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
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和律師打交道,這裡的「打交道」不是來往做朋友,畢竟有個律師朋友關鍵時刻還是很有用的,而是「惹上官司」。
當難免遇到官司需要聘請律師的時候,很多人又不知道應該注意什麼?心裡難免困惑:
今天就來聊一聊,請律師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總結7個避坑準則!
很多人要問了,怎麼難道還有假律師?沒錯,各行各業都有騙子,律師行業也不例外。那麼怎麼辨別是真律師還是假律師?
——絕對不是:穿著打扮、名片、接待場所、甚至「律師證」……
以上所有均可造假。
——而是:(當地)律協網站。
比如北京市律協:https://www.beijinglawyers.org.cn/,進入後可以進行檢索,核對相關姓名、執業證號等信息,辨明律師身份的真假。
北京律協網站截圖
記住一句話,上來就跟你說,官司不贏,分文不取的,立即遠離、拉黑!
首先這已經不是靠不靠譜的問題,而是不合法!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業務推廣行為規則》第十條規定:律師、律師事務所進行業務推廣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五)承諾辦案結果;
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非常明確,律師應該誠實守信,客觀告知委託人相關法律風險,不得虛假承諾。
那也有很多人會問:我請律師就是為了打贏官司,如果不能保證贏我錢豈不是白花了?
同行中不排除,有的律師:無限放大案件難度,無限吹噓自己關係和能力。
比如一起刑事案件,還沒有聽完案子,他就會迫不及待告訴你:
我在哪裡哪裡有什麼關係,我把人給你弄出來(這裡是不是取保候審都不一定能給家屬解釋),就是弄出來,給xx萬費用。
而這個費用,什麼性質?律師費?辦案費?卻含糊其辭,給誰也不說清,反正不進律所,神神秘秘。其他費用另外再談,然後讓家屬隨時準備。
碰見這樣的律師,一定要注意遠離。
那麼專業的律師通常怎麼做呢?我們說專業律師一定是「就案說案」,同樣還是一起刑事案件,給大家整理了四個步驟:
一個靠譜的律師,在與當事人溝通案件的時候,會直接與當事人溝通案件的關鍵因素、爭議焦點、辦案思路,以及當事人需要配合的地方。
而不是僅僅一句:籤合同,交多少多少錢,其他的交給我了。
需要注意,在籤訂代理合同前後,一般專業律師會給出案件的訴訟方案:
何種案由起訴?原告被告方?是否追加第三人?追求何種訴訟效果?執行障礙等等。
而不是合同籤完費用交完後,各種推脫失聯,丟給你一句:別急,等等再說。
這一點需要解釋一下:越是靠譜的律師,越對當事人保留懷疑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應該說是一種職業敏感性,律師總是擔心或者懷疑當事人對自己有所保留。(實際中經常會有這種情況)
那麼,這樣的律師,是不是就不能信任呢?
其實完全相反,一個專業的律師,尤其「身經百戰」的律師,對當事人存疑是必須的,這能最大程度保證他對案件的準確把握程度。
所以,遇見這樣的律師,當事人可以完全放心,反而對當事人完全信任,鞍前馬後的律師要慎重選擇。
靠譜的律師會在雙方籤訂聘用合同之前,就把收費標準說清楚,包括:
而不靠譜的律師呢,通常籤合同之前對費用明細閉口不談,而是含糊給出一個數,委託人也不知道具體包括哪些費用就稀裡糊塗籤了聘用合同,籤完合同後,卻被告知各種名義的「追加費用」。
最後這一條,並不是判斷律師靠譜與否的標準。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客觀看待「律師收費諮詢」這件事。
現在網上免費諮詢很多,有時候你會發現,問了一大圈好幾個律師,可能說什麼的都有,最後也總結不出什麼真正有用的意見。
我們說,律師的時間尤其是專業律師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等同於金錢,如果一個專業的律師願意花時間接受免費諮詢,那可以理解為一種奉獻精神,但不是義務,和任何職業一樣。
所以,很多當事人在諮詢過程中,被告知「收費」,可以結合你所諮詢的問題和律師的專業領域,自由選擇適合的律師(包括相應的諮詢價格),但不要一看到律師諮詢收費,就認為是不是這個律師還沒回答就要先誆騙我一筆錢。
以上。是胖乎總結,關於請律師需要注意的7個避坑準則。歡迎分享轉發評論!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