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某知名大學的校長火了。起因,其實只是一個每個人都可能犯的發音錯誤。
凌哥對這位校長不發表任何評論。為啥呢?因為,因為,因為同病相憐啦!如果大家逐篇翻閱凌哥的文章的話,會發現一大籮幾大筐的文字錯誤的。
有的鍵盤俠,對這位校長口誅筆伐的時候,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平時也可能有類似的錯誤。而因為對方是校長,就將此事放大,甚至於因為從眾心理而口誅筆伐,在凌哥看來,只是鍵盤俠在進行道德綁架:「你是大學校長,所以你讀錯字就是玷汙了大學的名聲。」
更可惡的是,這些鍵盤俠,往往對自己要求很低,還會「合理」地辯解,「我只不過是個最底層的網民,犯點錯誤很正常,水平不高也很正常」,而對別人卻往往有一雙火眼金睛。如果發現周邊的人出現錯誤,就會嗤之以鼻,就差當面嘲笑了。如果發現領導出了問題,就如同是抓住了罪不可恕的把柄一般,「百折不撓」。
所以,凌哥堅決支持網絡實名制。
這不,前天下午看到一條消息,詆毀通州火災中犧牲的烈士的某女,上了公安局的榜了。
然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晚上又來了一條,是個男網民接踵而來。
尋求網上關注度?呵呵,即便被刑拘了,也沒人關注你!取那樣的網名,也是為了尋求關注吧?
唉,凌哥越扯就離英語越遠了。誰叫這兩人,以及前面的那些鍵盤俠惹到凌哥的心情了呢?!
接下來馬上回歸英語。
周六啊,有微友聯繫凌哥了:
凌哥不假思索地回答:Me too.
然而,不假思索地回答,往往是容易踩雷的,凌哥就漸漸步入雷陣啦——
微友,你覺得呢?
還沒容凌哥細想,一顆炸彈就爆炸了。
嗯,差不多就是一顆原子彈嘛!
微友:兒子今天對我說:「媽媽,I love you.」 我回答「Me too」。他說我錯了,應該是「You too」,因為我跟他講過教材上的這個故事。
這「原子彈」爆炸得太突然,凌哥想找個地縫躲起來的時間都沒有啊!
沒辦法,人家著名大學的校長都認錯啦!凌哥也要認錯哦!
然後,就是到網絡上做各種查證!
我的媽呀,網上有這麼多中外英語學習者在問這個問題啊!看來,I'm not alone. (我不是一條龍。)對的,凌哥今天變熊啦。來,Zoom,過來,我們做個朋友吧!
網上其實也有點眾說紛紜的樣子。所以凌哥找了一個專家的答覆:
這是專家叫Franke,是一位英語作為外語的老師,而且是一位醫學編輯。
他答覆說,通常的回答是「Nice to meet you too」。用「Me too」作答實在是草率/馬虎/敷衍(perfunctory),用「You too」作答則不符合邏輯,也不夠地道。
不過也有專家昨天給凌哥指出:「老外都是直接用You too.」,所以,凌哥又去查證啦!(以後大家可以改叫凌哥為「查證哥」啦。)
http://forum.wordreference.com/threads/me-too-or-you-too.2388685/
https://www.englishforums.com/English/YouTooOrMeToo/hgqjp/post.htm
嘀嘀嘀,咕咕咕,嘰嘰嘰,凌哥的破電腦終於給出了一個權威的連結:
http://www.learnersdictionary.com/qa/you-too-and-same-here
別小看這網址!看下圖,是大名鼎鼎的韋伯詞典哦:
然後凌哥細細想了其中的「奧妙」。
問:凌哥,為什麼你沒有在公眾號回答我的提問?
答:凌哥太忙,每天基本上只能免費、詳細回答一條。提問較多的時候,還要看微友的運氣了。凌哥有時還有好內容要和大家分享,就不能回答問題了。
問:如何才能提高被回答的概率?
答:建議您使用「在行一點」。在那兒,還可選擇「私密提問」。
問:為什麼「在行一點」裡面無法提問了?
答:「在行一點」規定答主每天只能接收3個提問。機會有限,要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