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正是這種「毒蟲」活躍期,要警醒!被咬處理不當真會要人命

2020-12-22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隨著天氣越來越好和疫情的逐漸好轉,很多人選擇去戶外遊玩、踏青。但需要注意的是,五六月份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出門在外,要謹防被蜇傷、咬傷!

五六月份:蜱蟲咬傷多發期

就在這個月,家住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閆大姐帶著女兒在湖邊散步,偶爾還會挖幾顆新鮮的野菜。晚上回家後,閆大姐感覺頭皮發癢,一摸頭上竟有一個硬塊。

老公過來一看,發現原來是一個小蟲子,趴在頭髮上一動不動,仔細觀察,蟲子有一部分已鑽到肉裡去了。

好在閆大姐之前看過相關報導,知道被蟲子咬後不能硬往出拔,趕緊到醫院就診。

相比之下,江蘇淮安的宋先生家就沒那麼幸運了。宋先生的嶽母和妻弟先後因蜱蟲叮咬不治身亡。不料在為家人辦喪事時,宋先生也被蜱蟲咬了,出現高燒、神志不清甚至咳血的症狀,被緊急送醫。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一家三人被叮咬,兩人喪命,可見蜱蟲的威力有多大。蜱蟲叮咬人體後很難取下,通常只有在產卵和蛻皮的時候才會自行脫落,快也要兩三天的時間。而隨著蜱蟲攝入人血越多,體積也會變大,甚至可以長到平時的十倍大小。

蜱蟲身上至少攜帶了81種病毒、31種細菌和32種原蟲性瘧疾。可引起包括蜱癱瘓症、蜱咬熱、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等多種疾病,嚴重可致死。

加拿大歌手艾薇兒就曾因被蜱蟲叮咬患上了萊姆病。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而蜱蟲更為人所知的是,其體內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輕則表現為發熱乏力,重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高達15%。

每年5月末到6月底,都是蜱蟲的活躍期,目前蜱蟲咬人事件才剛剛開始。」大慶油田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李智介紹。

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蜱蟲咬了人之後,不容易弄掉,它會將自己的整個口器嵌進皮膚裡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

當被蜱蟲叮咬後,切忌盲目拍死蟲體和硬拔,這樣容易刺激蜱蟲在皮表釋放更多病毒,而硬拔還會使蜱蟲的口器留在體內導致感染。

專家介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如果咬的不深,可以試著將酒精輕輕擦在蟲體上,或小心地用香菸或香火,慢慢地燻一燻,再用鑷子將其從體表拔除。如果咬得較深,要第一時間到醫院處置,嚴重的,醫生將進行局部切開取出蜱蟲。

醫生提醒:被蜱蟲叮咬後,有的患者會出現傷口紅腫現象,有的傷口則不明顯,發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多月,嚴重時可致森林腦炎。

因此,大家在野外遊玩時應包裹嚴實,做好防護工作,減少皮膚暴露在外。回家後馬上洗澡,並仔細檢查身體,如果發現被咬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處置。

蜂類蜇傷應就近就醫

不僅是蜱蟲,還有一種昆蟲也需要引起大家重視,那就是蜂類!大家可不要小看蜂類的傷害力,就在去年,廣西玉林9人慘遭黃蜂圍攻3死5傷!

據悉,9人在葬墳山結束後回家途中,遇到一群黃蜂,受驚的黃蜂蜇傷8人。傷者隨即被送醫救治,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被診斷為重傷,4人為輕傷。

(圖片來源:梨視頻)

專家介紹,如果被黃蜂蟄後1小時內不能得到有效治療,死亡率可達66%,且96%的罹難者扛不過5小時。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蜜蜂,如果被蜇傷後,也很危險。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著它身體裡的內臟,叫做「毒液腺」。蜜蜂蟄人時,常常會將毒刺遺棄在患者傷處。

而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還可使部分蟄傷者發生過敏反應。

而同蜜蜂不同,馬蜂刺人後會將蟄針縮回,還可繼續傷人。

一旦不小心被蜂類蜇傷後,可以緊急嘗試這樣處理:

