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文化遠古八音

2020-12-19 浙江新聞

  莆田位於福建中部沿海地區,西依戴雲山脈,東鄰臺灣海峽,夾峙在福州與泉州之間。現代莆田以重商聞名,它獨特的人文氣韻為外人所不知。當地有這樣一群人文守護者,以不同的方式挖掘、保護紅磚厝、方言民謠、龍眼木雕等莆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經由他們,我們可以重新感知一地文化的興味和溫度,也得以發現更多文化自覺的可能性。

  遠古的八音

  老街樂隊主唱光輝身著藏藍布衫,頭髮剃得很短,濃眉大眼,是典型的莆田人的長相。他在臺上唱著莆田方言的民謠,眉頭緊鎖,神情專注,歌聲裡有活脫脫的莆田人的生活畫面,以及低低徘徊的悠遠古意。

  莆田方言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聲音之一,保留了大量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論斷,在莆田方言中可找到許多例證。這些唐以前中原古漢語的遺存在莆田方言中鮮活存在,並在日常生活中熱熱鬧鬧地傳承下去。

  老街樂隊唱的,就是漢民族古老的方言歌曲,獨特的押韻、細微的迴轉,別具美感。莆田人聽到這些歌謠會會心一笑,因為歌中唱的真是再熟悉不過的生活場景,它是鄉下孩童相約去野的話語,是過年時老友相見的話語——《走去踏聊(玩)》;《海龍王娶親》說的是祈雨;《海謠》是海邊漁民生活的寫照——「日光出月頭」,男人「打捕去討魚」,請「媽祖保平安」;《元宵夜》會讓離家在外的莆田人眼眶紅紅,「搬了長板凳,阿公阿媽(爺爺奶奶)齊去佔位置,戲臺上十音八樂樂隊演奏開始了」……令人不禁思鄉,想起過大年、拜拜(拜神)、看「啊啊」(莆仙戲)的場景。

  莆田的年俗豐富而「堅定」,即使到今天,儀式感與氛圍依然不減。喜慶熱鬧的節日離不開「十音八樂」——原為唐宋中原的宮廷雅樂,由歷代躲避戰亂的漢人南傳,與鄉間生活結合,形成新的音樂形式,其中有一種演奏樂器八角琴,是漢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老街樂隊原是一支搖滾樂隊,2008年,主唱光輝去了莆田黃石惠洋村,這個偏僻的鄉村擁有眾多會演奏「十音八樂」的藝人。他在當地結識了一位姓方的老人,方姓是莆田「十音八樂」的傳承家族,現在還能看到代代相傳的工尺譜。光輝將「十音八樂」融入創作,從2009年下半年起,老街樂隊帶著方言民謠到全國巡演,後來又幾次回鄉收集民謠、「乞丐書」「莆仙戲」等音樂形式。

  月似朦朧故鄉遠,方言民謠能讓更多人感知南方的風土,認識它的寶貴之處,實是一大幸事。守望故鄉的山、故鄉的月,每一個生活片段,每一句熟悉的問候,都在提醒遊子,毋忘鄉音。

  八角琴

  八角琴為莆田民間獨有的樂器,也是漢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民間有製作八角琴的口訣:「鱟扇尾,梅花絞,弦搏雙孩兒古錢,還有一蜥蟠琴杆。」「鱟扇尾」,指琴頭形似八仙之漢鍾離所攜的芭蕉扇,用鱟的凹凸來比喻,海洋文化感強。「梅花絞」是指弦軸部分雕刻成老乾梅花的形狀,寓意思念故鄉、淚流成幹,後引申為思念過南洋的郎君。「雙孩兒古錢」指琴碼部分,用黃楊木雕刻兩個童子,各抱一古錢,弦線從古錢中間穿過。「蜥蟠琴杆」是指在琴杆靠音箱部位雕有一龍,四爪緊抓琴杆,這龍是由一整塊木料雕鑿而成。

