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一)「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這裡佛陀又在現身說法,用自己的修行解脫的經歷來打比喻說:「我佛陀過去在無量阿僧祗劫的苦海中,浮浮沉沉尋求解脫之路,拜訪過很多的善知識,就好像對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啊!最終來到以大自然為師,自依止、法界依止,與大自然溶為一體得道成佛。」
我們注意不要被文字的表面意思給障礙住了,我們不要說:「佛陀是經過無量阿僧祗劫之後,才在然燈佛前得道成佛啦!那我們這樣小的根器,就是修行三大阿僧祗劫,也未必能證得初果呀!」包括後來所說的末法時期,都是被一些文字經典給障礙住了,沒有深入的去實修實證經典的真義,只從經典的字面意思用頭腦去理解、推理、想像出來的結論,和實相真理不是背道而馳,就是差異很大!
事實上,釋迦牟尼是當世成佛,他所帶領的一批弟子,像舍利弗、須菩提、大迦葉、大目犍連等都是當世成佛;老子、莊子、耶穌,包括禪宗的初祖達摩、六祖慧能等都是當世得道成佛啊!我們為什麼要自暴自棄而不敢當世解脫成佛呢?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思!
(二)「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我們可以看到,佛陀也是在不斷地鼓勵我們大家說:「若將來有人能夠讀誦、體悟、體證《金剛經》的真義,那麼所得到的功德要比我佛陀所供養諸佛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簡直是用數字無法比喻!」這是佛陀再次強調解脫證得阿羅漢的重要,這才是最大的供養!
(三)「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
我們看佛陀的慈悲心展現,他恐怕我們大家不能領會其意,再次告訴須菩提,也是告訴我們:「若將來有人能夠讀誦、體悟、體證《金剛經》的真義,那麼所得到的功德,我佛陀用盡所有的言語,都不能全部表達出來啊!」
(四)「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但是,也會有一類眾生的反應會不同。有些人聽聞《金剛經》會心生狂亂,狐疑不信,因為和他們內心想要的不一樣,這就是無明眾生的心態。
(五)「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這裡佛陀最後再次做一個總結,告訴須菩提和我們大家:「能夠讀誦、體悟、體證《金剛經》的真義,證得阿羅漢果真是不可思議!所得到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注意這裡的重點:是體證《金剛經》的真義,證得阿羅漢果才真是不可思議。而不是《金剛經》的文字本身不可思議。這也是我們學習、體悟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