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公告

2020-12-14 中國發展門戶網

為全面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進普通話推廣工作,國家語委於2011年10月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工作,主要內容是研製普通話審音原則,根據當前語言生活發展需要修訂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建立健全普通話語音規範標準體系。為此,特成立了由語言學、教育學、普通話研究以及播音主持、科技名詞、地名、民族語言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普通話審音委員會,設立了「普通話審音原則制定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課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承擔。

課題組經過3年多的努力,完成《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初稿研製,並採取多種形式徵求意見:向國家語委成員單位和各地語委發函徵求意見;在北京、上海、廣州分別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省市代表意見;通過搜狐網及手機新媒體等渠道收集網民意見,共有5萬多人參與了網上讀音調查。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為確保修訂稿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歡迎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從即日起至2016年6月25日,可通過以下渠道反饋意見:

1.電子郵件:shybyj@163.com

2.傳真:010-65592909

3.信函郵寄:北京市朝陽門內南小街51號 教育部語用所普通話審音委員會秘書處(郵政編碼:100010)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2016年5月)

說 明

一 本表為《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1985年)的修訂版。

二 本表條目按照異讀音節的音序排列。

三 審音以異讀詞(包括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為對象。例如:名物義「瓦」沒有異讀,動作義存在wǎ、wà兩讀,本表只對動作義「瓦」的讀音進行審訂。「裝訂」有zhuāng dīng和zhuāng dìng兩讀,是審音對象;「訂單、預訂」等詞沒有異讀,不審。

四 不審訂是否輕聲、是否兒化,原表涉及輕聲、兒化的條目除外。

五 不審訂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讀音,原表涉及人名、地名的條目除外。

六 條目後註明「統讀」的,表示涉及此字的所有詞語均讀此音。例如:燻xūn(統讀),表示「薰香、煙燻、薰陶、煤氣燻著了」等中的「燻」都讀xūn。

七 有些條目涉及文白異讀,本表以「文」和「語」作注。前者一般用於書面語,後者一般用於口語。這種情況在必要時各舉詞例。例如:剝 bō(文), bāo(語),表示在「剝削」等書面複合詞中讀bō,在「剝皮兒」等口語單用時讀bāo。

八 有些異讀涉及詞義區別,酌加簡單說明,以便讀者分辨。例如:泊(一)bó停留、平靜:停泊、泊車、淡泊、飄泊;(二)pō湖泊義:湖泊、血泊。

九 個別條目中的「舊讀」「口語也讀」等括注,表示在推薦讀音之外讀古書或口語等特定範圍內實際存在的常見讀音。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針對《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面向社會徵求意見
    中國網6月6日訊(記者 曾瑞鑫)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進普通話推廣工作,國家語委於2011年10月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工作,主要內容是研製普通話審音原則,根據當前語言生活發展需要修訂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建立健全普通話語音規範標準體系
  •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初見成效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初見成效 2015-09-10 來源:語信司   日前,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在京召開工作會議,審閱研討《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徵求意見稿|黃安靖|現代漢語詞典
    據澎湃新聞消息,《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網紅文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發布的《審音表》中,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 「普通話審音原則制定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通過專家鑑定
    「普通話審音原則制定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通過專家鑑定 2016-04-27 來源:語信司   近日,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召開會議,對「普通話審音原則制定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是怎麼回事?
    為促進現代漢語規範化和推廣普通話工作,1956年1月,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根據全國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的建議,組織成立了普通話審音委員會,開始對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進行審定。此後,陸續發表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初稿》的正編、續編、三編。1963年,將三次審定的1800餘條異讀詞和190餘條地名匯集成《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發表。
  •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舉例
    會議有一項決議是:「建議中國科學院聘請專家若干人,組成普通話審音委員會,研究並確定普通話常用詞彙的語音。」普通話常用詞彙語音裡面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異讀詞的讀音。異讀詞是指一個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而表示的意義和用法相同。例如,在普通話裡面「複雜」有人讀為fùzá,有人讀為fǔzá;「波浪」有人讀為bōlànɡ,有人讀為pōlànɡ。這就是異讀詞。
  • 普通話異讀詞到底是怎麼審音的?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原則在1985年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並無明確的表述,不過,這並不代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工作缺乏審音原則。整理早期普通話審音工作中堅持的一些重要原則,並結合新時期的語言事實,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原有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原則,確立新的審音原則,是新時期審音工作的根本和前提。
  • 咬文嚼字主編如何回應該拼音事件 有關方面應該聽取這些意見
    咬文嚼字主編如何回應該拼音事件 有關方面應該聽取這些意見時間:2019-02-19 22:22   來源:網絡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咬文嚼字主編如何回應該拼音事件 有關方面應該聽取這些意見 說(shu)服變成了說(shuō)服 ,一騎(j)紅塵變成了一騎(q)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
  • 【審音專題】劉祥柏 劉丹青:略說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原則*
    近年來,新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工作在教育部的推動下逐步展開,其中確定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原則,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原則在1985年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並無明確的表述,不過,這並不代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工作缺乏審音原則。
  • 【審音專題】劉祥柏 劉丹青:略說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原則*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原則在1985年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並無明確的表述,不過,這並不代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工作缺乏審音原則。整理早期普通話審音工作中堅持的一些重要原則,並結合新時期的語言事實,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原有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原則,確立新的審音原則,是新時期審音工作的根本和前提。
  • 多個字詞易讀錯的音將"轉正"? 爆款文章其實是舊事重提
    事實上,這則網帖以前就曾火爆,提到的部分字的讀音變化源自2016年發布的一份《〈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且該文件從未正式發布。雖然消息不準確,但語文老師和學生們卻對這些字的讀音該不該調整發表了不同看法。
  • 這些字詞改音了?到底怎麼讀?起底這篇真假莫辨的「10w+」!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1985年12月,當時的國家語委和國家教委(如今的國家教育部)和廣電部正式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記者在這版內容中發現,網貼中提到的「確鑿(zuò)」讀作「確鑿(záo)」、「呆(ái)板」讀作「呆(dāi)板」等內容其實在1985年就已進行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