1、立刻挑出蟄刺

在被蜇傷後,應該及時將留在傷口中的蜂刺取出。但要記住不要直接拔,而是要用挑。否則,蜂刺中殘留的毒液很可能會再次被擠出進入傷口內,加重病情。

2、用肥皂水或食醋中和毒液

在處理蜇傷時,要先認清蜂的種類。蜜蜂的毒液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氫鈉液塗敷蟄傷局部。而黃蜂蜂毒與蜜蜂相反,為弱鹼性,處理時應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傷處。

3、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被蟄後,如果局部紅腫發癢可先塗外用藥膏觀察。如果全身出現皮疹、噁心嘔吐、心慌憋氣、大小便失禁等不適症狀時,很可能出現了嚴重過敏,應該及時就醫,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4、就近就醫

蜂毒作用時間快,在醫院選擇上要採取就近原則,此前一位醫生就曾講述過一則慘痛的接診經歷。

患者家屬沒有選擇離家近的醫院,而是選擇去離家30分鐘的大醫院,結果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孩子遺憾去世。

最後,想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被蟄、被咬不當回事,不恰當的處理方式真的會有生命危險,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提高大家的重視!

更多閱讀:

第2個國仿他達拉非上市,比西地那非更具優勢?5個優勢可參考

性慾衰退,可以吃什麼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參茸鞭丸等7種怎麼選

克羅恩病到底多嚴重,真的不可治癒嗎?會對患者帶來怎樣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前一段時間,青島出現了20餘例蜱蟲叮咬,導致多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人死亡。近日,又有記者報導,南京市第二醫院7月以來已收治5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患者,而且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有二三十例,而往年一般只有五六例。
  • 毒蟲活躍 送你一份「夏季毒蟲咬傷急救手冊」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許多毒蟲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被毒蟲叮咬的新聞不絕於耳,這不,前幾天又有報導:有人因為隱翅蟲叮咬,出現休克。細思恐極!那麼南京地區夏季常見的毒蟲有哪些,當受到毒蟲傷害時,應該如何正確處理,為此記者採訪了江蘇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閔仲生,為您奉上一份最全的「夏季毒蟲咬傷急救手冊」。
  • 被蚊子毒蟲叮咬後怎麼辦? 夏季防蚊蟲處理辦法
    被蚊子毒蟲叮咬後怎麼辦(資料圖)這個季節因氣溫高、屋內溼氣重,常吸引一些喜陰的毒蟲潛伏家中,如蜈蚣、蟑螂等。一旦被毒蟲咬傷後,不必驚慌,可以自行簡單處理傷口,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很多人被毒蟲咬傷後,往往不以為然,用清水等衝洗,不僅效果不好,還會擴大手上中毒面積,毒汁會順著血液、淋巴進入人體各部位,通常被咬部位會出現紅腫、疼痛、皮疹現象,嚴重者甚至出現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症狀。因此,預防毒蟲叮咬尤為重要。菖蒲和艾葉對於驅除毒蟲有很好的效果,放一些在家中能有效驅除毒蟲。另外,在臥室內放置幾盒揭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毒蟲會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而躲避。
  • 廣西一男子被蟲咬不幸身亡,現在正是高發期!
    象州的夏天不僅有也正是各種蟲子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一堆的滋生蚊蚊蚊、蟻蟻蟻、蟲蟲蟲···它們一出動不僅大腿、小手被咬得滿是包又痛又癢還搞出了人命前兩天,南寧2名男子被不明蟲子咬傷,其中一人不治身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調查  今年夏季頻發毒蟲咬人病例  記者調查了解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曾出現過被恙蟎咬傷的病例。1999年,我省醫學科學家還發表了《江西省恙蟲病首例報告》,文中披露一名上高縣49歲男子被咬後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 林妙可被毒蟲咬傷 夏季毒蟲咬傷怎麼辦
