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黃語晴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近日,2020年廈門市物業服務質量星級評定結果公布,海滄萬科城、國貿新天地獲評「五星級」小區。記者聚焦萬科物業、萬貿悅城物業創新開展物業服務的舉措,介紹其提升小區綜合治理水平,推動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經驗做法。
海滄萬科城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海滄萬科城小區。
5508戶,如此大體量的小區,如何做好物業管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滿意度?海滄萬科城給出了示範。在黨建引領、居民共治方面,萬科物業的做法值得借鑑。
打造「紅色物業」 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2017年11月,海滄萬科城小區黨支部成立。通過黨建引領,萬科物業著力打造「Van佳」「Van+」「Van家」等黨建品牌,打造「紅色物業」陣地,開展小區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構建「四會」治理模式,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在新陽街道黨工委、興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萬科物業構建「Van佳」組織體系,構建「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推動黨員為小區治理貢獻力量;打造「Van+」活動品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協同社區居委會探索建立書記茶會、主題黨日會、業主懇談會、居務諮詢會「四會」治理模式,解決了許多小區管理難題。「通過開展業主懇談會,加強與業主協調,我們妥善協調解決了廣場舞擾民、高空拋物、電動車進小區等難題20餘個,提升了小區管理水平。」萬科物業項目經理王立說。
此外,萬科物業積極開展「Van家」志願服務活動,推進潔淨家園、垃圾分類試點、文明宣導等工作,改善小區居住環境,營造文明氛圍。
「通過黨建引領、物業配合,全面提升了小區治理的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有效推動了社區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海滄區新陽街道興旺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海滄萬科城小區黨支部書記莊榮智表示。
成立「社區書院」 發動居民參與共建
海滄萬科城有一個擁有眾多可借閱藏書的活動分享空間,這是海滄萬科城獨有的「社區書院」。
「社區書院不僅是一個閱覽空間,更是居民參與小區共建共治的重要平臺。」王立說,萬科物業充分發揮居民力量,引導居民參與小區共建。例如,鼓勵身為臺胞助理的居民朱天奇成立「小朱工作室」,發揮其特長,為小區孩子開設國學講堂、書法學堂等;發動身為服裝設計師的居民田鬱在小區內開展設計類活動,包括環保塗鴉、製作手工藝品等,讓美學課堂開在居民家門口;此外,成立社區樂跑團、合唱團、籃球隊等10個「特色之家」,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娛活動。
這些實踐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和響應,營造了溫馨和諧的小區氛圍,推動居民真正成為小區建設的「主人翁」。
【項目榮譽一覽】
海滄萬科城
●2016年 獲福建省物業管理優秀示範項目
●2019年 獲評海滄區先進黨支部
●2019年 入選「全國十大幸福小區」
●2020年11月獲評廈門市物業服務質量「五星級」小區近兩年來,共獲得錦旗283面和119封表揚信
國貿新天地
●2020年1月 獲廈門市「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榮譽稱號
●2020年4月 在湖裡區「雙十佳」評選中獲2019年度「十佳小區物業」稱號
●2020年11月 獲評廈門市物業服務質量「五星級」小區
●2020年12月 獲廈門市「最乾淨小區」榮譽稱號
一年半以來,獲得錦旗21面
國貿新天地
「十項計劃」提升服務水平
國貿新天地小區位於湖裡區。
客戶訴求處理率達到100%、設施設備保養合格率達到99%、治安消防事故率為0%——此次物業服務質量星級評定中,國貿新天地拿下高分,獲評「五星級」小區。在物業服務管理方面,萬貿悅城物業有自己的「秘籍」。
推出「十項計劃」 實現小區精細化管理
國貿新天地的物業服務清單,有維護客戶滿意度的「十項計劃」,它們分別是「清道夫」「維修工」「貓頭鷹」「守護者」、拉門行動、驚喜行動、安心行動、洗臉行動、曝光行動和放心行動。這十項計劃覆蓋小區物業管理的方方面面,為小區的系統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依據。
「最近風大,我們就加大頻率開展『守護者』行動,幾乎每周開展一次大風應急演練,管家、工程人員巡查、加固相關設備,向居民發布提醒。」萬貿悅城物業項目經理黃斌告訴記者,「守護者」行動因時而變,在颱風季節,工作人員要在頻繁演練中熟悉颱風應急處置程序,守護小區平安。
「驚喜行動」則帶給居民「儀式感」。「冬至送湯圓、天冷送薑茶,有時過節回家,家門口還掛著小禮品和感謝卡,這樣的服務確實讓人覺得很暖心。」業主戴美蘭說。在居民喬遷、新婚之際,樓棟大門也會裝飾一新,物業服務人員西裝革履、戴上手套,迎接業主。
這十項計劃,均通過萬貿悅城物業線上「睿服務管理平臺」自動定期發放給小區物業人員,並跟蹤處理結果,有效提升了物業服務管理效率。「居民通過App呼叫管家或提交問題時,管家必須在20分鐘內響應、及時處理,整個過程系統留痕,督促管家履職盡責。」黃斌表示。
開展多元社區活動 構建和諧幸福小區
在國貿新天地,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11月,小區舉辦「星空電影節」,邀請業主露天觀影,觀看節目表演;119消防宣傳日,小區內開展「小小消防員」教育活動;中秋則開展博餅活動,居民共同籤署「樸裡公約」,共建和諧小區。
物業人員介紹,小區活動80%以上的表演節目出自居民。如此高的活動參與率,源於小區物業、業委會的合力推動。「一方面,我們積極發動居民,鼓勵有特長的家庭上臺表演,幫忙出點子;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業委會協調,獲得小區周邊教育培訓類商家支持,豐富節目內容。」
圍繞民生需求,小區內還定期開展「磨菜刀」「洗地毯」等便民活動。「我們從八市請來磨刀師傅,駐點小區一天;洗地毯則是利用我們現有的高壓水槍,為居民提供便利。」黃斌表示。社區文化活動的創新開展,活躍了小區氛圍,增進了鄰裡和睦,有效推動小區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