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科研團隊不簡單:給科學家的實用領導力建議

2020-12-17 騰訊網

原文作者:Sarah Groover &Ruth Gotian

Sarah Groover和Ruth Gotian認為,在某個組織做志願工作可以提升溝通能力,學會應對突發情況。

很多科學家在其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將開始領導團隊,少則暑假實習的幾名本科生,多則整個研究小組,抑或是一個由學生、技術員和博士後研究員組成的部門。科學家雖然都經過專業的學科訓練,卻鮮少接受過如何管理和指導別人的培訓。因此,導師和學徒總是在磕磕絆絆的摸索中,彼此感到沮喪無力。

領導一支多元化的團隊需要有效的溝通和組織能力。來源:Getty

根據筆者雙方的經驗,一位成熟的領導者可以激勵被領導者,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筆者之一(Sarah Groover)是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的免疫學博士生,同時在美國醫師科學家協會(APSA)擔任副主席;另一位(Ruth Gotian)在高等教育和學術型醫學中心領域擁有近30年的領導力與個人發展項目運營經驗。

我們提倡發現並發展「影響力技能」(power skills)。這是一種非常關鍵的能力,它能讓管理者與群眾建立聯繫、有效溝通、適應未知情況、保持思想開放,塑造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你在任何階段都可以鍛鍊這種能力。作為一名學生或是事業剛起步的科研人士,在全國性組織中擔任某領導角色,不失為培養領導力的一個好方法。在此,我們將列舉5項我們認為一名成功的團隊領袖不可或缺的影響力技能。

01

協作

你與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是至關重要的。你需要激發和調動各個成員的強項。在布置任務或提供反饋的時候,一定要讓成員知道,他們的貢獻得到了重視,他們付出的時間也得到了認可。擔任某個組織的年會策劃委員會成員,是鍛鍊團隊合作精神的好方法。要舉辦一場成功的活動,需要整合多種元素,包括品牌推廣、廣告、籌資和經費核算。有針對性地分配任務,讓同事們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釋放各自的熱情。

02

溝通

這是團隊成功的關鍵。無論是與國內還是國際人士合作,有效的溝通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所有人達成共識。我們曾經組織過一場全國性會議,當時因為溝通不佳造成了負面影響,出現的問題包括活動推廣力度不夠,忘記記錄差旅補助對象等等。前者導致參會人數少得可憐,雖然我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策劃。後者導致組織者無法向獲資助者支付可用資金,弄得既混亂又尷尬。傾聽團隊成員的不同需求和觀點,是一項必備能力。始終記得去問問同事們的看法,即使他們一開始沒有機會建言獻策。

Ruth Gotian負責美國高校的領導力項目。來源:Ashley Jones

03

踏實可靠

04

靈活

05

開放性和同理心

效率最高的科學團體是多元化的團體,能夠在難題面前集合不同的、有創意的,或非常規的解決方案。在APSA之類的全國性團體中做志願工作,讓我(Sarah Groover)得以和一個多元化的團隊共事,大家的文化、年齡、背景和理念各不相同。我們在會後開展的調查顯示,APSA成員有不同的興趣點和關注點,而這些差異沒有得到重視。為此,我們推動了改革,創建了不同的小組,給它們分配了不同的任務,有的負責指導,有的負責多元化。反過來,這些小組組織了非常多元化的峰會和虛擬指導項目。在你們進行討論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和重視那些常常被忽視的人群,他們能提供獨一無二的見解和意見,團隊領袖有責任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在APSA的會議上,我們會讓年資最低的成員最先發言。

熟練掌握我們提到的這些實力技能,你就能高效管理團隊、項目、空間和資金,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出他們最好的一面,始終維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身為一名團隊領袖,你必須為人可靠,有自知之明,廣納良言,信任你的團隊。

想要培養自己的領導力?你有很多機會。找到一個使命與你自身目標一致的組織(最好是你已經加入的組織),花些時間在組織的不同部門輪轉,熟悉它的架構、功能和文化,不要害怕承擔超出你舒適區的項目。用這個機會來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同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建立人脈。做一方人才固然難得,但是如果你能知道如何領導和激勵下一代,那麼你的影響力就會更大。

