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煙燻火燎能讓蜱蟲鬆口嗎?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鶴佳 楊揚 富賾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每年6-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蜱蟲叮咬導致發病的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

蜱蟲,體型只有芝麻粒大小,吸過血的雌蜱體重會增加80到120倍,咬人後不疼不癢,不易發現。很多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蜱蟲咬過,等到急性發病入院後,做血液檢查才被確診。

煙燻、塗酒精等自行處置的方法能讓蜱蟲鬆口嗎?蜱蟲叮咬導致的布尼亞病毒感染是怎麼回事?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求證專家,給出答案。

警惕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40度高熱、咳嗽乏力、血小板減少,南京的王女士在兩個多月前採茶後突發身體不適,沒想到是因為蜱蟲叮咬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隨後的血清檢測證實了專家的判斷,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經過近一個月的對症治療,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並最終康復出院。今年上半年,江蘇省人民醫院陸續接診37位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患者。

在南京市第二醫院,被蜱蟲叮咬前來就診的患者也比往年要多。《新聞超連結》採訪了南京市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鄭以山。

鄭以山表示:「到目前為止,重症病例20幾例,有幾個病人的病情明顯比往年來得急。普通的發病有好幾十例,肯定比往年多。」

蜱蟲叮咬主要會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還有一部分病人會發生全身炎症反應,昏迷、心肌損傷、爆發性腦炎和心肌炎,如果病情進展快,會有生命危險。不過大部分病人只要及時就診,都可以搶救過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布尼亞病毒到底是什麼?除了蜱蟲,還會出現在哪兒呢?

鄭以山表示:「布尼亞病毒是由白蛉病毒屬布尼亞病毒亞種感染的。它是由蜱蟲這一類節肢動物的幼蟲叮咬人以後傳播過來的。有研究發現,牛、羊、豬、狗等動物血內也查到病毒載體和核酸。在疫區裡這些動物身上也有。通過人的話,大部分人都有明確的蜱蟲叮咬史。」

從就診情況看,蜱蟲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那麼布尼亞病毒會不會人傳人呢?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金柯表示:「蜱蟲叮咬是傳播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最主要途徑,當然也可能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大家不用太擔心,只要不與感染者親密接觸,做好防護,也不用過於擔心會被傳染,大家不必恐慌。」

應由醫生操作取下蜱蟲

蜱蟲吸血有個特點,它的頭部包括口器是深深扎進皮膚裡的,如果生拉硬拽,很容易將蜱蟲頭部留在皮膚內,增加感染風險。鄭以山提醒:「煙燻火燎民間土方法,可能會讓蟲子鬆口掉落,但並不一定能去除病毒,在我們醫院急診科,已經比較有經驗了,總結了一系列方法和技巧,我們找到叮咬的部位,用外科美容的小刀片把叮咬的部位切開,把它口器挖掉、清除掉,然後做消毒處理。從目前來看,在我們這兒處理的病人,基本上回去都沒有發生明顯的感染。但也有一部分人被叮咬後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蟲子很小,疼痛感也不是很明顯,從我們這兒收治的病人來看,大部分都沒有經過早期叮咬後的初期處理。」

蜱蟲在哪裡出沒?

蜱蟲最主要的寄居地為雜草地、樹木、牆壁、地面和雜物縫隙中,出遊時儘量選擇顏色淺的長褲長袖,同時要紮緊褲腳、袖口和領口。外露的手和頸部可以事先塗抹一些祛蟲的藥水,儘量不要到荒草地、灌木叢裡嬉戲,外出儘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地長時間坐臥。

鄭以山提醒,對於野生動物應保持距離。「家養的動物身上沒有明顯發現(蜱蟲),現在家養動物比較衛生。但是野外的這些動物,野貓、野兔等身上有蟲子叮咬,所以現在也提倡不要吃野生動物,不要接觸野生動物,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焦點

