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若非中國這項科技強於美國,我們絕不可能花44億購買

2020-12-17 婷觀環宇

中國的科技實力在不斷的進步,如今在世界上也是佔有了很大的比重,很多國家都已經開始仰仗中國的技術,這也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實力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結果,其實這也是美國為什麼會開始忌憚中國的原因所在,畢竟美國本身就是依靠技術壓制全球的。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時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如今,世界上仍在爆發許多戰爭,好在由於中國強大的國力,敵人不敢輕易針對我們,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並且很多國家都開始盡全力發展軍事科技。

我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如今也是有了不俗的實力,我國的軍事科技實力在世界上也是頂尖的水平,這一點美國也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中國的強大。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一項頂尖的科技。日本科學家:若非中國這項科技強於美國,我們絕不可能花44億購買!

所有國家都看到了無人機的威力和威脅。中國目前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究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彩虹」和「暗劍」無人機,性能卓越,隱身性和機動性極強。在當前的模擬戰場上非常出色。日本在這一領域相對薄弱。

日本不久前透露,它將投資44億日元研發高性能雷射和微波武器,目的是應對中國的無人機技術。日本媒體認為中國和美國的無人機技術都很高,相比之下,中國無人機技術確實更深一些,而且我國還專門研發出一個「蜂群」戰術,更是連美國都十分的忌憚。

美國專家曾經說過,想要對付中國的無人機,美國在技術上必須超越中國的無人機技術。不僅如此,如果想要突破中國「蜂群」無人機戰術的話,美國至少也花費幾年時間和數之不盡的研發費用,這還是基於中國無人機技術不再繼續進步的情況下。

