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表妹家寶寶2個多月了,我上周末去看望寶寶,發現寶寶不大一會兒功夫吐了好幾次奶。而且,寶寶還總是扭來扭去,哭鬧不安。每次哭鬧,表妹都會給他餵奶。作為過來人,我看得出來,寶寶是明顯「吃飽了」,就勸表妹:「」別餵了,可別撐壞寶寶的小肚肚。」
可是,表妹卻說:「你看寶寶吃得多起勁兒,只要一餵他,他就跟小豬似的供著吃。寶寶能吃是好事,以後長得也更強壯。」聽她這麼說,我就趕緊糾正她。小寶寶吃奶其實跟大人吃飯一樣,都是要「七八分剛剛好」,餓了可以再喂,但不能餵過度。
過度餵養,對寶寶危害很大
我們知道,小寶寶出生是「直腸」,胃部特別小,只有一個小葡萄大小,胃部容量也只有30-50ml。所以,寶媽一次餵太多奶,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吐奶。雖然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胃部會逐漸長大,但是消化系統相對還是較弱的,所以一旦過度餵養,就很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比如,寶寶消化不良,造成積食、吐奶、拉肚子、腹痛等。這樣勢必會導致寶寶總是哭鬧不安,影響寶寶的睡眠以及發育。嚴重的過度餵養,還會導致寶寶出現厭奶的現象,當然也容易生病。這些情況,都不利於寶寶的發育。
作為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吃飽呢?
因為過度餵養給寶寶造成的危害很大,所以作為新手寶媽就要在餵養方面多注意。一般來說,孩子有沒有吃飽,看以下表現就知道了:
1.看寶寶的表現
寶寶雖然不會用語言表達,但是吃飽了後寶寶會用行為告訴寶媽,就比如,寶寶正吃奶的時候,忽然主動停止,並且離開乳房或者奶嘴,這就是說明他吃飽了。或者,寶寶邊吃邊玩,說明不那麼飢餓了,也可以不餵了。再或者,寶寶吃了一會兒就扭來扭去,表現出排斥的行為,也說明吃飽了,寶媽就不要再強行餵奶了。
2.看寶寶便便的情況
當媽之後,很多寶媽都學會一項新技能,那就是觀察寶寶的便便顏色,來判斷寶寶是否存在消化問題、細菌感染等問題。所以,很多寶媽也開玩笑說「生完寶寶,潔癖都治好了。」
因此,從寶寶的便便也是可以判斷出寶寶是否吃飽了,如果寶寶便便裡面有奶瓣,說明消化不好,寶媽要想到過度餵養的問題。同時,看寶寶小便次數,也能夠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正常吃飽的寶寶,一天都是小便6次左右,而次數達到8次以上,就說明寶寶奶喝多了。
3.看寶寶的體重增長
如果寶寶是正常吃飽,一般來說體重會增加迅速。但是,如果寶媽感覺每天沒少餵奶,可是寶寶的體重增長緩慢,那就說明是過度餵養了。因為過度餵養,寶寶消化吸收不好,也會經常小病不斷,自然影響發育,體重也就不怎麼增長了。
★【檸兒有話說】★
總之,寶媽們要注意,千萬不要撐著寶寶的小肚肚。學會觀察寶寶,並且學一些相關的育兒知識。如果是母乳餵養,就要注意每次少量餵奶,多餵幾次,孩子什麼時候想吃就讓他什麼時候吃,這樣「少吃多餐」,孩子好吸收,才能長得更好。
如果是奶粉餵養,建議看寶寶月齡與餵奶量說明,千萬別盲目給寶寶「多一勺」奶粉,或者「多幾毫升」水。比例一定要按照說明,太稀太稠都不好。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家寶寶有過度餵養的情況嗎?寶寶平時消化好嗎?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