    林妙可曬出被蟲子咬過、滿是紅腫的腳踝,稱拍電影過程中,竹林裡有一些毒蟲,雖然一直塗藥,但還是被咬了許多。在回復好友張籽沐的留言中,她也表示拍戲要穿劇組衣服,都在光腳。  網友留言:「好心疼」、「這畫面我還真不敢看」、「看著都好癢」。  延伸閱讀:被毒蟲咬傷怎麼辦?
  • 警惕不明毒蟲!一男孩被咬後呼吸急促神志模糊
    血液透析後,孩子才脫離危險;夏天毒蟲活動頻繁,大家要當心 「媽!媽!」8月10日凌晨,沙坪垻區曾家鎮清明村一所建好才兩年的平房裡,半夜傳來13歲男孩劉俊傑(化名)的呼救聲:「我遭啥子東西咬了!」 張鳳英(化名)一翻身,來不及穿鞋子就衝進兒子房間。
  • 路上看到這種東西要趕緊遠離!
    能致命的毒蟲——紅火蟻 這種紅火蟻咬人事件 在全國各地都多有發生 尤其是小朋友,好奇心一般較重 如果不看管好,有可能會出現觸碰現象
  • 這幾種致命毒蟲,大家務必小心
    夏日炎炎,正是蚊蟲的活躍期,蟲子咬傷人的事也大幅增多。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2)
    蜱蟲  毒蟲3號 蜱蟲  被蜱蟲咬要儘快就醫  蜱蟲咬人時常發生,對此,醫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它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被蜱蟲叮咬,如何處理很關鍵。據悉,曾有人被蜱蟲咬傷後,通過外科手術割掉皮肉以除去蜱蟲。2011年5月30日,記者曾在江蘇路青醫附院目擊了醫生除去蜱蟲的整個過程:先讓患者服用解毒藥物,將香柏油滴在蜱蟲身上進行局部封包(讓蜱蟲無法呼吸,其他類似物品可以代替香柏油)。
  • 路邊碰到小紅土堆趕緊遠離,可能是致命毒蟲紅火蟻窩
    毒蟲 —— 紅火蟻 一旦被它輕輕咬一口,輕則傷口紅癢化膿,至少半個月才能好,重則可能會導致休克,甚至是死亡!!!更可怕的是,這種危害性極大的毒蟲近段時間在很多地方成規模出現!這種紅火蟻咬人事件在全國各地都多有發生,被咬後若不及時救治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 身體被毒蟲叮咬了怎麼辦?不同毒蟲處理方式不一樣,記住這5種
    現如今人們生活壓力很大,為緩解工作壓力以及生活壓力,很多人會選擇在周末的時候去郊遊放鬆身心,不過有些人害怕郊遊,因為在野外會有很多的蟲子,有些蟲子有毒,一旦被叮咬對身體健康很不利,嚴重會危害生命,如果被毒蟲子叮咬,應該怎樣進行處理呢?
  • 又到蜱蟲活躍期,出遊當心各種會咬人的「蟲」!
    周末,天氣晴朗,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爸媽趕緊帶他到醫院,醫生說這是蜱蟲,隨後給龍龍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用鑷子把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又囑咐了龍龍媽媽一番。
  • 可怕毒蟲出沒,這地方一晚上4人被咬...緊急送醫
    可怕毒蟲出沒,這地方一晚上4人被咬......緊急送醫 2020-05-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想要餵奶不被咬,三大妙招一定要會
    很多母乳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開始長牙時一不小心就被咬了。 如何來處理這種情況呢? 寶寶長牙期間由於牙齦不適,很容易在吃奶時咬媽媽。
  • 這種蟲子進入活躍期,會吸血、傳病還會要人命!深圳曾有人中招!
    雖然多做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也理解大家在前段時間悶得慌,但君解還是要提醒下:去公園、景區等戶外地方,一定要當心這種蟲子!進入蜱蟲活躍期,被咬嚴重可致命!什麼是蜱蟲?當宿主進入它們活動範圍,會寄生宿主皮膚上,通過吸食血液維生。蜱蟲平時體型雖小,但吸血後身體脹大。常附著在人們皮膚較薄,又難以被發現的身體部位,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踝下方、腳趾間等。即將進入夏季,意味著蜱蟲進入活躍期。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近日來,市民被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頻頻發生。」7月4日,青島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 ...毛毛蟲|除蟲菊|蠍子|蟎蟲|毒蟲|皮膚|蠓蟲|螞蟻|跳蚤|蔬菜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1、蚊子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被蚊子叮咬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人群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
  • 夏日常見幾種毒蟲,看了這些就知道該如何應對
    夏季毒蟲多,經常有人被咬傷或者蜇傷。被毒蟲咬傷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