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川沙地區,這裡近郊,原本商旅配套甚少,然而經過多年談判和籌劃,迪士尼樂園落戶,至此這片區域成為全國知名旅遊度假區之一,與之相關的商業、旅遊、文化、餐飲、交通和住宿等產業得到全面發展和極速提升。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項目是迄今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之一,也是華特迪士尼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2016年正式開幕以來,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在浦東生根發芽,成功運營,也帶動了周邊全產業鏈的聯動拓展。
多年籌劃,花落浦東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首個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大型文化娛樂公司,華特迪士尼多年來在品牌產品營銷、影視及網際網路互動娛樂等領域與中方有廣泛合作。1986年,中央電視臺與華特迪士尼公司籤署許可協議,《米老鼠與唐老鴨》卡通片開始在中國播放。《米老鼠與唐老鴨》卡通片的熱映,也讓當時的上海市領導萌生了在上海興建迪士尼樂園的想法。
當然,整個選址、談判和籌劃的過程是漫長的,至少有十多年。根據梳理公開資料和多方採訪,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當上海決定營造主題公園的基本思路明朗化之後,華特迪士尼公司恰好也在亞洲四處尋找新建主題樂園的建造地點,在與上海方面接觸的同時,迪士尼代表團還先後6次考察廣東珠海,並對橫琴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迪士尼方面對於選址是異常謹慎的。」有一位核心專家曾經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華特迪士尼公司在談判上很有「技巧性」,其在確定最終選址之前並不會明確顯示意圖。
曾經有一位參與迪士尼樂園選址的管理層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這樣描述:「我從青壯年一直談判到了中年。因為迪士尼樂園不是一個簡單的主題公園,而是涉及多方面元素和條件,需要全面考慮。」
曾經參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項目研究的一位專家表示,浦東為迪士尼建園所預留的土地等了多年,迪士尼在上海建樂園是經濟和政策的綜合產物,從宏觀和微觀說,迪士尼進上海都具備了條件。
最終,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全球第六個迪士尼樂園項目落戶上海浦東。上海迪士尼樂園佔地面積約1.16平方公裡,項目的初期投資包括投入主題樂園建設的約人民幣245億元(37億美元)及度假區其他部分建設的45億元(7億美元)。華特迪士尼公司與上海申迪集團共同投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項目。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雙方成立一家業主公司,其中申迪控股57%,迪士尼持股餘下的43%。此外,再成立一家合資管理公司,迪士尼持股70%,上海申迪集團持股30%。此管理公司將負責度假區創意、發展和運營。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華特迪士尼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我們選擇了中國上海,並且浦東正是我們理想的選址。成熟的產業發展是我們選擇浦東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我們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浦東在上海乃至中國的科技和創新領域都走在前端,我們很高興能夠成為處於領先水平的上海旅遊業的一部分。」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總裁及總經理薛逸駿(Joe Schott)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拉動商旅文全產業鏈提升
第一財經記者曾經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還是一片工地時進行過實地採訪,彼時還看不出來樂園的樣貌,但工作人員當時興奮地指著工地的各個方位,介紹著建成後會出現的各個遊樂設施。
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了。開園之初,上海迪士尼樂園內包括「米奇大街」、「奇想花園」、「探險島」、「明日世界」、「寶藏灣」和「夢幻世界」六大主題園區,在主題樂園旁有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和玩具總動員酒店,同時還有開放式的迪士尼小鎮、奧特萊斯購物村、生態園等,整體組成了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之後,上海迪士尼擴建了樂園內第七個主題園區「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如今,上海迪士尼依然在持續擴建。
