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我們又將迎來2018年的教師節,從1985年正式開始設立教師節開始,至今已是第34個年頭,34年的時間,足以讓一位老師從剛出校門的朝氣蓬勃到白髮蒼蒼,也足以桃李滿天下了。
每到教師節,學生們投桃報李,對自己的老師或是曾經的恩師表達感激之情,或請恩師喝茶聊天,或家常小菜、或小禮物小心意,不一而足,在這之間師生情得以重溫,恩師們也能老懷欣慰。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教師節慢慢在變味,已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感謝恩師教書育人之情,家長之間的攀比、部份老師的暗示索取,讓尊師重道、禮輕情義重的優良傳統完全被拋棄,教師節成為家長不可承受之重,也成為部份老師頭疼的節日。
記得孩子還在幼兒園時,每到教師節的前一天,孩子放學回來都會高高興興的對我們說:「媽媽,明天早上一定要幫我買一束最漂亮的花,我要送給老師」,如願以償後,孩子的小臉樂得象朵花一樣。而收到花的老師也很開心,對每一個送花的小朋友都會有小禮物回贈。純真的師生情就在這種簡單的禮尚往來中流淌。幼兒園時期對孩子來說確實是真正開心快樂的,作為家長我們覺得老師很不錯,這就是老師該有的樣子。
及至孩子上了小學,我們帶著幼兒園時期對老師的了解,在小學的第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同樣準備了一束美麗的鮮花讓孩子送給他敬愛的老師,沉侵在感謝老師教導之心中的我們,收到的卻是孩子放學回來滿臉的委屈,原來是老師放學後把孩子們送的花偷偷的全部丟到垃圾桶裡,卻正好被孩子看到了。回過神來的我們在看到班級家長群裡的信息後,瞬間明白紅包才是老師最欣賞的禮物。望著孩子委屈得要流淚的天真雙眼,不禁無言以對。
在其後到來的幾個教師節裡,看著家長群裡送出一個比一個大的紅包以及各種請客吃飯,「懂事」的我們,成為了老師眼裡會做人的那一撥家長,「三好學生」、班乾等等名譽也在懂事的這一撥家長的孩子裡產生,每一次看到孩子獲得的所謂榮譽和權利,我們的心裡只有苦澀。漸漸長大懂事的孩子也慢慢在同學之間的交流中明白這些都是給老師送禮交換回來的,雖然獲得的不少榮譽對他以後上中學有著莫大的好處,但從孩子的眼中我們卻再也看不到當初送花給幼兒園老師時的那種敬重和欣喜。我們無法想像成人世界的利益交換和人情淡漠過早讓孩子們體驗到的危害,更無法想像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怎麼能培養出具備赤子之心未來社會棟梁!
多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象從前的「先生」那樣,不但教書,也要育人;也多希望全社會都能象從前那樣,真正的尊師重道,讓老師們做衣食無憂、心無旁騖地園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