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善良透支,人就會變得理性

2020-12-18 嫣然若雪

「人之初,性本善。」

每個人來到世上,稟性都是善良的。

一個原本善良的人,有一天變的不善良了,往往和一個人的經歷有關。

比如,當真心待一個人好,換來的卻是欺騙和背叛。

比如,當待一個人視如己出,哪一天損你罵你,把你當成了仇人。

比如,當傾盡所有幫助過一個人,換來的卻是冷漠和理所當然。

當你經歷了太多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善良的心也會變,不一定會變的面目可憎,卻會變的對一切都漠不關心。

人心從來不是一天變涼的,只有經歷了太多痛心的事,才會收回自己的善良。

往往一個人失望多了,心寒透了,才會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俗話說:「吃一虧,長一智。」

人的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聚散離合,愛恨情仇;也會遇到很多險境,前一套,後一套,人心難測。

成長的路上,也會遇到很多挫折,磕磕碰碰,跌跌撞撞。

困境中,往往讓一個人變的理智,挫折裡,往往使人變得聰慧。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受一次挫折,得一次教訓,在教訓中變的成熟,在成熟中變得沉默。

被傷害過的人,才會知道痛的滋味,失敗過的人,才會懂得吸取經驗。

想要保護好自己,就要學會拒絕別人,要有善心,要做善事,但是,善良也要看對誰,否則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一顆善良的心,對這個世界有著美好的嚮往。

有一天她變了,不是她本性變了,而是現實的生活,讓她看清了一些人,一些事,不再把善良隨意給了別人。

善良的人,容易上當受騙,是她太相信人,經歷了一些事,上過幾次當,慢慢的也就懂得了保護自己。

在這個世上,有兩樣東西是最忠誠的,那就是時間和經歷,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和糟遇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你人生中最深刻的領悟。

俗話說:「人善人欺,馬善人騎。

這個世上,總有一種人,愛心泛濫,善良過頭,在任何場合,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別人吃虧。

善良過了頭,就成了好欺負,你的大度就會傷害到自己。

你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人越是覺得你好利用,你越是不計較,別人越是欺負到你頭上。

你越是在乎,別人越是視若無睹;你越是選擇退讓,別人越是讓你退無可退;你越是選擇隱忍,別人越是讓你忍無可忍。

善良的人,一次次被辜負,善良的心,一次次被刺痛。

人心都是肉長得,虧吃多了就會長記性,善良被透支了,就會變的理性。

背叛一次,痛心一次;傷害一次,痛苦一次;一次一次的失望,一點一點的絕情。

哪怕在路邊看到有人摔倒,再也不願好管閒事主動去攙扶一下。怕遇到「碰瓷」,有理說不清,好心沒好報。

做人善良沒錯,但要碰到一樣善良的人,通情達理,知道感恩,不然你的善良就是白費。

善良,也要帶有鋒芒

做人如同玫瑰,不去扎人,但一定要長些刺,身上有刺的人,不會被人欺負,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人情世故,世態炎涼,做人更是學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的善良,要有鋒芒。

社會很現實,太善良的人,往往都是被欺負最慘的人,別人佔了你的便宜,還說你傻。

善良帶有鋒芒,有原則,有底線,你的善良才會遇到善良,才會贏得善良人的尊嚴。

在這薄情的世界,學會絕情的活著,有人傷害你,就亮出你的鋒芒,對方無情無義,為什麼還要有情有義。

人性都是貪婪的,無底線的善良,只會讓對方覺得理所當然,要了一碗粥,還要一碗飯;要了一碗飯,還要山珍海味;你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只會壞到肆無忌憚。

民間有句諺語:「善良的老實人,心裡坐著一尊佛,壓著一個魔,你推倒了佛,就放出了魔。」

人的善與惡,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當一個人活的越久,年紀越大,經歷的事越多,善良裡就多了理性,就會慢慢領悟到,做人的真諦。

善良,需要帶有鋒芒,不輕易行善,也不隨意愛心泛濫,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不傷害到自己。

