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咬人致死」倒逼科普教育

2020-12-22 東方網

  記者3日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今年4月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17例蜱蟲病患者,其中有兩例已經死亡。剛剛辦理出院的52歲李師傅(化姓),來自盱眙,家裡短短一個月當中三人因蜱蟲叮咬致病,其中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蜱蟲病」去世。(7月4日《揚子晚報》)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致兩人身亡,令人難以釋懷。同時,今年4月以來,僅南京鼓樓醫院,便收治了17例蜱蟲病患者,令人憂慮。再者,南方已經出現了蜱蟲病「人傳人」的病例,更令人震驚。可見,預防蜱蟲叮咬及蜱蟲病,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從尊重科學、維護群眾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有關專家及時站出來,對「蜱蟲咬人致死」進行釋疑解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據資料介紹,蜱蟲主要集中在山區、丘陵和森林地帶的農村地區,而發病的人群,主要是經常在戶外勞動或熱衷野外運動的人。蜱蟲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一種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染,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感染。基於此,專家提醒,一方面,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並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另一方面,一旦有人被蜱蟲叮咬發病,家人特別是陪護的家屬,要注意自我保護,避免傳染。

  但是,在自然災害和「毒蟲」頻發的今天,有關部門及其專家,僅止步於對「蜱蟲咬人致死」現象進行簡單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因為,即便公眾弄明白了「蜱蟲咬人致死」的問題,但之後仍然有更多有毒植物或動物被發現,讓專家們疲於解釋,而誤了科學研究的大事。對於「蜱蟲咬人致死」事件,僅憑專家解釋,顯然是不夠的。疾控和醫療機構,有責任不斷提高對蜱蟲病的防治能力,同時也有義務向全社會普及防治「毒蟲」的相關知識。

  換言之,蜱蟲咬人致死,倒逼科普教育。事實上,越是發生了自然災害或「毒蟲咬人」事件,越是有關部門普及自然災害、「毒蟲」常識和預防方式的最好時機。有關部門及專家,應抓住這個機會,就自然災害和「毒蟲」的形成及防治,鍥而不捨地開展科普教育;同時,讓信息公開更加及時和透明,讓謠言不攻自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普及科技知識,讓人們認識大自然,與防治「毒蟲」同等重要。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奪命蜱蟲怎麼防?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疾控專家為你支招
    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在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蜱蟲雖然廣泛存在於全國各地,但相對來說城市較少,市民只要掌握好預防措施,就不必太過擔心。&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奪命蜱蟲怎麼防?
  • 蜱蟲咬人會致死 一旦被咬千萬不要生拉硬拽
    繼外地出現蜱蟲咬人致死事件之後,武漢近日也有人被蜱蟲咬傷,不過經過救治已脫離危險。  十天前,武漢大一女生小楊和室友到江夏區野外踏青,玩了大半天后,小楊覺得有些累,就坐在草叢中歇息了近1個小時。回去後,小楊洗澡時發現左小腿上有個黃豆大小的黑蟲,略有點痛,於是趕緊用手拍落。當晚,小楊就感到頭痛、腹痛,並開始發燒,大家還以為小楊感冒了。
  • 隱翅蟲咬人致死?
    日期:[2016年03月1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4] 隱翅蟲咬人致死 醫生:可致皮膚過敏但不致死 近日,微信朋友圈上出現了這麼一則信息,「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一些市民看到這則信息後,對這種小蟲感到害怕。那麼,隱翅蟲真的能「毒」死人嗎?
