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婆婆就說是餓了,怕寶寶吃不飽,卻造成過度餵養!

2020-12-19 碩碩果育兒

情景一:最近有寶媽反應,寶寶一哭,婆婆哄不好,就趕緊抱過來說孩子餓了,要給寶寶餵奶。可是有的時候,寶寶明明才剛吃完一會。1小時餵一次,半小時餵一次,甚至10幾分鐘餵一次,只要寶寶哭就一定要喂,其實這是典型的過度餵養。

情景二:婆婆總說孩子瘦,看著不健康,讓我多餵一些,說能吃是福。否則,外人看來,好像自己帶的不好。看著寶寶長胖,自己才會有成就感。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婆婆總以為是為孩子好,殊不知,這些傳統、老舊的觀念,正在悄悄的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所以各位寶媽們,一定要有計劃的供給食品,使寶寶能始終保持一個正常的食慾。

什麼是過度餵養?

過度餵養,顧名思義就是餵的太多,具體來說就是吃的次數或者每次的餵養量過多。這種情況,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混合寶寶,都有可能發生。並且都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負擔。

過度餵養的危害?

1、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奶粉過度餵養,後果會更嚴重。嬰兒期奶粉過度餵養,寶寶成年後患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腸道感染等疾病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2、大腦早衰。研究發現,飲食過飽,早衰物質會於飯後增加數萬倍,影響大腦的發育,智力偏低。

3.、易疲勞。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對大腦危害加大。

過度餵養的原因?

*奶瓶餵養

很多寶媽因為工作因素,或者覺得寶寶吮吸太疼,所以乾脆把奶擠出來用瓶喂。但是,對於寶寶來說奶瓶餵養與灌也沒什麼區別。每次寶寶吸吮都會讓瓶中的奶快速流出,隨著寶寶的吞咽會形成新的負壓,從而使更多的奶流進口腔。由於寶寶自身難以控制,所以只能用更急,更快的吸收吞咽來保證自己不被嗆到。所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時候都是你衝多少,寶寶就吃多少,尤其是小月齡寶寶。

寶寶正常的節奏應該是:吸吮-呼吸-吸吮。

另外,奶瓶餵養寶寶容易吃進去空氣,引起脹氣後肚子痛,然後開始哭鬧。家人誤以為寶寶沒吃飽再喂,從而陷入瓶餵-哭鬧-加量餵-又哭鬧的惡性循環。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寶媽們還是要親喂!親餵的話,寶寶吸吮到的每一滴乳汁,都是自己用力吸吮得來的,所以自己會控制吸吮和吞咽節奏。

親餵怎麼知道是否餵養過度?

很多親餵寶媽表示,寶寶吃沒吃飽,全靠感覺。這就要說到餵奶間隔和不應該有的夜奶的問題上了。

媽媽奶旺的情況下,如果寶寶想吃就喂,甚至不管白天晚上每2小時左右哺乳一次,很容易出現進食過多或者吐奶的現象。

另外就是一次餵奶的時間過長,通常剛出生的小寶寶兩側餵養的總時間不應該超過40分鐘,一般在20分鐘左右。

如何避免寶寶過度餵養?

