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彌勒市加快推進太平湖森林小鎮、「東風韻」小鎮、紅河水鄉小鎮、可邑小鎮4個特色小鎮項目建設,著眼供給側小鎮經濟的思路,為彌勒的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本文以彌勒4個特色小鎮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分析,就推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彌勒市特色小鎮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彌勒市4個特色小鎮新增規劃總投資110.81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59.18億元。在2018年每個小鎮獲得省級財政獎補資金1.5億元的基礎上,2019年被省政府命名為「雲南省特色小鎮」,並獲得每個小鎮1億元的省級財政獎補資金支持。目前,彌勒太平湖森林小鎮、紅河「東風韻」小鎮、可邑小鎮建設加快推進,並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二)特色彰顯人氣飆升。彌勒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特色小鎮規劃,突出地方特色,分別打造生態康養、文化藝術、運動休閒、民俗風情4種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截至目前,4個特色小鎮累計接待遊客1210.3156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13062.973萬元。
(三)業態植入成效明顯。太平湖森林小鎮積極發展生態花木園林產業,穩步推進木屋建築產業,建成集生態休閒旅遊、森林木屋體驗、木結構建築研發、康體養生融合發展的小鎮業態。紅河「東風韻」小鎮通過與文化藝術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推進校企合作,建成多個文藝實踐基地;採用「藝術家+企業家」的合作模式,引入藝術名家、名人入駐,打造文創產品產業鏈。紅河水鄉小鎮先後與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國際汽車聯合會(FIA)、國際摩託車賽車協會(FIM)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截至目前,錢王商業街招商引資入駐商戶273戶,營業收入達3億元。可邑小鎮採用「網際網路+」和「旅遊+」的模式,帶動阿細民族特色產業及民族文化旅遊、醫養、度假、電商等產業快速發展。探索「公司+小組+農戶」的合作模式,有效帶動村民開辦鄉村客棧、農家樂、特色餐館、手工作坊61家,形成文旅融合、產村融合的發展新格局。
(四)帶動就業助推脫貧。4個小鎮在建設運營過程中,積極吸納周邊村寨農戶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小鎮就業務工,對改善地方就業結構和居民收入結構,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如,太平湖森林小鎮讓農戶在獲得土地流轉租金的同時進入園區務工掙取薪金,有效解決周邊村寨農戶就業問題。同時,改造提升周圍村莊村容村貌,帶動村民盤活自有土地或房屋資產,參與苗木生產、鄉村旅遊等產業,年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可邑小鎮通過村小組參與特定區域管理工作,就地解決導遊、演員、保安、環衛等各類服務崗位就業300餘人,村集體每年參與旅遊收入分紅達80餘萬元。通過就地就業和發展農家樂、手工等延伸產業,輻射帶動螞蟻村委會72戶225名貧困人口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餘元。
(五)模式創新驅動多元。一是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融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多渠道籌資、多元化融資,吸引和撬動民間投資參與小鎮投資、建設和運營。二是鼓勵引進外地企業借力發展,政府推出一系列擴大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強招商引資的政策措施,以商招商、以藝術家引藝術家等形式引入國內外知名企業、國內外知名院校、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參與特色小鎮的建設。三是積極引導本土企業抱團發展,發動彌勒本土知名企業家共同出資成立投資公司參與特色小鎮項目建設,激發集體投資活力。四是支持引導企業、集體、群眾合作發展,採取「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鼓勵村民從事旅遊等服務業,實現企業發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六)活動豐富影響擴大。2019年,4個特色小鎮先後舉辦首屆中國·彌勒木屋房車露營博覽會、特色小鎮高峰論壇、雲南省第十二屆青年演員比賽(音樂類)決賽、紅河「東風韻」小鎮雲南省第二屆國際留學生文化交流周活動、「小鎮大賞」節目直播等活動68場,涵蓋文化交流、展示、論壇、演出等內容,實現小鎮與社會各界的跨界融合,提升小鎮知名度,提高產業營收,促進產業良性循環發展。
二、彌勒市特色小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項目融資困難。4個特色小鎮建設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企業自籌和項目貸款,但項目業主因擔保能力弱、銀行貸款手續複雜、要求高等因素,貸款難度大。
(二)文化藝術類產業培育期較長。文化藝術產業是一項需要長期扶持和培育的產業,且受到總體經濟運行下行等因素影響,項目主導產業培育緩慢。
(三)小鎮智能智慧化建設不足。對照《全省特色小鎮數位化建設任務清單》還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還需整改提升。
三、彌勒市特色小鎮建設的下一階段工作
(一)加強責任落實。持續推進掛圖作戰、領導掛鈎、部門掛聯的「一對一」工作機制,按月調度工作推進情況,按月進行工作督查,做到任務抓落實、問題抓協調、進度抓跟進、成效抓督查。
(二)配齊小鎮建設資源要素。一是落實用地指標保障。精準核實項目用地指標信息,嚴格按照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加快報批符合用地規劃的土地、林地指標,積極主動協調省、州自然資源和林草部門逐年分批次獲得用地指標支持;二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銀行貸款支持;三是用好用活省級獎補資金。統籌用好每個小鎮2018年、2019年財政獎補資金,確保獎補資金用於項目規劃範圍內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產業培育等方面的建設。
(三)加快推進小鎮項目建設。對標2020年基本建成實現運營為總體目標,以全省示範特色小鎮評選的有利時機,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2020年4個小鎮計劃完成投資24.483億元,新建17個項目。
(四)豐富小鎮業態助推產業發展。結合彌勒實際,針對特色小鎮產業定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入戰略合作夥伴、優質企業參與小鎮創建和運營管理,實現產業招商與企業招商相融,進一步提升、豐富小鎮業態。
(五)提升小鎮智慧化建設水平。對照《全省特色小鎮數位化建設任務清單》,全面提升全市特色小鎮數位化和智慧化水平。按照AAAAA級旅遊景區的建設標準,以「一部手機遊雲南」為平臺,打造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服務到位的「數位化」小鎮。
作者單位:彌勒市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喻自洲 審核:盧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