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說到舍利子,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僧人圓寂後火化時燒出來的像石頭一樣的東西,也有不少人以為那是高僧體內的結石,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舍利子的含義。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菩薩的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燻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近代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的精氣神沒有關係。
佛教強調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同時依據佛教義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無常」物質性。印順法師認為,舍利子只不過是血肉精髓骨脂火化凝結的,是物質元素而並無靈異成分;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於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
舍利子本身也有不同的類別,比如全身和碎身之分,古印度的吠陀時代,有埋葬和火葬兩種葬法,埋葬保留全身即為全身舍利,火葬即碎身舍利 。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菩薩處胎經等也有所提及。《法華經》中提到有以佛的全身舍利造塔供養;廣東韶關的南華禪寺,即供奉有六祖惠能的全身舍利。於火葬所得的碎身舍利,《法苑珠林》認為: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為赤色。《釋氏要覽》則提到佛舍利有五色並且不能被損壞。也比如法身和色身之分:《浴佛功德經》提到,佛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頌舍利兩種。 佛涅槃後,不僅色身遺骨留下舍利,還留下了佛法,並以佛經為載體流傳世間,佛的遺教即為法身舍利(法頌舍利)。
法頌舍利即法身理體的表現,佛法猶如金剛石一般,堅固而不可摧毀,法身是金剛不壞且不生不滅的。將佛法的金剛不壞引申到色身舍利,於是便認為佛的身骨舍利,也是椎打不碎的。《法苑珠林》說:「若佛舍利,椎打不碎;若弟子舍利,椎擊便破 」。這裡的椎打不碎,便是由法身金剛不壞的思想而來,實則佛的色身照例也要示現無常敗壞。
佛的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常做同等的看待,佛的遺骨被視為佛身或者佛法的代表。如《大般涅槃經》說:「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又說:「供養舍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總的來說,舍利子是極為稀有難見的,若有緣得見舍利子,應當心存敬畏,培植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