏈,打造一系列上下遊關聯、橫向間支撐、區域中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
突出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之城,對城市空間格局和產業功能區進行模塊化設計,實現城市與產業時序上同步演進、空間上分區布局、功能上產城一體,這是樂至同步融入成渝產業生態圈、成渝國際都市圈的重要抓手。
樂至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正統籌教育研究、醫療衛生、文體賽事、商業消費、政務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深入推進「市民500米休閒計劃」,實施新時代廣場、文化體育中心、鄉鎮文體廣場等工程建設,合理布局學校、銀行、商超、醫療機構、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配送投遞等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著力提升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一個產業配套集群完善、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居住環境舒適優越,充滿「生活味」和「現代化」的城市已見雛形。
最近,樂至迎來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最後衝刺。2014年啟動創文工作以來,樂至已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入圍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全體動員、全民動手、全域創建,這幾年,當地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全方位改善,城鄉環境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治理的效能,也體現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上。
樂至先後出臺《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對重點項目給予「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政策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一流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成功入選「成渝經濟區最具投資環境」十強縣。此外,樂至連續三屆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成功奪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榮譽「長安杯」,是四川省最安全的縣區之一,為廣大客商營造了安居樂業的良好社會環境。
傳承歷史文脈
打造包容人文之城
今年8月,是樂至的旅遊品質宣傳提升月,系列活動吸睛無數,遊帥鄉、攬勝景、賞荷花、嘗美食、品文化成了不少成渝兩地市民的出遊選擇。活動集中的10天時間裡,樂至全域共接待遊客5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收入1.5餘億元,為疫情後的旅遊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1400餘年的歷史沉澱,賦予了樂至厚重的文化底蘊。近年來,當地大力傳承紅色基因,深度開發歷史文化,推動歷史文脈薪火相傳。
帥鄉,是樂至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國家AAAA級景區陳毅故裡,遊客可以充分領略偉人風採,感受革命激情。近些年,當地大力開展陳毅故居修繕、陳列館改展等保護工作,正在將陳毅故裡景區打造為成渝軸線規模大、配套好、服務優、層次高的旅遊產業平臺。
中國燒烤美食之都、中國田園詩歌之鄉、成渝特色賽事之城,也是樂至頗為響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近些年,當地持續策劃舉辦中國田園詩會、四川省圍棋錦標賽、國際美食燒烤節等重大節會活動,不斷強化這些樂至的文化IP符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風骨和靈魂。」樂至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厚植紅色文化鑄魂、綠色生態塑城、開放包容惠民的人文本底,打造包容人文之城,讓樂至更有「歸屬感」。
圍繞爭創天府旅遊名縣這一條主線,唱響「陳毅故裡·綠色樂至」文旅發展品牌,建設全國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巴蜀美麗鄉村旅遊目的地,構建上連成都、下接重慶的全域旅遊格局——在進入「雙城記」時代的背景下,樂至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有了更多的大動作。
陳毅故裡全國紅色文化旅遊功能區建設,將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大平臺。目前當地正推進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新遊客服務中心、弘毅之路內環線、羊叉河國際康旅休閒小鎮等項目建設,統籌推進勞動鎮文旅特色小鎮打造,提升景區質量和服務水平,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今年上半年,樂至策劃包裝文旅項目30個,總投資300餘億元,陳毅故裡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彩林鄉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同時,樂至主動融入四川「紅三角」、巴蜀偉人故裡遊、成渝文旅發展示範帶三大旅遊精品線路,大力推出紅色文化旅遊線、成渝古驛道旅遊線、生態文化旅遊線、佛教文化旅遊線四條精品旅遊線路。
整理編輯|唐玲
信息審核|江霞
信息來源|樂至融媒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樂至:立足成渝黃金分割點 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