相關焦點

  • 新竹客家藝術節客家八音傳統表演藝術熱鬧登場
    華夏經緯網10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020新竹縣客家藝術節客家八音藝起來,17日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熱鬧登場,今年聚焦在客家傳統文化體驗,規劃「客家八音大匯演」、草地音樂會、環境劇場、戲在角落及客家傳統表演藝術區,讓民眾欣賞多元化的客家傳統表演藝術。
  • 海口美蘭區三江鎮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八音培訓班
    為了弘揚八音文化,豐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擴大八音文化傳承隊伍,更好地傳承和保護本土非遺文化遺產。7月23日,美蘭區三江鎮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暨第二小學八音培訓班。培訓班吸引100餘名小朋友前來學習。通過開展八音培訓班,不僅加深孩子們對八音文化的認識,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堅定文化自信;同時弘揚和傳播了三江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培育和擴大了非遺文化傳承隊伍,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營造良好氛圍。
  • 周代文獻中常看到「八音」的說法,那麼,「八音」究竟是什麼呢?
    「樂」是在兩個星期內與「禮」並列的文化。當我們閱讀周代文獻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八個字」,那麼,到底什麼是「八個字」呢?這不是一首八音,也不是一首八音,而是八種樂器演奏出來的聲音。根據《周禮》所說,「八音」是由「金、石、土、革、絲、木、魚、竹」八種樂器演奏而成。
  • 興莆田傳統文化
    7月29日,為宣傳弘揚傳統文化,讓青少年更好地繼承。我院「閱千年精粹,覽傳統風華」團隊成員前往莆田市新博物館和古譙樓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工作,同時為後續推進各地的歷史風韻奠定基礎。福建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大省之一。素有「文獻名邦」美稱的莆田市新博物館,館內分別陳列歷史、民俗、媽祖文化。不僅可以學習到莆田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也能領略遠近聞名的媽祖文化。
  • 福建莆田:改革激活千年文化因子
    聚光燈下,從技藝精湛的傳統手工藝品到個性鮮明的文創產品,既展示了莆田文化產業領域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濃縮了莆田文化體制改革的精華。  作為新晉的「全國文明城市」,莆田文教彰明、英傑輩出,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近年來,莆田大力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中國示範區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八音合奏,終和且平
    固然,李子柒有一些爭議,比如過分美化農村生活,利用流量進行變現等等,但所有這些都不值一駁,李子柒本來就無意展現真實的農村生活,她的視頻寄託了人們美好的生活理想,受到全世界追捧,那是中國文化的驕傲,與美不美化何幹?而她的流量,是靠她的努力和正能量得到的,想變現就變現,不偷不搶,合理合法,又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呢?我想,真正讓李子柒陷入爭議的恐怕還是她的網紅身份。
  • 著名歌唱家戴玉強做客八音藝術培訓學校
    12月19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做客長沙市嶽麓區八音藝術培訓學校,與該校近千名師生近距離座談交流,現場不時響起喝彩聲、鼓掌聲,不少藝考生紛紛發圈點讚。當日,擁有「中國第一男高」美譽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戴玉強應八音藝術培訓學校負責人的盛情邀請,來到該校做客、參觀該校校園文化建設,表示「藝術的基礎教育非常重要,湖南是培養歌唱家的搖籃」。
  • 『莆田系』文化四大家族
    「莆田系」三個字在手機移動端鋪天蓋地,網民從對「莆田系」民營醫院、「莆田系」四大家族的口誅筆伐,升級到了對「莆田人」及「莆田」整個地域、整個文化、整個群體的抹黑,甚至毫無底線、毫無常識、毫無根據的誣陷——「莆田人已經承包了90%的寺廟」……「莆田系」民營醫院的原罪,或者某搜尋引擎的責任,又或者關於寺廟的謠言,自有國家層面、主管部分和佛教協會介入調查和闢謠
  • 《莆田二十四景》出版 展現僑鄉歷史文化內涵
    《莆田二十四景》出版 展現僑鄉歷史文化內涵   中新網莆田4月9日電(徐向陽)記者從福建莆田市獲悉,承載著莆田地方文化豐厚而深刻內涵的《莆田二十四景》一書,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 《抱樸子·暢玄》「五聲八音」說的是什麼?
    原標題:《抱樸子·暢玄》「五聲八音」說的是什麼?健康態《抱樸子·暢玄》「五聲八音」說的是什麼?葛洪在論述玄理時,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其中引用了很多典故和名詞,很多詞語現代已經很少見了,但是「五聲八音」卻還是有痕跡可循的。中國古代音樂只有五個音階,就是宮、商、角、徵、羽,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音樂不足的地方,至少不如七個音階的西方音樂。其實,七個音階的劃分也不是最科學的,至少每個音階中間的跨度並不是一致的,鋼琴就把音階劃分為十二個,每個音階之間的跨度是均衡的。
  • 建設美麗莆田 打造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
