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莆田 打造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

2020-12-16 中國僑網

  盛夏,莆陽大地上,一股熱潮持續升溫。

  30個重大項目攻堅氣勢如虹,20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11+3」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全面鋪開……一樁樁,一件件,皆為擎起一個宏圖——建設美麗莆田。

木蘭大道建設進行時。 蔡昊 攝

  建設美麗莆田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莆田市的中心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說,要盯緊目標,自加壓力,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調動鄉鎮(街道)積極性,按時間節點推進各項工作,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順應天時和地利 構建主題主線

  登高望遠,方能掌握方向;明辨大局,才可順勢而為。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要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精神,省第十次黨代會把「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確定為今後五年福建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和省委的總體部署,莆田市第七次黨代會科學提出了「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莆田的示範區」奮鬥目標,謀定了今後莆田發展的新主題。

  緊接著,《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重磅出臺,提出了實施「一區、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動」,明確了建設美麗莆田的路徑,成為上下大力踐行的新主線。

  今年1月召開的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動員全市人民貫徹實施《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的決議,把市委決策部署轉化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投身美麗莆田建設 揚帆駛向新航程》倡議書。

  市發改委主任王世文認為,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中國的示範區」的宏偉藍圖,不僅符合國家發展的「新理念」,順應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且切合莆田發展的「新需要」,受到了全市上下的普遍認同和積極響應。

  建設美麗莆田,共識廣聚,激起了對標看齊、合力奮進、躬身踐行的熱情,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可知可感。

  列入「五品牌」之一的媽祖文化,無疑是莆田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圍繞打造媽祖文化國際品牌,建設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實招頻出、亮點頻現。

土海溼地,公園成形。 蔡昊 攝

  去年秋,首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獲批在莆田舉辦,成為在莆田市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會議,在海內外反響強烈。

  今年以來,第二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鋪開。媽祖文化特色小鎮等硬體建設下大力氣推進,湄洲島創建5A級旅遊景區、湄洲島臺灣風情文化旅遊街等項目超序時推進,環島路、湄洲島綠化美化、輪渡提升改造、旅遊酒店改造提升、一級漁港等項目按序時推進;向全球徵集論壇會標及主題口號作品;成功舉辦春祭媽祖大典;在人民網直播「媽祖文化與海洋文明」訪談,世界五大洲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信眾代表參加;舉行「天下媽祖回娘家」等一系列活動。

  媽祖文化在全球留下的足跡越來越多,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去年11月,湄洲媽祖分靈義大利,去年12月分靈蘇利南,今年5月分靈莫三比克。7月1日至7日,「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暨中馬、中新媽祖文化交流活動舉行,這是媽祖文化傳承1000多年來,湄洲媽祖首次巡遊東南亞,也是「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系列活動的開篇曲。活動廣受關注,媽祖文化國際品牌效應彰顯。

  半年來,「五品牌、九行動」活力彰顯。深水良港國際品牌方面,1-5月完成吞吐量1337.5萬噸,完成年計劃的45.3%,同比增長39.6%。羅嶼9號、10號泊位新安裝了大型裝船機,是東南沿海首臺作業效率達6000噸/小時的裝船機。東吳港區5月中旬啟用的保稅堆場,是我省首個港口大宗散貨露天保稅堆場。醫療健康國際品牌方面,6月28日,莆田健康產業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行,目前已有保利集團、國藥集團等國內外知名公司、機構來莆對接洽談合作項目。工藝美術國際品牌方面,「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通過複評,第十二屆海峽藝博會舉辦,多件作品亮相國際會議場合。綠色食品國際品牌方面,重點支持百威英博雪津、閩中有機食品、天喔食品等一批行業龍頭骨幹企業發展,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雲度汽車,即將量產。 林劍冰 攝

  著眼前沿和後勁 主攻重點重大

  習總書記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鬍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建設美麗莆田任務繁重、千頭萬緒,需突出重點,精準發力。