  • 蜱蟲咬人後有什麼症狀
    蜱蟲咬人後有什麼症狀 被蜱蟲咬傷後,可能發作「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與蜱蟲攜帶的無形體及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有關。潛伏期1至2周,起病較急。表現為持續高熱,體溫可達40℃。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小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特點。
  • 被昆蟲叮咬能致死?夏天謹防昆蟲傳播的這些疾病
    微信朋友圈中為了獲得高點擊而進行的虛假宣傳早就已經不是秘密了,可怕的是很多人還在「非常自覺」的進行轉發,然而實際上,每年被昆蟲咬傷致死的案例本來就非常的少,而且這些昆蟲多還是攻擊性較強的蜜蜂、馬蜂類的昆蟲。其實,被昆蟲咬傷致死這個說法並不至於引起恐慌。真相目前,微信圈中常見的幾種奪命大魔王無非就是如下幾種昆蟲:蜱蟲、隱翅蟲、毛蟲。
  • 市民家中發現咬人蟲子懷疑是蜱蟲 專家稱是跳蚤
    張女士在家中發現了一種咬人蟲子,她懷疑是蜱蟲。張女士懷疑這是蜱蟲。「7月10日晚上,睡覺睡到凌晨兩點,我就被蟲子咬醒了,開了燈,發現身上紅了一大片,還有好多小疙瘩,我以為是家裡有蚊子,就拿起噴霧劑噴藥,可睡下後沒多久又被咬醒了。」張女士說,隨後接連幾天,都是在凌晨2點多被咬醒的。   7月13日,張女士凌晨醒來後,開始認真尋找,到底是什麼咬得自己奇癢無比。「我開了燈在被子上、床上仔細尋找,終於發現了咬人的蟲子。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網絡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
  • 蜱蟲叮咬有致死風險:蜱蟲叮寶莫慌張,勿要強拔是關鍵
    蜱蟲叮咬有致死風險:蜱蟲叮寶莫慌張,勿要強拔是關鍵 2020-10-11 0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夏季謹防蜱蟲鑽入體內,嚴重可致死!醫生:遇蜱蟲叮咬記住四不要
    醫生提醒,近期也是蜱蟲的活躍期,這時,人們出去玩最容易被蜱蟲咬傷。在夏天人們比較容易出汗,而且穿衣也比較涼快,露在外面的皮膚就很容易成為蜱蟲叮咬的目標。什麼是蜱蟲,怎麼判斷是否被蜱蟲叮咬了?蜱蟲又稱草別子、草爬子、牛蝨、草蜱蟲等。一般常蟄伏在草叢裡,或者寄宿在動物身上。
  • 高溫來襲 小心蜱蟲出沒
    高溫來襲,有一種蟲子也變得特別活躍,它芝麻粒大小,咬起人來不疼不癢,卻能傳播致死病毒,危害極大,它就是蜱蟲!近期,江蘇疾控發布提醒,蜱蟲病進入發病高峰期,市民要注意防範。今天(8月17日),記者走訪發現,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相關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
  • 又到蜱蟲活躍期,出遊當心各種會咬人的「蟲」!
    爸媽趕緊帶他到醫院,醫生說這是蜱蟲,隨後給龍龍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用鑷子把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又囑咐了龍龍媽媽一番。五月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出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浙江寧波一家醫院最近一個月就連續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
  • 「奪命蜱蟲」再出沒!八旬老太被不明飛蟲叮咬鑽進皮肉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奪命蜱蟲」再度現身!26日,鎮江揚中市人民醫院介紹,該院收治了一名被蜱蟲叮咬的八旬老太。所幸送治及時,蟲體被完整取出,目前老太已無大恙。衛生院醫生初步診斷為蜱蟲叮咬,並多次嘗試取出,但都沒有成功。隨即,家人又帶著老人來到揚中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當天接診醫生唐敬仔細查看患處後,立即為老人進行紅腫部消毒,並確認元兇是一隻「奪命蜱蟲」。考慮蜱蟲叮咬時間久、蟲體大,如強行拔出,一旦斷裂,殘餘蟲體留在體內將造成更大傷害。