1、學習判斷寶寶哭的原因,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

2、觀察寶寶的尿量和排便量。

3、按照寶寶月齡需求量餵養,估算寶寶整天攝入奶量,根據每個寶寶不同一般上下浮動20%。

4、觀察寶寶的身高、體重增長情況是否過快,學習記錄和分析寶寶的BMI曲線,及早發現過度餵養的趨勢並採取措施。

5、不要因為寶寶奶量減少就強制寶寶吃奶。

6、使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和合適的餵奶間隔。

7、如果有寶寶已經有了乳頭混淆,不喜歡親喂,媽媽需要增加有效陪伴時間。鼓勵寶寶尋找媽媽的乳房,喚回寶寶對乳房的親密感。

相關焦點

  • 小心過度餵養害了寶寶
    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TA想要表達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很多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先餵起奶來。其實,媽媽這樣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過度餵養是指給予寶寶的營養和能量超過寶寶正常代謝的需要。說得通俗點就是給寶寶吃得太多了。小一點的寶寶一哭家長就以為寶寶餓了,就要餵奶。寶寶稍微大點了,又害怕吃飯營養跟不上,各種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給寶寶補充,導致餵養過度,產生不良後果。
  • 寶寶過度餵養,對寶寶健康影響有多大?
    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寶寶哭鬧的原因, 寶寶一哭就覺得是寶寶餓了, 把餵母乳當做安撫寶寶的不二法寶,> 這種行為會造成寶寶過度餵養的狀況發生, 這種狀態下寶寶的睡眠和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 過度餵養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3個信號暗示,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
    寶寶在六個月前,最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可是,不分時機、不計攝入量地讓寶寶吃奶,反而會讓寶寶處於過度餵養的不良狀態!這個階段,寶寶胃的容量十分有限,消化能力也較弱,按需哺乳才是科學的方法,即根據寶寶的需求進行母乳餵養,餓了喂,飽了停。
  • 寶寶被「過度餵養」會有三種表現,別害了寶寶都不知道,快改改吧
    寶寶還小不會說話,很多新手媽媽就無法判斷寶寶是否吃不飽,很多情況下,不管寶寶餓不餓,只要寶寶一哭,寶媽就會讓寶寶吃母乳,以為寶寶吃飽了就不哭了,結果卻導致寶寶被「過度餵養」。本來是為了讓寶寶吃飽更快的成長,結果導致「過度餵養」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有時候,看著寶寶已經吃了很久了,可還是意猶未盡的樣子;有些時候寶寶只吃了一兩口,就不想吃了,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呢?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 0-3個月寶寶在0-3個月大的時候,他們的胃容量還是很小的,也很容易剛吃飽奶,過一會就又肚子餓了,所以這時候餵奶要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比較合適。
  • 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調查數據顯示:約95%以上的兒童在出生之後,都有被過度餵養的情況。編 輯:柔山初為人母,很多事情都不在不斷的學習掌握,其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不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既擔心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4招教你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看動作寶寶在吃飽了之後,會自己停下來的,接下來會滿足的微笑或者是想要睡覺,當寶寶在吃完奶後,還是哭鬧不停,睡不安穩,可能是沒有吃飽的問題。
  • 過度餵養危害大!細心的媽媽一看這5大表現,便知寶寶吃飽沒?
    對於很多剛升級為媽媽的人來說,餵寶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寶到底吃飽沒?飽了吧,為什麼一放下又哇哇哭?你說沒飽吧,為什麼又不好好吃?很多媽媽看見寶寶胃口打好心裡是非常高興的,再也不愁寶寶吃不飽,營養不夠了。很多新手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覺得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餵起奶來。
  • 既怕過度餵養,又怕寶寶吃不飽!教你判斷新生兒吃飽了沒
    初為人母,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不懂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有的時候寶寶吃了很久,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給寶寶吃;又有的時候,寶寶只吃了一點點,就不想吃了,不知道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既怕過度餵養,又怕寶寶沒吃飽。想要了解寶寶吃沒吃飽,先要了解寶寶的哪些表現代表寶寶餓了。
  • 媽媽生怕孩子吃不飽,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寶寶這樣是吃飽的表現
    孩子只要一哭鬧,秀秀就讓孩子吃奶,她覺得孩子哭就是餓了的表現,孩子是早產,本來就發育不良,因此她覺得孩子多吃點可以發育的快,母乳餵養次數不知不覺就增多了。秀秀發現寶寶會有吐奶現象,吃完奶還會哭。秀秀疑惑了,難道孩子吃太飽了嗎?寶寶吃的母乳過多,進入寶寶體內的母乳營養大於寶寶身體需要,寶寶的身體代謝不穩定,就會出現過度餵養的現象。過度餵養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 寶寶有苦難言,明明不餓還被「一直餵」,小心娃溢奶、吐奶給你看
