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拒絕在辛丑條約上簽名,只留下這個字,才知李中堂是真聰明

2020-12-20 解憂文史

康乾盛世,是後世為鼎盛時期的清朝所鼓吹出的一個神話,它表面看似強大繁華,實則暗流湧動,充滿危機。1799年二月,隨著乾隆皇帝的駕崩,清朝的弊病暴露得更加明顯:國庫空癟,八旗凋敝,內憂外患。

與盛世僅僅相隔不到半個世紀,英國海軍就從遙遠的歐洲旅行至古老的文明古國——一個憑藉古老而著名的國度,閉關鎖國讓偌大的帝國與世隔絕,生鏽的鐵槍洋炮被棄置百年,唯有曾經不可一世的後金鐵騎被養得肥肥壯壯。

此時國內也開始了風起雲湧的變化,前有太平天國攻佔大清半壁江山,後有義和團大刀向統治者砍去。尤其是19世紀末興起的義和拳運動,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繼明朝覆滅二百餘年後又開啟了一場持久的華夷之辨。

然而,隨著列強在華日益橫行霸道,義和拳對列強的家仇國恨代替了對滿清的民族矛盾,他們將槍頭調轉列強,由此清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禦敵的局面形成。而對於西方列強來說,這無疑是一根導火索。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氣焰囂張,揚言要制裁慈禧西太后,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逃竄而去,並隨即下令讓李鴻章馬上回朝與列強商議和談事宜。李鴻章聞言從廣州動身赴京。

其實李鴻章這個清朝代表的身份也是經歷重重險阻才被確定下來的,因為由於各國在清利益的不同,他們當然想要和對自己更加有利的代表人談判。不過最終李鴻章還是接了這個鍋,代表清政府籤下了《辛丑條約》。

李鴻章在籤約時有一段軼聞十分有意思,那就是眾人談判完後各國代表挨個籤字時,李鴻章不籤自己的名字,而是籤下了一個「肅」字。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將「李鴻章」這三個字籤成了一個「肅」字的模樣。

李鴻章為什麼會如此籤字呢?原來,他受清朝的封號為:肅毅伯,肅即代表他是以清朝的身份來籤這份條約,而不是以他李鴻章個人的名義。他也知道這會是一個遺臭萬年的事,所以他才出此策。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得知李鴻章是真的聰明!

李鴻章是漢人,但為滿清仕,他確定此事必定會被後世之人唾罵,就像北宋的靖康之恥一樣被人銘記。儘管他的內心有一萬個不願意,可身在一國為一君,為了大清國,他不得不去做這件事,不留下名字是他最後的倔強。

籤訂完《辛丑條約》後的李鴻章萬念俱灰,雖然他挽救了大清國,但他的精神世界卻崩塌了,崩塌後的碎片化作一陣陣怒火湧動於心間,李鴻章在歸去的路上,多次口吐鮮血,倒地不起。不久後便一命歸西了。

據說在其離世前的那一刻,身邊人問他:老夫子還有何心思放不下?李鴻章早已說不出話,只見「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

唉!真乃年少不知李鴻章,年長方知真中堂!

