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①察舉制產生於西漢。察舉制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選官制度,它的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制的實行為中小地主及其他社會階層開闢了一條參政之路,選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充實和加強了封建統治機構。
②軍功爵位制產生於戰國時期。軍功爵位制規定軍功以斬殺敵人首級的多少來計算,軍功共分二十級,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官位、田地和服勞役的庶子等。軍功爵位制的實行沉重打擊了舊貴族,鼓勵了新興地主階級,提高了士兵作戰的積極性,加強了軍事力量,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壯大了地主階級的力量,擴大了統治基礎,培植了大批軍功地主。本內容由公眾號公考常識自習室獨家整理髮布。
③科舉制產生於隋朝。科舉制的最大特點在於士子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④九品中正制產生於魏晉時期,是為了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推行的官吏選拔制度,部分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縣的大小中正官,負責品評士人,將之分為九等,供吏部選官參考。九品中正制避免了結黨營私之現象,鞏固了中央集權。
綜上,依據出現的朝代排序正確的是②軍功爵位制-①察舉制-④九品中正制-③科舉制。
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