本土化是上海迪士尼的一大特色。「我們非常高興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受到了遊客的熱烈歡迎。我們一開始就把『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作為度假區的宗旨,這也是為了使我們能很好地融入本地市場,與本地遊客產生共鳴。我們設計了很多獨具本土特色的演出服,『留聲上海』系列的商品,以及『達菲和朋友們田園』系列商品等,都特意加以鮮明的中國元素和特色。所以我們非常高興能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一部分。」薛逸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個地標性的建築或景點樹立起來後,會對吃、住、行、遊、購、娛等多個相關產業產生聯動和拉升。上海迪士尼可以產生巨大的綜合產業帶動效應,包括旅遊、住宿、餐飲、商業、交通、演出、文化創意等。上海迪士尼項目對於浦東的經濟拉動非常明顯。」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談及上海迪士尼對於經濟的拉動,薛逸駿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我們在浦東創造了12000個直接就業崗位,每個直接就業崗位可以創造4~6個間接就業崗位。有很多人直接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提供服務。創造就業機會有助於經濟發展和增長。此外,我們為上海帶來了更多的遊客,旅遊消費不僅是發生在度假區,還帶動了附近的社區、酒店、餐廳和商店的發展,同時也惠及了上海全市、包括浦西和浦東。我們還帶來了更高水平的服務和培訓,通過技術和服務,滿足本地服務行業的培訓需求以及對未來消費者服務的需求。」
《上海迪士尼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效應評估》報告顯示,迪士尼樂園開園首年(2016年6月16日至2017年6月15日)遊客接待數超過1100萬人次。2011年~2016年建設期間,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對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動0.44%,年均拉動新增就業6.26萬人次。受迪士尼項目開園的帶動影響,2016年上海市旅遊產業增加值比重增加,實現旅遊業增加值1689.7億元,佔GDP比重上升至6.2%,旅遊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項目對上海市旅遊接待總人次和旅遊總收入帶動顯著。上海迪士尼樂園還帶動上海本土知名景點遊客的上升,比如,東方明珠接待人數顯著增加高達465.86萬人次,比2015年增加了67.49萬人次,同比增長為16.9%。
據統計,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開放兩年,累計接待遊客超過3400萬人次,即每年平均的遊客量逾千萬人次。2020年是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的第四個年頭,四年來,上海國際度假區累計接待遊客約6600萬人次,2019旅遊產業總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已然成為上海和全國重要的新興旅遊目的地。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緊貼廣大遊客、市民旅遊、休閒及娛樂需求,聚焦打造「休閒度假好去處」及「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目標任務,度假區運營總體安全有序,全域旅遊態勢初步形成,影視產業發展得以突破。
助力旅遊業復甦
在華特迪士尼公司工作已經38年的薛逸駿,先後在全球數個迪士尼度假區擔任管理層,在其看來,2020年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時刻,疫情之下,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度關閉。
「疫情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我們很幸運地與政府進行了強有力的合作,以制定重新安全開放的步驟。我們關閉了107天。今年5月,當我們重新開放時,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舉措,既能確保為遊客提供一個安全、包容的遊園環境,又仍然能以一種充滿神奇的方式讓他們重新收穫歡樂的體驗。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對我們細緻具體的指導與合作。這為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迪士尼樂園的重新開放定下了基調。上海迪士尼樂園是在疫情發生後,全球第一個重新開放的迪士尼樂園,我們為其他主題樂園的重新開放也提供了經驗與借鑑。」薛逸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恢復運營初期,上海迪士尼樂園實施一系列新的運營舉措和流程,比如實行限流、要求遊客提前購票及預約入園;在樂園內的排隊區域、餐廳、遊樂項目和其他設施安排安全距離;以及增加衛生消毒的頻次等。如今上海迪士尼已恢復了正常運作,為旅遊產業復甦助力。
「從始至終我們對於能在本地長期發展都持續保持熱情並充滿期待。我們與浦東互惠相融、共同發展,我們為旅遊業帶來了就業機會、國際人才和經驗。浦東也給到我們很多的支持與幫助。對於國際公司來說,浦東是一個極具優勢的地方,通過與政府的合作,可以在這裡開展業務,並獲得豐富的經驗去不斷創新、突破與發展。我們希望能和浦東繼續互惠共融,共同發展。大家會看到上海迪士尼不斷拓展,並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的使命是為遊客帶去更多的歡樂和幸福。我們很高興成為浦東的一部分,我們期待在下一個3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裡與浦東共同成長。」薛逸駿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文內攝影:任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