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大代表建議工業用地直接轉商用地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廣州人大代表建議工業用地直接轉商用地

2008年12月10日 09:23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政府不要跟企業爭利,工業用地應容許直接轉為商業用地,補稅就行了。」昨日,廣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慶強在市國土房管局向市十三屆人大代表城建環資專業小組作匯報時提出以上建議。

    代表觀察

    市區很多工業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

  如何提高廣州的土地利用率?市人大代表劉蓮香提出目前廣州「退二進三」的步伐太慢了,市區還有很多工業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跟北京、上海比已經大為落後。「你看北京的798,那已經是10年前的政策了,但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落實。」劉蓮香說。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局長謝曉丹也承認,目前在工業用地改商業用地的過程中,工商登記、消防審批等很多政策還跟不上。但他認為,工業用地可以交給政府收購儲備,然後進行拍賣。

  周慶強剛剛從芬蘭考察歸來,他認為,這種政府將工業用地收上來,再拿去拍賣,改作商業用途的方法已經落伍了。「政府不要跟企業爭利,一分錢也不要拿,全部給企業。所有的工業用地都可容許轉作商業用地,轉了之後直接補稅就行了,不需要再經由政府拍賣。」

    政策瓶頸

    土地政策落後延緩「退二進三」步伐

  周慶強提出,目前廣州「退二進三」步伐緩慢主要是因為土地政策落後,企業沒有積極性。因此,他建議要允許工業用地直接轉為商業用地,這樣企業才有積極性,既可以解決下崗職工的問題,又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對此,謝曉丹也表示,2009年廣州要實際推出一批「退二進三」用地,用於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型產業和總部經濟,有效優化中心城區土地的利用結構。

   部門匯報

    歷史形成的生產企業佔據中心城區

  市國土房管局的匯報材料中指出,目前,廣州市建設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片區中心區和各鎮建成區。2007年,全市未利用地總面積為429.43平方公裡,佔土地總面積的5.89%。其中,不可開發的河流湖泊水面為354平方公裡,剩餘的荒坡地、灘涂,預計可進行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的潛力為12平方公裡,佔1997年~2007年建設佔用耕地總量的6.03%。

  同時,市國土房管局的匯報材料也指出,廣州市存量土地節約集約、可持續利用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區域內閒置土地、浪費土地的行為還未得到完全遏止,批而未用的情況仍然存在;土地利用結果不太合理,一些歷史形成的生產企業佔據中心城區,土地級差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集體建設用地分散、低效利用的情況還較為突出。

    應對之策

    新增建設用地重點向民生工程傾斜

  謝曉丹介紹,目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新增建設用地的需求仍然很強勁。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選址於廣州的國家、省重點項目日益增多,用地需要重點保證。今年上半年,廣州GDP、工業總產值、財稅收入等經濟指標的增速明顯放緩,現在又面臨全球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謝曉丹表示,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一批關係廣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項目、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和重要民生工程更要加快「落地」,新增建設用地重點將向民生工程傾斜。(記者練情情 通訊員穗仁宣)