今日互動

協作、溝通、踏實可靠、靈活、開放性和同理心

你認為上述的「影響力技能」有助於參與科研項目,帶領團隊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原文以Five 『power skills』 for becoming a team leader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 1月29日的《自然》職業特寫上

nature

Nature|doi:10.1038/d41586-020-00178-2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英文原文

▲點擊圖片查看如何通過Nature Careers平臺自助發布職位

版權聲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China@nature.com。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020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帶「團隊」,北美孩子如何培養領導力?三點值得借鑑
    親戚則不大支持女兒的競選活動,她的理由是:都四年級了,還不多點心思放在學習上,當班幹部小升初也不加分! 說到領導力,一些父母會想,我的孩子不善言辭,性格內向,以後也不想讓他當領導,是不是就不需要「領導力」了呢?然而,領導力不能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為:只是當領導才需要的能力,而是一種複雜的能力。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領導力做人的藝術,而不是做事的藝術。 領導力是一種人格魅力,而不是權力。有權力的領導者≠領導力。 團隊學習、改變心智、自我超越。 2.取勢(趨勢把握)——方向力 戰略思維;從戰略角度去思考,謀求長遠生存和整體利益。 有效決策;正確的決策來自眾人的智慧。—戴伊 創新與變革。如果不去創新,就是在製造未來的危機。
  • 寧高寧:團隊學習法是提升領導力的不二法寶|中化集團|領導力|...
    02 團隊學習法對領導力的提升領導力在組織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麥肯錫通過對700家歐美大型公司進行調研發現,領導力的質量對業務增長至關重要。波士頓諮詢公司調研2039位商業領袖發現,領導力發展工作是他們最優先考慮的事。根據美國培訓市場的統計,30%的培訓費用在領導力培訓上。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領導力是一種人格魅力,而不是權力。有權力的領導者≠領導力。 四,領導力的四個維度 1.明道(價值取向)——內驅力 自我領導;想要領導好別人,先要領導好自己。 共啟願景;組織內部建立共同遵守的文化、願景、價值觀。 學習型組織。團隊學習、改變心智、自我超越。
  • 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乾貨)
    許多的團隊管理者時常感嘆:現在的員工越來越難管理了,人心渙散,隊伍也不好帶了,其實,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管理者自身修為和境界的不足。本期的節目,談津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
  • 勇闖無人區打造科研「網紅團隊」
    作為黑磷光電技術專家、博導,張晗堅持科研,耕耘不輟,以豐碩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光電事業發展添磚加瓦;作為高校教授,他不忘教書育人,幫助年輕人健康成長,脫穎而出。新材料與光電工程「聯姻」的追夢人用「科技尖兵」「青年翹楚」來評價張晗一點也不為過。評教授職稱那年,張晗26歲。
  • 給團隊賦能,提升整體業績,你需要職場領導力的自我養成
    團隊中總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是能給周圍的夥伴帶來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並且帶動團隊,提升整體業績。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成為領導,但他絕對具備領導力。也許你會問:領導力不是只有當了領導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嗎?其實不是的。
  • 華裔科學家諾獎級成果被搶發,科研競速賽不相信眼淚
    然而最先開創光遺傳學的華裔科學家潘卓華卻依然籍籍無名——他沒有輸在實驗室,卻輸在殘酷的科研競速賽上。光敏感神經元技術可能會推動醫學領域的革命性進展。這項技術名叫「光遺傳學」,是近幾十年來神經科學領域最大的技術成就。
  • 《可複製的領導力》學會領導力,收穫影響力