    30個重大項目攻堅氣勢如虹,20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11+3」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全面鋪開……一樁樁,一件件,皆為擎起一個宏圖——建設美麗莆田。木蘭大道建設進行時。 蔡昊 攝  建設美麗莆田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莆田市的中心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 「媽祖故鄉」福建莆田傳播媽祖文化實現新突破
    中新網莆田1月23日電 (曾潔瓊)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是牽繫兩岸的重要紐帶。作為「媽祖故鄉」,近年來,福建莆田圍繞媽祖文化的傳播工作做足了文章。  記者23日從莆田獲悉,為了讓媽祖文化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認識,莆田市從傳播方式、傳播載體、傳播內容三個方面入手,實現媽祖文化傳播的新突破。
  • 臺灣屏東昌黎祠韓愈文化祭 客家八音六佾舞、版印金榜符成特色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屏東縣內埔鄉昌黎祠是臺灣唯一主祀韓愈的廟宇,已舉辦19年的昌黎祠韓愈文化祭已成為深具地方特色的祭典,現場除了有傳統的三獻禮及六佾舞儀式,也有最受考生及家長歡迎的「版印金榜符」,學子們都祈求希望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 莆田: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在媽祖文化公園舉行
    原標題:莆田: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在媽祖文化公園舉行媽祖文化公園東南網莆田5月9日訊 為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弘揚媽祖文化,5月8日,來自荔城區北高鎮東皋村的村民和莆田各地媽祖信眾在媽祖文化公園同謁媽祖,共祈平安。
  • 莆田中學名錄 莆田礪青中學
    莆田私立湖山小學創建民國13年1924年部分保留小學並改名莆田縣立鳳山小學,部分升格為莆田私立礪青初級中學。民國27年,遷往莆田縣白沙鎮白沙宮(在涵江區)民國28年遷往新縣鎮夾漈宮(在涵江區),民國24年,1935年莆田私立興安小學、育英小學和莆田私立湖山小學合併為莆田私立西湖小學,校址遷往元妙觀。民國29年,莆田私立西湖小學併入莆田縣梧塘鎮松板小學。
  • 2020事業單位常識積累:樂器八音和五音
    2020事業單位常識積累:樂器八音和五音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事業單位常識積累,事業單位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香港八音福國際集團:專注生物波能量內衣 締造行業領軍企業
    這其中,就包括香港八音福國際集團。實力內衣廠商華麗轉型總部位於香港的八音福國際集團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內衣面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大型企業集團,期技術實力和製造水平居行業領先地位。早期,香港八音福國際集團主要給阿瑪尼、JO、瑪莎等知名奢侈品以及國際一線品牌代工,積累了豐富的研發及生產經驗。2018年,香港八音福國際集團開始轉型,並創立了自有的內衣品牌——PAPK SUNNY和WINNIE BARA,主打高端定製形體管理、生物波能量文胸、生物波能量內褲等新銳產品。這些產品自推出以來,便深受用戶歡迎,並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粉絲數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 莆田:首本《媽祖文化》英文校本課程教材編成
    原標題:莆田:首本《媽祖文化》英文校本課程教材編成   在莆田市以「海上絲綢之路庇護神媽祖文化發祥地」名義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並正式加入中國海絲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之際,一本純英文版的《媽祖文化》校本課程教材在市外國語學校編寫完成。
  • 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莆田湄洲島開幕 打響國際品牌
    東南網莆田11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李妙珠 吳炳端 文/圖)初冬的湄洲媽祖故裡喜事連連。18日上午,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揭開序幕。中央、省、市及澳門特區政府有關單位領導,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知名僑領、海外人士、世界各地莆田同鄉會、商會代表,以及來自全球各地、各省份的媽祖文化機構代表等相聚莆田湄洲島,共襄盛會。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作開幕式致辭。林寶金說,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我國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銅器時代——中國遠古文化的一個璀璨時代
    東亞歷史之05篇:遠古中國之青銅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前結束,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在世界各地得到發展,但在遠古中國尤為輝煌燦爛。1928年起,考古學家陸續在河南安陽挖掘出古代文明的屋宇、宮殿、墳墓等遺址,並證實了安陽曾經是古代「殷商」的首都,因此這些遺址被稱為「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