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2020-12-16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餵養寶寶是件操心事,尤其是新手寶媽,經常不知道該餵多少量。

擔心餵多了會消化不良,餵少了又會讓寶寶餓著肚子,缺乏生長發育的充足營養。

尤其發現寶寶頻繁吃奶時,就容易不自信,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寶寶太過胖乎乎,更擔心餵養過度,將來患肥胖症……

01案例

身邊有個朋友,寶寶剛生下來體重有些偏輕,還在醫院觀察了幾天。

因此,後期餵養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趕緊跟上成長步伐,餵奶特別頻繁。她想多吃營養就好,發育得好,誰知孩子不僅沒有長胖,腸道反而還出了毛病。

其實這種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媽媽都擔心孩子吃不飽,甚至從剛出生要一直擔心到孩子長大後。

但寶寶的食量是有限的,儘管一直在發展,但能裝的食物還是很少。吃得過多反而會使本就脆弱的腸胃負擔加重,那麼,如何把握好餵養量呢?

02寶寶的胃容量發展

以出生時6斤重的新生寶寶為例,養育過程中他的胃容量是怎麼變化的呢?

1. 出生第1-2天,胃口像豌豆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5-7毫升;

2. 出生第3-6天,胃口像葡萄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30-60毫升;

3. 出生第1-6個月,胃口像草莓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60-90毫升;

4. 出生第6-12個月,胃口像柚子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90-480毫升;

5. 出生一歲以後,胃口像小白蘭瓜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950毫升。

儘管這只是一個大概參考,但爸爸媽媽們也要心裡有數,不要超出太多。別因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到最後反成了「過度餵養」。

03相較而言,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易過度餵養

母乳餵養的寶寶吃飽時,一般都會主動吐出R頭,他們是可以自己控制吃奶量的。

但奶粉餵養的寶寶就不一樣了,他們是被動吃奶的,一般不能自主選擇進食量。

因此,這對媽媽來說是項挑戰,很容易餵得不夠量,導致寶寶不睡覺、愛哭鬧;可若調整得太過,衝得太多,寶寶就會吃撐,或剩了很多形成浪費。

04為什麼奶粉寶寶更容易過度餵養?

原因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寶寶吃了含有脂肪的母乳後,腸道內幫助調整攝入和消化的的膽囊收縮素會被釋放出來,讓寶寶產生一種飽腹感。而吃奶粉的寶寶膽囊收縮素釋放量更少,因此很難有飽腹感,很容易吃多。

②吃母乳的寶寶要用很大的力氣,就是我們常說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再加上母乳會隔1-2分鐘才分泌更多,能靈活調節,因此寶寶比較容易控制量。而使用奶瓶時,奶水的流動速度快,媽媽們使用的奶嘴尺寸也常常不合適,就會讓寶寶進食速度加快,容易過量。

③奶粉和乳汁的代謝不一樣:乳汁裡含有脂肪連接蛋白和瘦素,可以讓寶寶的機體調節能量代謝得到更好的幫助,其中的營養成分也容易被吸收,BMI指數更偏向健康。而吃奶粉的寶寶,由於營養成分的利用率更低,因此需要進食更多量才能滿足需求。

④調配奶粉時容易給多: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多吃一些,衝調時也沒有控制好量。加上吸食奶嘴時寶寶覺得很舒服,會貪嘴,因此常常容易喝太多。

因此,照顧奶粉餵養的寶寶,媽媽們需要更加細緻的觀察力,才能判斷他們是否吃飽。

05寶寶是否吃飽,有以下表現

1)吃奶時的狀態

寶寶特別餓的時候,首要的任務就是填飽肚子,因此會非常大力地吮吸奶嘴,注意力也會集中在進食上。

而寶寶吃飽時,吮吸的力度和速度都會變慢,還會出現心不在焉的感覺,東張西望的。

2)體重變化正常

6個月以上大的寶寶體重平均每個月增加500克,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重平均每周增加125克或每個月增加600克。

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說明寶寶補充的營養是剛剛夠的。

3)排便量和狀態

如果寶寶每天進食量足夠,通常會排小便8-9次,排金黃色的稠大便4-5次。

而沒吃飽的話,則會拉綠色的稀大便,尿量也比較少。

即便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了,也要以奶為主要食物,每天的喝奶量要大於600毫升。