參考書目:《清史稿》

相關焦點

  •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的籤名,為什麼會寫成「肅」字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鴻章同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條約》籤訂儀式。在條約文本上,李鴻章用顫抖的雙手拿著毛筆,顫顫巍巍的在條約文本上畫出了一個形似「肅」字的籤名。
  • 籤訂《辛丑條約》,李鴻章沒有寫自己名字,而是用一個字代替
    李鴻章是晚清時期的風雲人物,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曾代表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他也因此被稱為大清帝國的裱糊匠,籤條約可不是光榮的任務,所以有人把造成屈辱的罪過推到李鴻章身上。平心而論,李鴻章作為清朝臣子,慈禧太后讓他做事,縱然有千百個理由、千百個不情願,他也不能拒絕,籤訂不平等條約是清朝的恥辱,李鴻章本人自然也感到屈辱。1900年,義和團運動失敗,清政府向八國聯軍宣戰,但清軍不堪一擊,連連潰敗,八國聯軍一路攻入紫禁城,慈禧太后連夜倉皇西逃。
  • 清朝的「背鍋俠」李鴻章,籤訂《辛丑條約》用一個字代替自己名字
    晚期是一個屈辱的時期,在這個籤訂了無數條約的朝代,一切的罪過總要找個人來承擔,而清朝的領導人選擇了李鴻章,不僅僅是因為李鴻章是清朝的權臣,更是因為李鴻章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更是被評為風雲人物之一。但是《辛丑條約》這個李鴻章生前所籤的最後一個條約,李鴻章卻沒有籤自己的名字。
  • 晚清老照片,光緒寵愛的珍妃真實樣貌,李鴻章在籤訂《辛丑條約》
    不過這些練武的人的確是沒有電視上看到的那麼瀟灑帥氣呢!吹奏樂器。晚清吹奏樂器的藝人。居然還有個小孩子在裡面。被美國騎兵俘虜的義和團團員,每個人都骨瘦如柴,臉上露出了一臉茫然的表情,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結果。1898年河南洛陽,地下排水管。
  • 被國人罵為賣國賊,被外國人稱讚,李鴻章到底是怎樣的人?
    如果提到李鴻章,恐怕很多人會辱罵他。因為是他代表清政府籤署了《辛丑條約》。同時,因為這個籤名,他成了一個永遠的罪犯。不過,仔細想想,李鴻章只是皇帝的奴隸。既然帝王棄臣,李鴻章肯定回不了天堂。他看起來能力出眾,但那不過是個矮個子的將軍,恐怕他不可能跳出歷史的藩籬。
  • 李鴻章: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
    然而這樣一位本可"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為何會發出"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的感嘆?梁啓超對李鴻章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或許這個"之遇",可以讓我們找到答案。
  • 李鴻章是中國千古罪人嗎?
    欣賞他的人讚不絕口,甚至有了那句「年少不懂李總督,如今方知真中堂」。現如今,他的名字因與那個屈辱的時代相關,很少被提及。即便被提起,他所建立的功業,以及為這個民族所做出的貢獻也都被一邊倒的口水淹沒。說李鴻章是賣國賊,誤國者的人,大抵就是他籤了那些不該籤的條約。以上這些都是他的罪證,其中都能找到李鴻章,李中堂親手籤下的大名。
  • 李鴻章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認為最難寫的字竟然是這個
    李鴻章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認為最難寫的字竟然是這個李鴻章是清朝晚期的大功臣,清朝晚期國內的格局並不安穩,國外很多國家對於中國的領土很感興趣,那個時候的清朝應該算是任人宰割,但是李鴻章卻成為清朝晚期的名人。
  • 馬關條約全靠李鴻章,才少陪日本一億兩白銀?真相原來是這樣
    我們經常能夠在歷史愛好者中聽到一個說法,就是甲午戰爭慘敗後,中國當時全靠李鴻章周旋,才少向列強賠償了很多,比如馬關條約李鴻章因為中槍所以少賠了一億,真像是這樣嗎?甲午戰爭前日本就已經破譯了清朝的電報密碼,滿清卻被蒙在鼓裡。
  • 李鴻章與北洋艦隊
    戰前,日本故意提交給清朝駐日公使汪鳳藻八千字的談判方案,料定汪不敢自斷,必會發回國內,結果果然藉此破譯了清朝的密碼。這一密碼直到《馬關條約》都沒有更換,所以日方對於李鴻章所負三萬萬兩白銀的談判底線是十分清楚。
  • 《辛丑條約》籤訂之後,各國覲見皇帝的禮儀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封建禮儀制度開始受到了衝擊,及至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各國在覲見皇帝的禮儀上提出種種要求,清廷迫於壓力不得不作出改變,以適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趨勢。然而,真正導致大清禮崩樂壞是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在《辛丑條約》中,清廷做出重大讓步,在禮儀功能上最終完成了從「威儀天下」到「親善公關」的過渡。
  • 年少不知李鴻章,李鴻章自評讓人深思,但毛主席評價更是一針見血
    李鴻章,晚清中興名臣,一生代表清廷籤下了30多個條約,其中絕大多數為不平等條約。對於李鴻章的評價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指責他的人說他是賣國賊,欣賞他的人則認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事實上,李鴻章從1862年出任江蘇巡撫到1901年籤訂《辛丑條約》後病死,40年間李鴻章開創了多個第一。
  • 李鴻章在日談判挨了一槍,省下一億賠款,卻只換來慈禧的7字笑語!
    你真正了解過李鴻章嗎?一定沒有吧!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 籤馬關條約時,李鴻章中了一槍,他喊出七字,省下了一億白銀
    1823年李鴻章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領導過著名的洋務運動。他和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被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時他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聲譽,甚至被稱為是「東方的俾斯麥」。甲午戰爭爆發後,泱泱大國卻輸給了彈丸之地的日本,甚至不得不接受戰敗後的惡果,有談判經驗的李鴻章被日本點名,和談只能和李中堂去談,其他人直接免談。
  • 馬關條約日本不許滿清自稱中國籤字,李鴻章只好用折中手段
    可對於葉赫那拉氏,慈禧而言,戰敗也好戰勝也好都比不得自己的60大壽來得重要,所以早籤喪權辱國的條約讓她早省心。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日雙方在日本馬關籤署了《馬關條約》,但是籤字前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拒絕清朝官員在條約上寫中國二字,只允許用清國兩個字,這弄得李鴻章使團非常尷尬和狼狽。
  • 李鴻章宴請外國人,端上一盆邊角料糊弄老外,成為美國名菜
    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我們隨手撒下一把種子,可他最後卻發芽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而這種事情講究就是緣分二字,而這其中筆者認為最有故事性的莫過於李中堂和「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的故事了!01晚清名臣李鴻章李鴻章是個安徽合肥人,是晚清名臣,後人多稱他為李中堂,這位晚清傳奇人物留給我們的不止是他那富有爭議的一生,還留下了一道安徽名菜
  •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評價 —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肥東人,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
  • 死後只給自己兒子留下了一個舊房子
    就這樣留下了一句話,假如你在清朝那個時候在職位,那麼當時你就是一個很有錢的人,很輕鬆的就會掙上十萬兩,當時在那個年代知府就是一個小小的官員,就能掙那麼多的錢,真的難以想像的就是如果你的職位比知府還大,那麼你會掙更多的錢。當年的左宗棠在宮中的職位是一位大臣,這樣看來他能掙很多錢,那麼在他死後的財產到底有多少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李鴻章連籤兩大不平等條約,為何還能受到各方的認可和尊重?
    但是朝廷把這個事交給你了你就得去辦,籤完《辛丑條約》之後幾個月李鴻章就去世了,所以李鴻章這個所謂的「權臣」做的也確實有些可憐。但是,不得不說,不管這些事李鴻章他主觀上是不是出於情願,但作為一個執行者,他始終是願意去付出巨大精力和重視程度,一絲不苟的努力去把事情辦得儘可能的好,甚至不會去在乎自己的名聲,這一點是他非常難能可貴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