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將兆比特晶片改造為深度學習晶片

2021-02-08 人工智慧學家
作者:Agam Shah   翻譯:Younger   審校:心   原文:pcworldIntel 想通過提升自己的Xeon Phi兆比特晶片,向谷歌的 Tensor Processing Unit 和Nvidia 的機器學習GPU 發起挑戰。該公司將為Xeon Phi添加新特徵並將其調整為機器學習晶片,機器學習總監Nidhi Chappell說。機器學習是當下很流行的科技,通過訓練的軟體能更加高效地執行圖像識別或數據分析任務。Intel 沒有披露添加新特徵的時間,但他們表示新一代Xeon Phi將於2018年面世。在機器學習晶片的大賽中Intel 已然落後,因此他們有可能提前發布新型晶片。Intel 上周發布了名為Knights Landing的最新版本的Xeon Phi晶片,該晶片內核最多為72個。Intel 還在測試該晶片的機器學習性能,但他們相信這款晶片的性能要優於某些機器學習模型中的GPU。Xeon Phi 可能是一個主CPU或協處理器,但目前來看,它的向量處理器和活躍的Atom內核讓它更像是為了進行超級計算而不是機器學習。Xeon Phi 減少了將機器學習卸載給協處理器的需要, Chappell 說。現在的很多機器學習任務由GPU完成,但今年5月谷歌發布了TPU。為了加速機器學習,Xeon Phi 可以封裝高速互聯,Chappell 說。Intel 正致力於將Xeon Phi 與OmniPath 互聯起來,讓伺服器之間的數據移動速度更快。Chappell 還表示,Intel 還會為開源的機器學習軟體提供額外的支持。Intel 正在圍繞開源套件Caffe構建機器學習模型。Xeon Phi晶片最終也會支持谷歌的開源機器學習軟體TensorFlow。Intel  相信他們的晶片可以用在醫藥,圖像處理等多個機器學習可以發掘數據意義的領域。比如,該晶片能夠幫助識別疾病,或者通過分析像素將圖像分類等。Chappell 說,他們的目標是,減少訓練特定模型所需時間,提高計算速度。



歡迎報名參加」人工智慧學家「每月28日舉辦的「創新科技風險投資線上見面會」,百位著名風險投資人在線關注您的項目。6月28日10個項目進行線上路演。多數獲得投資人約談


點擊這裡報名



歡迎參加「人工智慧學家」每周舉辦的「創新科技-媒體線上見面會」,向兩百多家主流媒體記者,主編和意見領袖展示您的成果,分享最新思考。


點擊這裡報名







人工智慧學家    Aitists


       人工智慧學家是權威的前沿科技媒體和研究機構,2016年2月成立人工智慧與網際網路進化實驗室(AIE Lab),重點研究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腦科學,虛擬實境,機器人,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和重大科學問題。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號 Aitists