但每個寶寶的進食量都不同,不管書籍還是資料記載的餵食頻率、餵食方法和餵養量,都不一定完全適應自己的寶寶。

因此,媽媽們唯有多觀察才能了解寶寶,發現其進食規律和習慣,做好更好的餵養。

相關焦點

  • 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編 輯:柔山初為人母,很多事情都不在不斷地學習掌握,其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不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有時候,看著寶寶已經吃了很久了,可還是意猶未盡的樣子;有些時候寶寶只吃了一兩口,就不想吃了,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呢?
  • 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調查數據顯示:約95%以上的兒童在出生之後,都有被過度餵養的情況。編 輯:柔山初為人母,很多事情都不在不斷的學習掌握,其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不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看動作寶寶在吃飽了之後,會自己停下來的,接下來會滿足的微笑或者是想要睡覺,當寶寶在吃完奶後,還是哭鬧不停,睡不安穩,可能是沒有吃飽的問題。
  • 媽媽生怕孩子吃不飽,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寶寶這樣是吃飽的表現
    孩子只要一哭鬧,秀秀就讓孩子吃奶,她覺得孩子哭就是餓了的表現,孩子是早產,本來就發育不良,因此她覺得孩子多吃點可以發育的快,母乳餵養次數不知不覺就增多了。秀秀發現寶寶會有吐奶現象,吃完奶還會哭。秀秀疑惑了,難道孩子吃太飽了嗎?寶寶吃的母乳過多,進入寶寶體內的母乳營養大於寶寶身體需要,寶寶的身體代謝不穩定,就會出現過度餵養的現象。過度餵養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 寶寶一哭婆婆就說是餓了,怕寶寶吃不飽,卻造成過度餵養!
    情景二:婆婆總說孩子瘦,看著不健康,讓我多餵一些,說能吃是福。否則,外人看來,好像自己帶的不好。看著寶寶長胖,自己才會有成就感。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婆婆總以為是為孩子好,殊不知,這些傳統、老舊的觀念,正在悄悄的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
  •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很多媽媽不知道自己在過度餵養!
    作者:寶寶知道 箜欞初為人母,最憂心的事情就是寶寶吃不飽,擔心自己的奶水不足,擔心自己沒有及時發現寶寶肚子餓了……然而,大部分的寶寶其實並沒有媽媽想像的那麼餓,需要吃那麼多,反倒是,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並出現了吐奶、脹氣、肥胖等健康問題。為什麼媽媽們會搞不清楚寶寶是餓還是飽呢?說到底還是一些流傳已久的育兒常識在作怪。
  • 小兒推拿李波:過度餵養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
    小兒推拿李波:過度餵養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作為新手媽媽,孩子只要一哭一鬧,就會擔心是不是餓了,於是不停的給寶寶餵奶。
  • 母乳寶寶吃多少才能飽呢?寶寶有這幾個表現,就說明已經吃飽了
    剛出生的寶寶,如果是奶粉餵養的話,會定時定量餵養,但是如果是母乳的話,很多寶媽表示不知道怎麼判斷吃沒吃飽,就怕寶寶吃不飽,相信這是很多新手寶媽所擔心的問題。當然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飯量,但是在餵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指導原則還是需要牢記的。
  •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小心過度餵養,3招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小安不想讓自家寶寶和自己一樣,於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各種餵養。每天寶寶吃完母乳以後,小安還會給娃衝一些進口奶粉喝,而小寶寶對於送到嘴邊的美味自然是來者不拒。小安發現寶寶確實越來越胖,但好像過於肥胖了,而且身高好像也不怎麼長了。小安意識到了情況不對,趕緊帶著寶寶去了醫院。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避免營養不良、過度餵養,解決新手媽媽煩惱
    對於新晉媽媽,尤其是親自餵養的母乳媽媽來說,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母乳餵養不像配方奶粉餵養那樣,可以通過觀察奶瓶刻度來了解寶寶吃了多少奶。母乳餵養很難了解到自己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餵完母乳以後,因為不知道具體奶量,又擔心寶寶沒吃飽,就會給寶寶添加奶粉,寶寶經常會含著奶瓶,又吃了20毫升或30毫升,這樣就容易給家人造成錯覺,認為媽媽的奶水是不夠寶寶吃的,怕寶寶營養不良,結果造成寶寶過度餵養。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是:孩子吃的太飽比八九分飽危害更大!
