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蜱蟲活躍期,出遊當心各種會咬人的「蟲」!

2020-12-17 新湖南

周末,天氣晴朗,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爸媽趕緊帶他到醫院,醫生說這是蜱蟲,隨後給龍龍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用鑷子把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又囑咐了龍龍媽媽一番。

五月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出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浙江寧波一家醫院最近一個月就連續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寧波市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慧醫生介紹,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一般叮咬家畜、寵物,也會咬人。蜱蟲咬了人後,不容易弄掉,它會將自己的整個口器嵌進皮膚裡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只在產卵和蛻皮的時候才會自行脫落,一般要兩三天,隨著攝入人血,蜱蟲的體積也會變大,後面可以長到平時的十倍大小。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被蜱蟲咬傷後這樣處理

被蜱蟲叮咬後,有的患者會出現傷口紅腫現象,有的傷口則不明顯,發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多月。所以出遊回家後,建議回家馬上好好洗個澡,並且仔細檢查身體。

要提醒的是,蜱蟲吸血後還會往人體內鑽,很難拔下。所以當被蜱蟲叮咬後,切忌盲目使用拍死蟲體和硬拔的手段,這樣容易刺激蜱蟲在皮表釋放更多病毒,而硬拔還會使蜱蟲的口器留在體內導致感染。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將酒精擦在蟲體上,殺死蜱蟲後用鑷子將其從體表拔除。如果沒有完全取出,應立即就醫。儘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應穿長袖衣服,紮緊褲腿。

同樣要小心這些蟲子

恙蟲恙蟲叮咬人時會分泌一種酶使人麻痺,所以叮咬後98%都會產生焦痂,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房下、會陰部等隱秘位置。恙蟲病首發症狀是高熱,除了眼睛紅,會有皮膚紅腫、四肢麻痺、噁心嗜睡等。

應對方法:如果野外活動後出現長時間高燒不退,且腰、腋窩、腹股溝等處發現焦痂,應及早就醫。

隱翅蟲皮損為條狀、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皰及小膿包,附近淋巴結常腫大。

應對方法:避免接觸,如遇蟲落在皮膚上,不要在皮膚上拍死它,而應把它彈走。夜間應關好紗窗,睡眠時放下蚊帳,以免毒蟲進入。如被咬,應內服抗組胺藥,外塗解毒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有激發感染者用抗感染藥。

蜈蚣 被蜈蚣咬傷後傷口是一對小孔,局部表現為劇烈疼痛、瘙癢,全身表現為頭痛、發熱、噁心嘔吐、抽搐及昏迷等。若被大蜈蚣咬傷,甚至會造成局部組織壞死。

應對方法:若無法立即就醫,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蘇打水等鹼性液體衝洗傷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後包紮,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塗抹傷口。

蜜蜂被蜜蜂蜇傷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和瘙癢,還會伴有紅腫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應。如果身體被蜂群蜇傷多處,常引起發熱、頭痛、頭暈、噁心、煩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狀。

應對方法:應用針尖或鑷子挑出蜂針,將傷口四周皮膚捏起,擠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蘇打等鹼性溶液擦洗傷口,局部塗解毒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傷口腫脹時可冷敷,如果引發局部或全身皮膚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蚊子蚊子叮咬留下的傷口紅腫、癢、痛,十分難受,甚至會傳染登革熱、瘧疾、腦炎等。

應對方法:使用清涼油、風油精等驅蚊用品,或在傷口處塗抹鹼性的肥皂水、鹽水軟化紅腫、緩解癢痛。

蟎蟲蟎蟲叮咬人體後皮損為圓形紅色斑疹、丘疹或丘皰疹,中心可見到針尖大小的疹點,少數可為大小不等的風團,頂端可有小皰。

應對方法:被咬可內服抗組胺藥及外塗解毒搽劑,有繼發感染時,可適當使用抗生素。平時注意居室內空氣流通,保持乾燥,日曬草蓆、被褥,避免和貓狗等寵物親密接觸。

總之,到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時,儘量少在陰溼的草叢、樹林裡久留,尤其不要在這個季節坐臥在草地上。如發現可疑症狀,記得儘快就醫。

王圓媛

[責編:殷映月]

