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大代表建議工業用地直接轉商用地
2008年12月10日 09:23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政府不要跟企業爭利,工業用地應容許直接轉為商業用地,補稅就行了。」昨日,廣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慶強在市國土房管局向市十三屆人大代表城建環資專業小組作匯報時提出以上建議。
代表觀察
市區很多工業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
如何提高廣州的土地利用率?市人大代表劉蓮香提出目前廣州「退二進三」的步伐太慢了,市區還有很多工業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跟北京、上海比已經大為落後。「你看北京的798,那已經是10年前的政策了,但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落實。」劉蓮香說。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局長謝曉丹也承認,目前在工業用地改商業用地的過程中,工商登記、消防審批等很多政策還跟不上。但他認為,工業用地可以交給政府收購儲備,然後進行拍賣。
周慶強剛剛從芬蘭考察歸來,他認為,這種政府將工業用地收上來,再拿去拍賣,改作商業用途的方法已經落伍了。「政府不要跟企業爭利,一分錢也不要拿,全部給企業。所有的工業用地都可容許轉作商業用地,轉了之後直接補稅就行了,不需要再經由政府拍賣。」
政策瓶頸
土地政策落後延緩「退二進三」步伐
周慶強提出,目前廣州「退二進三」步伐緩慢主要是因為土地政策落後,企業沒有積極性。因此,他建議要允許工業用地直接轉為商業用地,這樣企業才有積極性,既可以解決下崗職工的問題,又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對此,謝曉丹也表示,2009年廣州要實際推出一批「退二進三」用地,用於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型產業和總部經濟,有效優化中心城區土地的利用結構。
部門匯報
歷史形成的生產企業佔據中心城區
市國土房管局的匯報材料中指出,目前,廣州市建設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片區中心區和各鎮建成區。2007年,全市未利用地總面積為429.43平方公裡,佔土地總面積的5.89%。其中,不可開發的河流湖泊水面為354平方公裡,剩餘的荒坡地、灘涂,預計可進行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的潛力為12平方公裡,佔1997年~2007年建設佔用耕地總量的6.03%。
同時,市國土房管局的匯報材料也指出,廣州市存量土地節約集約、可持續利用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區域內閒置土地、浪費土地的行為還未得到完全遏止,批而未用的情況仍然存在;土地利用結果不太合理,一些歷史形成的生產企業佔據中心城區,土地級差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集體建設用地分散、低效利用的情況還較為突出。
應對之策
新增建設用地重點向民生工程傾斜
謝曉丹介紹,目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新增建設用地的需求仍然很強勁。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選址於廣州的國家、省重點項目日益增多,用地需要重點保證。今年上半年,廣州GDP、工業總產值、財稅收入等經濟指標的增速明顯放緩,現在又面臨全球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謝曉丹表示,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一批關係廣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項目、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和重要民生工程更要加快「落地」,新增建設用地重點將向民生工程傾斜。(記者練情情 通訊員穗仁宣)
【編輯:高雪松】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