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閉塞的小村裡,她用愛心編織著教育的夢想;設施不足的校園內,她用熱情書寫著育人的詩行;蜿蜒曲折的鄉間小道上,她用深一腳淺一腳的足跡播灑著希望……紮根基層,心繫农村教育,平凡中追求卓越,奉獻中實現價值。她就是泗縣丁湖鎮吳圩小學教師朱蓓蓓。
日前,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審核和遴選等環節,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聯合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安徽省共有13位教師入選,泗縣丁湖鎮吳圩小學教師朱蓓蓓榜上有名,也是宿州市唯一一名入選者。
朱蓓蓓,女,1986年出生,本科學歷,一級教師。自2012年登上講臺開始,她一直在泗縣丁湖鎮吳圩小學擔任音樂、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8年來,她紮根基層,潛心教學,工作成績優異,贏得了學生、家長和同事們的一致稱讚。
班裡有一個叫孫會會的學生,母親因病去世,跟隨父親生活,父親又經常在外打工不回家,小小年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裡睡覺。瘦小的他整日沉默不語。朱蓓蓓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孫會會學習,陪他聊天,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一次次心靈的溝通,一次次母親般的關愛,終於讓孫會會重展笑顏,慢慢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
朱蓓蓓熱愛自己的工作,自站到講壇那天起,她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從未因任何理由走下講臺。2018年9月,朱蓓蓓突然腹部疼痛,由於勞累和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持續加重,甚至在課堂上暈倒。之後她只是歇了歇,又倚靠著講桌,一手拿著粉筆,一手捂著腹部,堅持站著上完兩節課。對此,家人不理解,也少不了埋怨。她未作任何辯解,繼續默默地埋頭工作。在她的心中,學生永遠排在第一位。
與時俱進,不畏艱難。在教學教研中,朱蓓蓓勇於創新,立志做學者型教師,順應教改的大潮。她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2013年,她在泗縣青年音樂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榮獲二等獎。此後,她經常把教學中的點滴感悟和困惑記載下來,通過網絡學習不斷進步。2015年,她撰寫的論文在全縣中小學教師論文評審中榮獲三等獎。這個三等獎讓她看到了差距,也激起了對教學、教研更高層次的追求。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5年宿州市中小學音樂基本功比賽活動中,她憑藉紮實、專業的音樂素養,一舉奪得音樂學科小學組一等獎,並被選派參加安徽省第七屆中小學音樂基本功比賽,榮獲小學組三等獎。她創新的鄉村小學學科教學模式,緊密結合時代特色,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輔助策略,通過學科之間的融合,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果。她始終堅持系統學習,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上課,優質課分別獲得宿州市二等獎和泗縣一等獎,一師一課也多次獲得省優和市優;論文多次獲得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和泗縣中小學教師論文評選一等獎。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師,努力教好每一名學生。」面對榮譽,朱蓓蓓謙遜地說,「這次我能入選國家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將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認真學習,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和教學能力,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
據了解,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聯合實施的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於2018年啟動,計劃在5年內每年遴選300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通過獎勵和培養相結合的方式,造就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骨幹教師。為加大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支持幫扶,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特針對52個貧困縣增加一定名額,最終確定311人入選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該獎勵計劃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人教社每年向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於獎勵300名入選教師,每人每年獎勵1萬元;200萬元用於教師培訓、項目宣傳,以及為入選教師配備人教社「愛心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