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解讀:中國在線教育迎來爆發式風口,你也要入局嗎?

2021-02-24 思德教育科技

2014年以來,中國的在線教育市場一直在高速增長。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這個市場的份額更是直升機一般飆升。2020年初,國內疫情伊始,幾乎所有教育機構都不得不轉為線上教學。老牌網校藉助先發優勢狂攬生源,網際網路巨頭們加快入局,線下門店一夜停擺的教培機構也積極轉型。

一方面看,全國各大城市的網絡基礎設施在近年來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而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政策上更多地開始傾斜於在線教育,國家投入的人力、財力也使得這一行業變得越發吸引人。吸引人的產業也必然迎來更多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追逐。預計後疫情時期的2021年,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將愈發激烈,尤其對於教育技術 (EduTech)行業的初創企業來說,怎樣提升自己的技術創新和利用有效手段不斷改善在線學習的教師、學生體驗,或將成為重中之重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2020年的一份報告,中國在線教育在2015至2019年期間持續增長。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之下,該行業更是在教育部 「停課不停學」 的要求之下進一步提升了市場需求。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的在線教育用戶人數已經高達4.23億,比2019年的同期足足增加了80%。而即便在2020年下半年,很多學生開始返校上課以後,在線教育行業仍然保持了近4億的用戶,以至於很多人把2020-21稱之為 「在線教育元年」。

中國教育市場潛力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間,該行業的資本注入開始飛速增長,從34億元人民幣一躍成為了300多億元,增長了將近10倍。這個趨勢在2014年以來尤其明顯,除去2016年的近296億元投資額,這一數字每年都保持在了300億人民幣以上

在各大教育市場分支中,在線教育的營業額是最大、也是增長最快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營業額在過去幾年迅速增長,從2012年的700億元飛速增長至2020年的3150億人民幣。

此外,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更多的在線教育產品逐漸開始面向中小學(K12)了,而在此之前更多的用戶還是大學生和參加各類培訓的人。(例如雅思、託福、等級考試、成教自考等)這也讓思德團隊倍感鼓舞:我們的初期測評產品和服務,也是希望能夠給中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最優大數據解決方案。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年增加,而獨生子女政策更是讓很多家庭願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而同一時期大發展的是國家對於在線教育的政策。目前中國正處於從數位化1.0到2.0的過渡期,而業內人士普遍期待,在2022年之前,國內的教育平臺可以實現學生和教育資源的最優整合

而2020年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政策更是給全國在線教育發展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僅僅在2020年的前七個月,全國就有2.5萬家在線教育機構完成註冊,平均每天註冊超過120家公司!與此同時,百度上對於在線教育的關鍵詞搜索也迅速激增。而蘋果店內的在線教育應用程式的下載量也突飛猛進。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早已躍躍欲試、以投資、開發、孵化甚至併購的方式進入了在線教育這個市場。在線搜索巨頭百度在2009年正式啟動了「百度教育開發平臺」作為在線教育的信息共享平臺,之後也逐步推出了及很多與教育有關的產品,鞏固並擴大了這個領域的業務範圍。當然另外兩個巨頭也不示弱:2013年,阿里巴巴啟動了 「淘寶同學」 ,以整合在校教育和與教育有關聯的商品的銷售。同年,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成立了 「騰訊教育」,並逐漸打造了一個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

隨著市場紅利的持續增加,其他的在線娛樂平臺也走進了這個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是許多視頻共享和短視頻平臺 – 他們都將教育元素加入了服務中。

比方說,bilibili(B站)開始時候專注於動畫、漫畫和遊戲,但是現在已經逐步過渡到了視頻播客。在過去幾年,教育類的講座和課程在這個網站上非常流行。根據B站自己發布的數據,僅2018年,他們最受歡迎的hashtag是「study with me」,這是一種一度在Youtube上引發風潮的陪伴式直播內容,如直播寫作業、設置作業目標和觀眾共同完成等

2019年4月,央視新聞發表了一篇題為《知道嗎?這屆年輕人愛上B站搞學習》的報導,裡面提到:

「B站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已有1827萬人在B站學習,相當於2018年高考人數的2倍;被B站用戶稱為 #study with me#的學習直播,已晉升為B站直播時長最長的品類,2018年直播學習時長達146萬小時,103萬次的學習類直播在B站開播。」

此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自願上傳各類學習、考試技巧,同時這個平臺也吸引了很多國內外頂尖教育機構提供的內容(例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

