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善良的人總被欺負,學會這3點,做一個有鋒芒的善良之人

2021-01-08 於浪讀書

「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餘秋雨。

善良可以說是人類亙古以來最美好的品質之一了,我們總是歌頌善良之人,傳播善良之舉,希望被別人溫柔善意地對待,可是有時候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心存良善之人總是處處被人利用、傷害,以至於有人覺得善良的人就是傻子,活該受到欺負,大家也不再願意去做那個善良的人。

其實在謀略家鬼谷子看來,真正的善良並不代表軟弱無能、一味忍讓,善良的人一樣可以受到別人的尊重、維護自己的權利。

鬼谷子告訴我們,真正的善良不是對別人有求必應、任人宰割,善良是在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做出最合適的選擇來幫助他人幫助自己。

善良需要區分對待

《論語》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問孔子,如果別人無緣無故地打了自己,那是不是應該用道義去感化他,讓他知道錯誤並且主動改正,而不是去報復他記恨他。

孔子聽了之後反問學生:如果你用德行之舉來回報他人的錯誤之處,那麼又用什麼去回報別人對你的德行呢?這就是「以德報怨,則何以報德?」的出處。

可見善良也是需要區分人來對待的,最好的辦法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是用公平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所受到的怨行,先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失德的地方,如果有就改正,不要太過記恨。如果自己並沒有失德之處,就算不願意去報復也要記住這一次虧,要離這種隨便消費別人善良的人遠遠的。

有選擇性的善良會讓人記得你給的好處,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那些不把別人的善良當一回事的人,千萬不要繼續放縱他的所作所為。「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的善良。如果對誰都寬容忍讓,不僅不會讓人敬之愛之,更會讓人覺得好欺負。那些被別人打了左臉,還把右臉伸出去給別人打的人,不僅不能討好別人,甚至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敬。

善良需要有分寸

現在很多人都缺少一種拒絕別人的能力,他們害怕自己的拒絕會給別人帶來麻煩,會讓別人不開心,所以寧願犧牲自己去做一些為難的事情。他們明明不順路還是會給同事帶東西,明明沒有時間還是會答應去一場陌生的聚會,明明不感興趣還是會一起去看一場無聊的電影,明明自己還有很多工作還是會答應別人的請求……

可是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大家越來越把你的幫助看作理所當然,甚至當你拒絕的時候會受到排擠。要知道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總是消耗自己去迎合他人、討好他人,那我們自己的生活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如果我們總是犧牲自己來帶給別人方便,別人對我們的期望就會越來越高,當我們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便會心生怨懟,把我們的拒絕當成要學會拒絕別人的要求,不要做老好人。

鬼谷子說「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所以我們只需做一些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來幫助別人,面對為難的事情學會說不,學會明確地拒絕別人。那些對別人有求必應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感受、最容易被怠慢的人。

善良之人要學會控制情緒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是相通的,其實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感同身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裡孤獨地過冬。我們的情緒對他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你肆無忌憚的高興喜悅會招來妒忌,明目張胆的悲傷難過會招來嘲諷,也許你的經歷對別人來說只不過是飯後談資而已。

蘇洵在《心術》中這樣描述一位優秀的將領「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胸有城府的人一向謹言慎行,絕對不會把情緒掌握在別人手中,那些一有些情緒波動就立刻表現在臉上的人,往往會被別人找到要害,牽著鼻子走。

所以善良的人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讓別人輕易摸清楚自己害怕什麼、需要什麼、討厭什麼,只有讓人猜不透,別人才不會小瞧了你。如果能做到喜怒哀樂不形於色,少說話多做事,不輕易把老底透漏給別人,就能牢牢的把情緒的鑰匙攥在自己手裡。

善良本是一種美德,是解決人類痛苦的最好辦法,我們歌頌善良卻不推崇盲目的善良。盲目的善良不僅不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和愛,反而讓他們覺得理所當然,自己也會處處為難。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鬼谷子的這幾種處事方法,守住自己內心的底線,別放棄善良,但也別對任何人無條件的善良,不要讓人輕易掌握情緒,學會做一個讓別人看不透的人。相信只有那些身上帶著一些鋒芒的人,才能在亂世中保全自己,既能讓他人感受到善意,又能獲得應有的尊重。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的奇人,精通百家學問,透徹天地,高深莫測,可稱萬聖先師,而他教出的徒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無一不是出將入相,留名千古的奇人。

兩千多年來,鬼谷子一直被後人所追捧,兵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稱他為始祖,相師稱為他祖師爺,謀略家稱為他謀聖。

《鬼谷子》一書也被後人譽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此書總結人生的成敗,能為人生指點迷津。