  今年伊始,一份《建設美麗莆田2017年行動計劃》迅即研究出臺,排出了2017年「重點攻堅項目表」「創建10項示範亮點任務分解表」「形成10項制度成果任務分解表」,細化列出了各項工作目標、節點要求、跟蹤推進單位、掛鈎領導等。這便是「30個重大項目」「20項重點工作」。

  建設美麗莆田,項目是重要載體。這30個重大項目既有引領前沿的項目,也有後勁十足的項目。

  拿華佳彩高新技術面板項目來說,建設快速,技術前沿。1個月洽談籤約、3個月完成徵遷、1年內實現主廠房封頂、18個月順利試投產;7月1日,「金屬氧化物TFT+內嵌式觸控+0.3t玻璃直投產品」亮相,標誌著一期生產線量產。項目業主臺灣大同集團總經理林郭文豔介紹,華佳彩技術實屬業界第一,產品能達到輕、薄、省電、高解析度等優勢,在同行業中領先。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綠色產業,發展潛力大。6月15日,雲度新能源獲得了國家工信部生產準入公示,成為國家發改委第10家項目核准、工信部第2家準入批覆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而此前的4月19日,雲度新能源攜3款車型亮相上海車展,這距企業註冊僅過了14個月,實現了我省新能源汽車歷史、莆田造車歷史從無到有的突破。

  而走進仙港工業園內的元生智匯智能終端項目時,一股衝刺的氛圍撲面而來。該項目工程部經理介紹道,項目科技含量高,產品覆蓋了智能設備上下遊核心產品,將有力帶動形成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目前正衝刺7月底8月初試投產,力爭實現一年內竣工投產。這樣的「仙遊速度」從何而來?源於「快速徵遷、提速審批、高速推進、精準招商」的有效方法。

  「11+3」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也有新進展。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湄洲灣畔,又一個「無中生有」正在實踐。依託LNG冷能利用的前沿技術,莆田市策劃打造冰雪小鎮,「無中生冰」「無中生雪」,對接了冰雪運動場館、極地海洋公園、冷能循環社區等一批項目。目前,冰雪小鎮體育休閒旅遊項目概念性建築方案已向全球公開徵集。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長李建輝說,要以創建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為抓手,推動技術、人才、資本等高端生產要素集聚,促進產業集聚創新、轉型升級,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

  同是30個重大項目的木蘭大道進度備受關注。7月初,筆者驅車沿著木蘭大道仙遊先行段看到,施工作業面沿著木蘭溪岸拉開有數公裡長,挖掘機、推土機分布其間,抓緊地面清表。

  木蘭大道從仙遊沿木蘭溪畔,串聯起城廂、荔城、涵江,分一期、二期、三期與仙遊先行段等統籌推進,力爭將其建成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的黃金大道,帶動產業集聚、促進群眾增收的富民大道,整合流域景觀、促進全域旅遊的旅遊大道。在仙遊段起點度尾鎮,群眾吃盡了長期交通「瓶頸」給日常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的苦頭,一聽說要修建木蘭大道,心裡都很激動,奔走相告,積極響應徵地、拆遷工作,還主動向市裡爭取,把起點從原來石牌兜延長到中峰村,增加了2.5公裡,實現了與環山區公路對接循環。

  而隨著木蘭大道以及縱一線、江涵跨海大橋、聯十一線、興化港區涵江作業區陸域形成工程、福廈客運專線、莆田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六大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羅嶼物流產業園等這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推進,將為美麗莆田增添強大後勁。

  聚力短板和長處 保障民生民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最近,在莆田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又有13人入崗。不同的是,這批人是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他們由該公司出資培訓公交駕駛證,學成之後走上公交崗位。莆田市創新推出這一舉措,既幫助了精準扶貧對象儘早脫貧,又破解了公交車駕駛員緊缺的難題。