  • 過度餵養危害大!細心的媽媽一看這5大表現,便知寶寶吃飽沒?
    對於很多剛升級為媽媽的人來說,餵寶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寶到底吃飽沒?飽了吧,為什麼一放下又哇哇哭?你說沒飽吧,為什麼又不好好吃?很多媽媽看見寶寶胃口打好心裡是非常高興的,再也不愁寶寶吃不飽,營養不夠了。很多新手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覺得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餵起奶來。
  • 寶寶有沒有吃飽,看以下表現就知道,寶媽要警惕:過度餵養很傷娃
    嚴重的過度餵養,還會導致寶寶出現厭奶的現象,當然也容易生病。這些情況,都不利於寶寶的發育。作為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吃飽呢?因為過度餵養給寶寶造成的危害很大,所以作為新手寶媽就要在餵養方面多注意。
  • 新生兒過度餵養5個表現,0到12月寶寶奶量表,避免過度餵養
    怎麼樣才能做好月子不留下月子病等等,而另一方面就是寶寶的成長,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最擔心的一點就是寶寶是不是吃飽了,有沒有吃多呢?吃不飽會影響到娃娃的生長,而吃多了也會影響到娃的健康。那麼新生兒寶寶吃多少好呢?
  • 寶寶過度餵養,對寶寶健康影響有多大?
    寶寶吃飽了之後,就不要再給餵養。 判斷寶寶吃飽了有三個小技巧: - 1.寶寶吞咽的速度變慢 一般寶寶吃奶的過程大約10~15分鐘, 寶寶感覺到飽了之後就會慢慢放緩吸吮速度, 時間越向後推,寶寶吸吮的力度就越小,
  • 新生兒餵養,寶寶有沒有吃飽,看看這些表現就知道
    寶寶在出生後第一天,一般有每次10-20ml開始,每2-3小時餵奶一次,健康足月的寶寶出生滿一周後,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進奶總量達到150ml以上就可以了。 奶粉餵養的寶寶每天吃多少奶,媽媽可以很簡單的掌握,但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能吃多少奶,是否吃飽了,媽媽們常常心中沒底。
  • 2個月寶寶吃奶時間短是沒吃飽?寶寶飽沒飽,要看這3條表現
    鄰居家兒媳小佳是個很苗條的媽媽,寶寶剛滿兩個月,婆婆看著小佳的小身板,總是懷疑寶寶吃不飽:每次孩子才吃多一會兒就不吃了?看那誰誰家娃,每次吃奶都是二十分鐘,咱家寶兒每次才十分鐘多點,那肯定是沒吃飽。早說讓你多吃點,看你每天吃那一點飯,奶水肯定不夠寶寶吃。要不我給寶兒買幾桶奶粉去?
  • 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
    導讀: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被「過度餵養」會有三種表現,別害了寶寶都不知道,快改改吧
    文丨福林媽咪家裡有個小寶寶,都是被家人捧在手心裡,生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冬天家裡都有空調、暖氣,所以也不會怕孩子凍到,「穿不暖」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但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就很難解決了。寶寶還小不會說話,很多新手媽媽就無法判斷寶寶是否吃不飽,很多情況下,不管寶寶餓不餓,只要寶寶一哭,寶媽就會讓寶寶吃母乳,以為寶寶吃飽了就不哭了,結果卻導致寶寶被「過度餵養」。本來是為了讓寶寶吃飽更快的成長,結果導致「過度餵養」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小心過度餵養害了寶寶
    過度餵養是指給予寶寶的營養和能量超過寶寶正常代謝的需要。說得通俗點就是給寶寶吃得太多了。小一點的寶寶一哭家長就以為寶寶餓了,就要餵奶。寶寶稍微大點了,又害怕吃飯營養跟不上,各種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給寶寶補充,導致餵養過度,產生不良後果。
  • 給寶寶餵輔食,如何判斷是否吃飽了?注意觀察飯後表現和生長情況
    但是輔食就不一樣了,由於輔食的種類複雜多樣,每個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同,爸爸媽媽很少能在孕育平臺找到寶寶每天輔食的參考攝入量。於是,在輔食餵養上,就會顯得那麼沒有安全感,總擔心寶寶吃少了,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寧願讓寶寶吃多一點。
  • 母乳餵養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
    眾所周知母乳餵養對新生兒的成長和發育有積極意義,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不像人工餵養能準確的知道寶寶吃了多少毫升奶,很多新手媽媽會時經常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那麼,母乳餵養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如何更好地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