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三歲多的小女兒來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眼科門診。原來年輕的母親近半年來反覆出現眼紅、眼癢,眼部燒灼感並伴有少量分泌物,經常掉睫毛。而孩子大約在一個月前也出現類似的症狀,但伴有更多的黃色眼屎。嚴重的眼部不適,使得母女倆已經在多家醫院反覆就診,診斷結果總是「結膜炎」「乾眼症」,也持續接受了包括「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玻璃酸鈉」等多種眼藥的聯合治療。雖然孩子的眼屎已經有所減少,但兩人眼紅眼癢的症狀依舊。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的檢查,作為接診醫生,我發現母女倆的雙眼睫毛根部都有鱗屑樣的分泌物,像一個個小小的套袖包裹在睫毛的根部。同時瞼緣的皮膚微紅,結膜充血明顯。從症狀和體徵來看,蟎蟲感染的可能性最大。於是拔取母親雙眼各五根睫毛送檢,發現竟然有多一半的睫毛根部寄生有蟎蟲,最多的一根睫毛上竟然同時發現了四條成蟲。
元兇終於找到了。母女倆確診是蟎蟲性瞼緣炎相關的結膜疾病,兩人結膜病變的發生與瞼緣皮膚的蟎蟲感染密切相關。只有徹底殺滅蟎蟲,才能根治「眼紅眼癢」的問題。
蠕形蟎是一種體型微小的人體寄生蟲。它不同於枕頭上的塵蟎,常常感染眼瞼緣部位的皮膚毛囊及皮脂腺,引起眼癢、眼紅、眼部刺激感和燒灼感。嚴重的可誘發慢性結膜炎、乾眼症,甚至角膜炎,通常會反覆發作,遷延不愈。還有可能會導致眼瞼的皮炎,如瞼緣炎(俗稱爛眼邊兒)、倒睫毛、睫毛脫落,以及多發性的瞼板腺囊腫(眼皮反覆長包)。
如何發現眼部是否感染蟎蟲呢?用小鑷子從雙眼的上下瞼分別拔除三根睫毛,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接下來開始尋找蠕形蟎。
目前最常用的治療蟎蟲感染的藥物是茶樹油,一種從港木桃金孃科白千層葉中提取的純天然植物精油。這可不是我們炒菜用的油,其最早被澳大利亞居民用於治療傷口和皮膚感染。雖然茶樹油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其治療療程長,且對眼部有一定的刺激性,部分使用者會發生過敏反應。為了尋找更好的藥物,在對茶樹油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是4-松油醇。最新的研究顯示,4-松油醇比茶樹油具有更好的抗炎、抗菌作用,能夠有效殺滅蟎蟲。
蟎蟲感染的治療:患者在進行眼部熱敷,徹底擦拭乾淨瞼緣皮膚的分泌物後。可使用4-松油醇溼巾反覆擦拭瞼緣,前額及鼻部面頰部皮膚進行治療。這樣的治療需要連續四周以上,因為蠕形蟎完成從蟲卵到成蟲死亡的生命周期為14-15天。治療時間通常為蟎蟲的兩個生命周期。此外,患者的個人衛生用品要每周高溫滅蟎,如擦臉毛巾、枕巾、內衣。58℃以上高溫可殺滅蟎蟲。值得一提的是,蟎蟲耐酸鹼,常用的清潔用品、84消毒液及碘伏對蟎蟲均無殺滅作用。
蟎蟲感染的預防:日常我們要注重改善室內環境,防止蟎蟲滋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溼度適宜;定期清洗並勤曬枕套和被套,定期更換床單,清洗時水溫應控制在58℃以上以殺滅蟎蟲;加強鍛鍊,增強自身抵抗力;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眼部清潔;避免與蟎蟲感染患者使用同一紡織品,如毛巾等。
文/劉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