  一切為了人民,發展人民共享。建設美麗莆田,就是要讓群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念茲在茲,唯此為大,莆田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真扶貧、扶真貧,努力讓人們的「錢袋子」鼓起來。在造福工程扶貧搬遷方面,今年全市計劃搬遷2600人,目前已動工570戶2328人,動工率89.5%,省級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建設6個全部動工。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方面,全市已累計發放3191戶15521萬元。組織開展貧困村、空殼村申報村級集體經濟市級補助資金工作,發揮財政扶貧資金槓桿撬動作用,推進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快探索醫療保障精準扶貧機制,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和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慢性病救助工作,擬每年全市籌集醫療保障精準扶貧專項資金6500萬元,用於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支出。加快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銜接,排查核實未納入低保的貧困對象,8月底前完成再次申報低保工作,力爭將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全部納入低保予以保障。

  既補短板,又揚長處,民生領域亮點紛呈。

  莆田社會治理專項行動紮實開展,湧現出了「五大整合」網格化治理品牌、「1536」矛盾多元調解品牌、「實戰化」視頻雪亮工程品牌、「一歷五單」特殊救治管理品牌、「四治一體」基層善治品牌等。尤其是「大平臺、大機制、大隊伍、大服務、大群防」的城鄉綜合執法和服務治理網格化模式,已在全市全面推廣,綜合執法聯動機制已經形成,社會治理向精細化、信息化、多元化、個性化不斷邁進。

美麗鄉村,澗口模式。 林劍冰 攝

  培育東大、崇福等美麗鄉村;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250件信訪件全部辦結,整改了一批環保突出問題;市、縣、鄉、村四級721條3344公裡河流名錄統一規範登記、劃界完成,722名河長到位上崗,64個河長辦實體運作,湄洲島湖石淉等水系得到治理提升;著力整治環境衛生「髒亂差」、「門前三包」不落實、「電摩」不靠右行等;木蘭溪左岸新增10公裡綠道,今年計劃建設50個「口袋公園」……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環保督察的整改落實、河長制的全面推行以及聲勢浩大的創城行動,從城市到農村,新變化看得見、摸得著。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空氣更清新,港城更加宜居。

  「許多外地的同事來莆田後,鼻炎自然好了。」雲度新能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韓玉強說,綠色、美麗、宜居已然成為莆田城市的新名片。

  注重創優和驅劣 鼓足幹勁幹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黨組織對待幹部,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熱情關心。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幹部,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建設美麗莆田,關鍵在人,重在落實。「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莆田市堅持把項目指揮部前移到一線、把力量壓到一線,領導在一線指揮、幹部在一線建功立業、問題在一線解決,並結合學習廖俊波同志精神,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創先爭優、比學趕超,推動美麗行動突破提升、落地有聲,在一線形成「美麗莆田請看我」的濃厚氛圍。

  用好一線考察「指揮棒」,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莆田市出臺了《「建設美麗莆田」幹部一線考察辦法(試行)》,對承接重點任務的幹部進行跟蹤考察,掌握幹部實際表現,並充分運用好考察結果,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推出了各縣區(管委會)徵地拆遷考評辦法、專項行動計劃項目牽頭單位考評辦法、專項行動計劃項目審批機關考評辦法等。城廂區在項目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項目進展大大提速;北岸共組建了28個項目工作專班,深入開展「比作比效」活動,今年1-5月份,處級領導深入項目現場達623人次,協調解決項目問題216個。

  堅持一線督查項目,做到督查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問題走,切實做到項目工作每個環節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評比,湧現出許多好的做法。涵江區成立督查辦,緊盯不落實的事、督查不落實的人、找出不落實的原因、追究不落實的責任;秀嶼區推行「兩式一化、三曬三看」模式,實行痕跡化管理,督查幹部履職實效。

  如何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著眼於鼓勵幹事、寬容失誤,《莆田市機關效能建設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暫行辦法》近日正式出臺,在明確正向激勵措施的同時,創新提出了「容錯糾錯」措施,對46種情形視情「不作問題處理」「免於效能通報」「免於績效扣分」「免於效能問責」,有效激勵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重點是基層一線幹部放開手腳幹事業、心無旁騖抓落實,形成人人願幹事、敢幹事、能幹成事的良好氛圍。