  • 高度警惕:蜱蟲叮咬所致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
    據報導,截至目前今年已發現57例蜱蟲叮咬所致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其中江蘇省發現37例,青島發現20例,死亡4例。 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主要症狀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和/或白細胞減少,少數患者可出現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浙江一家四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兩人去世:謹防蜱蟲叮咬
    蜱蟲 視覺中國 資料圖8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該院了解到,他們四人是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外公在戶外工作,因被蜱蟲叮咬最先感染,外婆、小李、大姨在照顧他時經人際間二次傳播感染。
  • 我國多地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者 外出謹防蜱蟲叮咬
    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 果君)近日,江蘇南京的王女士出現了發燒、咳嗽等症狀,就診後發現血小板迅速減少,最終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 Virus)。據悉,目前我國多地出現了感染者。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以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已陸續接診37位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患者。
  • 疑因蜱蟲叮咬 浙江出現5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黃醫師說,他感染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應該是隨手摳掉的蟲子帶來的,「蟲子根據患者的描述,是蜱蟲」。一例重症患者入院時,醫生拍下蜱蟲叮咬在大腿上。重症病例2 菜農肖大姐怕風怕水以為得了狂犬病肖大姐,60多歲,淳安菜農。
  • 市民採茶後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提醒:4到10月要提防蜱蟲叮咬
    日前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記者了解到,僅2020年上半年以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已陸續接診37位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患者。65歲女士採茶後持續高熱今年65歲的王女士住在南京市溧水區,家裡有幾畝茶園。
  • 遇到「蜱蟲叮咬」別硬拔!江蘇已出現多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圖片來源:江蘇公共·新聞頻道察覺不對後的家屬將王女士帶到當地醫院檢查,又轉院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最終找到了根源,原來王女士是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她(王女士)的血常規裏白細胞、血小板呈現一個進行性下降的情況。」
  • 金斯瑞傳染病系列4|新型布尼亞病毒
    隨後,王女士被送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經過仔細檢查,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什麼是新型布尼亞病毒?布尼亞病毒(Bunya 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節段負鏈RNA病毒。蜱蟲作為能傳播多種病原體的節肢動物,本身是不致病的,在叮咬人類或動物後,會將其體內的病原體傳播給宿主,是一種僅次於蚊蟲的重要病媒生物。
  • 「江蘇37人感染新型病毒」,竟是因為小小蜱蟲?
    夏季蜱蟲十分活躍,因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報導時有發生。最近報導,江蘇省因蜱蟲叮咬已有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05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是在中國首次被報導的一種新發出血熱, 經蜱蟲叮咬傳播,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新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患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消化道症狀, 嚴重病例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武漢上報蜱蟲叮咬後感染死亡病例
    湖北日報訊(記者餘瑾毅、通訊員譙玲玲、李青)6月23日,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獲悉,武漢市第一醫院近期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報了一起被蜱蟲叮咬後感染布尼亞病毒的死亡病例。該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僅10天左右,為市民敲響警鐘。
  • 蜱蟲叮咬致六安5人死亡 官方:會傳播一種布尼亞病毒
    原標題:蜱蟲叮咬致六安5人死亡 官方:不會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安徽商報報導 近日,有網友稱六安市出現因蜱蟲叮咬導致登革熱死亡病例。7月10日,六安市衛健委和金寨縣古碑鎮相關部門對此進行回應時表示,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該病會傳染並非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金寨縣人民政府官網7月9日發布消息稱,今年4月以來,該縣先後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例,並導致5人死亡。
  • 八旬老翁陰囊處發現蜱蟲附著!提醒:謹防蜱蟲叮咬!
    醫院急診科主任孫明良告訴記者,當時醫院專家組進行了討論,猜測可能是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或者是登革熱。按照規範,血樣被上送到東陽市疾控中心檢測。患者來自一個挨著山的村莊,家人回憶,村子裡有狗死亡,身上發現了蜱蟲。蜱蟲是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急診科隨即對患者做了第一次全身檢查,腋下、膕窩、腹股溝都查了,沒找到蜱蟲叮咬痕跡。
  • 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今年,江蘇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家住南京市王女士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後,發現自己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今年以來,她是江蘇省人民醫院接診的第37位感染者。
  • 蜱蟲叮咬兩人去世 究竟是何種病毒如此兇猛?
    一家四口接連被病毒擊中,其中,外公、外婆相繼因此離世,還有兩人病情危重。究竟是何種病毒如此兇猛?經過一番抽絲剝繭,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專家發現,這家人感染的都是新型布尼亞病毒,而之所以感染了這種病毒,極有可能與蜱蟲叮咬有關。
  • 江蘇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專家:夏季易發生,警惕人傳人
    「感染病毒後,患者會出現血小板迅速減少、白細胞減少,最終導致患者體內出血(腦出血)或多器官衰竭。」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新型布尼亞病毒基因組及其編碼蛋白。隨後,王女士被送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經過仔細檢查,王女士竟被感染上了「新型布尼亞病毒」。 「入院之初,王女士情況比較危急,心、肺、循環等多臟器功能衰竭。」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金柯介紹,專家就高度懷疑是通過蜱蟲叮咬傳播的。
  • 浙江一個家族四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7月初,小王和大姨沈女士(化名)被相繼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感染科。他們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這是一種主要經蜱蟲叮咬後傳染的病毒,一旦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往往起病急,進展快,患者會有多臟器的累及,甚至失去生命。  「我們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 【中國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 60人感染7人死亡 專家:警惕人傳人...
    【中國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 60人感染7人死亡 專家:警惕人傳人】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名王姓女子日前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經就診後,發現血小板迅速減少,最終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 Virus),據悉該區同醫院在進入今年後,已有37人感染,安徽省也在4月之後,出現23個感染者,其中5人死亡
  • 蜱蟲叮咬致兩人去世 專家:去草木茂密處做好保護措施
    經過一番抽絲剝繭,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專家發現,這家人感染的都是新型布尼亞病毒,而之所以感染了這種病毒,極有可能與蜱蟲叮咬有關。一家四口接連病倒,原來是病毒在作祟患者小吳(化名)今年21歲,上虞人,被送到浙大邵逸夫醫院時,他已經發熱3天,伴有腹瀉,噁心嘔吐,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頸部有少許瘀點。值班感染科季淑娟副主任醫師判斷,患者應該是受病毒感染,但不確定具體是什麼病毒。
  • 蜱傳疾病進入高發期,市民應提高警惕防止蜱蟲叮咬
    膠東在線7月7日訊(通訊員 劉正毅 馮雪英) 夏季到了,市民的戶外活動日漸增多,但在外遊玩或者幹農活的時候,要警惕一種叫做蜱蟲的生物。
  • 新型病毒導致高熱、出血,危重症死亡率高達70%!已有人中招!
    安吉63歲的洪師傅前段時間就遭了殃,持續發燒的他被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力救治,才有驚無險地撿回一條命,而罪魁禍首竟是一隻蜱蟲。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專家提醒:野外出行,警惕蜱蟲叮咬。
  • 寧波市報告2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病例 正在救治
    5月14日,經寧波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他們為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  出現急性發熱、血小板減少要警惕  據了解,以新布尼亞病毒感染為代表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一類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發熱起病(體溫≥38℃),大多數有噁心、嘔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乏力表現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