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川普外孫女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被引為美談。「漢語熱」能「火」到白宮,外國人到底以怎樣的趨勢在學中國話?
2015年,英國宣布撥款1000萬英鎊推廣漢語課程,包括為英國全國公立學校僱傭及培訓漢語教師;2016年,義大利教育部頒布《適合全意高中漢語文化教學實際的國別化大綱》;紐約市教育局公布2016至2017年公校教師稀缺列表,中文教師名列榜首;俄羅斯計劃在2018年把中文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巨大的市場缺口,使對外漢語教師供不應求。國內某知名招聘網站上,「漢語教師」崗位每日更新近百個,簡歷回復速度及回復率較其他職業為高;國外漢語教師的薪資更為誘人,據統計,新加坡漢語教師年收入約為18至36萬元人民幣,美國約為6.5至10萬美元,德國約為7萬歐元。
那麼,為何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都要學習中國話?
北京語言文化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張維佳認為,「漢語熱」與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他表示,中國經濟走向世界,使世界各國對通曉漢語的人才需求大大增加。
這一觀點在對外漢語教學機構「瑪瑞歐教育」中心主任Kane處得到證實。Kane表示,「就像多年前大家爭相考託福、雅思,如今大量外國人都在考HSK(漢語水平考試)。HSK已成為許多跨國企業招聘、提薪和晉升的重要依據」。
為提升外籍員工的中文水平,相當數量的跨國企業出手闊綽,「一擲千金」。數據顯示,歐美企業在員工中文培訓方面預算為平均每人8000元人民幣,日韓企業可達每人12000元人民幣。
不光企業,對於歌手、模特、DJ、畫家等外籍自由職業者來說,學好中文也漸成「剛需」。
俄羅斯模特波莉娜·波波娃(ПолинаПопова)告訴記者:在她的圈子裡,不懂中文的模特必須藉助中介公司接單,月收入在10000至15000元人民幣左右;掌握中文的模特則可以自己聯繫拍攝、走秀,月收入可提高至20000至35000元人民幣,幾乎翻倍。
漢之泉教研室主任Cathy指出,海外「漢語熱」的形成,除了有市場層面的客觀需求外,還離不開國家戰略的大力推廣。
「多年來,國家通過成立專門機構、編寫相關教材、向國外提供教學援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等各種方式在海外大力推廣漢語,為『漢語熱』注入了強大動力」,Cathy說,「國家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理念層面更加重視文化軟實力影響,相信『漢語熱』會持續升溫。」
Kane也肯定,「漢語熱」的勢頭會越來越旺。以「瑪瑞歐教育」與韓國某獵頭公司的合作為例:2015年,該獵頭公司全年提供中文教師崗位20多個;2016年,崗位數量增長至500餘個;2017年,僅第一季度提供的崗位需求就已突破300個。Kane稱,「對外漢語教學這塊蛋糕很大,即使近兩年同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市場還極不飽和。」
但Kane坦言,看到前景的同時,也應認清目前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教師隊伍水平差距大;教材有待規範,本土化過程不夠完善;高校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等等。Kane說,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一線工作者,他深感這份職業帶來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會長久地做下去,參與、見證它更多改變。」
延伸閱讀:
自成立以來,IMCPI秉持嚴謹和規範的培訓體系,匯聚對外漢語業界培訓名師和專家教授資源,研發出獨具特色的對外漢語教學體系。IMCPI吸引了大量外籍中文學習愛好者和外資企業中文培訓需求,同時吸引了大批國際對外漢語教學愛好者加入到全球推廣漢語的隊伍中來。IMCPI被學員譽為對外漢語行業的「黃埔軍校」。2013年IMCPI榮幸地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授予國家漢語水平考試考點的資質。
圖2(IMCPI與漢辦合作)
此外,近日imcpi受到漢辦的邀請,榮幸地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授予國家漢語水平考試考點的資質。
另外,IMCPI與培生Pearson教育英國認證機構合作。
上圖為培生Pearson教育認證/培生Pearson獲得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證明文件
從左往右依次是:英國政府教育與技能部;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英國培生Pearson集團;英國政府教育與就業部
上海IMCPI 認證中心
報考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1065號飛雕國際大廈25樓2503-2504室
來源:焦點教育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