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問題多多?寶媽注意這5方面,讓老人帶娃不「可怕」

2020-08-25 辰碩母嬰

隔代教育,你真的hold住了嗎?成功的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以應對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問題。隔代教育不僅僅是對小孩子的一個培養教育過程,也是老年人保持自身生命活力與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針對隔代教育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小摩擦與小事故,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隔代教育的注意事項。

一. 隔代教育的好壞影響

1.相比於年輕的父母,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可以為孩子提供輕鬆和諧的成長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2.祖輩已經成功地帶大了一代人,因此他們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使得他們對於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和突發狀況瞭然於心,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3.祖輩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的現代教育有很大不同,有的甚至沒有接受過什么正規教育。因此,老人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抱有僵化的老觀念、舊思想,常常會壓抑孩子的創新精神,這對於孩子的個性和思維方式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4.如果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祖輩呆在一起,而很少與自己的父母接觸的話,這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是很容易產生隔閡與誤解的。特別是,如果祖輩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與父母背道而馳,那麼當父母在特定時間照顧教育孩子時,孩子與父母之間很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對立情緒,從而引發家庭矛盾。

二.隔代教育要注意什麼?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隔代教育中的頭號公敵——溺愛。隔代教育帶來的很多消極影響,其實都是源於老人對孩子的溺愛。切記切記,老人與父母決不能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該說「不」時就說「不」!如此,孩子才能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那麼,針對隔代教育中老人對於孩子的溺愛問題,身為父母的我們該怎樣做呢?

1.與老人充分的溝通

隔代教育中,鑑於老人疼愛孩子的心理,溺愛有時很難避免。所以,坐下來與老人心平氣和地溝通,是十分有必要的。父母需要要讓老人知道如果這樣溺愛的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所以一定要讓他們理性對待。而如果老人特別喜歡孩子,看不下去孩子被批評,那就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迴避一下好了。

2.分清責任

在孩子出生後,一定要讓老人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監護人,自己有教育孩子、批評孩子的權利。只要孩子真的有犯錯,應該接受批評,而且批評方法得當,老人就不應該插手。老人可以一起對孩子進行撫養、照顧,也可以批評孩子,但是在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能袒護。

3. 在平時,長輩們可以吩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孩子去做,不要凡事都由你來替他們包辦,這樣只會慣壞孩子,讓他不能獨立自主。如果孩子不願意幫忙做事,你們可以想辦法引導他去做,讓他從小養成愛動手的習慣,而長輩們也要大膽放手地讓他們去做。

4. 長輩們帶孩子出去玩時,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吃零食就給他買,或是專門去商場裡買好零食放在家裡,當孩子一哭鬧就用零食來止住他。而且在家裡大人們也不能吃零食,不然會導致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