【編輯:高雪松】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都轉商業用地了,那工業怎麼辦?」閔行這位市人大代表直言問
    城市工業用地轉型加速,企業缺少適配產業基地,製造業進一步弱化,代表建議在產業軸產業帶適度保留存量用地,精耕細作培育產業新星。 「都轉商業用地了,那工業怎麼辦?」在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閔行區浦江鎮人大主席王憶卿憂心忡忡。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發布!新型產業用地(M0)來了!
    新型產業用地(M0)原則上在廣州市主城核心區和各區核心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500米範圍、工業產業區塊、第二中央商務區、白鵝潭商務區、東部沿江發展帶、白雲新城地區、廣州南站核心區、萬博商務區、花都中軸線地區、洛溪島、廣州大學城等商務集聚區以外選址。
  • 大灣區產業地產投資情報:2018年廣州工業用地拿地企業50強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產業地產情報庫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市工業用地拿地數量共計88宗,總面積達7000多畝,繳納土地出讓金近40億元。從各區情況來看,2018年廣州增城區工業用地拿地面積最多,面積達2000多畝,佔全市工業用地拿地總面積的29%。
  • 香港政府建議7個地區工業用地變為住宅用地
    據港媒報導,香港政府剛剛完成的全港「工業用地」轉變用途研究,建議將7個地區,合共29.5公頃土地轉作住宅用途。
  • 園區管理難、工業用地緊缺 如何破解?
    部分市、區、鎮人大代表參加活動,蓬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全到場指導,通過面對面近距離進行磋商,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落實。    將設立園區管理機構,    推動園區共建    議事活動上,人大代表們從園區道路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園區管理等方面共同商議工業園區如何提質擴園,推動園區發展。
  • 將嚴格控制 工業用地轉商住
    原標題:將嚴格控制 工業用地轉商住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旭珊 羅麗娟)近期以來,在以實體經濟起家的中山市,出現了「部分鎮區房地產比例過高」等現象。為此,中山啟動的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強調將通過改革創新夯實實體經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就是,必須要重視實體經濟。」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表示。
  • 廣州首次劃定621平方公裡工業用地「紅線」
    從口罩到防護服,再到紅外體溫計、護目鏡、隔離面屏,廣州各類防疫物資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由廣州製造的多種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往戰「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較強的物資保障能力,得益於廣州長期以來打下的堅實的製造業基礎。
  • 2019年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工業用地地均稅收TOP20排名
    參與本次監測統計的國家級開發區共531個(其中,工業主導型421個,產城融合型110個),監測統計範圍面積49.57萬公頃,平均每個開發區面積約為0.09萬公頃。 從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工業用地地均稅收排名來看: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廣東福田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為2019年工業用地地均稅收前十的工業主導型開發區。
  • 昆明主城1月僅交易11畝工業用地 廣州實地晉寧拿地
    今年1月,昆明主城土地供應幾乎按下暫停鍵,全月除了成交一宗工業用地外,再無其他用地進行交易。導致主城今年第一個月的土地成交量創下了自2017年3月以來的最低記錄。不過,昆明郊區縣晉寧、安寧等地在1月還是有不少土地出讓,有廣州實地、雲南瑞灣地產等企業拿地。
  • 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舉行M1A新型工業用地重點項目推進會
    映象網記者 王振西 通訊員 曹新洲 文/圖為傾聽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推進重點項目建設,5月8日上午,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人大代表聯絡站舉行M1A新型工業用地重點項目推進會溝趙人大工委主任邊峰、溝趙辦事處副主任及人大代表王玉坤、新開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人大代表楊維國、張五砦書記及人大代表白天璽、新開普有關負責人和溝趙辦事處有關負責人參加。邊峰介紹了辦事處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開展情況及下步工作謀劃,對打造「智美」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設思路,如何將人大代表聯絡站服務企業發展進行了介紹。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出臺 新型產業地價可打兩折
    摘要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出臺 新型產業地價可打兩折】廣州市政府21日晚公布工業用地新政,新型產業迎來政策大紅包。根據當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該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新型產業地價標準按同地段的辦公用途地價的20%計收。
  • 閒置工業用地處置有限放寬 鼓勵依法轉讓、合作開發
    成因複雜「如果說閒置用地的成因複雜,那麼工業用地閒置的原因就更複雜,其實部裡面一直是非常重視工業閒置用地的盤活利用的,並不是簡單地『一收了之』。」12月11日,東部某省自然資源廳的人士告訴記者,自然資源部已經在實踐中有限放寬了對閒置工業用地的處置方式。
  • 16城月底上報供地方案,工業用地變住宅用地仍待細則
    自去年底至今,官方多次提及房地產市場「供地主體多元化」,並推動地方開展實質性的動作。按照要求,6月底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6個熱點城市要上報供地主體多元化具體實施方案。各地要落實人地掛鈎政策,有針對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給。《通知》要求,熱點城市要積極探索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在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情況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可作為租賃住房用地。
  • 張鴻林委員:建議免除工業用地土地使用稅
    張鴻林表示,一段時間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營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的發展舉步維艱,實體經濟的降稅減費的呼聲空前高漲。張鴻林介紹,近年來,在化解防範企業融資風險的過程中,有的金融機構對民營實體經濟不敢貸或者直接抽貸斷貸,造成企業流動性困難甚至停產,給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張鴻林希望,政府可以切實以減輕企業負擔的願望出發,免除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稅,從而使實體企業享受和房地產同樣的土地稅收政策——從企業建成投產運行之日起免除土地使用稅。
  • 工業用地變性實操指南
    】本文轉自 | 投拓江湖工業用地變性項目,在很多投拓人員的從業經歷中並不少見,今天開一個專篇講一講工業用地變性的一些個人的經驗總結。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地方是留下了一定的開口的,即允許部分工業地通過使用權人自主申請調規變性。
  • 廣東惠州工業用地轉讓經驗分享
    我們有大量的工業用地,商業用地,山林地,已開發7個工業園區,政府規劃一手國有土地,土地包手續完善,享三通一平,5000畝工業用地使用年限50年,540畝商業地70年,可辦理國土證,2500畝山林地租期25年,有林權證,中介可合作,所售土地都是一手國有土地,企業落戶即可以辦理國土地證件。
  • 《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企業申請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操作細則...
    一、《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企業申請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操作細則》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和開發建設規模不斷膨脹等因素,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缺口較大。因此要提高用地利用效率,盤活有限的土地資源,以確保滿足企業用地需求。
  • 廣東省人大代表約見官員督促解決民企用地難
    廣東省人大代表約見官員督促解決民企用地難 2014-09-23 15:36:39來源:羊城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近日,就這些問題,省人大代表鄭永釗向廣東省十二屆人大提出意見。22日,省人大就其提出的《關於要求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盤活利用建設用地、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健康快速發展的建議》召開了約見省國土資源廳、省工商聯負責人的座談會,來自全省各地的11名人大代表根據自身調研情況發表了看法,省國土資源廳、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並對代表們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回應。
  • 上海推進工業用地轉性 多舉措盤活存量土地(圖)
    ,並加大對工業用地閒置及違法用地的處置力度。  在受到土地供應緊張的條件限制下,原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盤活存量土地勢在必行,自貿區在確定土地二次流轉試點後的前期摸索,給了4月份全上海市推進盤活存量土地、循環利用存量土地提供先行經驗。  另外,這是兩會後上海響應「分類調控」,結合城市實際情況自主出臺的針對房地產土地市場的首條政策。2020年,上海的建設用地總規模將控制在3200平方公裡。
  • 新型產業用地:廣州城市更新新可能
    近年來,國家層面及省級政府層面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並規範新型產業用地的發展。2018年8月,廣東省政府修訂了《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市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充分保障工業用地供給,允許對工業項目按照規劃確認的用地圍牆線內面積出讓,允許實行彈性年期出讓供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