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中小學黨建 | 被「討論」激活的中小學思政課

2020-07-01 中國教師報

本報記者 雷振海 黃 浩 康 麗 褚清源


中小學思政課如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期我們走進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呈現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西工經驗」,看他們如何用「思政討論課」為孩子烙上「紅色印記」。


2019年元旦前夕,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的不少家長收到了學校送來的一份別致的禮物——一盒新年檯曆。與許多明星雲集、色彩絢麗的檯曆不同,這份檯曆很「素」,純白的底色,點綴一張學生手繪的畫作,再配上一句孩子的「經典語錄」。

「尊重就是彼此看見和接納。」

「寬容給我帶來溫暖和真正的友誼。」

「愛像太陽,照在身上很暖和。」

這些短小而不失哲趣的語錄,都出自西工區學校孩子之口,語出天然,未經加工。誰曾想到,在西工區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經典語錄」。而這些語錄大都會被老師收集整理,輯錄成一本厚厚的冊子,特別出彩的還會被掛在班級牆上的專欄之中。

語錄從何而來?從去年起,西工區創新中小學思政課形式,每周在《道德與法治》課外另闢一節「思政討論課」,讓學生圍繞主題深入討論,在言語交鋒、思維審辯中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生命,不少「金句」就這樣在討論中產生。

當然,思政討論課還不止產出「金句」那麼簡單。


討論出「真知」


如果僅僅給一個「友善」的關鍵詞,你如何給小學生上好一節思政課?

不久前,西工區芳林路小學教師謝雙雙就遇到了這樣一道「命題作文」。不過,儘管題目看起來很抽象,但謝雙雙對這類話題的駕馭已經輕車熟路。

與傳統講授式課堂不一樣,謝雙雙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小短片《擁抱小刺蝟》——一隻小刺蝟懷著緊張期待的心情來到新地方,可是它的刺總是傷害到別人,所有人都躲著它,這讓小刺蝟感到很難過。可是在聖誕節那天,大夥送給它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讓小刺蝟感受到大家的溫暖與友善。

「看完這個視頻,你有什麼感受?」謝雙雙問孩子們。

有孩子說,我徹底被暖到了,暖得心都碎了。

謝雙雙接著提出3個話題,讓孩子們分組討論:你認為什麼是友善,分享有關友善的經歷和感受,友善能給你帶來什麼?

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這幾個話題沒有門檻,大家都有話可說。討論是這堂課的核心,謝雙雙儘量把時間多交給孩子們。而一旦「討論模式」開啟,他們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友善是什麼?學生說,我認為友善就是真心地對待別人。

你有哪些關於友善的故事?學生說,朋友的東西被其他同學搶走,我看不過去,就幫助他要了回來,特別開心,感到自己特別有價值。

友善能帶來什麼?有孩子聯繫時事表示,友善能給我們帶來和平,比如當下的中美關係,如果彼此都能友善對待,關係可能會更好。

「當我們對別人友善時,我們感覺自己是有價值、有力量的,這是我們常說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待他人,也能快樂自己。」謝雙雙在總結過後,將這堂課上學生的「精彩觀點」一併收集。

「友善能讓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不但要待人友善,對動物、植物和大自然也要友善」——這是學生董蔓漪的觀點。

「被友善對待的感覺太好了,我一定要把這種感覺傳遞給更多的人」——這是學生韓卓雅的觀點。

至此,一堂關於「友善」的思政討論課落下帷幕。

沒有空對空的說教,沒有刻意拔高的作秀,孩子們在相互討論與傾聽別人的發言中,不斷修正或者加強自己對於「友善」的理解。換言之,他們對於「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來自於內心的真實認同,而非教師的灌輸式「說教」。

同樣是上思政討論課,在西工區第二實驗小學教師李靜看來,討論的過程就是人人參與活動、人人探索發現的過程。

「學生在反覆表達與協作中了解了他人的觀點及想法,吸收不同的信息,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辨析不同的觀點,深入探究自己與他人的界限,不斷探尋自我存在的價值,最終逐步達到思維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識的形成及發展。」李靜說。

「給小學生講大道理效果不好,比如這類課,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告知學生要與人友善,這堂課就會大打折扣。」 西工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山漫同樣表示,「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你表達的觀點是能被每個人聽見的』,從而促使他們『帶著思考去看問題』。」

全面加強中小學黨建 | 被「討論」激活的中小學思政課

一節「思政討論課」的誕生


西工區的中小學思政討論課從何而來?其實,它還真不是新鮮事物。

近年來,當高校思政課不斷創新、金課頻出時,中小學思政課如何上出新意與高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也日益擺上議程。

一名來自西工區的教師坦言,自己之前對思政課的理解與其他學科無異,「只是課程表上安排的一門學科而已」。

幾年前,西工區教體局局長李豔麗有感於當下中小學課程改革早已如火如荼進行了十餘年,而中小學德育方式的轉變卻步履緩慢。德育如何順應時代潮流進行變革?思政討論課正是中小學德育升級的抓手之一。

