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杭州市井生活,盡顯江南繁華

2020-12-15 小歷史

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杭州街景,由年僅18歲的美國業餘攝影師西德尼·甘博攝影。

杭州街頭的行人。
人們好奇地圍觀甘博。

街頭出現西方人,是很新鮮的事。如果他還扛著照相機,就更稀罕了。有幾個人很入神地看著甘博擺弄手裡的東西,顯示著他們強烈的獵奇心理。

杭州街頭的菜市場。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人間天堂」的美稱,康熙、乾隆兩帝都很喜歡這裡。從甘博拍攝的照片來看,杭州的確是當時的富庶之區,街道平整乾淨,百姓沒有穿破衣爛衫的現象。

人們聚在街邊圍觀甘博一行的到來。

不像廣州、上海等沿海城市,杭州的近代化起步比較晚,直到1896年開埠,才蹣跚地開始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

杭州的一條街道,有黃龍旗飄揚。

甘博用鏡頭記錄下的杭州街道古樸熱鬧,各類店鋪鱗次櫛比。石板路雖然不寬敞,但清爽整潔。作為一個杭州人,看到這一場景,小編有點想穿越回去了。

擺攤的算命先生。

自稱「終南雲峰道人」的老者「善觀氣色」,有「課命擇日」的本事。清朝杭州的寺廟道觀繁多,外出算命謀生的出家人當不在少數。

清泰門附近的新軍士兵。

有人怕曬,撐起了遮陽傘,這樣的士兵戰鬥力就很可疑了。1906年起,杭州開始編練「浙江新軍」,先後組建了第一標、第二標,在此基礎上合編為陸軍混成協。1910年,又發展為浙江新軍陸軍第二十一鎮,共有官兵10436人。

一群吃飯的男子。

清末的飯局場景並不常見,似乎這只是一頓簡單的便飯,菜餚不豐盛,也沒有酒。桌上的瓷器看著就精美。

兩位外國婦女坐著滑竿經過雷峰塔。

雷峰塔是名勝古蹟,那時候就吸引了西方人的關注。照片中雷峰塔雖然破破爛爛,但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原版貨(沒有電梯哦!)。

錢塘門外觀。

錢塘門為杭州西城門之一,位於滿城西北角,離西湖很近。自宋以來,錢塘門外多佛寺、樓臺,香客多由此門出入,因此有「錢塘門外香籃兒」的歌謠。照片中看到的城門樓始建於明朝,此後屢有修葺。1913年,錢塘門被拆除。