相關焦點

  • 德國專家:中國這項技術究竟有多強?美國不惜違反禁令也要購買?
    你們知道嗎,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美國對我們國家也是越來越忌憚,畢竟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此前的日本和法國,各自誕生了一個科技領域的超級巨無霸,結果就是因為侵害了美國的權益,最後就被美國給肢解了。
  • 日本人:中國量子計算機200秒可解決的問題,我們超算花6億年
    在2020高科技明日之星50強評選中,九章雲極DataCanvas憑藉數據科學平臺的快速發展,以及實現技術多元結合的創新能力榮獲2020中國明日之星。
  • 諾獎得主阿達·尤納斯:斯坦福教授稱我是「絕不可能成功的科學家」
    本屆大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導,億歐·EqualOcean、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聯合主辦,以「科創4.0:共建全球化新未來」為主題,6000餘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瑞士、以色列、俄羅斯、西班牙、葡萄牙、印度、新加坡等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者齊聚一堂,共同總結2019年世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成果,預測2020年最新創新趨勢。
  • 法國媒體:若不是中國的這項技術,美國的科技不可能壟斷全球
    這些年中國的發展確實是非常的迅速,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的發展迅速,恐怕也不會被美國給盯上,然後美國對中國實施了晶片禁令,也是為了打擊我們國家的半導體行業,美國的目的很乾脆,就是為了避免中國科技過強而影響到他的霸主地位。
  • 世界品牌500強數量比拼:德國27家,日本44家,中國和美國呢?
    近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世界品牌500強》公布。該榜單依據品牌的世界影響力評判,也就是品牌開拓市場、佔領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在500強中,以梅賽德斯-奔馳為首的德國企業,共上榜27家。其中,日本企業共上榜44家,豐田成為日本最知名的品牌,排名全球第六位。同時,豐田還是日本最賺錢的企業,公司年營收2752.8億美元,淨利潤則為190.96億美元,實力也相當雄厚。
  • 英國媒體:中國這項科技壟斷全球90%市場,美國也不得不低頭
    中國剛建國的時候,科技實力是相當的弱小,別說是跟美國這樣的科技強國相比較了,就連很多小國家的科技實力都比我們更強,所以我們國家經歷了一個很艱難的時期,然後逐漸不斷發展起來,如今也是成長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科技強國。
  • 日本專家分析:中國這項新科技已經面世,將影響美國乃至全世界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儘管全球各種各樣的科技如同雨後春筍一樣不斷冒出來,儘管美國始終掌管著世界科技霸主的位置,但是中國畢竟已經崛起,並且在世界科技舞臺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 美國沾沾自喜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驚世成就,引全球矚目
    然而,我們已經數不清這是美國政客第幾次拿文化交流和科技作為突破口,朝中方下手。而美國司法部高級國家安全官員約翰·德默斯此前還公開炫耀稱,在美國所謂「打擊技術盜竊」的行動之下,已經有上千名中國研究員從美國離開。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日本一直是亞洲的科研中心,是亞洲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為何日本頂級科學家紛紛「逃離」日本來到中國呢?從已經在中國工作8年的日本國寶級科學家福田敏男口中,我們得知了真相。日本科學家流向我國,是非常正常的:第一,我國的科研投入遠超日本,是日本的7倍之多;第二,相比日本學生,中國學生更有幹勁,更有實力;第三,由於歷史原因,這些科學家在日本的科研成果總是被美國科技公司擄走;
  • 中科院宣布研發這項科技,美國媒體:中國一旦突破將影響全球格局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中國在很多科技領域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雖說沒有做到方方面面的優秀,但能在這麼多領域傲視群雄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了,畢竟我們的科技大多都是從零到一,這份成就就已經是全天下獨一份了,中國科技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正不斷地增強。
  • 中國高水平科學家數量超越英國,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高被引科學家名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機構了解其研究人員的學術影響力。他們為加速拓展前沿研究、為人類社會探索知識和創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貢獻是我們的世界更健康,更安全,更富裕,更可持續發展,也更穩定。
  • 普華永道:中國能招博士生數量多於美國
    ,BABA)的研發支出落後於至少44家其他公司,這包括日本工業和消費電子產品巨頭松下電器產業公司(Panasonic Co. ,6752.TO)。高風諮詢公司(Gao Feng Advisory Company)首席執行長謝祖墀(Edward Tse)說,這種差距體現在中國企業過去10年的創新方式上,即長於現有技術的應用,而不是原創研發。他列舉了行動支付和即時通訊應用的例子。
  • 中國有一項科技重大突破,美國專家:這絕對不可能
    中國科技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世界頂尖的水平,雖然跟美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比起日本和德國他們雖然不見得更強的,但是也可以說得上是各擅勝場。各自有各自厲害的地方。又一利好消息!中國有一項科技重大突破,美國專家:這絕對不可能!
  • 世界科技三大強國是美國中國法國, 還是美國德國日本?
    美國是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這個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在部分領域,德國、日本也位居世界前列;單個領域是世界第一的國家不在少數,比如精密工具機,世界第一的既不是日本、德國,也不是美國,而是瑞士。綜合實力而言,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前三國家應該美國、中國、法國,俄羅斯科技強項主要體現在軍工與航天領域,而且工業體系也很不完整,進入全球科技三強勉為其難。
  • 世界500強企業,美國佔了204家,日本44家,中國怎麼樣?
    每當說起企業,相信大家都能夠想起世界500強,都覺得公司能夠做成世界500強是非常厲害的,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但卻出現了500強企業,如果平均分的話,每個國家都應該有2個超級公司才對,但其實,每個國家的發展不一樣,擁有的超級企業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 美國落魄科學家,戴維·布雷迪投奔中國,在我國研發10億級相機
    曾經,有這樣一位美國地區的科學家,他在被美國拋棄之後,便投奔到了中國,而在中國研究期間,他也成功研發出了十億級像素的相機。那麼,這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究竟何許人也?他又為什麼會投奔到中國來呢?這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就是戴維·布雷迪。
  • 風水輪流轉,美國高端人才紛紛轉投中國,細說這幾位頂級科學家
    引言: 俗話說: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美國之所以成為現代第一超級大國,原因就在於自二戰以來,美國曾一度是全球科學家們追求理想的夢想之地。
  • 英國專家:若不是中國這項技術強於美國,我們不會與中國合作!
    多年以來,半導體技術一直都是我國比較薄弱的一項技術領域,不管是半導體材料還是晶片製造或者是半導體的相關設備,我國都是比較欠缺的,原本華為在晶片上面的突破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半導體崛起的希望,但是美國的做法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半導體技術缺失的嚴峻性。
  • 世界品牌500強出爐:美國204家,日本44家,那麼中國呢?
    日前,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獨家編制的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在美國紐約揭曉。今年是世界品牌實驗室連續第17年評選出《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從分布上看,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一共分布在30個國家。美國佔據204席,佔總數的40.8%。雖然今年美國上榜數量比去年減少4席,不過仍然以較大優勢繼續排名世界第一。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前十名中,除了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和日本豐田之外,其餘八個品牌均來自於美國。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各國比較: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是「黑馬」
    對於個人而言,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對於社會而言,科技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維持社會正常運轉,而對於國家而言,科技發展水平更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準之一。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人類進步的各個領域之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