[來源:大眾衛生報]

相關焦點

  • 又到高發季!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嚴重可致命!出遊尤其當心……
    新餘發布往期熱文推薦五一小長假又逢天氣不錯出遊的人也不在少數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蛇蟲出動的季節該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慧告訴記者,麻藥起效以後,醫生用鑷子把死死咬著龍龍的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同時叮囑龍龍媽媽,雖然蟲子取下來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孩子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一定要馬上來醫院就診。每年四五月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每年四五月,都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
  • 出遊當心,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被這種昆蟲咬上,嚴重可致命!
    五一小長假又逢天氣正好出遊的人也不在少數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浙江寧波一家醫院▲一位患者耳朵被蜱蟲死死咬住10歲男孩爬山回來,肚子上多了一隻蟲近日,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玩得很開心。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網絡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
  • 今年蜱蟲好像挺活躍5月就有人被咬了
    有人身上出現異常「黑點」    日前,大連市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兆研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自述前日發現大腿部有「黑點」,因在農村生活,知道有可能是被蜱蟲叮咬了,便自行用酒精溼敷患處嘗試取出,但沒成功,因此來醫院就診。經診斷,的確是蜱蟲叮咬。無獨有偶,該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唐春蕾在近日也接診了一位被蜱蟲叮咬的7歲女孩。
  • 男孩被蜱蟲叮咬 媽媽自行拔蟲不當導致發熱生病
    原標題:男孩被蜱蟲叮咬,媽媽自行拔蟲不當導致發熱生病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16日訊(記者柯美學 通訊員史威韡)一名男孩不幸被蜱蟲叮咬,媽媽自行拔蟲不當,導致孩子生病,發熱幾天不退,送到武漢救治。16日,這名男孩在武漢市普仁醫院治癒出院。 這名10歲的男孩叫樂樂(化名),來自洪湖。
  • 又到高發季!浙江一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嚴重可致命!五一出遊千萬...
    五一小長假,又逢天氣正好出門踏青的人也不在少數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蛇蟲出動的季節每年四五月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每年四五月,都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寧波市中醫院急診科統計,最近一個月,醫院收治了十幾位蜱蟲咬傷的患者,所幸經過及時處理,都沒有引起嚴重後果。「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
  • 這種蟲子進入活躍期,會吸血、傳病還會要人命!深圳曾有人中招!
    雖然多做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也理解大家在前段時間悶得慌,但君解還是要提醒下:去公園、景區等戶外地方,一定要當心這種蟲子!進入蜱蟲活躍期,被咬嚴重可致命!什麼是蜱蟲?蜱蟲平時體型雖小,但吸血後身體脹大。常附著在人們皮膚較薄,又難以被發現的身體部位,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踝下方、腳趾間等。即將進入夏季,意味著蜱蟲進入活躍期。大家在戶外一定要注意,別把忠告當耳邊風,最近已經有人中招了!
  • 寧波一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被蜱蟲咬傷患者 假期出遊一定當心
    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浙江寧波一家醫院最近一個月,連續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醫生提醒,嚴重的咬傷可能致命!10歲男孩爬山回來肚子上多了一隻蟲上個雙休日,天氣晴朗,寧波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玩得很開心。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
  • 奪命蜱蟲怎麼防?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疾控專家為你支招