相關焦點

  • 清朝老照片,真實的市井生活,和電視劇不一樣
    清朝老照片,真實的市井生活,和電視劇不一樣 清朝老照片,裹小腳的女人騎著白馬回娘家,在清朝家裡有白馬的都是富貴人家。
  • 清末杭州老照片:那時候雷峰塔還沒倒,靈隱寺的大門很氣派!
    清末杭州一處古墓 清末三潭映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
  • 杭州五柳巷歷史街區,你不可不知的杭州城的記憶
    在杭州有一條歷史老街,全面保留南宋時期原汁原味的市井味道,這就是上城區的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這裡是杭州最後一處保留江南水鄉韻味的沿河小街。水井、界石、白牆、烏瓦,從敞開的老牆門裡,可以看到兩三戶居民一邊搖著蒲扇,一邊在瓜藤下閒聊,這是我們記憶中老杭州人的市井生活。
  • 清末罕見老照片,圖三女犯人是兔唇,圖五女子展示自己的三寸金蓮
    一個王朝最後的背影就是那些黑白分明的老照片,當繁華落盡,倍感蒼涼。大清的繁盛和屈辱一樣多,圖一便是大清末年的子民,窮的背井離鄉。而身後的「天下太平」更是在無情的嘲諷,統治者的驕奢淫逸,無法掩蓋底層百姓的飢腸轆轆。犯人被五花大綁摁在地上,沒得掙扎,等待他的將是人頭落地,屍首分離。
  • 老北京的春日市井生活
    民俗畫裡的老北京放風箏習俗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廟會是一種集宗教、集市、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算得上是娛樂生活相對匱乏的時代人們調劑生活、寄託信仰的一種獨特生活方式。老照片裡的北京廟會攤子清人楊靜亭雖然在他的竹枝詞《都門雜詠》裡說:「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但蟠桃宮的廟會並不是只在三月初三,而是從三月初一一直持續三天,並且以西王母「蟠桃盛會」為名。
  • 江南早期最繁華的城市,不是蘇州,不是上海,而是它!
    提起江南,遊客一般會想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俗語,實際上在隋唐的時候,揚州才是江南地區最繁華的城市,而不是現在的南京、杭州、上海、蘇州。明清時期鹽商興起的時候,揚州依然是江南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直至清末才逐漸沒落,而在當代,揚州的綜合實力也是很強的。揚州城內外遍布各種大小園林,其造藝成就堪比蘇州。
  • 勞動公園:繁華市井 樂活人生
    城市中的公園,是繁華中的一處詩意,是老百姓隨時可以去放鬆的歡樂棲居地。它始建於1958年,是長春最早的公園兒之一,它不僅留下了迷人的歷史印記,更是一代代二道人幸福生活的見證,勞動公園就像二道區韻味兒和氣質的縮影:繁華市井,樂活人生。
  • 清末上色老照片:鏡頭下真實的八旗子弟,遛鳥、吸大煙、喝花酒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八旗子弟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鏡頭下的清末貴族,由於當時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從而一般貴族家庭出生的男性能夠與多位女性婚配。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清末罕見老照片,最後一張是慈禧太后的屍體,網友直呼「活該」!
    清末罕見老照片,最後一張是慈禧太后的屍體,網友直呼「活該「!清末對犯人的處以極刑,就是當時說的砍頭,還有很多老百姓在圍觀。真是太殘忍了。清末罕見老照片,最後一張是慈禧太后的屍體,網友直呼「活該「!兩個囚犯關在囚車裡面,感覺他們的囚車是根據身高來進行分押的呢。
  • 杭州街拍:人間天堂不單是西湖勝境,還有都市範的市井風貌
    對於杭州而言,西湖就是它的靈魂,沒有西湖的話這座城市就會黯然了很多。所以在一般人眼中,杭州就是西湖的化身,杭州也因西湖而繁華。不過,這座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杭州不單是西湖勝景,還有不可忽視的城市風光。與長三角其他城市比較而言,杭州的城建起點不高,建設方面也沒有過多的亮點。可喜可賀的是最近幾年杭州致力於發展杭州都市圈的建設,城市也以高標準建設,現在就一起來看看杭州這些年的一些建設吧。
  • 清末老照片,新婚夫妻面對鏡頭一臉呆滯,王府女子愁眉鎖眼生悶氣
    這組清末老照片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清末河北的某一處鄉村集市,農人們將地裡出的蔬菜在村口售賣。成捆的大蔥擺在那兒,還有西瓜,都是時令蔬菜。鄉下的市井生活,只是為了變賣幾個銅板補貼家用。這村口應是南來北往之道,過路人順便捎帶,回到家中桌子上起碼有點青菜了。一位滿族貴婦人在學習騎毛驢,兩個下人一前一後在盡心服侍。
  • 江南風格——杭州不可以錯過的三條街!
    古代杭州是歷史名城,文化源遠流長。現代杭州是電商經濟發達地區,黃金萬兩。所以杭州是古典與現代交融的城市。如果說來杭州想要看杭州古風建築,那麼不要錯過的便是,小河直街,河坊街,南宋御街了,這三條街區風景不同,但都值得欣賞。
  •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文|月上西樓圖|網絡截圖曾經老濟南西城濼源門至外圩子城一片為老西關。街道麟趾巷一名,是人們期盼脫貧致富,能有一個富裕興旺的生活,遂以吉祥嘉語而名為麟趾巷的。以此來看,「麟趾」的街名,寓意深遠,這取名之人當是飽讀書經,廣有閱歷的文化官人。清末民初濟南開埠後,西邊的商埠充滿商機,並很快繁榮起來。
  • 他用10000多張西方老照片,拼出一個過去的杭州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沈弘教授遍訪哈佛、芝加哥、倫敦等地圖書館,搜集了大量國內外難得一見的珍貴圖文資料,整理、編譯有關中國的報導和記錄,意外地成了杭州乃至中國老照片的收藏者。 沈弘發現的這些老外拍攝的老照片,再現了處在民國初年重大歷史變革時期的中國社會百象。尤其珍貴的是,這些杭州和西湖老照片,不僅時間較早,而且景點最為齊全。
  • 別只去河坊街,這幾條更淳樸的小巷,體驗更地道杭州風物
    小馬逛了不少城市的老街小巷之後,發現杭州與它們比起來似乎少了這樣的地方。其實不然,在我看了不少書籍之後,才察覺到原來杭州這樣的地方並不少。譬如遊客相對較多的橋西歷史街區,河坊街;老杭州大都知曉的五柳巷以及小馬平日裡喜歡逛得更市井生活的長慶街、六克巷、嶽官巷等等,總之行走在杭州的老街小巷中,仿佛自己就像生活在這些地方。
  • 武林門和杭州到底什麼關係 杭州的繁華原點
    杭州的繁華原點在哪裡? 可能十之八九的杭州人會說:武林門。 確實,在杭州人的印象中,不管是以前有「八少女」的紅太陽廣場,還是現在商場林立的武林門,都是杭州最熱鬧、最繁華的「市中心」。
  • 清末香港老照片:兩廣總督當街查案,圖8是春節時的皇后大道
    清末香港老照片:兩廣總督當街查案,圖8是春節時的皇后大道 來看一組清末時期的香(港)老照片。通過這些照片來見證世事滄桑。這一張照片是清末時期香港的街頭,兩個轎夫在街上等生意,遠處是西式風格的建築物,
  • 清末上色老照片,八旗後裔提著鳥籠四處溜達,李蓮英臉上膿包畢現
    清末時照相的清晰度儘管有了很大改善,可彩色技術依舊不成熟,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白照片。今天就來分享一組經過後期上色的老照片,因為有了顏色的加持,視覺上看起來格外讓人印象深刻!清末一對討飯的母子,穿著破衣爛衫從牆角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