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馬。光刻機這一代表著全球頂尖技術水平的科技產品,一直以來都被國外巨頭公司所壟斷,中國公司即使花費巨資進行購買都被拒之門外,曾經國內晶片巨頭公司中芯國際拿出近10億元購買了一臺ASML的7nm光刻機,但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這臺光刻機至今都還未運到國內。
沒有頂級的光刻機去製造晶片,那就只能花錢去購買晶片,這也導致了我國每年都要花費很大一筆錢去進口晶片,根據一份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在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就超過了3000億美元,位列商品進口排行榜的第一名,遠超石油和其他商品。
但從這份晶片進出口數據也能看出,2019年進口晶片的金額相比於2018年有所下降,這也代表我國在光刻機研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晶片我們已經完全擺脫了國外的依賴,達到了自給自足。
在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後,是國內企業同心協力的成果,據國內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公布的消息顯示,在2017年時,中芯國際就完成了28nm晶片的量產,兩年後的2019年,它又完成了14nm製程晶片的量產,而根據中芯國際CEO梁孟松所說的,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完成了7nm晶片技術的攻關,不出意外的話,在今年內就能看到中芯國際所生產的7nm製程國產晶片。
除了企業之外,國內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也宣布入局光刻機,在2020年的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接受採訪時宣布將會把光刻機等被國外「卡脖子」的技術,列入到中科院的科研清單裡面,併集全院之力進行技術攻克。
果然,在幾個月之後,中科院的入局就起到作用了,國產光刻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根據中國雷射巨頭大族雷射所宣布的好消息顯示,目前它們公司旗下所研發的3-5μm解析度的國產光刻機已經正式實現了小批量銷售。
為什麼將大族雷射此次研發的光刻機稱之為國產呢?因為根據消息顯示,大族雷射已經將90%的核心零部件實現了國產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不過可惜的是,這次大族雷射所研發的3-5μm解析度光刻機並不能完成手機處理器晶片的生產,因為它主要用於5G通訊配套分立器件、LED、Mini/Micro-LED新型顯示器件的生產和製造。
曾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說過,華為目前的困難,是設計出來的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來。這也一下子點出了國內在晶片製造領域的技術薄弱。雖然這次大族雷射完成了3-5μm解析度光刻機的技術攻關,並且成功實現了量產並且銷售。
但在高端程光刻機這方面,我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可只要在給科研工作者一點時間,相信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
就如同我國在高鐵、北鬥導航、大型挖泥船、盾構機等領域的突破一樣,只要肯下功夫,夢想終究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