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學習障礙的治療方式,個體差異性很大,依每位個體的情形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置方式,以下只是針對一些教導的原則加以說明:
1、父母的態度,首先,要了解兒童不是自己不認真,而是在一些原因的影響下,使他們無法快速的學習。
2、學習時使用簡單工具,兒童學習時,以簡潔的書桌、書櫃為其學習的環境,以免學習分心。可使用預備計時器,讓兒童學習一段時間即可休息一下,以免兒童過於挫折,時間的長短,可參考專心程度、工作表現來決定。
3、兒童寫字能力與智商無關,而是和視知覺及視動協調較有關係。寫字有困難的兒童也會影響寫作能力,因會寫錯字所以文章不易被理解,且因寫出的詞彙有限,也會影響作文品質。寫字與閱讀也有密切的關係,若過度依賴語法與語意,閱讀能力也會受影響。
4、認字的方法,可以相似的字的形狀、聲音、或相似的意思,來協助記憶。例如:不→左右搖頭、身→上面有頭、身上有兩隻手、一隻腳踢出去,轉→車子,很多時候,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協助兒童記憶。
5、兒童學習寫字有效的分法有:列成字表、提供寫字學習策略、每日生字不要太多、學習組字規則。父母老師可將兒童常寫錯的字列出,充分練習各種組字規則;每天要將字分解成部件來練習寫字;利用分配練習法,重複寫字練習;要練習利用組字規則來寫字。其最終目標是能強化兒童類化能力,並促進兒童自我矯正的能力。
6、寫字教學較無效的方法包括:死記、將字放在句子裡的填空方式、學習後立刻批改、忽略錯誤、每周(一次)就教很多字。
7、教導中文字的方法,中文寫字筆畫要有系統。先學習橫的字,如「一」、「二」、「三」,才學習豎↓,如「十」、「工」、「土」、「王」、「上」,跟著撇↙,如「午」,循序漸進,有系統的學習。相同部首可一起教,以各種記憶方式來幫助兒童區辨。
8、寫詞語,先入為主。兒童第一次輸入很重要,所以必先要弄清楚,才開始寫第一次。第一次寫對了,便得到讚賞,如寫錯了便試用別的方法分析,分析滿意後再寫,跟著寫第二次,而第三次之後寫才能記住該字。
9、每次學習的範圍不要太多,以免字詞混淆或忘記,宜由「少量多餐」的方式,幫助兒童學習字詞及字義。
10、兒童平日寫字若有忽大忽小狀況時,可給予格子簿幫助他控制自己字的大小,格子的大小由大而小,漸進式的訓練兒童動作控制的能力。兒童念書會跳行跳字時,則可提醒兒童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念,或提醒兒童可以尺壓在念的那行字下來協助看書的效率,
11、學習障礙兒童可能不大會運用記憶策略,所以有時會有記憶的問題,可利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記憶,例如教導兒童記圓周率時可用: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用文字串成一個情景圖像化的句子,可幫助兒童的記憶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處理的方式,父母應與學校或康復輔導機構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幫忙學障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