每當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總喜歡去讀一下這本書,很多現代社會的問答,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一本好書,一定具備給人啟發的作用,鬼谷子正是這樣一本好書。書不貴,不過一頓飯的錢,就可以品讀到流傳了2000年的智慧。

點擊下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除了《鬼谷子》、還有《王陽明心學》、《道德經》,厚厚的三大本只要48元,每本才16元。

都說「富貴由天」,但讀過這本書後,就會明白,決定未來的,是自己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就會讓自己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心善之人總被欺負,掌握這3句話,做一個有鋒芒的好人
    生活之中我們總是能遇到這一類人,他們很好說話,而且不懂得拒絕別人,對於別人的請求可謂是有求必應,總喜歡成全別人。但是當我們付出了真心,卻發現對方並沒有那麼領情,有時候甚至幫助了一隻白眼狼,轉過天來就傷害我們,這就是心軟之人。
  • 一個人不管多善良,要讀懂《鬼谷子》3句話,以免被欺負
    人情冷暖俗語說「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富貴的時候,總有人想方設法地靠近你,沾你的光;當你貧困的時候,總有人四處躲避,生怕你開口向他們尋求幫助。《鬼谷子》中說:「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因為利益而來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沒有利益而離去。所以對於那些過分熱情的人,務必提高警惕,切莫交淺言深。利慾薰心《史記》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名逐利本來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錢財而不擇手段,那就是人品有問題了。
  • 人太善良總是被欺負,悟透這六句話,從此沒人欺負你
    02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太善良,太老實就總是被欺負。那麼,老實人不想被欺負,讀讀這六條人生感悟,認清真正的社會現實,做個精明的老實人從此沒人敢欺負你。做善良的老實人,要做到有原則,"我可以讓著你,可以忍你,但你切不可衝擊我的底線,如若我的底線斷了,也是會反擊的。老實,善良可以,但不能丟掉利益和尊嚴,如果丟掉尊嚴,你再善良,別人也不會尊重你。善良打底,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帶點鋒芒的善良,其實是一種大智慧
    「平時在家很好的一個孩子,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不解的問。「是因為他太善良了,不懂拒絕別人。」她滿面愁容的說。可以看得出來朋友很擔心還會有下次不好的事情發生。是啊!善良要帶點鋒芒,但願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吧!
  • 「人太善良,做什麼都是錯」:在這4件事上,讓善良有些「鋒芒」
    善良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美德,更是讓自己活得通透的重點。但往往善良的人,卻很不受待見,似乎在如今這個時代,「善良」成了一個「貶義詞」。正如那句話說的:「當渾濁成為常態,清白反而成了一種罪」,也許在某些人眼裡看來,善良的人,其實就是「傻子」,總是備受欺負,總是被當成冤大頭。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掌中寶,心尖肉,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外人欺負,不過在越來越多元化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將來總要自己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應對各式各樣的人,想要讓孩子在集體中,不被當作「軟柿子」捏,就要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
  • 當善良透支,人就會變得理性
    想要保護好自己,就要學會拒絕別人,要有善心,要做善事,但是,善良也要看對誰,否則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一顆善良的心,對這個世界有著美好的嚮往。有一天她變了,不是她本性變了,而是現實的生活,讓她看清了一些人,一些事,不再把善良隨意給了別人。
  • 鬼谷子識人術:心不狠站不穩,學會這3句識人術,別再做老好人!
    真正的有道之士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滴之冰而直到天下之寒,見微知著非常厲害,能內視反聽,每天能給自己洗心,自覺是自療的開始,自我覺悟能力是自我治療的開始,開始自我分析,自我總結和自我檢討,成功取決於自我總結和自我檢討。「做人善良,並不意味著必須軟弱,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這樣才不會縱容惡行。」
  • 鬼谷子:一個人越成功,往往心計越深,越善良越吃虧!
    龐涓敏感,因為嫉妒而傷害同門;孫臏心軟,因為善良而上當受騙。一個人越成功,往往心計越深,越善良越吃虧,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1、越是善良的人,往往察覺不到別人的居心不良。一是因為善良的人,看世界都很簡單,不願意把人心想的複雜;二是因為善良的人,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總是包容別人的缺點。三是善良的人,往往缺乏攻擊性,容易成為別人針對的對象。四是善良的人,容易缺乏底線,後退太多,就從善良變成軟弱。即便善良有諸多缺陷,我們依然要選擇做善良的人,行善良的事。
  • 一個原本善良的人突然變得不善良了,這是學聰明了,還是變壞了?