    &nbsp&nbsp&nbsp&nbsp炎炎夏季,各種蚊蟲叮咬導致的疾病也進入高發期。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在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蜱蟲雖然廣泛存在於全國各地,但相對來說城市較少,市民只要掌握好預防措施,就不必太過擔心。
  • 10歲男孩遭蜱蟲叮咬,媽媽自行拔蟲不當致感染髮熱
    一名男孩不幸被蜱蟲叮咬,媽媽自行拔蟲不當,導致孩子生病,發熱幾天不退,被送到武漢救治。16日,這名男孩在武漢市普仁醫院治癒出院。這名10歲的男孩叫樂樂(化名),來自洪湖。幾天前,樂樂到水邊玩。回家後,他覺得腿上很癢,還有點疼。樂樂的媽媽掀開他的褲腿一看,發現他的腳腕上有一個黑色的蟲子,正咬在皮膚上。
  • 有醫院一個月內接診十幾例,五一出遊一定要當心
    一位患者耳朵被蜱蟲死死咬住 10歲男孩爬山回來肚子上多了一隻蟲上個雙休日,天氣晴朗,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玩得很開心。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 被蜱蟲叮咬,易感染森林腦炎等傳染病,或危及生命……
    眼下春暖花開,五一假期臨近,正是外出遊玩踏青的好時機,但是大家在親近自然、選擇戶外活動時也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護,防止蜱蟲叮咬。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人被它咬過,別小看這種小蟲,被咬一口可能危及生命。  出遊當心蜱蟲!
  • 市民家中發現咬人蟲子懷疑是蜱蟲 專家稱是跳蚤
    張女士在家中發現了一種咬人蟲子,她懷疑是蜱蟲。張女士懷疑這是蜱蟲。「7月10日晚上,睡覺睡到凌晨兩點,我就被蟲子咬醒了,開了燈,發現身上紅了一大片,還有好多小疙瘩,我以為是家裡有蚊子,就拿起噴霧劑噴藥,可睡下後沒多久又被咬醒了。」張女士說,隨後接連幾天,都是在凌晨2點多被咬醒的。   7月13日,張女士凌晨醒來後,開始認真尋找,到底是什麼咬得自己奇癢無比。「我開了燈在被子上、床上仔細尋找,終於發現了咬人的蟲子。
  • 當心!又到高發期!安徽一女子險些喪命!
    提到蜱蟲 想必不少人都從新聞上 見識到它的可怕 每年夏秋兩季 都是蜱蟲活躍的季節
  • 這種小小的"奪命蟲"又進入活躍期!被它咬住後別硬拽
    接診的應航宇醫生說:「我們一看就知道是蜱蟲,屬於硬蜱的一種,它咬人的時候會放出一種麻醉劑,所以人被咬的時候往往沒有感覺。」蜱蟲鑽得蠻深,應航宇醫生在門診手術室,用手術刀小心翼翼地取出蜱蟲後,並對傷口進行了抗感染等治療。應航宇醫生叮囑孫先生,這20天裡如果發生高熱的話,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 蜱蟲咬人會致死 一旦被咬千萬不要生拉硬拽
    繼外地出現蜱蟲咬人致死事件之後,武漢近日也有人被蜱蟲咬傷,不過經過救治已脫離危險。  十天前,武漢大一女生小楊和室友到江夏區野外踏青,玩了大半天后,小楊覺得有些累,就坐在草叢中歇息了近1個小時。回去後,小楊洗澡時發現左小腿上有個黃豆大小的黑蟲,略有點痛,於是趕緊用手拍落。當晚,小楊就感到頭痛、腹痛,並開始發燒,大家還以為小楊感冒了。
  • 五六月正是這種「毒蟲」活躍期,要警醒!被咬處理不當真會要人命
    但需要注意的是,五六月份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出門在外,要謹防被蜇傷、咬傷!五六月份:蜱蟲咬傷多發期就在這個月,家住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閆大姐帶著女兒在湖邊散步,偶爾還會挖幾顆新鮮的野菜。晚上回家後,閆大姐感覺頭皮發癢,一摸頭上竟有一個硬塊。
  • 「蜱蟲咬人致死」倒逼科普教育
    剛剛辦理出院的52歲李師傅(化姓),來自盱眙,家裡短短一個月當中三人因蜱蟲叮咬致病,其中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蜱蟲病」去世。(7月4日《揚子晚報》)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致兩人身亡,令人難以釋懷。同時,今年4月以來,僅南京鼓樓醫院,便收治了17例蜱蟲病患者,令人憂慮。再者,南方已經出現了蜱蟲病「人傳人」的病例,更令人震驚。可見,預防蜱蟲叮咬及蜱蟲病,顯得十分重要。
  •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前一段時間,青島出現了20餘例蜱蟲叮咬,導致多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人死亡。近日,又有記者報導,南京市第二醫院7月以來已收治5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患者,而且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有二三十例,而往年一般只有五六例。
  • 警惕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煙燻火燎能讓蜱蟲鬆口嗎?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鶴佳 楊揚 富賾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每年6-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蜱蟲叮咬導致發病的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