5.有些家庭經常會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使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這時大人們就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抒己見。老人們都視孩子為心頭肉,容不得做父母的嚴厲管教,看到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愛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們要多寬容他」之類的話,在教育方法上就出現了很多歧義。長輩們平時也要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媽,這不是髒不髒的問題,這是行為規範的問題。」「小屁孩,什麼規範?你小時候我都沒怎麼管你,現在不也很好嗎」……讓小編詫異的是,我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者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
  • 面對隔代教育難的問題,28歲寶媽給出這三點建議
    不止是好朋友麗麗,在很多的家庭中,也會面臨著隔代教育的問題,為此傷了不少腦筋。現在的年輕人哪個不出工作,一出去工作就沒有時間帶孩子,只能讓老人幫帶,老人本身對孩子的教育就並不懂,所以有時帶孩子更多的是寵愛。可不讓老人帶孩子,自己工作又忙,根本帶不了,就形成了一個兩難問題。
  • 面對隔代教育難的問題,28歲寶媽給出這三點建議
    不止是好朋友麗麗,在很多的家庭中,也會面臨著隔代教育的問題,為此傷了不少腦筋。現在的年輕人哪個不出工作,一出去工作就沒有時間帶孩子,只能讓老人幫帶,老人本身對孩子的教育就並不懂,所以有時帶孩子更多的是寵愛。可不讓老人帶孩子,自己工作又忙,根本帶不了,就形成了一個兩難問題。
  • 老人溺愛不可怕,背後拆臺才是大問題,兩步做到共同有效育兒
    如果有人幫忙帶娃,又擔心老人的隔代育兒觀念把孩子慣壞。我帶娃在小區玩的時候,放眼望去,九成的遛娃家長都是老人,只有少數的年輕媽媽在自己帶娃。由此可見,老人已經是幫忙帶娃的主力軍,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作為寶媽而言,理應感謝老人們在自己的花甲之年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幫兒子女兒帶孩子,好讓寶爸寶媽們能夠踏實上班掙錢。
  • 晚上媽媽帶娃,白天奶奶帶娃,「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寶媽都發愁過孩子出生後由誰來帶這個問題,如果寶媽是有工作的,產假休完以後,就要重返工作崗位,誰來帶照顧孩子成為了寶媽的煩心事。大多數家庭出於經濟問題考慮,都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而不是請保姆。中國的隔代教育非常普遍,基本上70%左右的家庭都是這麼做的。
  • 隔代教育困難多?斯泰同學讓老人也能變成帶娃達人
    尤其是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是跟「看孩子」牢牢綁在一起。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80、90後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不斷提高,老人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 老人帶娃會帶壞孩子?善用「隔代教育」優勢,孩子更容易成才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文作為一家企業的主管,生完孩子後,為了家裡平衡開銷,決定把孩子託付給婆婆帶。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小文開始意識到老人撫養孩子的危險。當天小文下班後回家帶孩子吃飯,看到小文兒子把胡蘿蔔都挑出來,很不高興。
  • 老人帶娃和寶媽帶娃之間的矛盾,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其實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老人插手教育的問題,這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的孩子平時基本都是老人在帶,我們除了工作一天能陪孩子的時間也就三四個小時而已,其餘時間都是老人在陪伴著孩子。這種陪伴往往伴隨著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讓老人不插手是不可能。所以要學會一些應對之策,既教育了孩子,還和睦了家庭。
  • 寶媽親口講述隔代育兒的痛:婆婆治不了熊孩子,就把他還給我
    寶媽接到孩子的那一刻竟然有一絲陌生感,這哪裡像自己生的孩子,連正眼都不瞧一下媽媽。 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寶媽覺得憂傷,後來她又生了個女兒,自己帶的,那麼對女兒和對兒子的感情就相差很多了,甚至經常當著兒子的面跟別人談論,自己的女兒比兒子好。 聽到這位寶媽的傾訴,我真心覺得這個孩子的教育問題不簡單了,寶媽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是用一兩年的強硬手段就能改變的,有些問題甚至改變不了了。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文/阿凱媽媽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老人帶娃似乎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年輕父母外出工作打拼,家中長輩居家帶娃,雖然很多媽媽也想親自帶娃,但是,工作卻不允許,無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人們常說「隔輩親」,這句俗語流傳至今一點兒不假,家庭中的長輩,在照顧孩子時,難免會對孩子遷就溺愛,所以在老人帶娃的過程中,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習慣,所以