跟B站類似的是快手,隨著這些年大力開發在校教育市場,快手逐步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教育資源分享平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網站在過去幾年開始跟中國科學院合作,逐步推出了很多權威的科普類內容。根據快手自己的報告,截止2019年,活躍在他們網站上的教育工作者有將近一百萬人,而平均每天有超過10億用戶觀看與教育相關的內容

業內人士預測,科技巨頭們對於在線教育市場的掌控會隨著小型的新型企業的入行而逐漸減弱,到時候會是一個五花八門、百家爭鳴的世界。而隨著紅利的減少,能夠在這個行業最大最強甚至屹立不倒的,只會是那些在服務上細緻、注重用戶體驗、技術上創新的企業們。為此,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大型科技公司在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角逐,Daxue Consulting

CNNIC最新報告: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81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搜索文章/思德是誰

請戳菜單欄

商務洽談

請聯繫思德小助手:stella_analytica2020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熱度不減!「網課」搜索爆發式增長,環比9302%
    9月1日,百度開學季搜索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網課」相關內容搜索熱度爆發式增長,較一月份環比增長9302%,參與搜索的年齡層最多的是00後,90後、80後、70後甚至60後都有。結合艾媒諮詢數據來看,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近5年一直保持穩步增長
  • 「疫情」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風口
    聚焦疫情阻擊戰(10)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曉紅一場疫情的突襲,全民蝸居在家,讓線上業態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大爆發。對教育行業而言,呈現出了線下受挫、線上繁榮。疫情讓線上教育站上風口∨疫情的暴發,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了風口上。日前,好未來、新東方、學大教育、巨人學校、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機構結合自身教育資源、教學技術對外開放教學資源平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了免費線上直播課,線下培訓機構也開始轉向線上授課。
  • 剛需市場vs火熱風口|鴻文教育-輕取高考在線如何搶佔市場紅利
    OMO模式通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通各環節數據,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學習場景,實現標準化的流程與個性化的服務。人們認識到: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關係,不是彼此對立互相顛覆,而是在互相融合,OMO模式將成為教育行業的主營業態。另一方面,下沉市場消費能力持續增長,低線城市的人口約佔全國的66%,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數量佔比超過70%,低線城市的教育行業蘊藏巨大潛力。
  • 圖解教育丨在線少兒數學思維,下一個教育風口?
    天眼查數據顯示,豌豆思維的歷次融資中,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已連投4輪,而俞敏洪的新東方今年9月(披露日期)首次領投。在近年來被好未來、VIPkid等「圍剿」之際,新東方入局在線數學思維賽道,其開闢第二戰場之意再明顯不過。數學教育是好未來(學而思)的「發家地」。
  • 「猿輔導」估值半年漲350億,在線教育迎來狂歡?
    市場規模爆發式增長,巨頭跑馬圈地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同時,這一規模還將繼續增長,在2025年達到8000億這一近乎翻番的規模。
  • 停課不停學的「稜鏡效應」 :風口在線上,「爆發」或在線下
    「在線」一詞重回風口,反映在二級市場,截止昨日(13日),國內已披露數據的教育上市公司中,港股近81%的企業市值上漲,僅5家企業市值小幅度下降;美股近55%的企業市值上漲,9家企業市值小幅度下降;A股企業整體對比上次統計上漲明顯,近67%的企業市值有所增加,16家企業市值下降,幅度較小。在線教育概念股也受到追捧,股價持續走高。有分析稱,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當前是表面風光,未必能「賺得盆滿缽滿」。
  • 《2018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創新研究報告》報告解讀
    作者/品途智庫 付竹楠品途解讀:伴隨著教育信息化滲透的不斷提升以及英語學習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國在線英語教育經歷三大變革階段,迎來了近十年發展的黃金期。在本次消費創新專場,品途智庫發布《2018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創新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伴隨著教育信息化滲透的不斷提升以及英語學習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國在線英語教育經歷三大變革階段,迎來了近十年發展的黃金期。
  •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風口已至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8月14日,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平臺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上述數據。  米雯娟還表示,在今年7月份,VIPKID單月的營收首次突破了4億元;今年前7個月,VIPKID的總營收突破了20億元,「我們原來預測今年全年總營收為30億元,按現在的速度,預計全年可以達到50億元。」
  • 在線教育行業迎爆發式增長 未來是「科技+服務」