    本質善良不會變,經歷非人遭遇,從愚蠢的善良蛻變成理性的善良。如果不再善良,只能說明原本就不善良。善良人都謙虛,不為利益所動做人高尚總想幫人難處留住友情。但是社會給了善良的人一悶棍!善良的人還不吸取教訓!那麼誰還善良?!
  • 「小姑大鬧嫂子的婚禮,慘遭打臉」:善良和教養,本就該帶點鋒芒
    一個人有教養也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若想不被人傷害,你的教養,需要帶點鋒芒。』01作為父親,我在教育女兒方面,犯了個嚴重的錯誤:我只顧著把女兒培養成有教養的人,但是卻忘了跟她說,教養當中,要帶點鋒芒。我自己是能做到教養中帶點鋒芒,但是卻沒有想過傳授給女兒,只想著讓女兒活成一個有教養的人,今後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婚姻中,都不會吃虧。讓我沒想到的是,她結婚之後,居然因為「教養太好」吃了大虧。
  • 請告訴孩子:你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
    很多父母在小地時候都告訴孩子,要當一個善良且樂於助人的人,但是一不小心卻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老好人」。這裡的「老好人」可不是褒義詞,誇獎孩子善良勇敢樂於助人,而是說孩子不懂得拒絕不合理的要求,經常被別人當成「軟柿子」捏。
  • 為什麼善良的人總是被欺負?
    人善被人欺這句話是真的嗎?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知道我的善良好像一直被別人當作懦弱,認為我是好欺負的人,從小生活環境就是被看不起,不被人認可,小時候的我雖然不懂事,但是也看的懂大人們的眼神裡的嫌棄,我知道他們看不起我們家,小時候不論發生什麼事,好像我們都是可以不被認真的對待,比如小時候我的玩伴只有自己,因為別的小孩,他們的父母都讓他們別和我們家走太近,在他們一起玩的時候,我總是被孤立,大人們都以為我不懂
  • 鬼谷子智慧:心軟的人是無福之人,記住這3句話,命運將有所轉機
    孔孟這些大思想家我們尚且不論,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存在於鬼谷子這樣有智慧的人,鬼谷子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了的太多智慧,至今都非常受用。鬼谷子被稱為「謀聖」,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他的許多思想和智慧也為子孫後代提供了許多解決方案。但是,小編仍然記得一句話。鬼谷子曾經說過,心軟之人就是無福之人。
  • 善良必須帶有鋒芒
    中華文明5000餘年,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古人對善良之人的描述和評價。人之初,性本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之人的優點是:善良之人不會主動去傷害別人、熱愛大自然和小動物、關愛身邊的人、願意幫助他人、淡泊名利不愛爭權奪利、心懷感恩之心喜歡樂善好施、不計較得失,追求公平、公正、公道。
  • 原本善良的人,變得不善良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
    有一個詞語叫「碰瓷」。一些沒安好心的人,製造事件現場,然後敲詐別人的錢財。為什麼有的人,總是「碰瓷」成功?究其原因,就是社會上的好心人很多,他們喜歡做善事,見不得別人落難;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想惹麻煩。 當一個善良的人,一次次被人「碰瓷」,他就會變得理智,遇到「痛心」的事,愛理不理,甚至馬上跑開。
  • 因果有報,請不要欺負善良的人
    善良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最值得傳頌的美德。善良推動社會的進步,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善惡有報,這是人們弘揚善良美德的願望。因果報應,其實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經得到驗證。 你既種下一顆惡的種子,就休想獲得善的果實。
  • 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它一邊告訴你有一種人會「知恩圖報」,但同時,還有一部分人被稱作「白眼狼」,他們就是那些忘恩負義之人,時刻用自己的存在提醒你,什麼叫做「好心沒好報」。美國思想家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曾經說過一句十分經典的話: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02善良,有時候不過是弱者的又一個擋箭牌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你買東西時碰上一個比你年長的人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當你和他理論的時候,身邊就有這種人站出來說,做人不要太斤斤計較,多大的一點事兒,讓他一下不就完了。你的搭檔工作沒做到位,給你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你發飆的時候,她抹著淚飛奔出去。那麼,不用半天,你「嘴不饒人,把人活活罵哭」的名聲可能就會傳遍全公司,然後有一群這樣的人會來告訴你,都是同事,你應該大度一點兒。
  • 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命越不好的原因在於,不明白一個道理!
    善良本來是一個褒義詞,但是由於很多善良是沒有底線的,善良的人會把討好別人當作一種使命,不敢拒絕別人,這樣漸漸地就把「善良」變了味道。其實這種人,用心理學定義可以稱為「討好型」。這類人把討好別人當作是樂趣,認為這就是一種善良。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是極其卑微的。就是因為太過於在意別人以及外界的看法,他們就想用善良討好所有人,但是殊不知,世上人千千萬,不可能有真正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