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經濟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望海樓)

2020-12-22 人民網

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臺北同步舉行,700多位兩岸工商界人士參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向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發來賀信,代表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年會召開表示祝賀,向峰會全體會員和與會嘉賓致以問候。

會上,許多臺商代表提起福建高質量發展都讚不絕口。福建省是大陸臺資企業最集中的省份之一,也是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隨著福建推進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著力落實各項惠臺政策,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臺青把福建作為西進大陸的圓夢基地、登陸發展的第一家園。福建的發展進步是大陸近些年發展進步的縮影。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即,「十三五」經濟社會成就有目共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發展藍圖,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再加上大陸的惠臺政策暖風頻傳,導向明確。這些重大機遇和長期利好對島內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面對新形勢,再創新契機。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是兩岸間最重要的企業及工商界人士交流合作民間平臺。經濟合作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當前兩岸關係下,大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成功辦會,正是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順應了臺胞特別是企業及工商界人士融入大陸發展格局,搭上大陸發展快車的強烈願望。

大陸對臺胞臺企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行動從未停止、力度從未減弱。島內各界正是在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帶來的獲得感中,切實體會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的好處。今年以來,包括「中山論壇」「海峽青年節」「海峽論壇」「京臺科技論壇」「重慶臺灣周」等交流活動一場接一場。兩岸同胞排除萬難也要交流,交流活動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陸續展開。島內大多數民眾也懂得——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所以支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言行,希望加強兩岸交流,擴大產業與經濟互利合作,從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兩岸關係發展本該相向而行,善意互動。如今一方在架橋鋪路,另一方卻在毀路拆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大陸一貫倡導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民進黨當局卻不斷地給正常交流合作設置障礙。從9月海峽論壇到如今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民進黨要麼「明卡」要麼「暗絆」,不擇手段進行打壓。類似這樣幹擾、破壞的例子,實在舉不勝舉。為了自身政治私利,民進黨當局謀「獨」害臺在所不惜。最受傷害的自然是島內民眾和他們的福祉。如今RCEP叩關無門,對臺衝擊力道不減;萊豬和核食進口問題不斷發酵,讓島內民眾怨聲載道。民進黨當局施政無能,卻秉持權力傲慢一心對抗大陸,甚至不惜拿臺灣前途做賭注,有葬送島內發展機會之憂。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歷史新高,臺企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正成為新趨勢。逆流而動者,不過是螳臂當車。兩岸經濟脫不了鉤,兩岸產業斷不了鏈,兩岸同胞走近走親、兩岸深化融合發展的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中新社記者提問: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臺對大陸(含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對於這個數據,陸委會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回答:對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我想強調三點。
  • 蔡英文上臺三年惡化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關係如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和縱容各種「臺獨」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各種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僅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 加強交流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交流活動受到一定影響。近兩個月,在有識人士的積極努力下,兩岸交流活動接連不斷。關注青年發展、交流抗疫經驗、聚焦文化傳承、暢議鄉村建設……交流活動主題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著力於增進同胞了解,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共同發展。臺灣各界同胞衝破層層阻隔,以多種形式踴躍參與,線上線下互動熱絡親切。
  • 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望海樓)
    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望海樓) 2020年12月23日 08:1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次世界大戰,三次工業革命,迅速將世界市場聯結在一起,促進了貿易大繁榮、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使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40多年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融入國際大循環,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就是維護全球化最好的例證。現實證明:推動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進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向縱深發展,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 國臺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造福廣大臺灣同胞
    國臺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造福廣大臺灣同胞 時間:2020-12-16 17:17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2月16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
  • 國臺辦:支持兩岸企業家做大「蛋糕」造福兩岸同胞
    12月9日拍攝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廈門會場一角。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陳舒、石龍洪、劉歡)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企業是兩岸經濟合作的主體,也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功臣。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願意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機遇
    張志軍指出,大陸真心實意為臺胞臺企辦實事、辦好事,島內卻頻頻出現蓄意抹黑和阻攔的聲音,民進黨當局多次對此設障幹擾,甚至故意製造事端,對在兩岸經營的企業進行政治操弄,挑動兩岸民眾對立,遭到兩岸同胞的強烈譴責和共同反對。事實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只有兩岸關係好,臺灣民眾才會好,臺灣才會有前途。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加強,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臺灣當局民進黨上臺,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
  •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兩岸同胞命運與共的紐帶是割不斷的
    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匯聚兩岸青春力量,是兩岸交流大潮中的一道獨特風景。本屆論壇回應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期望,圍繞「攜手共築美好家園」主題,聚焦新時代兩岸青年共同責任和使命,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聚能蓄力,具有重要意義。我代表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新老朋友特別是青年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 蔡英文稱統一不是唯一選項 國臺辦:統一是兩岸同胞共同目標
    相關內容如下:記者:日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一次黨內會議上罕見對兩岸統一清楚表示,強調臺有關「增修條文」「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蔡英文卻聲稱,統一不能是臺灣年輕人的唯一選項。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安峰山:實現國家的統一,本來就是兩岸同胞一直以來共同追求的一個目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責任。
  • 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共同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四點意見。  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係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石。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這不僅是我們的立場,也見之於臺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既然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就不存在所謂大陸和臺灣誰吞併誰的問題。
  • 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該論壇作為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今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民進黨當局阻擋幹擾下順利舉辦,更顯難能可貴。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所言,這說明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眼前困難和阻礙無法撼動兩岸交流合作的歷史趨勢。
  • 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望海樓)
    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望海樓) 2020年12月14日 09:1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呵護地球就是呵護我們的未來。
  • 李克強:堅持兩岸政治基礎 大陸仍願對臺灣讓利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下午和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會面時表示,只要兩岸堅持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 臺當局阻撓兩岸交流 暴露破壞臺胞利益福祉的本來面目
    民進黨當局越是阻撓和幹擾兩岸城市交流合作,越暴露他們出於一黨之私、一己之私破壞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的本來面目。安峰山表示,一方在拼命做事、拼經濟,另一方卻什麼事都不做,只知道拖後腿甚至開倒車。一方在努力為民眾謀福利,另一方卻站在民眾利益的對立面,不斷破壞民眾獲得利益的機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教育交流損害臺灣學子利益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劉歡 查文曄 石龍洪)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對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和兩岸教育交流橫加阻撓,歪曲抹黑,處心積慮地破壞兩岸教育交流,損害的是臺灣青年學子的利益福祉和發展機遇。
  •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召開 汪洋致信祝賀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市和臺北市同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向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發賀信,代表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年會召開表示祝賀,向峰會全體會員和與會嘉賓致以問候。汪洋表示,經濟合作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 四、兩岸交流合作
    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答:在我對臺方針政策的推動下,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經濟關係不斷得到發展,呈以下基本特徵:①兩岸間接貿易與臺商投資大陸相互促進,經濟合作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互補互利局面正在形成。②臺商投資祖國大陸成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主流。③兩岸經濟合作與分工層次提高;④兩岸經貿人員往來接觸頻繁,層次逐步提高。
  •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國臺發〔2019〕1號  2020年4月,安徽省協調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術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保障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 吳宜:十八大以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碩果纍纍
    筆者認為,總體上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出發點是「兩岸一家親」,途徑是「交流合作」,主要內容是實實在在地為臺灣同胞出臺在大陸生活、工作和發展的「便利性措施」,目的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的統一」和「中華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