媽祖文化,聞名四海。 林劍冰 攝

  只爭朝夕,幹出成效。美麗莆田,吸引了2017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落戶舉辦,在眾多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受到海內外嘉賓的點讚,「示範區」效應凸顯。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持續良好勢頭,積蓄前行力量,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美麗莆田必將漸行漸近。(朱金山 李巖峰)

相關焦點

  • [平陌鎮]做好特色文章 打造美麗小鎮
    近年來,平陌鎮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把人居改善作為重點中心工作,堅持把改善人居環境與脫貧攻堅、國家衛生鎮創建、生態環境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等多項工作相融合、同謀劃、共推進,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真正通過村容面貌的大提升,生活質量的大改善,促進群眾幸福感不斷攀升。連續榮獲國家級衛生鎮、河南省生態鎮、河南省美麗小鎮、河南省森林小鎮等多項稱號。
  • 燒鍋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鎮:打造東北知名酒文化特色產業小鎮 - 中國...
    風清氣爽的夏末,「燒鍋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鎮」的字眼矗立在鎮子口的石碑上,文化地標變幻的線條講述著先輩們的智慧和辛勞;恆裕河兩畔城景建設工程接近尾聲,休閒的人們三五成群,拍照嬉戲;太平池國家溼地公園賦予了小鎮得天獨厚的生態靈氣……如今,燒鍋鎮已經形成以酒工坊文化傳承為主線,以「城景共築、古為今用、產鎮一體」為發展理念,複合型功能特色產業小鎮的轉變正在助力燒鍋鎮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 鹿原鎮啟動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建設,一起看看全景效果圖~
    8月5日,炎陵縣鹿原鎮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建設項目的子項目——文化旅遊特色商品市場建設工地,挖掘機正揮舞長臂清理雜草,施工人員揮汗勞作。
  • 廣東四會:打造特色森林小鎮 構建生態文明美麗鄉村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羅源依託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積極推動森林小鎮建設,結合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項目,加強城鎮增綠、生態環境整治、休閒場所建設,努力打造特色森林小鎮。  古韻靈秀煥發新生機
  • 莆田出臺《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 「一區一中心」繪藍圖
    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介紹說——  從發展趨勢看,中央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要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這些都為莆田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找準了路徑。
  • 長春市農安縣燒鍋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鎮:打造東北知名酒文化特色產業...
    長春市農安縣燒鍋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鎮:打造東北知名酒文化特色產業小鎮 2020-08-01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將工廠所在地打造成特色小鎮:百威,不只是啤酒
    同時,莆田市政府將配套建設啤酒花園和食品工業園,將百威雪津世界級工廠所在地打造成為特色小鎮——  百威,不只是啤酒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莆田涵江區興化灣南岸的濱海新城,沿海疏港通道四通八達,到處欣欣向榮。然而,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的灘涂養殖區。
  • 森林與文化的美麗邂逅丨看聊城張秋鎮如何打造森林文化小鎮
    借「創森」之機,張秋鎮重點實施路肩綠化、路邊林帶、農田林網、水系綠化、森林村莊「五大工程」,並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城鄉規劃建設,一個出門有蔭、休閒有景,文韻悠悠、獨具風情的「森林文化小鎮」呼之欲出。三月的陽穀縣張秋古鎮,大運河兩岸綠意萌發,徜徉於小橋流水、奇花異木點綴的青石街道,一種悠逸的享受讓人留戀不舍。
  • 安徽這21個小鎮,依據國家建設特色小鎮要求,將會發生巨大變化!
    近年來,安徽省依據國家建設特色小鎮的要求,選拔出21個省級特色小鎮,計劃用三年的時間,通過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支持,把這些小鎮打造成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生態宜居、人文氣息濃厚的特色小鎮,讓這些小鎮發生巨大的變化。
  • 以文化為魂,打造特色旅遊小鎮
    初始於2016年著手規劃,當前逐步建設的紅山1958文旅小鎮,就是天富集團踏入旅遊業的具體實踐。  紅山1958文旅小鎮位於瑪納斯河東岸的紅山嘴電廠四級電站處。該項目核心區佔地面積達3150畝。依託天富集團2017年9月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新疆天富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紅山1958文旅小鎮目前的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投資2000餘萬元建設的藝術展廳,珍藏了遼寧省鐵嶺市藝術家創作的近百幅兵團題材工筆畫;正在打造的百畝格桑花花田,為周邊遊客創造田園觀光好去處;即將改造的208棟民宿風情住宅,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異域風情……而這些,還只是紅山1958文旅小鎮總體規劃的冰山一角。