  • 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
    隔代教育衝突的解決,不能單靠家庭中某一個人。需要全家出動,共同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老人與父母的目標事實上都是一致的,所以,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擔該自己承擔的那一部分。因此,很多家庭呈現隔代撫養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往往出於好心,卻會給孩子造成誤導。在感恩父母幫我們分擔壓力的同時,也請各位寶爸寶媽慎重對待老人帶孩子的表現,早發現早避免。
  • 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
    隔代教育衝突的解決,不能單靠家庭中某一個人。需要全家出動,共同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老人與父母的目標事實上都是一致的,所以,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擔該自己承擔的那一部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年輕人工作繁忙,只能由老人帶孩子。因此,很多家庭呈現隔代撫養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往往出於好心,卻會給孩子造成誤導。在感恩父母幫我們分擔壓力的同時,也請各位寶爸寶媽慎重對待老人帶孩子的表現,早發現早避免。
  • 四類老人是隔代教育典範,幫著帶娃矛盾少,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
    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堪稱隔代教育的典範,不僅能將娃帶好,還能避免家庭矛盾。,比如下面這四類老人堪稱隔代教育的典範,孩子帶得好,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1、適應力強的老人現在,不少老人都是從農村到城裡給孩子帶娃,面對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老人固執己見,往往無法適應,與子女鬧出不少矛盾。而這類適應能力強的老人,往往能無縫銜接新的生活環境,子女不用為其過多操心,彼此也不容易發生衝突,家庭矛盾自然就少。
  • 孩子上幼兒園後奶奶想帶娃,聽完寶媽的話不吭聲了
    如果問寶媽,帶孩子最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大多寶媽都會回答是在孩子三歲之前。那個時候孩子年齡尚小,需要照顧和注意的方面很多,又是認知和成長的關鍵期,而自己又初為人母也還有很多不了解、不知道,甚至是不熟悉的地方。此時,也是寶媽最需要有人「搭把手」的時候。
  • 隔代教育中需要注意什麼?這幾點很重要,家長們看過來
    現在由於很多父母都忙於工作,加之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多一個寶寶照看不過來,導致父母將孩子交給老一輩人教育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但是由於老一輩與父母在教育觀念及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隔代教育的家庭很容易在孩子教育方面出現一些矛盾和衝突。
  • 身為"周末父母"還嫌老人沒帶好娃?隔代養育需要被正確對待
    豆豆媽媽說:"您先給她買吧,回頭我再教育她。"姥姥氣得把電話掛了,看著我說:"真是自己不帶孩子,不知道該怎麼管孩子。年輕人都說我們老人愛慣孩子,要說我們真不想慣,可是你看看,他們壓根就不管。
  • 「不幫你帶孩子了,你自己來吧」隔代教育的痛,扎了無數媽媽的心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生娃以後的生活成本更是蹭蹭往上漲,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夫妻一人辭去工作在家專心帶娃,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無論是自己請求還是主動,上一輩的父母都會成為幫忙帶孩子的對象。然而上一代的教育觀念和現代育兒千差萬別,這就導致很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產生矛盾和衝突。
  • 不踩「隔代教育」的雷區:老人帶娃不發愁
    比如說「隔輩親」會使老人們出現放縱、溺愛孩子的現象,缺乏科學育兒的觀念、態度和系統知識,由老人們帶大的孩子可能會在身體、心理及人格方面存在著諸多的缺陷。但是老人們有時卻並不自知,或不以為然,正所謂「同一個世界,同一輩老人」,下面這些經常從老人們嘴裡聽到的「金句」,你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過嗎?
  • 「認為我帶不了就自己帶」,婆媳間隔代教育糾紛,明星麥迪娜也難
    隔代教育是大部分家庭都需面對的問題,那「隔代教育」是好還是不好呢?一個小學的男生,寫了一篇名字為《爺爺是我的保護傘》的作文,寫得非常有趣。裡面這樣寫道:當你被批評時,是誰站出來為你說話?當你將被罰時,是誰站出來為你遮風擋雨?這一切對於我來說,爺爺就是我的保護傘。文章後面還講述了男孩偷偷玩手機,被母親發現,母親要對孩子進行懲罰,爺爺卻前來百般阻止。
  • 老人帶孩子是喜是憂?家長做到這3點,隔代教育也能帶好娃
    因此不少年輕媽媽在產後毅然選擇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那孩子的教養就成了首要的問題,尤其是隔代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弊端。一、隔代教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隔代教育是把雙刃劍,既有利又有弊,關鍵是家長如何運用恰當的方式讓隔代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這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