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小暖是一名新手寶媽,沒有生育經驗的她看著懷裡的小傢伙經常有些手足無措。不過為人母的喜悅還是讓她對養育這件事充滿了熱情,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小暖都樂意配合。小傢伙的每一次吸吮都會刺激到子宮收縮,這讓剛生完娃的小暖著實有些吃不消。但是想著不能餓著寶寶,所以即便是再不舒服,小暖也願意忍受。
不過,小傢伙一天吃奶十幾次的舉動也讓小暖有些疑惑,「寶寶吃得這麼多會不會撐破小肚皮啊!」小暖暖的婆婆則笑著說,「寶寶多吃點才能長得胖!你不要嫌棄餵奶麻煩就好!當媽得可得讓寶寶吃飽才行!」
聽了婆婆的話小暖半信半疑,雖然自己並不害怕餵奶麻煩,但是寶寶脾胃弱,如果真的撐到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一、想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看這4點就行了
此前在網上有一段寶寶視頻引發了網友的關注,視頻中看起來5個月大的小傢伙居然胖成了「蓮藕娃娃」。在視頻中,寶寶喝完母乳後,寶媽還會再給寶寶來點「加餐」,小傢伙很喜歡配方奶粉的口味,沒多一會兒又咕咚咕咚地喝完了一瓶奶粉。
寶媽略帶炫耀地對著鏡頭說,「我家寶寶就是胃口好,喝起奶來像只可愛的小豬豬!」在視頻下方,有很多的寶媽網友質疑視頻中的寶寶被「過度餵養」了。「再這麼餵下去,寶寶可真的成了豬了!寶媽可長點心吧!」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1.觀察寶寶喝奶時的表現
如果寶寶吸吮2-3分鐘後就有吞咽感的話,按說明寶媽的母乳是很充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吸吮30分鐘左右就會吃飽了,所以每次餵養的時間不必過長,不超過30分鐘即可。
2.觀察寶寶吃完奶後的狀態
如果寶寶吃完奶後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吸吮,並且把小腦袋移到了一旁,那麼小傢伙很有可能就是吃飽了。在吃飽後,小傢伙可以很滿足地睡著,那麼這也說明寶寶吃得很飽,他對於剛才的「進餐」很滿意,此時,寶媽就不必再繼續餵奶了。
3.觀察寶寶的小便次數
如果寶寶的大小便排洩正常的話,寶媽們就不必擔心寶寶吃不飽。通常對於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來說,每天10次左右的小便也是正常的,不過如果寶寶小便的次數過多的話,那就有可能是過度餵養了。
4.觀察寶寶的體重增長
在寶寶處於嬰兒期的時候,他們的體重增長是非常明顯的,對於3-6個月的寶寶而言,他們每周的體重增長都在150g左右,如果寶寶的體重增長不達標的話,那麼寶媽才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吃不飽。
當寶寶吃飽後,寶媽就不必再盲目餵養了,因為過度餵養對寶寶造成的傷害和吃不飽不相上下。想要讓寶寶健康成長,寶媽有必要避開過度餵養的誤區。
二、「過度餵養」對寶寶有哪些影響?
1.導致肥胖
寶媽對寶寶過度餵養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寶寶超重,而過於肥胖的狀態對於寶寶的發育並沒有好處。比如說影響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增加寶寶患上慢性疾病的可能等等。因為過度餵養而增多的脂肪將會成為寶寶成長的負擔。
2.造成腦疲勞
寶寶吃得過多,就會導致更多的血液和氧氣集中在消化系統,這就影響了寶寶腦部的氧氣和血液的循環供給。時間長了處於缺血狀態中的腦細胞就會受到影響,腦疲勞的現象較為明顯。
3.造成積食
寶寶的消化系統所能夠承受的消化任務很有限,如果寶寶吃得過多就會造成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比如說積食。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脾胃失和的情況發生,進一步導致消化系統紊亂。
三、「過度餵養」有哪些表現?
1.大便異常
如果寶寶的大便增多,或者是出現了便秘,那麼寶媽有必要考慮寶寶身上是否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另外,如果大便的形態有異,比如說多泡沫等等,這也可能是寶寶的消化負擔過重導致的。
2. 頻繁吐奶
如果寶寶吃完奶後已經做了拍嗝,但是寶寶還是時不時地會吐奶,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媽過度餵養了。另外,頻繁吐奶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奶量攝入,還會有可能引發中耳炎等炎症。
3. 腸脹氣
寶寶吃得奶多而不被消化,這就會導致奶儲存在腸胃的時間過長,這樣發生腸脹氣的機率就大為增加了。寶寶喝完奶後有哭鬧反應,那很有可能是因為腸脹氣而感到不舒服的症狀表現。
總之,餵奶這件事也講究「過猶不及」,寶媽在日常餵養上要懂得按需餵養,避開過度餵養的誤區,讓寶寶吃得飽、吃得好。疼愛寶寶是好事,但是要注意,千萬別撐破寶寶的小肚皮了。
大家對於過度餵養方面有哪些知識分享呢?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