  • 佛山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城市在轉變,特色在升華,通過特色小鎮建設,禪城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即日起,本報將對禪城特色小鎮展開專題報導,全方位展示新時期禪城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廣彩、廣繡、粵劇……一連串嶺南文化符號讓廣州荔灣區的永慶坊成為刷爆朋友圈的「網紅」地標。這個2016年正式開園的舊城改造項目保留了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讓城市文明得以傳承、根脈得以延續,被視為舊城改造的典範。
  • 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旅遊小鎮
    記者6月11日了解到,當前,石角鎮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旅遊小鎮。隨著省道293廉石公路改造升級的完成、玉林到石角一級公路和省道388線的規劃修建,極大改善了石角的交通條件,山水石角不再遙遠。近年來,石角鎮因地制宜制定發展方案,引導群眾積極調研產業結構,並在種苗、技術、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扶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 湘湖要打造中國版蘇黎世湖區 打造三大特色小鎮
    總體目標  建設成為生態型、文化型、國際化旅遊度假區,進入全國十強行列,努力成為新一輪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標杆,浙江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典範,展現杭州獨具韻味別樣精彩的重要窗口,蕭山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中獨具自然風貌、人文氣息、產業特色、國際元素的示範區。
  • 邯鄲涉縣太行紅河谷全力打造「特色小鎮」
    在涉縣赤岸研學小鎮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搬運砂石、壘磚、砌牆、種植果木、硬化巷道,高效快速推進小鎮的各項建設。涉縣赤岸研學小鎮。楊彥忠 攝赤岸研學小鎮項目是涉縣太行紅河谷高質量旅遊經濟帶重點規劃建設的9個「特色小鎮」之一。
  • 安慶懷寧縣石牌鎮全力打造國家級戲曲文化特色小鎮
    核心提示:近年來,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緊緊圍繞打造「中國戲曲文化的創作創新基地、戲曲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戲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戲曲藝術的評獎頒獎基地」的目標打造國家級戲曲文化特色小鎮,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 灣裡太平鎮入選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本報訊(記者曲倩影)記者近日獲悉,住建部日前發布《關於擬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的公示》,公布了全國第二批276個特色小鎮名單,江西省8個小鎮入選。其中,南昌市灣裡區太平鎮榜上有名。據了解,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 特色小鎮建設成果展開幕 海南瓊海「圈粉」
    10月26日,2017中國特色小鎮建設成果展暨特色小鎮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海南省瓊海市攜13個特色小鎮「驚豔」亮相,全面展示該市全域旅遊、特色小鎮及美麗鄉村發展成果,並以其山水田園之美贏得「粉絲」無數。
  • 特色小鎮建設在彌勒市的實踐
    彌勒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特色小鎮規劃,突出地方特色,分別打造生態康養、文化藝術、運動休閒、民俗風情4種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截至目前,4個特色小鎮累計接待遊客1210.3156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13062.973萬元。  (三)業態植入成效明顯。
  • 安慶懷寧:石牌鎮致力打造戲曲文化特色小鎮
    > --> 近年來,懷寧縣石牌鎮緊緊圍繞打造「中國戲曲文化的創作創新基地、戲曲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戲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戲曲藝術的評獎頒獎基地」為核心的國家級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目標,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 翁玉耀到莆田學院調研: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
    4月21日下午,市長翁玉耀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往莆田學院調研學校發展和建設情況。副市長張麗冰一同參加。翁玉耀主持召開現場會,聽取莆田學院黨委書記陳柴生、院長李永蒼有關學院辦學和轉型發展情況匯報,現場協調解決學院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