「大家對討論課並不陌生,我們許多年前就開始在語數英等學科進行高效課堂模式的實踐,小組合作、討論等形式學生早已熟悉。」李豔麗說,「實踐證明,學生在合作、討論中會加深對某一觀點的理解與認識,將討論這一形式遷移到思政課順理成章。」

不過,思政教育畢竟涉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關乎孩子「第一粒扣子」能不能扣好,如何討論、討論什麼,能達到理想效果嗎?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是未知數。

為了讓思政課不走偏,西工區通過對轄區校長和校黨支部書記進行職務調整,26所學校的校長和校黨支部書記實現了「一肩挑」,22所學校設置了專職副書記,進一步強化了全區學校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一把手領銜,思政課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顯。在多次碰撞與教學實踐中,關於思政討論課的模型也漸漸出爐。討論課的內容並非來自教材,而是涵蓋了主題節點(如端午節、母親節等)、具體問題(如課間排隊、打掃衛生等)、價值觀(如尊重、傾聽等)、安全(如預防溺水、 安全用電等)等主要內容,教師根據以上內容精心挑選每周討論課的主題,同時設置兩三個層層遞進且具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通過不斷進行生生交流、師生交流,最終實現智慧的碰撞。

儘管各學校開展的思政討論課各有特色,但李豔麗對討論課主題設置提出兩點硬性要求:一是充分體現學習主體是學生,二是討論的主題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

為此,由校長、書記牽頭組成的審核團隊,每個月都要對下一個月教師申報的主題進行集中審核——你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你準備如何體現這一主題?如果教師不能給出充分說明,那就需要重新調整主題。

山漫還記得,一次有教師給一年級學生申報的思政課主題為「我是守法小公民」,山漫疑惑地問:一年級學生能真正理解「公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該教師意識到自己設置的主題與學生年齡不符,立馬回去修改。

「我們要回到孩子的立場,關於這個話題,一年級孩子更適合去討論『規則』這一主題,等孩子漸漸長大,我們再向他們普及法律常識。」山漫說。

具體到課堂教學,西工區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討論課流程,第一部分是能量朗讀,教師指導孩子朗讀一些與主題相關的經典段落;第二部分是導入環節,通過視頻、故事、繪本和圖片等切入主題;第三部分是孩子針對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第四部分是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進行班內分享;第五部分是教師根據孩子的分享情況進行最後的提升總結;第六部分是圍繞主題給孩子整理相應的經典觀點。

經歷了這樣的歷程,一堂完整的思政討論課才算出爐。

「在這樣的討論課上,我們提供的僅僅是素材和問題,而這些卻成功激發了學生思想的碰撞、思維的迸發。思政教育並不高冷,它根植於每一個思考者的生命,存在於每一個開放、自由的課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教師陳瓊瓊說。

全面加強中小學黨建 | 被「討論」激活的中小學思政課

「讓每個人都有靈魂」


如果不是上了思政討論課,西工區第三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王依依(化名)可能至今還不知道「性侵」到底是什麼。

在家裡,因為羞於啟齒,家人從不跟孩子說關於性的任何知識,王依依對此很懵懂。但與此同時,近年來關於「性侵未成年人」的話題,始終刺痛著社會的神經。如何讓孩子認識性侵、防止被性侵?西工區第三實驗小學決定在思政討論課中開設「保護青蘋果」這一主題。

也是在討論中,王依依認識到哪些類型屬於性侵、面臨性侵應該如何應對。「沒有討論課,我和同學們很難意識到何為被性侵。」王依依說,「現在我知道了關於性侵的『五大警報』,會保護好自己。」

事實證明,思政討論課自開設以來,不少像王依依這樣的西工學生都從中受益。

有一陣,西工區第二實驗小學教師李慧玉發現,臨近小學畢業的孩子常常為不知道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而煩惱,為此李慧玉設計了一堂主題為「珍惜時間,把握今天」的思政討論課。課上,孩子們在討論中交流了許多具體可行的辦法,比如用定鬧鐘的方式提醒自己把握時間;專心寫作業,做完後休息一會再學習,勞逸結合;用制訂日程的時間管理方法提醒自己不拖拉,提高效率;不貪多,不和別人比較……「在討論中,孩子們提高了依靠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性。」李慧玉說,學生一段時期內出現的困惑與煩惱,班級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都會作為話題出現在他們的思政討論課上。

在討論中明辨是非,在討論中增長知識,自然孩子們對思政討論課認同度很高,不少學生向記者表示,「再也回不到傳統班會課了」。

與此同時,孩子們在討論中還提升了自己的表達和協作能力。西工區紅山實驗小學教師楊雯穎發現,在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孩子只能簡單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現在不僅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能整合其他小組成員的觀點,使自己的表達更加完整、精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不同。」這正是李豔麗希望看到的真實而充滿活力的思政課生態。在看到學校掛在牆上的學生經典語錄後,李豔麗說,「感覺每個人都有靈魂」。

