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你真的hold住了嗎?成功的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以應對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問題。隔代教育不僅僅是對小孩子的一個培養教育過程,也是老年人保持自身生命活力與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針對隔代教育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小摩擦與小事故,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隔代教育的注意事項。
一. 隔代教育的好壞影響
1.相比於年輕的父母,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可以為孩子提供輕鬆和諧的成長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2.祖輩已經成功地帶大了一代人,因此他們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使得他們對於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和突發狀況瞭然於心,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3.祖輩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的現代教育有很大不同,有的甚至沒有接受過什么正規教育。因此,老人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抱有僵化的老觀念、舊思想,常常會壓抑孩子的創新精神,這對於孩子的個性和思維方式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4.如果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祖輩呆在一起,而很少與自己的父母接觸的話,這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是很容易產生隔閡與誤解的。特別是,如果祖輩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與父母背道而馳,那麼當父母在特定時間照顧教育孩子時,孩子與父母之間很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對立情緒,從而引發家庭矛盾。
二.隔代教育要注意什麼?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隔代教育中的頭號公敵——溺愛。隔代教育帶來的很多消極影響,其實都是源於老人對孩子的溺愛。切記切記,老人與父母決不能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該說「不」時就說「不」!如此,孩子才能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那麼,針對隔代教育中老人對於孩子的溺愛問題,身為父母的我們該怎樣做呢?
1.與老人充分的溝通
隔代教育中,鑑於老人疼愛孩子的心理,溺愛有時很難避免。所以,坐下來與老人心平氣和地溝通,是十分有必要的。父母需要要讓老人知道如果這樣溺愛的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所以一定要讓他們理性對待。而如果老人特別喜歡孩子,看不下去孩子被批評,那就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迴避一下好了。
2.分清責任
在孩子出生後,一定要讓老人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監護人,自己有教育孩子、批評孩子的權利。只要孩子真的有犯錯,應該接受批評,而且批評方法得當,老人就不應該插手。老人可以一起對孩子進行撫養、照顧,也可以批評孩子,但是在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能袒護。
3. 在平時,長輩們可以吩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孩子去做,不要凡事都由你來替他們包辦,這樣只會慣壞孩子,讓他不能獨立自主。如果孩子不願意幫忙做事,你們可以想辦法引導他去做,讓他從小養成愛動手的習慣,而長輩們也要大膽放手地讓他們去做。
4. 長輩們帶孩子出去玩時,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吃零食就給他買,或是專門去商場裡買好零食放在家裡,當孩子一哭鬧就用零食來止住他。而且在家裡大人們也不能吃零食,不然會導致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
5.有些家庭經常會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使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這時大人們就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抒己見。老人們都視孩子為心頭肉,容不得做父母的嚴厲管教,看到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愛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們要多寬容他」之類的話,在教育方法上就出現了很多歧義。長輩們平時也要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