    其實,不是說一個人有一定職位,才需要領導力,才能夠發揮領導力。也不是說,你擁有了領導職位,就一定有領導力。這就好像你擁有婚姻,但不一定擁有愛情一樣。 A:公開區,簡單地理解為,自己知道的同時,他人也知道的內容。
  • 法國光源的中國年輕科學家談中法科研差異:要尊重科學家個體
    說起自己至今不懂法語,碩士博士都是在中國國內讀的,如今卻是在SOLEIL操作光束進行科學研究的永久僱員,陳朝宇對法國的科研製度很是感慨。「法國的科研強調以『興趣為導向』和『自下而上』的模式,相比中國,可能科研經費總額不顯眼,但具體到每個科學家身上,優勢卻是不小的。」
  • 員工帶不動?那你的領導力需要提升了
    這個時候很容易造成一個弊端,委派工作的時候,下屬沒有主管動能性,甚至還會對領導委派的任務存在牴觸的心理,因為他們內心深處並不理解決策,而且沒人喜歡做自己不了解其中意義的事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第一點,領導者應該意識到利用職位來強迫別人是不正確的而且要儘量避免避免這種現像發生。第二點,是利用授權換來前進。
  • 跟著電影學管理-電影《古田軍號》看團隊「領導力」
    電影《古田軍號》取材於1929年古田會議前後的一段經歷,在電影藝術的基礎上,用一個紅軍小號手的視角,真實再現了那段年輕的革命領袖帶領年輕的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闢中國革命成功基礎而浴血奮戰的非凡歷程的歷史,讓我們在緬懷歷史,感憶崢嶸歲月,感悟黨和軍隊的歷史和使命,不忘初心的同時,從管理角度,我們能真切感悟到了一支團隊是如何成長為一支真正有信仰,堅不可摧的團隊的關鍵過程,
  • 將來不當科學家,今天不必做科研?
    最近幾年,國內大學也紛紛推動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實踐表明,一方面,「早進」的學生數遠未達到「普遍」程度,另一方面,進入後又陸續退出的學生遠多于堅持到底(獲得一段完整的科研經歷)的學生。
  • 領導力的終極奧義,這兩個模型打造高效能團隊
    光叔說職場領導者需要憑藉領導力來指導和建立一個團隊來實現團隊目標之前幾篇文章都是在說變革型領導者。個體和團隊的發展是變革型領導者進行的重要組成。為了發展團隊,領導者們必須最先獲得團隊的動態。有很多的非常成熟的和流行的模型能夠表述它。
  • 熱詞解讀:科研選題 人才培養 學校教育,怎麼抓|申城貫徹科學家座談...
    近日在京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聽取與會人員對「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從高等學府、科研院所到中小學校,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滬上科教工作者,從科研選題、人才培養、學校教育、科學精神等角度,解讀「科技創新」這個關鍵熱詞。
  • HR的領導力有效提升指南
    比如說我是一家創業公司的負責人,我並不確定公司未來是否能一定上市,但我希望告訴團隊的是:我有一塊餅,我願意分給你一塊,和團隊一起去拼博這樣的概率,這也是可以的。 但是領導力絕不是忽悠,不是告訴團隊:本來一個目標是不能實現的,而通過忽悠就能實現。
  • 南大科研團隊「漁網式搜索」揭秘萬種拓撲材料獲Nature發布
    被採訪人供圖南大科研團隊「漁網式搜索」揭秘近萬種拓撲材料獲Nature發布中新網南京2月28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28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團隊對拓撲材料的突破性搜索成果,以「Comprehensivesearchfortopologicalmaterialsusingsymmetryindicators
  • 【團隊建設模式】——高效能團隊建設必修課程
    基於領導者領導力的提升做有效輔導,將系統學習如何將正能量在企業中自動生發、持續建設的管理體系。 《團隊建設模式》——是團隊領導人團隊管理、團隊建設、團隊打造的必修課,是企業團隊文化和團隊發展的鋪路石!是團隊建設培訓的首選品牌課程!
  • 《組織行為學》第十講:為什麼團隊一定需要領導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裡面做員工技能培訓的時候,真正的領導以員工的身份去參賽的有幾個?如果沒有,那就是出現優越感了,也就是學習力出問題了。企業決策層的決策如果是沒問題的,員工執行上問題出現了,那不是員工不好,如果員工有那份思想,今天做老闆的就是他們了,所以問題真正出現在了管理層。
  • 《可複製的領導力》札記
    用我個人喜歡的四個字——借假修真來形容:領導力的修煉就是借假修真的全過程。當你第一次演戲的時候,你是在演另外一個人,當你演了一百遍以後,你演的就是你自己。    那我們又該如何來借假修真呢?怎麼讓我們修煉並施展領導力的過程更有趣高效?現代打工人的工作動力,不僅僅是賺錢,還得有有趣的靈魂和夢想的加持。首先咱們來明確領導者的角色定位:通過管理團隊來達成目標,避免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