更令她欣慰的是,在思政討論課中成長的不只是學生,還有教師。

「經過思政意識的自我警覺、道德與法治課的不斷滲透、討論課的激烈討論,我發現我和孩子在共同進步,自己發現問題、設置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我們師生共同朝著積極、陽光、充滿活力的方向前行。」西工區大路口小學教師王清華發自肺腑地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上好「思政討論課」只是西工區加強中小學黨建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工區積極探索黨建與「紅色教育」有機融合,以黨建引領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開創了西工區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基層支部結合學校支部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唐宮西路小學「先鋒文化」、白馬小學「紅色鴻雁」等黨建特色逐步形成,「紅色教育」黨建品牌特色在西工區不斷彰顯。其中,唐宮西路小學被評為「標杆式黨建示範點」,王城小學、凱旋路小學等8所學校黨支部被評為「五星支部」。

黨建,永遠在路上。作為一門創新性的課程,西工區的思政討論課未必完美,但在西工教師看來,它的出發點真正站在了兒童立場。「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豔麗相信,他們正在實踐的思政討論課與正在探索的中小學「紅色教育」,正在引領西工學子朝著這個目標一步步紮實邁進。

相關焦點

  • 五部門要求切實配齊建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14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切實配齊建強師資隊伍,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專職為主、專兼結合
  • 五部門:按要求配齊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建立退出制度
    來源:中國新聞網為全面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石家莊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呂瑛主持會議。
  • 教育部召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座談研討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劉婧婷)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7日,教育部召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座談研討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交流各地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課建設的做法和經驗,研討貫徹落實工作舉措。
  • 西安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集中展示教學創新成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的要求,近日西安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全市2020年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市級教學展示活動,來自全市各區縣、開發區的153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分為小學思政
  • 教育部等五部門發文:完善編制保障,嚴格按要求配齊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全面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二是全面提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素質能力。
  • 2020年新鄉市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成功舉行
    8月21日下午,在河南師範大學黨校教室,隨著新鄉市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班結班儀式的舉行,標誌著本年度新鄉市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項目順利完成。,深入推進河南省、新鄉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強全市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而進行。
  • 首個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下午,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成功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
  • 磐石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活動
    (文∕賈仕恆 王金娥 董春陽 王豔梅 圖∕王豹龍)根據吉林市委教育工委部署,9月17日上午9:00-11:00,磐石市各中小學校積極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吉林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三棚中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準時參加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
  • 北京科技大學 「送教下鄉」培訓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北京科技大學 「送教下鄉」培訓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5月24日,秦安縣教育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以東西部協作教育扶貧的方式,在縣西川中學高中部舉辦了北京科技大學「送教下鄉」—秦安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班。
  • 合陽縣開展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活動
    合陽縣開展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活動 2019-12-03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新鄉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骨幹培訓班開班
    為更好地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作用,提高全市思政課教師隊伍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8月17日,2020年新鄉市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骨幹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河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廣文致辭,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系統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
  • 雲南: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召開
    陳世波在講話中指出,辦好中小學校思政課,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要把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擺在教師隊伍培訓規劃的重要位置。各地各校要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激勵力度,提高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崗位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讓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發揮。
  • 五部門發文:完善編制保障,嚴格按要求配齊中小學思政課教師
    10月1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獲悉,為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名師輩出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 西安市新城區大力推進思政課建設
    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黨委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強化黨建引領教育改革發展。堅持五育並舉,在辦好思政課上下功夫,在加強思政課隊伍上下功夫,努力讓每一堂思政課有意思有意義,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百餘名教師獲得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一等獎
    千龍網北京11月4日訊 11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教學基本功培訓和展示活動總結會舉行。經過市區兩級的培訓和展示,共有101名教師獲得了筆試市級一等獎,42名教師獲得了現場展示市級一等獎。
  • 我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暑期專題培訓
    近日,我市教師進修學校,為提升思政課教師能力素養水平,組織開展了全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暑期專題線上培訓。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教研員崔淼做了《思政課教師要做理想信念的的引領者和守護者》專題講座,小教部教研員布玉芳做了《堅定理想信念,做新時代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專題講座。
  • 蘭州舉辦中小學思政工作管理者和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班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23日電 據甘肅省教育廳披露,9月17日—20日,蘭州市教育局舉辦了中小學思政工作管理者和思政課骨幹教師培訓班。  市教育局還特別邀請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西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宗禮教授,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馮湖,作為唯一一位發言的小學教師代表參加今年3月18日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和鼓勵的西安興華小學副校長王良,南通市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執教的道德與法制課被評為部級優課的南通市教科院董一紅,西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史小寧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授課
  • 昆明開展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評優 12節思政課獲一等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昆明10月19日電 (李發興)10月18日,為期三個月的2019年昆明市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評優活動落下帷幕。
  • 關注和加強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其實,我個人這幾年去中小學的機會和次數較多,主要還是比較關注思政課建設的大中小一體化建設問題。大學思政課建設為什麼要關注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情況呢?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成長規律決定的。因為,人的思想狀況並非是各個學段像鐵路警察一樣各自獨立、各管一塊、互不關聯,而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