相關焦點

  • 原本善良的人,變得不善良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個人,變得不善良了,不是他的本性改變了,往往是以下三個原因。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善良的人,並不是好欺負,而是太相信別人了,當他經歷了一些特別的事情之後,也會懂得保護自己。
  • 很善良,但生氣就會變得很無情的星座
    人善被人欺,但不要以為善良的人就不會生氣,當他們真的生起氣來的時候,可能任誰也無法阻止,只有等他們把所有的怒氣都發洩完之後,那事情才可以得到平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很善良,但生氣就會變得很無情的星座。
  • 一個原本善良的人突然變得不善良了,這是學聰明了,還是變壞了?
    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愛心泛濫,不懂識人之術,或者說是,懶得去琢磨人!我的口頭語就是,大家都挺好的,何必計較呢?活到四十多,才發現,真正好的,不過那幾個!如果一個人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痛,他會慢慢變得。不一定他會變得很壞。但是他的心會變得很多。看淡了一切。也收穫了一切。但是本質上他還是善良的。人的性格是很難變得。但是,痛心。正在改變中。
  • 因為信用卡我坐牢了,信用卡透支的惡果
    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發卡機構給予持卡人在持卡購物消費時規定限額內的短期透支。信用卡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一般來說,持卡人是可以在規定的額度內透支的,但是一旦發生信用卡惡意透支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1)產生逾期利息和滯納金。
  • 太善良,就會被人欺負;對人太好,往往就會麻煩不斷
    文|阿章之道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現實生活中,如果你太過於善良,往往就會被人欺負。有的人就是沒節操,沒底線和原則,他們常常是欺軟怕硬,總是專挑善良的人捉弄和欺負。如果你對一個人太好,他往往就會得寸進尺。現實生活中「升米恩,鬥米仇」的故事比比皆是。
  • 信用卡透支怎麼辦?4招教你成功上岸!
    信用卡透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或透支取現,另一種是信用卡的消費金額超過了持卡人原有的授信額度,也可以理解為,持卡人將信用卡刷爆了。大家應該都知道,信用卡透支的後果有多嚴重,但是信用卡透支不要怕,4招教你成功上岸!
  • 惡意透支信用卡超過5萬元就會入刑,你還敢這麼做嗎?
    2018年12月1日,信用卡使用實行了新的規定,惡意透支信用卡超過5萬元就會入刑,信用卡詐騙沒有超過50萬元,還款就可以免刑罰,不用起訴了。這個規定一出臺,就有很多網友表示不滿意。那既然你惡意透支,借錢的人向你收取滯納金、手續費,你還有什麼意見呢?一個人要有誠信,你要是越過了「誠信」的這條紅線,那就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了。信用卡的條款一直在改,但是透支額度卻越來越大,這會是一個安全隱患嗎?對於沒有自制力的人來說,透支額度越大,消費者就會盲目的消費,導致透支金額越來越多。而且逾期會有利息,這會增加負擔。
  • 《農夫與蛇》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善良,不能心軟
    很多人會覺得農夫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我認為農夫心軟的程度更高一些;心軟與善良很接近,因為這樣的人都有一顆熱心腸,比較利他主義;而善良和心軟的最大區別就是,善良是主動的,而心軟是被動的。心軟的人非常感性,有婦人之仁,容易被情感所控制,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比如故事中的農夫,他看到凍僵的蛇可憐,但是並沒有理性的去想蛇是冷血動物,救活之後肯定會傷害他的。
  • 腎臟透支的人,晨起後會有這4個表現,自查一下,看看你有沒有!
    日常生活中,在中醫眼中,腎氣乃是身體元氣所在;如果身體的腎臟出現了透支,那麼體內的腎氣就會變得不足,身體抵抗力就會有所下降;腎臟是我們身體內十分重要的過濾器官,它可以把身體內過多的水分和毒素代謝出去;現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加,不少人在平時會擁有一些不良的習慣,比如不愛喝水
  • 你「善良」,別人就會「得寸進尺」
    善,向來是一種美德善良的人心地純潔,不染塵埃;善良的人為人考慮,委屈自己;善良的人受盡利用,無人諒解。世事變遷,物是人非,我們還有什麼善良可談呢?以前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到現在就變成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俗語),這句話,話粗理不糙。人在做足了「善良」的事之後,往往就會認清現實,認清自己。
  • 從心理學角度看,身體透支是一種可怕的感覺