    一些寶媽或老人愛子心切,就怕自家娃被餓到,總是餵個不停。但寶寶還小,沒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明明不餓還被「一直餵」,寶寶真是有苦難言!後來向過來寶媽請教,才知道是平時給寶寶奶水餵太多了!芊芊跟婆婆提起這個事,婆婆卻說:「寶寶吐奶,代表娃吃飽了,這事你不用管!」其實非常理解婆婆的想法和做法,因為愛孩子,怕娃吃不飽,所以總想讓多吃一口。但寶寶明明不餓,卻被老人一直喂,這對寶寶的腸胃非常不好,很容易讓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
  • 寶寶溢奶,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家長不要「過度餵養」
    莉莉最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經常溢奶,基本上每次喝完奶之後都會溢奶,這讓她感到特別害怕,但是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有一天,婆婆從老家過來看寶寶,看到寶寶溢奶後,對莉莉說:「寶寶溢奶了,說明已經吃飽了,你不要繼續喂。」
  •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尤其發現寶寶頻繁吃奶時,就容易不自信,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寶寶太過胖乎乎,更擔心餵養過度,將來患肥胖症……01案例因此,後期餵養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趕緊跟上成長步伐,餵奶特別頻繁。她想多吃營養就好,發育得好,誰知孩子不僅沒有長胖,腸道反而還出了毛病。其實這種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媽媽都擔心孩子吃不飽,甚至從剛出生要一直擔心到孩子長大後。
  •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小心過度餵養,3招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但這樣很容易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小安不想讓自家寶寶和自己一樣,於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各種餵養。每天寶寶吃完母乳以後,小安還會給娃衝一些進口奶粉喝,而小寶寶對於送到嘴邊的美味自然是來者不拒。小安發現寶寶確實越來越胖,但好像過於肥胖了,而且身高好像也不怎麼長了。小安意識到了情況不對,趕緊帶著寶寶去了醫院。
  • 嬰兒出現這些信號,是在告訴你「他吃飽了」,別過度餵養反而傷娃
    當我們轉變為父母的角色後,我們都會變成膽小的人,尤其是在餵養寶寶方面,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吃不好。而對於家裡的老人來說,這樣的擔心更是明顯,他們不但喜歡和其他同齡寶寶相比較,同時也總是希望孩子能再多吃一點,殊不知過度餵養的危害其實是很大的。
  • 過度哺餵的危害,寶寶容易出現以下症狀
    寶寶還不會說話,他想要表達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很多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覺得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餵起奶來。其實,媽媽這樣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1、過量哺餵會導致寶寶出現內熱的現象。因為寶寶吃多會運化不了,導致積食,積食就會產生熱,用中醫的說法就是食多化火。2、過量哺餵會導致寶寶出現吐奶的現象。3、過量哺餵還會導致寶寶睡不安穩、煩躁、手足心潮熱、盜汗等現象的發生。
  • 如何避免過度餵養?3個小細節學起來 讀懂寶寶吃飽沒
    剛剛出生的寶寶,吃和睡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了,不管是睡覺還是吃都很讓寶媽費心的,尤其是吃。怎麼樣餵奶,每次餵多少,寶寶吃飽沒有,都是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確實,吃多了怕寶寶撐了,吃少怕寶寶餓了。其實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餵奶時很有必要的事情。
  • 寶寶吃多少奶是飽了?怎樣餵養長身體?一歲內哺乳清單請收藏
    世衛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寶寶應在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出生後,護士通常都會把寶寶往媽媽懷裡一塞,讓寶寶開始適應吮吸母乳。這一動作代表著寶媽的餵奶之路從此開始。很多寶媽一開始只是對餵奶有個概念,孩子吃到多少算飽?一天要餵幾次?
  • 寶寶吃多少奶是飽了?怎樣餵養長身體?一歲內哺乳清單請收藏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出生後,護士通常都會把寶寶往媽媽懷裡一塞,讓寶寶開始適應吮吸母乳。這一動作代表著寶媽的餵奶之路從此開始。很多寶媽一開始只是對餵奶有個概念,孩子吃到多少算飽?一天要餵幾次?
  • 過度餵養,不利於寶寶發育,寶寶吃飽時,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新手媽媽們面對寶寶哭鬧常常感到手足無措,寶寶一哭就想著要餵奶。的確,奶瓶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但如果一哭就餵可能會引起過度餵養,加重腸胃負擔,反而加重寶寶的哭鬧。那麼,過度餵養有什麼信號呢?2、大小便顏色異常媽媽們經常自嘲,當媽以後開始對人類大便研究起來,其實,這大便是反應寶寶身體狀況非常重要的風向標。如果發現便便發綠或者有泡沫便,有可能是過度餵養造成的。
  • 「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媽媽別再過度餵養了,寶寶真的不餓
    「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媽媽別再過度餵養了,寶寶真的不餓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表妹順利生下了一名男寶寶,家裡人都特別開心,今天我帶著禮物去探望她。寶寶長得很可愛,看得出來全家對這個寶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