  • 北京昌平確認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已全面排查
    提醒:蜱蟲叮咬切忌用手抓 切莫自行取出近日,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龍澤苑西區多名居民發現疑似蜱蟲,已有一名居民和多隻寵物狗被叮咬。去年,山東多地就發現過蜱蟲叮咬導病、致死事件。這次蜱蟲咬人事件再次將種小小「吸血鬼」拉回人們的視線。因為蜱蟲經常出現在一些農村、草地、森林、農田裡,所以在城市「露面」機率很小。
  • 內地12省份至少33人因被蜱蟲叮咬染病死亡
    河南18人被蜱蟲叮咬致死 追蹤近年來,河南省信陽等地區相繼發現並報告發生被蜱蟲叮咬後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例,18名患者因多臟器損害,救治無效死亡同樣的情況在山東省蓬萊市也出現過,蓬萊一家醫院的醫生透露,僅截止到7月14日,他們一家醫院接收的蜱蟲叮咬致死患者就達到11例。 雲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吳超科長昨晚表示,雲南近年來也有蜱蟲叮咬人散發病例報告。傳播:可通過血液傳播衛生部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已知的無形體病傳播途徑有兩種方式。它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
  • 緊急擴散||蜱蟲叮咬嚴重可致死!不得不看的預防技巧
    夏季防蟲攻略,一定要記得:①出遊時最好穿長衣長褲,不要穿露腳的鞋,把褲腳紮緊,可防蜱蟲、恙蟲等 ②清理家中澆花等留下的積水可防蚊蟲滋生 ③常打掃衛生再輔以藥物,可讓蟑螂無處可藏 ④家裡的床墊、被子可能會有臭蟲出現,要經常換洗床上用品。⑤最重要的是:目前住院的幾名患者病情較重的共同原因,就是在發現蜱蟲叮咬後,他們都自行將蜱蟲從身體拔除。
  • 南京二院收治多例蜱蟲叮咬重症患者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高溫來襲,有一種蟲子,也變得特別活躍,它芝麻粒大小,咬起人來不疼不癢,卻能傳播致死病毒,危害極大,它就是蜱蟲!近期,江蘇疾控發布提醒,蜱蟲病進入發病高峰期,市民要注意防範。
  • 河南多人遭蜱蟲咬傷身亡 專家稱陝西尚無病例
    據楊教授介紹,夏天屬於毒蟲咬人引發疾病的高發季節,尤其在偏遠農村地區。農民朋友下地耕作時最好在裸露部位塗擦驅蟲劑,能有效地減少毒蟲叮咬。目前陝西地區尚未出現被蜱蟲叮咬後致人死亡的病例。【蜱蟲形態】蜱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
  • 齊魯網對話蓬萊蜱蟲叮咬康復者 致命蟲或為「草爬子」
    齊魯網蓬萊9月9日訊(記者 張曉博)根據媒體的報導和齊魯網記者的實地調查,蓬萊因蜱蟲叮咬致死的病例已經為數不少。這種致命的大毒蟲到底是什麼?是不是突然間出現在了蓬萊的漫山遍野?9日下午,記者在蓬萊南吳家村見到了一位曾被一種叫「草爬子」咬傷並已經逐步康復的患者王女士。
  • 八旬老翁陰囊處發現蜱蟲附著!提醒:謹防蜱蟲叮咬!
    患者來自一個挨著山的村莊,家人回憶,村子裡有狗死亡,身上發現了蜱蟲。蜱蟲是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急診科隨即對患者做了第一次全身檢查,腋下、膕窩、腹股溝都查了,沒找到蜱蟲叮咬痕跡。很快,東陽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出具——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急診科對患者進行了第二次更為細緻的全身檢查,終於在其陰囊的皮膚褶皺內,發現了一隻蜱蟲。
  • 【樂派課堂】蜱蟲狗-體外蜱蟲防治
    蜱蟲叮咬可傳播多種疾病 全世界已發現的蜱約800餘種,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此次河南商城傳播疑似無形體病的,是全溝硬蜱。它為褐色,須肢為細長圓筒狀,廣泛分布於東北和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等地,是我國森林腦炎的主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