    久而久之身體就變得不健康,畢竟外面餐廳偷工減料,為了利潤還可能使用一些諸如「餐包」、邊角料之類的食材,其安全係數不得而知。總之,中國的食品安全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隱患,人們越來越依賴外賣食品,這是很多人營養不足、身體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 信用卡透支利率取消上下限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鬆綁」  央行近日發布通知稱,自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信用卡透支利率可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  至此,不少常使用信用卡「買買買」的消費者才關注到,信用卡透支利率原來還有上下限。  其實,相關改革早已開始。早年,各家銀行信用卡的透支利率還都採用固定利率——日利率萬分之五。
  • 讀懂本文透支超5萬也不會涉刑: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的構成要素
    作為一個法律人,對裁判文書的提煉、篩選以及判研是最基本及最核心的工作。近期戴律師對以刑事案件「信用卡詐騙罪」的裁判文書的提煉和篩選中發現,近年來因為信用卡問題而導致的刑事案件數量越來越多。而被判「信用卡詐騙」的案件中,80%以上是屬於「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有些朋友會問「是不是透支不還都叫惡意透支?
  • 當「善良」變得越來越沉重時,我們該如何在孩子面前詮釋「善良」
    「農夫與蛇」的故事在現實中不斷上演,使得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變得敏感而糾結,到底還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呢?什麼是善良呢?《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 馬克•吐溫 說過:「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聾人聽到」。
  • 人生感悟:別透支感情,別透支信任,更別透支身體
    別透支感情,所有的離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失望攢夠了。《如果歲月可回頭》裡白志勇和景雅的感情就是這樣。景雅遇到煩心事睡不著時,白志勇不知道;景雅傷心難過時,白志勇不知道;就連景雅需要有人陪伴時,他都不在身邊。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別人,都不願給最愛的人。那這段婚姻,要靠什麼維持呢?
  • 處女座理性至上,有原則有底線,比較善良純真
    高三的班主任,在我高二分班的時候聽了高二班主任對我的評價,在高三分宿舍的時候把我分到了全班最差的宿舍(分宿舍是按成績分,而我的成績是靠前的),以及更甚,高三大半年課堂提問從不提問我,一次他將全班都提問完,包括成績倒數的美術生(沒有貶義,只是平時他不管這部分人)全班被提問的人都會站起來,只有我一個人坐著。這種情況不止一次,分析成績的時候直接跳過我,等等。
  • 如何區分逾期不還、惡意透支和信用卡詐騙?
    信用卡逾期不還是否會承擔刑事責任的認定,是需要根據信用卡逾期金額、逾期時間、是否存在惡意透支和信用卡詐騙等行為來綜合評判的。實際上很多信用卡逾期未還的朋友並不是真心要欠款不還甘心做老賴,他們大多數人只是暫時無錢可還無力還款而已。好多無力還款的朋友由於擔心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弄得自己整天心神不寧惶惶不可終日。
  •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鬆綁」,將如何影響你我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文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引起消費者關注。信用卡透支利率「鬆綁」將對你我生活有何影響?又將給信用卡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信用卡透支利率全面「鬆綁」  央行近日發布通知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信用卡透支利率可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
  • 呂雉本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卻因為這個原因讓她變得心狠手辣!
    想必大家都知道,呂氏和劉邦是結髮夫妻,在他還是窮小子的時候,呂氏就嫁給了他,而且自從嫁給了他,呂氏就一直持著賢妻良母的身份,好好的照顧老人和小孩,十分的善良和賢惠,可是,就是這樣的女子,在我們的印象裡,她卻是一位非常狠毒的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位善良的女子變成一個狠毒的女子呢,因為劉邦做了這幾件事情
  • 什麼叫信用卡透支 哪個銀行信用卡比較好用
    但不少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卻出現透支的行為,究竟什麼叫信用卡透支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相關內容。其實,信用卡透支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正常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或者透支取現;另一種意思是信用卡的消費金額超過了持卡人的授信額度,也就是所謂的信用卡「刷爆了」。提醒使用信用卡的朋友,不是急用資金,最好不要出現信用卡透支的情況。一旦還不上的話,那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