投稿郵箱:post@aitists.com




相關焦點

  • .| 比特大陸分享算豐邊緣計算晶片BM1880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應用
    比特大陸終端 AI 晶片 BM1880BM1880 晶片於 2018 年 7 月成功流片,是一款聚焦於邊緣應用的深度學習推理人工智慧晶片,可為 8 位整數運算提供 1TOPS 算力,在 Winograd 卷積加速下,支持高達 2TOPS@INT8,特殊設計的 TPU 調度引擎能有效地為所有的張量處理器核心提供極高的帶寬數據流。
  • 英特爾交付首個49量子比特計算測試晶片
    當天,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大會上,英特爾CEO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向合作夥伴交付首個49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測試晶片。英特爾49量子比特晶片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人員將擁有50量子比特稱為「量子霸權」。
  • 獨家對話比特大陸AI掌舵人王俊:解讀AI晶片與智慧城市的落地經
    」在即將於12月1日開幕的GTIC AI晶片創新峰會上,比特大陸AI業務線CEO王俊將作為嘉賓出席,帶來《AI晶片和算力,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的機遇與實踐》主題演講,分享比特大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背後巧思。峰會在即,芯東西獨家專訪王俊,了解在現有的產品解決方案之外,這位新任「掌門人」將把比特大陸的AI業務帶往何方?
  • D-Wave將於明年推出2000量子比特晶片
    這家加拿大的公司表示將在明年初推出一款能夠處理大約 2000 個量子比特(qubit)的新型量子晶片,這一數量差不多是現有的 D-Wave 2X 系統的處理器中量子比特數量的兩倍,而且其將實現的計算速度也將達到前一代的 1000 倍以上。
  • 2019年AI晶片產業深度研究報告
    第三次爆發的核心引爆點是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但其背後的支撐是數據和算力。對整個 AI 行業來講,算法、數據和算力三大基本要素中,數據尤其是海量數據的獲取和處理難度在下降,算法也在深度學習模型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而負責將數據和深度算法統一協調起來的晶片能否獲得大的飛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師說 | 2019年AI晶片產業深度研究報告
    第三次爆發的核心引爆點是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但其背後的支撐是數據和算力。對整個 AI 行業來講,算法、數據和算力三大基本要素中,數據尤其是海量數據的獲取和處理難度在下降,算法也在深度學習模型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而負責將數據和深度算法統一協調起來的晶片能否獲得大的飛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AI晶片全都是炒作?這要問問這5家怎麼說!
    僅僅一兩年間,國內AI晶片頭部創業公司的融資額度就超過了20億人民幣。全球至少有45家初創公司研製AI晶片(語音交互和自動駕駛),5家企業融資超過了1億美元。據中信證券測算,2020年AI晶片市場規模將達146.16億美元。人工智慧技術以AI晶片為載體正在迅速崛起。
  • 晶片是沙子做的?電腦晶片製作過程全揭秘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一步一步的為您講述中央處理器從一堆沙子到一個功能強大的集成電路晶片的全過程。製造晶片的基本原料  如果問及晶片的原料是什麼,大家都會輕而易舉的給出答案—是矽。這是不假,但矽又來自哪裡呢?其實就是那些最不起眼的沙子。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近日,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記錄。這一進展今天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 人工智慧晶片技術
    本文探討的AI晶片主要包括三類,一是經過軟硬體優化可以高效支持AI應用的通用晶片,例如 GPU ;二是側重加速機器學習(尤其是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的晶片,這也是目前AI晶片中最多的形 式;三是受生物腦啟發設計的神經形態計算晶片。AI技術是多層面的,貫穿了應用、算法機理、晶片、工具鏈、器件、工藝和材料等技術層級。各個層 級環環緊扣形成AI的技術鏈,如圖表2-1所示。
  • 深度:AI晶片終極之戰,四大門派爭奪千億市場
    晶片一直是個「燒錢」的東西,這款採用28nm工藝的「算豐」AI晶片僅研發與流片費用就高達幾百萬美元。傳統晶片的迭代速度為1-2年,但比特大陸宣布其產品將會以9個月一代的速度進行快速迭代著。
  • 本源量子成為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唯一上榜的量子晶片製造商
    近日,國際知名風險投資研究機構CB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高新區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內唯一上榜的量子晶片製造商。榜單關注總部在中國本土(含港、澳、臺)的、以晶片設計為核心競爭力(主營業務或營收主要來源)的企業,上榜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為Fabless(設計公司,無工廠),同時以IP(智慧財產權)和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也被納入晶片設計企業的範疇中。
  • IDM晶片巨頭認輸,不再堅持自主製造晶片,不敗神話終將破滅
    要知道同為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和三星已經能夠量產5nm晶片,而英特爾才在前段時間勉強突破到10nm,至於更先進的7nm、5nm還在遙遙無期中! 另外intel老對頭AMD早早的就依靠和臺積電的合作,把自家的PC晶片率先推到了7nm的領域,因此在2020年第三季度AMD實現了15年以來首次反超intel。
  • 蘋果、華為和聯發科發布ARM電腦晶片,Intel的牙膏要擠一擠了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晶片架構有四種,分別是X86、ARM、RiSC-V和MIPS,其中X86和ARM主要運用在電腦和手機的晶片設計上。蘋果的A14仿生晶片、華為的麒麟晶片、高通的驍龍晶片和聯發科的天璣晶片等,就是基於ARM架構設計的移動端晶片,這一類晶片非常注重功耗比。我們熟知的intel酷睿和AMD銳龍系列處理器,就是基於X86框架設計的主流電腦處理器,也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處理器。
  • 谷歌發布72量子比特晶片背後 科技巨頭「量子霸權」戰爭打響
    谷歌稱,這套基於門(gate)的超導系統將用於研究量子比特技術的系統錯誤率和可擴展性,並為量子模擬、優化和機器學習應用提供一個測試平臺。今日,谷歌中文博客發表文章,詳解了Bristlecone各項技術原理,該處理器擁有72個量子比特,而谷歌亦表示Bristlecone很有可能實現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
  • 中國礦機晶片壟斷全球近90%的市場,中國礦機晶片令人振奮的十年
    從淨利潤的角度來看,建安雲芝和比特大陸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了兩倍以上的淨利潤增長率。 2017年,比特大陸的淨利潤高達45.83億元,建安運智為3.61億元。億邦國際為3.85億元。如果按淨利潤與上市公司排名,那麼比特大陸2017年的淨利潤可以為整個半導體行業感到自豪-2017年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中最高的淨利潤是LONGi,但其淨利潤僅為3.549十億人民幣,比比特大陸少近十億人民幣。但是,由於區塊鏈業務太先進,香港聯合交易所對礦機製造商的持續經營能力表示懷疑,最終拒絕了三大礦機製造商的上市申請。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該系統基於英特爾的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和 72 個化學傳感器,Loihi 被編程為模仿嗅球中神經元的運作——後者是區分不同氣味的大腦區域。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系統未來可被用於監視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嗅出隱藏的毒品或爆炸物,或幫助進行醫學診斷。
  • 英特爾推出第二代Horse Ridge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 Intel 英特爾...
    英特爾在去年推出了初代 Horse Ridge 低溫量子控制晶片,使得量子計算向商業應用又邁進了一步。
  • 不止阿里收購中天微 這些科技巨頭在AI晶片產業都有布局
    據了解,深鑑科技由清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頂尖深度學習硬體加速研究者於2016年創立。目前深鑑科技在深度學習加速技術上的研究已經趨於成熟。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深鑑科技正式發布了深度神經網絡開發套件「DNNDK」,這是一個深度學習軟體開發工具包,旨在簡化和加速深度學習應用程式的開發,能夠大大縮短算法部署到硬體的周期。
  • 開發出20量子比特量子晶片並成功實現全局糾纏
    2017年,團隊與中科大潘建偉和朱曉波團隊、中科院物理所鄭東寧團隊、福州大學鄭仕標教授等合作10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數目的1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打破了之前由谷歌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保持的紀錄,使得我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此前,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了操縱12個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糾纏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