    「教育產業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是『科技+服務』的融合體。」8月26日,粉筆教育CEO張小龍在2020新經濟大會上分享時說,後疫情時代,在新經濟的影響下,教訓培訓的目的已轉變為讓個人的生活更加豐富,本質上是一種消費升級。
  • 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預測 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入局在線教育
    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226萬門次課程,1775萬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合計23億人次。在線教育的洪流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這場數位化變革。 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面向教育團隊做了一場題為《zero to one》的全員分享。
  • 「雲教育」迎來新風口
    另據微信團隊公布的《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教育領域在微信支付人數增速中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0%。與此同時,更多的新興網際網路公司正在進入雲教育「新風口」。相關數據4月21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發布數據顯示,教師教齡越短,在線教育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在線教育過程中師生互動情況越好
  • 迎來爆發式增長窗口期 在線教育業掀起資本化狂潮
    □ 2020年,各家在線教育巨頭紛紛大手筆燒錢,不少出現短期巨虧。不過,它們依然看好在線教育大風口的未來。□ 「教育行業空間太大了。」一家教育類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教育大行業下又有多個細分賽道,各個細分賽道都有很大空間。「這幾年將是教育綜合龍頭與各細分賽道龍頭逐漸出現並站穩的關鍵時期。」
  • 從奧數到數學思維,數學才是永遠的教育創業風口?
    瞄準市場需求的創業者再次出發,推出全新概念「在線數學思維」,火花思維、麥斯數學、海豚思維、天賦通等目前數學思維賽道的主要玩家相繼出現。需求側的支撐下,數學思維迎來了爆發式發展。今年8月,火花思維宣布完成8500萬美元D輪融資,距其上一輪融資僅過去5個月前。就在一周後,豌豆思維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距其上一輪融資也僅過去7個多月。
  • 在線教育行業迎來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性?
    1991年-2008年,是K12在線教育的萌芽期,101遠程教育網、北京四中網校興起,但由於當時網絡技術水平有限,學生們只能看到文字和圖片形式的在線資源。而後經過約8年的啟動期和初級發展階段,在2016年進入快速發展的賽道,大數據、AI等成為助推器,「網際網路+」與「教育+」強強聯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模式探索。
  • 這個行業迎爆發式增長!資本瘋狂「跑馬圈地」...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下教育短暫地按下了「暫停鍵」,卻同時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線下教育場景冰封的那段時期,在線教育企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場景暫時冰封,在線教育行業則迎來前所未有的流量大潮,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兩大困局,無論是前期的獲客,還是後期的用戶沉澱,都在今年得到一定緩解,在線教育企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 豆瓣入局內容付費,文化內容付費市場會迎來第二春嗎?
    那麼,豆瓣為什麼要劍走偏鋒呢?豆瓣入局內容付費市場是水到渠成在行和分答在推出不到一年時間裡獲得了累積融資額超過2億的融資,再加上BAT對內容的布局,明顯可以感受到「內容」已成資本寵兒。但一直距離資本運作較遠的豆瓣,顯然不會為了跟風而做付費內容這件事情。與許多「強制內容化」的工具類平臺不同,豆瓣本身就有內容基因。
  • 淘課之家:年關歲末,疫情捲土重來,2021年在線教育是否持續站在風口?
    教育部門和學校都要給學生進行在線教育,在線教育機構也要賣網課,學生家長需要課程學習,各家企業現在都是在免費開放課程的,其實各大機構都是在藉機免費「引流」而已。但是這個流量不等同於銷售業績,因為是免費的,機構處於純支出狀態,持續營銷投入,再加上教研團隊、產品開發、技術升級等成本費用支出,企業有沒有足夠的資本燒錢獲客?後期能不能回本呢?
  • 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疫情之後,在線教育生態圈將更加豐富
    「疫情客觀上使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新的爆發點,」在線教育開創者、唯一經歷過2003年非典時期的在線教育公司麥奇教育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博士在近期採訪中表示,看好兩種在線教育的形態:一是線上真人互動的小班課將成為新的商機,二是真正通過科技賦能教育的企業會有大發展。
  • 極光:青少兒英語教育迎來爆發式增長,8月MAU同比增長35.8%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 2020 年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從K12 在線教育行業概述,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競爭格局、用戶洞察、品牌認知等方面洞察該行業現狀
  • 阿卡索九年始終如一,助力在線教育幫助中國孩子高效學英語
    2020年,因為疫情的爆發,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備受關注,而回溯其發展,也不過短短9年,卻顛覆了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同時,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增強和對教育重視程度提升,網際網路和個人上網設備普及率也達到了史上高峰,驅動著在線教育步入快速增長期。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達到1460億元,用戶人數首次突破1.1億人,其中在線少兒英語用戶規模達129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